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河山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魔鬼训练(一)

    fri oct 23 20:36:48 cst 2015

    待得整编完毕,刘维铭便将训练全权交给了刘演负责,自己却是向宣抚司衙门而去,准备向陈懿条陈保甲之法,同时也是想向宣抚司讨来兵器铠甲,如今刘府家卫兵器却缺额甚多,就算这几天加紧打造也是不足一半之数,而且大部分都是腰刀、长枪,弓箭、铠甲等少的可怜,火器更是一件没有。毕竟在大明朝,私藏弓弩、铠甲、火器者以谋反论处,是要株连九族的。

    整编后的家卫都集中在指挥台下面的校场中央,各哨分别按照高矮排成十列。虽然还是有些歪歪斜斜,但毕竟是有了军队的雏形了。不过却是花花绿绿穿什么来的都有,红的、绿的、长的、短的不一而足,有的穿着布鞋、有的穿着草鞋,有的干脆什么都不穿,直接光脚,再配上半截破了几个大洞的麻衣麻裤,怎么看怎么别扭,要是现在拉出去别人非以为是山贼不可。刘演赶忙叫人搬来衣物让他们换上,而众人换上衣物后拿着一根根巴掌宽的布条不知所为。其实就算是刘泽这个总后勤官也闹不懂刘演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说来这些布条还是他组织人手采买的。

    刘演当下也不再兜圈子,接过一个家卫手里的布条,蹲下就开始在自己的小腿上绑了起来,边绑边解释道:

    “这布条可是个好东西,我叫他绑腿,绑在小腿上不仅可以缓解长途行军时小腿的酸痛,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蚊虫叮咬和树枝刺扎。而他的好处还远远不止于此,试想一下,如果你们在战场上负伤了流血不止,而这时候随军郎中又不在,那便可以解下这绑腿用来包扎嘛;而如果你们抓的俘虏太多,绳子不够用时也可以用来绑俘虏嘛,保管他跑不了。”

    “哈哈。”

    ········

    众人顿时大笑开来。

    “总之,好处多多,以后你们慢慢就知道了。”

    “娘的,照大公子这么一说,我也觉出这布条的好处来。”

    众人便开始按照刘演演示的方法打起绑腿来。

    “记住要绑的松紧适度,太紧迈不开步,太松不起作用。打了绑腿后开始可能有些不习惯,会感觉腿肚子涨,但几天后会感到很舒服。”

    不多时,众人都是穿戴一新。刘演走上指挥台,看着台下列着方阵,穿着整齐的灰蓝色衣裤,黑色布鞋,打着绑腿的家卫感到耳目一新,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顿时心里一阵感慨,人靠衣装马靠鞍,这才有几分强军的样子嘛。

    当下刘孝武举着一面血红色的旗帜走上指挥台插进预留的孔洞里,旗帜迎风猎猎,众人赫然看见那上面用黄色丝线绣着一只张牙舞爪的下山老虎,而且更慑人的是那老虎手里竟然捏着一个人的头骨!这可是刘演两位继母召集刘府十几个女眷连夜赶制出来的。

    “嘶”、

    “嘶”

    台下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刘演看着众人的表现,点了点头,心道自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弟兄们!从现在开始忘记你们之前的身份,你们不再是农夫、猎户、铁匠、公子哥,而是一名军人,一名保家守土的军人!你们再也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自己的家人,为整个永宁的百姓,为整个四川布政司的百姓,为我华夏千百万正在遭受和即将遭受奴役和灾难的百姓而活!穿上这身衣装,你们的生命便已经不再属于你们自己,而是属于我华夏男儿不屈的尊严!无论强盗、土匪、流贼甚至是鞑虏,只要祸害百姓的都是你们的敌人!那么你们便要像军旗上这只下山猛虎一般,打断他们的脊梁,撕开他们的胸膛,扭下他们的脑袋!无论是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彻底将他们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这面旗帜就是我们的军旗,鲜红的颜色是我们的一腔热血,下山老虎是我们一往无前的气势和战不旋踵的勇武!军旗所到之处,便是我辈奋勇向前之地,敌人强,我们要比他们更强;敌人狠,我们要比他们更狠!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要让那些魑魅魍魉看到这面旗帜便会瑟瑟发抖;看到这面旗帜,便生不出一丝的抵抗之心!从今往后,无论何时何地,是胜是败,只要还剩一个人在,都要保证这面旗帜不被敌人所获!旗在人在!旗毁人亡!那么,请告诉我,你们是谁?”

    ·····

    刘演顿了顿,拿起铁皮大喇叭继续道:

    “弟兄们!以后我们便是一个锅里刨食的兄弟,有饭同吃,有难同当!古语有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战场上我们是可以托付生命的袍泽,是生死相依兄弟,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无论你是将官还是士兵,我都愿意将我的后背托付给你,你也可以将后背托付给我,有出卖兄弟、出卖袍泽者,全军共诛之!那么,请告诉我,你们愿意将后背托付给你身边的袍泽吗?”

    “愿意!”

