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潘金莲传奇
字体: 16 + -

十九、马蔺进士

    wed feb 18 18:17:52 cst 2015

    冬季里,天气冷。二叔、三叔他们带家人去县治买些日用及年货等用品。马车套好了,小植儿也要跟着去。二叔说,他们这次去城里还要在店里住两宿,顺便去看看马戏。小植儿一听还要看马戏,就非要哼哼跟着一起去不可。三叔说道:“我们可不敢领你这个大茂才,耽误了功课的罪名,我们可担当不起。”小植说道:“既然叔叔去看马戏,也使侄儿开开眼福呗。让侄儿去吧,啊哦。”二叔说道:“要带着你去啊,得请示你爷爷批准才行,否则,你就甭想去了。”小植儿说让二叔请示祖父批准,他保证不给叔叔们添麻烦。这时祖父从屋里出来,三叔说道:“你爷爷来了,你问问他吧。”祖父问是怎么回事,小植儿就将要跟着叔叔他们进城去,吞吞吐吐地说了一遍。祖父说可以,出去玩一玩,放松放松。但必须听叔叔们的话,不须自己乱溜达。要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家人听太公同意小植儿跟着去城里,就给他穿好冬衣鞋帽,跟着叔叔们走了。马车顺着乡路奔波,一路上车伙子赶车“驾驾”的吆喝声,与马跑起来笼头铜铃有节骤“哗咙,哗咙,叮当,叮当”的响铃声,融为一起。加之,马车跑起来车身一掀一掀的颠簸,使小植儿感觉到别有一番乐趣。二叔他们大人在“拉呱”,南朝北国地“摆划”着,有说有笑地,好不惬意。而他嘴里却拉长了声音,在车颠颤

    ・238・

    动下,发出了“啊啊啊~~~~~,啊啊啊~~~~”的声调,他自己也“哈哈哈”地傻笑个没完,……到了县治以后,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二叔他们找了家客店就住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二叔他们与小植儿一起到市上去挑选东西,看好了就记录下来,回店里盘算一下该买些什么。他们走遍了大街小巷的各个店铺商号,选了几样绫罗绸缎等布匹,好回去做年衣裳;选了几样的年货,如榛子、松子、木耳、蘑菇、干海货、卤水、茶叶、蜡烛、色纸、鞭炮、烧酒、酸醋、酱油、佐料,及刀具、儿童玩具等;还有来年备耕的农具,如锹、叉、镐、铧等。东西买好后拉回店里放好,然后就去看马戏。马戏是江湖艺人演出团体,主要是耍马术,什么马上站立、倒立、叼花、马跳障碍等,还有耍狗熊、猴子、羊、狗、鹦鹉等,趣味多多。人们看得还很有情趣的,尤其是小姑娘的马上惊险表演,狗熊的耍大扁担、踩滚球,猴子的爬杆、推磨,小狗的算术,羊的拉小车猴子与狗坐在上面,等等忒有意思,人们看得喜笑颜开,小孩子们看得笑的“哈哈”的,还不尽兴。

    来看戏的大都自己带凳子或者是蒲垫,没有带什么坐的东西就站着。小植他们都是先买的小折叠凳,携带方便。在演出中,有一体弱的中年人有些坚持不住了,他就蹲在地上继续坚持看下去,但神情表现出难受的样子。小植儿看在眼

    ・239・

    里,想把小凳子让给那个中年人坐着。他对二叔与三叔说了,他们责怪他多管闲事,好好看你的戏算了,何必抄那个心呢。不大一会儿,那个中年人实在有些坚持不住了,但被节目趣味所吸引,还是坚持看下去。旁边的人都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给那个人让座的。小植实在不忍心地看下去了,就拿着小凳子过去,让那个中年人坐着。那个中年人一看是个小阔公子,长得一表人才,就婉言地说自己不累,谢谢贵公子的美意。并夸奖地说道:“贵公子这么小的年纪,就如此这样仁慈,真乃少见也。在下佩服,佩服。”小植说道:“叔叔,您身体不好,您坐着。俺一个小孩子家,站着看没事的。您就坐着吧,叔叔。”让来让去,还是拗不过他,那个中年人就既感激又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旁边有在意者,对小植儿投来赞佩的目光,有说“小小的年纪,精神可嘉啊。”有说“这小公子肯定是书香门第家的孩子,懂得礼义,是个孔孟之道的小追随者……”。但也有不理解者,认为“‘精神可嘉’,‘不可思意’,……”。那个中年人坐了一会儿,就要让给小植儿坐,小植儿说道:“叔叔,俺真的看出来您身体不好,您就坐着吧,俺小孩子家不累。”那个中年人对小植儿的举动,很受感动,心里热乎乎的。马戏散场了,那个中年人拉着小植儿的手说道:“贵公子,贵庚了?那里人氏?高姓大名?”小植儿答道:“小童免贵一十二岁了,本县武家庄人

