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八十二、义军覆灭(一)

    mon may 11 21:52:21 cst 2015

    徽宗宣和二年,江东亦称江左,其广大地区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朝廷一片慌乱。徽宗与朝廷重臣,生怕自己的统治地位受损,便议论纷纷,不知所措。致使浩大的治黄工程搁浅,成为千古遗憾。蔡京、童贯和高俅他们也顾不上嫉恨武植,但心中对武植治黄“黔驴技穷”,还是奸笑不已。方腊与宋江不同,他出身绿林,武艺高强,对朝廷有极大的仇恨,对穷苦百姓有很深的同情。他小时候就说过,京城里姓赵的坐皇帝,我方家小子就不可以过过皇帝瘾吗。皇帝老儿吃香的喝辣的,老百姓怎么就饿肚子,露肚皮。等我长大了也要领人打天下!嗬,小小的年岁志气可不小!吓的父母打他骂他,要他不要胡言乱语。可小方腊就是不听,父母拿他没办法,邻居们开玩笑叫他“小狂子”。方腊小时候不愿意读书,专爱与武艺人打恋恋习武,弄枪使棒,耍刀练箭的。他说读书没有多大意思,有了武艺才能打天下。后来就有人叫他“腊狂子”,他也觉得这个绰号不错,自己也就自称“腊狂子”了。“腊狂子”性情刚烈,吃软不吃硬。遇有不平事则拔刀相助;对于那些弱势群体,他总是帮这帮那。他志向远大,不满足于现状。于是对众兄弟说道:“咱们拉杆子,树大旗,干一番大事,打天下。总不能当一辈子绿林英雄。打天下,也让穷苦百姓过上个好日子。”他们说干就干,一声吼下了山。兄弟们高喊道:“穷苦的

    ·1073·

    兄弟们!有种的跟方大哥打天下!大家有饭吃,有衣穿!方大哥坐皇帝,咱们就是大臣了,大家就得好了!”一呼百应,揭竿而起。几天的功夫就集聚了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包括水上疍民在内的农民起义队伍。起义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发展到几十万人。他们不但会陆战,还会水战。火烧战船,火烧水寨,无坚不摧。当地的官兵一听到“腊狂子”的队伍,个个无不胆战心惊。

    早朝上,徽宗如坐针毡,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这个“腊狂子”翻了天,有主张招抚的,有主张剿灭的。以蔡京、童贯、高俅之流的主张用招抚为好,不动一兵一卒就把方腊他们归顺朝廷。蔡京奏道:“依臣等愚见,方腊造反是生活所迫。朝廷不如派一使臣去招抚,多给他们军需,封他们高官,让他们戍海疆,敌东夷。免得动干戈,生灵涂炭。”童贯也附奏道:“蔡太师所奏极是,对方腊还是以招抚为好。武大人在招抚宋江义军成效显著,归顺后的安抚军在戍边营田,抵御金兵,收复失地,解救‘驱户’,治黄泄洪,都立下汗马功劳。今招抚方腊他们,不知武大人有何见教,愿洗耳恭听。”高俅等一些重臣也附奏道:“皇上,蔡太师,童宰相所奏极是。武大人招抚宋江有方,臣等愿闻其详。”徽宗说道:“是啊,武爱卿,有什么见解说说看。”武植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诸位大人。依微臣愚见,对方腊应采取重兵封锁,静观其变,然后再设法

    ·1074·

    解决。对于他们用招抚的办法是无济于事的,原因有四:其一,与宋江相比,宋江是‘替天行道’,他们只反贪官污吏,富户豪绅,不反当今陛下。他们所谓的天,就是指上天和当今陛下。而方腊是既反陛下又反贪官污吏,富户豪绅。他从小骨子里就想打天下,坐皇帝,是一个出名的‘腊狂子’。其二,与宋江相比,宋江是读过书的人,是识时务的俊杰也。只要说清事理,就能奏效的。而方腊出身绿林,霸气十足,不谙事理,生性顽固。其三,宋江的队伍成分较单一,绝大多数是穷苦农民,为了吃穿而参加起义军。而方腊队伍的成分较复杂,除穷苦农民外,还参杂着山中的强人,水泊中的盗人。这些人胆大妄为,不怕死。其四,宋江据点地处北方,气候较寒冷,物资较匮乏,生存较困难。而方腊据点,地处较南方,气候较温暖,物资较富庶,生存较容易。终上所言,不难看出,对方腊他们用招抚的办法,是肯定行不通的。如果用重兵镇压,且大动干戈不说,还劳民伤财,生灵涂炭。再则御林军不谙水性,加之长期没有作战,且战斗力远不如方腊的义军。一旦内外群起而攻之,朝廷就很难支撑住的。为今之计,就是以大江、鄱阳湖为防线,将方腊势力遏制在江东一带,静观其变,待机行事。一可以利用方腊势力抵御东夷,稳定海疆;二可以稳定民心,休养生息;三可以逐步消耗、缩小方腊势力。这样,朝廷就能稳住局势,保证我大宋江山代代相袭。”徽宗闻奏后,龙颜大悦,说道:

    ·1075·

    “武爱卿所奏极是。众爱卿还有何高见哪?都说说看。”众臣皆窃窃私语,徽宗见众臣没有新的见解,就命中书省按武植的路子拿出议案来,报朝会再议,退朝不提。第二天早朝,从一品衔的中书令冯大人出班奏曰:“启奏陛下,中书省拟,禁军派十个军把守江州以东的大江右岸;江口由一个海军把守;江州至鄱阳湖,由江南西经略安抚使派兵把守;武夷山以北由福建经略安抚使派兵把守;东海岸是天然屏障。这样,将方腊困在江右。然后两、三年内逐步缩小包围圈,待他们实力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出兵消灭他们。”众臣皆无异议,徽宗准奏,交尚书省执行不提。(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