    “愿意!”

    ········

    顿时整个校场像一锅刚烧开的水般一下沸腾了起来,外边的行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瞧,但是隔着一丈多高的木栅栏却是什么也看不到。看着台下嗷嗷叫的众家卫,刘演嘴角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一闪而过。

    由于有之前整编时的一番演讲作为铺垫,刘泽对于刘演鼓动人心的本事已经见怪不怪了,他唯一感到纳闷的是之前的浪荡子在经历坠崖事件后怎的突然变的这么成熟?而当他看到刘演写就的《训练大纲》,再综合之前一段时间刘演的表现,更是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突然间,台上的那个刘演在自己的眼中是那么的陌生,此刘演与之前刘府的大公子根本就是两个人,除了面容之外,二人可谓天壤之别。他之前还质疑过是不是被人使了李代桃僵之计,可那神态和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是不可能作伪的。他怎么也难想象,刘演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在他看来都很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照说刘演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他从哪里来的灵感?人真的可以脱胎换骨吗?或者是刘演坠落山崖后有什么奇遇也说不定,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了许多的未知,刘泽心道。罢了,若他真有这样的造化,也不谛为一件幸事。若说之前刘泽对于刘维铭将训练家卫乃至抵抗张献忠这样的大事交付给一个弱冠青年还有所疑虑的话,现在他已经完全将心都放下了。趁着自己还有些个力气,便是甘当绿叶又有何妨。看来还是自家老爷眼光够准,刘演的这些变化自己这个外人都看得明白,刘维铭作为亲生父亲只怕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刘维铭虽然没有明说,也许也还心有疑惑,但是一旦认可了便毫不犹豫地将大事托付。看来老爷的魄力还是不减当年啊。

    看众家卫的士气都被鼓动起来,刘演便开始组织家卫按照之前自己口述、小茹写就的《训练大纲》进行训练,当然老家卫不仅作为教官,同时也一同进行训练。这《训练大纲》分发到队,队长以上每人一份,这是刘演设想的军队标准化的基础,以后新招的士兵都按这个大纲进行训练,这就避免了因为不同的主官训练出来的士兵素质千差万别的麻烦。

    在大纲中刘演将训练计划分为:纪律训练、军姿军容、体力训练、耐力训练、团体协作训练、作战技能训练、野外生存训练、骑术训练、文化教育等八大项,每一项下面又分为很多小项。当然由于时间紧急,有些训练只能留待以后了,比如野外生存训练、骑术训练等。每一项训练都不是单独进行,而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

    随着刘演的一声令下,全部家卫在各自将官带领下开始围着整个校场跑,这校场扩大后方圆达到120丈,一圈下来便是1500多米,两圈就是3000米。长跑的目的是为了活动身体,尽量将身体的关节部位活动开,将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这样有利于使人很快的兴奋起来。当然刘演也不会搞特殊化,自己带头第一个开始跑,连刘泽一把老骨头了也没有落下。

    待得众人都气喘吁吁地回到原点,刘演便让众人都盘腿坐到地上,自己走到指挥台上开始给家卫们讲解军规和纪律。为了简便易懂,刘演也不会无聊到去搞什么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那样的话太过繁琐,不仅士兵很难记住,而且会让士兵产生无所适从之感,人为地设置了太多条条框框反而会打击士兵的积极性。刘演将纪律定为三条: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一切缴获归公;第三:不抛弃、不放弃。同时规定了军规:不听指挥者斩;畏敌不前者斩;擅自逃跑者斩;投敌叛变者斩;出卖袍泽者斩;奸淫妇女者斩;其余偷盗财物、欺凌百姓、妖言惑众、打架斗殴等各处以脊杖及禁闭等处罚。号为三项纪律六大斩。

    众人本来都还在初入家卫的兴奋之中,听到这一系列军规宣布出来,尤其是那六大斩,当下便凛然一震,心道看来这刘府的粮食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刘演要求众人必须牢记这些军纪军规,哪怕是死记硬背也必须记住,必须牢牢刻在骨髓里面,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往往就是靠的一股气势,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便是此理。没有军纪约束,军队便会成为一盘散沙,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形势危急,士兵便会一哄而散,永远也成不了刘演心中胜不骄、败不馁、拖不跨、打不散的铁军。

    这些军纪军规也已经誊抄了数十份,分发到班,要求各班班长在训练空闲时组织家卫学习,这样就不会占用很多训练时间。在家卫们还没学完之时,刘演规定每人都有一次可以得到赦免的机会,但是也仅仅是在这训练之中,一旦上了战场,便会严格执行,不能有一分折扣。

    在刘泽看来,刘演制定的这些军纪还是太宽松了,想当年他在大明朝军队当兵的时候,可是十几条禁律几十斩的,每年死在军纪之下的官兵都不下几十人。不过他也没有干涉,昨日两个老头商量后决定让刘演、刘孝武几个自由施为,尽量少干涉,多帮衬。想来自己也是一把老骨头了,这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没有人一出生便是天才,人都要经过一番磨砺才能成熟,刘演需要的不是自己的喋喋不休,而是一个肩膀、一个平台,有漏洞便让自己这把老骨头给他查遗补缺罢。