    ・240・

    氏,姓武名植。曾祖父武堂、祖父武鏖均在堂,父亲武淼在太原为官。小童在家读书,虚度时光。”那中年人听了后说道:“啊哦,贵公子是武家庄武太公的令孙,人称小神童的武植,如雷贯耳,难得一见。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日一见贵公子,一睹尊颜,并得到贵公子的照顾,真是三生有幸。在下佩服,佩服。”小植立即答道:“叔叔,言重了,小童不是什么小神童,小童只是多读点书而已,名不副实。”说完就问那个中年人道:“啊哦,恕小童冒昧,敢问叔叔高姓大名,那里人氏?”那个中年人答道:“不瞒贵公子笑话,在下虚度时光四十载,是本县城里人氏,贱姓东方名羽卉。因家境贫寒,小时候在家读过几天私塾,上不起庠序,只能是自习。虽读得了圣贤书,但付不起盘缠,不能进京大比,争得功名。肚子里虽有满腹经纶,但不能为天下人效力,心里甚是缺憾。”他羡慕小植儿的命好,生在官宦的书香门第家庭,能有良好的学习教育机遇,将来肯定能学业有成,功成名就的,成为朝廷的大器。惺惺相惜,武植见东方羽卉是个书生,就说道:“东方叔叔,缺银钱不要紧,小童可以帮助您解决。明春大比时,小童与祖父商议,资助叔叔些银两,您自己再筹集点,赶考的盘缠不就解决了吗。”东方羽卉说道:“‘无功不受禄’,在下与贵公子才相识,在下绝不能白拿人家的银子去谋取功名的。孔夫子说过‘非礼勿动’,待

    ・241・

    在下想办法自筹银两,进京赶考,凭自己的能力去拼搏。谢谢贵公子的美意,在下心领了。”小植儿说道:“东方叔叔诧异,一个人的成功还要来自众人的帮助。有的时候,办一样事情,离了别人的帮助则一事无成的。东方叔叔,您就别见外了,小童想,就凭您自己的拼搏,只能是有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得靠大家来帮助了。”东方羽卉是个性情固执的人,加之自己是个书呆子,对世俗的艰难复杂缺乏足够的了解。只凭“万事不求人”的理念去办事,那哪能成功呢。可是东方羽卉这榆木疙瘩的脑袋,就是不开窍,真拿小植儿没办法。一次偶尔的让座,二人交上了知心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是比金子还要珍贵。临分别时,小植嘱咐东方羽卉,在进京赶考时,有什么困难尽管去找他,他将鼎力相助。但东方羽卉还真是个有些不听人劝的,“一条道跑到黑”的犟骨头。他决心回去后自己开动脑筋,卖劳劲身体不支,捡破烂又没有东西可捡,一个大活人怎么也不能叫尿给憋死啊。他忽然想起来在与小植儿交谈中得知,农村的坝埂上长有马蔺垛,其马蔺根可做刷子和刷帚,大城市里需求量较大。小植儿在端王府中,就见他们用的刷子及刷帚,都是用马蔺的根做成的,经久耐用。如能挖些来卖给收购商的话,也能赚他几个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鸡生蛋,蛋生鸡”,或许能挣出大比的盘缠来。于是,他把想法与妻子严氏说了,严氏说道:“乡

    ・242・

    下马蔺有的是,直径半尺以下的马蔺垛根须不够长,根须长的马蔺垛直径怎么也得有一两尺。可是要挖它那可费事了,因为一堆马蔺垛得挖地二三尺深才行,否则是无法把马蔺的根须给挖出来的。再说了挖出后,还要一点一点地拆垛、敲掉根须上的泥土,铰下来晾干即可卖去。”东方羽卉听后说道:“那怕什么,只要能挖着马蔺就行,明天我带着干粮去郊外挖去。”严氏说道:“冰天冻地的,怎么挖。待来年开春化冻了以后再去挖吧。”他不听,非要去试试不可。严氏拗不过他,说他“死爹哭娘――犟种”,只得准备好干粮让他去挖了。

    说是容易,干时难哪。东方羽卉好不容易在坝埂上找了一堆大马蔺垛,直径约有二尺多长,叶子已经早被人们给割去做编织用了,剩下的堆都有半尺来高。冬天挖马蔺得用镢头慢慢地去刨才行,于是他就用自家的破镢头去刨,结果是挖了一上午,才刚挖出马蔺垛边上的一圈土。小破镢头被长期使用而都秃成快没有尖了,钝得刨冻土都不下茬了。他累得满头大汗,本来虚弱的身体就更吃不消了。过路的人说他,冰天冻地的挖它得不偿失。一堆大马蔺垛顶多能出三斤多的马蔺根,能卖六文钱,你再除去人工、干粮的钱,也就不挣钱了。他说不挣钱也干,人们听了以后觉得好笑,不听人劝,一条道跑到黑,是不是有病啊。没挖着马蔺根,还累得够呛,

