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五十二、纺纱染缬(一)

    fri mar 27 11:35:41 cst 2015

    世界上的事情就这么奇怪,皇上反对的东西,老百姓不一定反对。当徽宗废除禁止民间制造花版和生产夹缬印花布或绸时,反而促使了夹缬印染更加流行起来了,穿这种花衣裳的人越来越多了,从而促进了民间纺织业的发展。那时印染称为“染缬”,方法也比较多,主要有“夹缬”。以前,夹缬是用两片薄木板镂成即雕刻成同样的空心花纹,把布、帛摺叠成双层或多层,夹在两片木板中间,用绳子捆好,然后将染料注入镂花的缝隙里,等干了以后去掉镂板,把摺叠的布、帛展开,布、帛就显出左右对称的花纹了。木制的花版既笨重,又印出的花纹不够精细,所以到宋时就被用油纸和薄铅取而代之了。为防止染液渗化,在染料里加入胶粉调成浆状,叫着“浆水缬”,白底蓝花布就染成了,叫着“药斑布”。据传是出于嘉定的安亭镇,一姓归者创为之。花纹“……青白成文,有山水、楼台、人物、花果、鸟兽诸象。”蓝印花布雕版出于民间艺人之手,大都采用“吉磬(庆)有鱼(余)”、“鸳鸯戏水”、“五谷丰登”等图案。这种蓝印花布只能在民间的衣着用料,高贵的上层人等视它为低贱。老百姓是不管那一套的,他们能穿的暖和,吃的饱就是最大的奢望。后来民间又有“绞缬”和“蜡缬”,工艺较复杂一点,印染出的布,艺术效果好,逐渐受到上层贵妇人的青睐,此是后话,不提。

    ·703·

    徽宗接到下面上奏,并看了些样品,也对民间的染缬感兴趣。下旨叫路、府(州)、县给他收集些民间染缬的龙凤(呈祥)图、麒麟图、天鹅图、耄耋(猫扑蝴蝶)图、长寿(松树仙鹤)图、四君子图(梅、兰、竹、菊)、岁寒三友图(松、竹、梅)等。但民间极为少见,都是家庭个人染缬的。染坊里的出品没有,因为这些图案在镂成时,成本比较高,染出来的布料不好销售,贫贱的人买不起,高贵的人不稀买,商家谁还愿意做这种压货底子不挣钱的买卖呢。武植对民间的染缬技术很感兴趣,他与潘金莲微服到染坊里去考察,并个人掏银钱订货,让东家将徽宗所要的染缬图案染成布料。东家见有利可图,两三天成品就出来了。武植潘金莲见所染图案线条细致,造型有创意,很有艺术欣赏价值,又叫东家多染了几块布料。除了给徽宗进贡以外,剩下的几块布料就在府衙前展览,以推广这种布料,让富裕人家穿这种布料。这些富裕人家,甚至高贵人家的贵妇们,她们也不愿意“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有人化装成贫贱者到商铺去买染缬布料,回去做成衣裳穿。不但穿着好看,而且舒适耐用。但因当时对服色忒有讲究,三品以上的高官穿紫色,紫色最高贵,其后是四、五品官员穿红色,六、七品官员穿绿色,八、九品官员穿青色。因此高贵者崇尚紫色,但朝廷也不允许民间染缬紫色布料。有商家就想着,用绸子做成外罩。嗬,这么一衬托起来不但不俗,而且还显得华贵起来了。这种产品

    ·704·

    一打入市场,销售颇好。但高贵者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其皇亲国戚们,达官显贵们是不问津的。就像十五、六世纪,欧洲人不食引进印第安人主食土豆一样。土豆的种植适应能力特强,不怕干旱,很适合北爱尔兰种植条件,而且还便于储藏。因此,土豆就成了他们餐桌上的主食了。后来,欧洲人“撕去”高贵的面子,捏着鼻子吃土豆,他们才觉得土豆好吃。土豆不但救了印第安人的命,也救了欧洲人的命,也救了美国人的命,也救了中国人的命。从严格的意义讲,没有土豆就没有美国的开发。当欧洲的土豆发生“瘟疫”几乎绝产时,北爱尔兰有一百万人饿死。他们的后裔飘洋过海来到了北美开发新大陆,才有了美国。土豆的“瘟疫”给了欧洲起了负作用,反而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不能不说土豆是人类的“救世主”。同样,中国的丝、麻及其纺织品,同样救了华夏民族的命,尤其是贫贱百姓的命。人们啊,什么时候能放下“臭架子”,去从“反对”中接受、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恩慧”呢。什么好吃好用东西的发现与发明,差不多都在民间开始的,尤其是民间吃、穿、用些东西,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偶尔发现才利用起来的,然后才能到高贵者那里。用蚕丝加工出来的绫、罗、绸、缎、绡、纱、锦、绢等制品,都是珍品,真是“异彩奇纹相隐映,转側看花花不定”,美不胜收。当然了,蚕丝丝支细吸湿透气性好,这是麻纤维所不及的。加之,蚕丝产量极低,所以它的制品就珍贵起来

    ·705·

    了。成了这些“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身上的“高贵”之物了。白居易在《杭州春望》中对绫的赞美,有诗句曰: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酒趁梨花。”

    楚国文学家宋玉在《神女赋》中有“罗纨绮缋盛文章”之句,说明当时就已经有罗的制品了。古人对纱有“轻纱如空”的形容。唐有提花“天章云锦”比黄金还贵重,宋庭坚的《了了庵颂》对锦加了个“锦上添花”,有曰:

    “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在文字学上,被后人作为成语选用,真是令人叫绝。锦成了高贵者的奢靡品,据传商纣王就穿“锦衣”,铺“锦席”。隋炀帝巡江南时以彩锦做帆,绚丽飘逸。有诗句曰: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锦帆百幅风力满,连天尽展金芙蓉。”

    这些诗句,都是对统治者奢侈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织锦业已经较发达了,但工艺复杂,手法细致,错综复杂,从而也就有了这个成语了。建康的云锦,锦城的蜀锦,姑苏锦,以及广南西路的僮锦等都是上乘的名品。蚕丝与棉花一样,也救了平民们的命。尽管为高贵者享用,“锦衣狐裘”,但客观上也起码解决了破衣褴衫,窘迫惨淡的养蚕人、织工们的吃、穿。锦也促进文化的发展,唐刘禹锡赞美蜀锦有诗道: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706·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在文字学上还有“锦绣河山”、“锦囊妙计”、“锦绣前程”、“锦心绣口”、“前途似锦”、“衣锦还乡”、“衣锦荣归”等,都是与锦分不开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