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一百三十、抚今追昔(一)

    mon aug 03 19:42:04 cst 2015

    人到老年时,好回忆过去的往事。武植潘金莲与武松文娇娇,经常在一起叙谈家常。他们刚与虎祯谈完河东等地的民风恶化问题,又回忆起从小时候谈至上学读书,从立世谈到考取功名,从有了功名谈到出仕,从仕途谈到国破流离,从临安谈到赵构、秦桧的卖国求生,从南宋的衰势谈到返回乡里,从做善事谈到民生,从金朝统治谈到天下大势,从现在谈到未来。无不使他们感慨万分,激动不已。可以说在漫长的时代长河中,就短暂人生经历了天下大势的动荡与突变,对于武植他们来说也是很幸运的。乱世出英雄,太平出盛世。也就是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这就是“时世造英雄”。英雄,特别是大英雄对世道又有反作用,他们可以开辟新的天地,打造新的天下,创建盛世,这就是“英雄造时世”。古今的英雄很多,都是时代打造出来的。就他们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宋江、方腊、岳飞等来讲,就是乱世打造的铁证。现在就缺乏一些大英雄,来改变天下的面貌,恢复大宋一统江山。武植他们也意识到,在这金凶宋熊的天下格局中,是很难出现什么造反英雄的,也很难出现抗金英雄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谈何英雄辈出,谈何恢复我大宋中原江山?但他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继岳飞后,一定会出现大英雄来抗击侵略者的行径,夺回大宋丢失的江山。

    武植他们在回忆起当年时,气血方刚争功名,奔仕途,一

    ・1691・

    心一意地服务于朝廷,一心一意地报效于天下,什么私心杂念都没有。武植说,他那时,敢为敢做,不怕苦,勇于挑重担,主动请缨治理京畿水患,奉旨治理黄河水患,奉旨整训禁军与防务等。不怕牺牲,勇于闯“虎穴”,招抚宋江义军,直谏高宗沉溺于美酒而荒于朝政等。在思想趋于同情广大穷苦百姓的情况下,刚直执法,大义灭亲,收孤济贫,兴办庄塾,赈济灾民,爱护环境,舍己救人等。也就是弹指一挥间,没感觉到自己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没感觉到自己是什么状元或大学士,只觉得自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尽力为众人做善事好事。他说,他的事业成功及做善事好事,都是与妻子贤内助的支持分不开的,功劳有贤妻的一半。除了公务之外,都是与贤妻心照不宣而共同做成的。潘金莲说,她小时候争强好胜学琴棋,得到端王的夸奖,后来又得到高太后的宠爱,高宗授予她命妇的头衔,这是她一生中的幸运。她说,她最关键的是能做官人的好内助,助官人事业有成,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她收孤济贫,为他人排忧解难,兴办庄塾,赈济灾民,都是官人与她共识的基础上做成的。功劳官人是大大的,而她是微不足道的。老夫妻间互相推功揽过,也感喟了武松夫妇,武松说,他与兄长一样,争强好胜,习武中举,报效朝廷。他回忆起协助兄长招抚宋江义军戍边,很有成就感。但在协助宋江打方腊,牺牲众多无辜的农民兄弟,众誉独臂英雄;后来国破山河碎,

    ・1692・

    作为朝廷的将军,也无能为力去扭转乾坤,心中很是酸楚,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来。兄长与嫂嫂去临安,为南朝效力,并为照看岳飞的母亲等立有功勋。而他与娇娇漂流回家乡,他们不如兄长与嫂嫂。文娇娇也说,她虽然助夫成事业,但远不如潘金莲做的好。回忆起来,好像稀里糊涂走过七八十岁。武植潘金莲说,我们大家之所以能成就一些事业,主要是命运与机遇,其次是自己所能也。假如我们出身于柴门人家的话,上不起学,读不起书,不识字,就不能求得功名。没有功名怎么能出仕呢,不出仕怎么能去为朝廷效力呢,怎么能为天下做大事呢?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什么才能也发挥不出来作用的。没有作用的发挥,什么荣誉头衔也降临不到头上来的。所以,我们出身于官宦富庶高门人家的子孙,托祖上的福荫,托父母的养育,托前贤的润泽,托恩师的教诲,托皇上的恩赐,托妻子的贤助,托众僚的支持,托高朋们的帮助,托百姓的口碑。否则,就是自己再有天才,再有能耐,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就不了事业的。武松与文娇娇也有同感,感觉自己生长在官宦富庶的高门家庭里,是个莫大的幸运。珍惜这种幸运,发挥这种幸运,是高门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武植建议,应该给在外边供职的子孙们写家书,把自己的感想告诉他们,要子孙们珍惜家庭优势,切不可荒废人生。要勤奋学习,恪尽职守,廉洁奉献,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武松他们赞同,不提。

    ・1693・

    抚今追昔,应该说是在欣欣向荣的基础上,去追思过去奋斗的情景,催人奋进,激发与鼓舞去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而武植他们是在金朝入侵宋朝,使没落的宋朝走向衰落的特殊时代里,在这种格局下追思过去,思想感情一定是酸楚的。对未来的展望是迷茫的,对恢复大宋的中原江山,只是个幻想而已。在当时,根本没有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来做保证,去实现收复中原的可能。经济、文化的发展虽然南移,但只能集中在临安一带及沿海地区。小小一隅的经济和个别文人的舆论,形成不了大的气候。朝廷自身难保,皇上与大臣贪生怕死,饱食终日,无力抗击金兵,恢复中原谈何容易,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虽然如此,但战争停息不能不说是个大好事:

    一是百姓生产、生活得到生息,活跃了民间贸易;

    二是民族间由仇视逐渐趋于缓和,民间往来与通婚都有新的起色;

    三是文化教育有新的起色,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了一个新的展现,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对女真族来说影响是较大的;

    四是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崛起民族的强盛与落后民族的挨打,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天下的统一,从而解除战乱,百姓能得以生息。(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