    ・243・

    他灰心丧气地回到家,妻子还埋怨他,“听人劝,吃饱饭”,“你不听人劝”得不偿失,“活该”,不提。

    开春了,万物生机,马蔺又长出新叶,并开着蓝紫色的花,在微风的吹拂下,飘着阵阵的香气,沁人心脾。为了尽快地积攒进京赶考钱,还得挖马蔺。春天是挖马蔺最好的季节,风干物燥,挖出来的马蔺根好收拾,也好存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雨季来临之前就收了近百斤的马蔺根,加上质量上乘,真的卖了个好价钱。由于他挖马蔺,人们就送他个绰号叫“马蔺秀才”,还有叫他“马蔺书生”;更有甚者贬低他叫“马蔺书呆子”。上了岁数的人知道他叫东方羽卉,而后来的年轻人只知道他是“马蔺秀才”,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了。

    秋天里人们都在秋收,而东方羽卉还在挖马蔺,又收了几十斤马蔺根,也卖了个好价钱。冬季里纺草绳,编织草袋子,编草鞋,打蒲垫等,卖给收购商,换回些银钱。进京赶考的盘缠已经准备差不多了,过了新年他就化装成乞丐的摸样,一路步行直奔东京开封。到得京城以后,换了衣裳,就挑最便宜的小店住下,并到礼部报到,然后就在小店里温习功课。店家见穷酸秀才在温习功课,还给他的房间配了一盏麻油灯,但灯油得自己买去。为了不点灯熬油,东方羽卉就充分利用白天的大好时光,来温习功课。他没有去参加礼部

    ・244・

    的会试,而是在殿试上直接去看个高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殿试上东方羽卉却中了进士出身,就差一步之遥就进了进士及第。当喜报传到东方羽卉的家以后,妻子严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耳。可是披红的报喜官吏就站在面前时,她像傻子一样一时无所措,生怕官家送错了人家。当报喜的两个差官将喜报念给她听时,这才相信是真的。严氏喜悲交加,喜的是丈夫中了进士;悲的是家里穷的叮当响,拿什么去赏给差官。这么大的喜事,差官能不要赏吗。可是差官一看她家徒四壁,要赏银也就成了泡影了。两个差官灵机一动,就去了里正那里,里正为本里出了个进士,不但光火了家乡,也为他自己以后扒济差事有了靠山。于是,里正就筹集点银子赏了报喜的差官,说是区区小银,不成敬意,敬请笑纳,二位差官路上喝酒用。差官收下高兴而去,不提。当东方羽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时,县、里为他接风洗尘。他的身价大增倍增,令人们羡慕。尤其是那些秀才书生们,梦寐以求地追逐功名利禄,却不能得第,而垂涎三尺。一些大户或书香门第的殷实人家,都请他赴宴,以备以后自己的子弟求功名,奔仕途,逐利禄时,好打通关节。这时的东方羽卉有点飘飘然了,但很快就被自己的理智所战胜了,只能将请吃作为应酬而已,不提。

    为了报答让座之恩,东方羽卉亲自去了武家庄,看望了

    ・245・

    小植儿。二人一见如故,小植儿对东方羽卉的中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互相拥抱在一起,叙谈友情。东方羽卉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贵公子的让座之恩,在下将永世不忘”等语。小植儿答道:“过奖,过奖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尊重老长,是我华夏民族的好传统,是小辈应该做的。这算什么呀,其他人见了也会去做的。”东方羽卉感慨地说道:“话是这样说的,但能像贵公子这样的品德,是很少见的。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有的人就是视而不见,心叫狗叼去了,忒麻木不仁。这些人哪,华夏民族的好传统,在他们的身上丢光了。”小植儿认为,发扬华夏民族的好传统,就首先从自己做起,不能要求别人强加去做。传统美德是要靠自觉去遵守或发扬的,我们自己能做到“仁者爱人”或“非礼勿动”的话,也就问心无愧了。二人谈得很投机,不提。武太公盛情招待了东方羽卉,说将来孙儿进京大比时,望进士周旋则个。东方羽卉说莫逆之交,则无旁贷,不提。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说道:“这回东方羽卉可得好了,时来运转,中了进士一步登天了。人家由‘马蔺秀才’,一跃登为‘马蔺进士’,飞黄腾达唠。”东方羽卉举家搬到了京城,武太公派人将他们送往京城不提。后来,御史台印大人听说他性格耿直,处事忠厚,就要他当七品上衔的监察御史,此是后话,不提。欲知后事如何,详见下续分解。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