    待数十份军纪文书分发下去后,刘演便开始给大家示范军姿军礼及队列等,虽然自己在训练大纲中写了训练之法,但是哪里有现场示范来的直观,而且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是无法用文字写出来的。

    “下面我要讲的是军姿,军人要有军人独有的仪表和姿态,我们怎样才能区别于普通老百姓甚至流贼?。所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两人成行,三人成列。这些是我们军人的符号,是我们军人的图腾,我们要将这些贯穿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将它们变为我们的标签,独有的标签,要让老百姓一看到这些标签就知道我们是军人,是保家卫国的军人。下面我来示范一下站姿。”刘演顿了顿,向前走了一步,以便所有的家卫都能看清楚。

    “站姿要求两脚跟靠拢并齐,脚尖向外分开;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大家跟着我来做。”

    刘縯边做动作便解说,下面千多人也在各自将官带领下依葫芦画瓢站起军姿来。刘演下去巡视了一番,看着一个个站的风雨飘摇、千奇百怪的,便是那些老家卫及刘孝武、谢大炮等人也都站的不伦不类。这群南瓜在这搞行为艺术呢?不过,毕竟要接受一个新的东西需要时间,如今时间紧迫只有留待以后再组织多加练习了。

    “大哥,你这什么军姿站起来怪里怪气的,我们是去打仗,又不是去接新媳妇。学这些虚无缥缈的无用东西干甚,还是赶紧教那些新丁刀枪棍棒,打仗最后还是要靠咱手里的铁片子说话,到时候献贼来了,还以为我们是去唱戏的呢。”刘孝武站着这军姿别扭的不行,见刘演从面前经过,笑嘻嘻地道。

    “少罗嗦,只管做就行。别看这军姿看起来简单,但是却可以锻炼军人纪律性,培养军人令行禁止、进退出一、雷厉风行的作风,何来无用之说,你以为打仗是过家家呢,待以后面对献贼大军的时候你也不想手下的家卫号令不前、不听指挥吧。好歹你也是一哨之长,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要求手下听你的?要是你连这个都做不好,我不介意让你下去做个小兵。”

    刘演恨铁不成钢地道。

    “别介啊,我这不就这么一说嘛。”

    刘演转了一圈回到指挥台,又将坐姿、行姿、立正、稍息、转体各项动作要领,以及队列训练等都一一演示了一遍,然后便是叫各队带回分开训练。

    接着招来谢大炮、李成栋等人商讨军礼的制定。明军的军礼同僚之间是双手抱拳,在上官面前是单腿跪地,双手抱拳,面见皇帝时则行跪礼;刘演觉得太过繁琐,而且缺乏气势,最后经过几人的讨论,制定出了刘府家卫的军礼标准:即以站姿为基础,右手手臂弯曲九十度上抬,与胸部齐平,但双脚不是分开而是并拢。所有将官士兵一律平等,新老家卫一律平等,废除一切跪礼。

    制定完毕,刘演便将所有的军官都叫了过来,将这一套军礼演示了一遍,谈后各自回去教授给手下的家卫。

    一时间,整个刘府校场便热火朝天起来,不时传来阵阵竹哨子声和叫骂声。

    “齐步走!”

    ·······

    “立定、稍息、敬礼!”

    “胸要上挺,腿要蹬直,对就是这样。”

    ··········

    “滴·滴·滴!”

    “他娘的,那边那个愣头鬼,屁股腚撅那么高拉屎呢,看什么看,说的就是你,仙人板板,都看我的示范。”

    ·············

    “滴·滴·滴”

    “格老子的,王大牛,老子给你说了多少次,这边是左,你伸只右蹄子出来等着下锅呢,下次再伸出来看我不给你剁碎了喂狗。”

    ··········

    “哈哈”,“哈哈”。

    ············

    “笑个毛,你们也比他好不到哪里,都有了,立正!”

    ············

    上午剩余的时间都是在这种喧嚣声和叫骂声中度过的,这是一种属于军营特有的声音。刘演抬头看了看,只见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便叫停了训练,让各连分别带到指定地点开饭。白米饭管够,菜是两菜一汤:红烧肉、大白菜和南瓜汤,供应充足。由于得了刘演早上的嘱咐,伙房可谓是执行的不折不扣。刘演为了早日成军下了血本,而总后勤官刘泽却是心在滴血,照这种吃法,只怕不待张献忠大军打过来刘府就得破产。

    众人哪里想到会有这等待遇,看着红烧肉一个个眼冒绿光,恨不得将那装红烧肉的大木桶都塞进眼眶里去,要不是有军官在旁组织,只怕早就一窝蜂冲过去抢了个精光。看着前面吃的滋滋有味的同袍,排在后面还没打到饭的家卫急的直跺脚,生怕到自己时那红烧肉被分光了,没办法,只得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先闻闻香气先解解馋。不仅众家卫,便是刘演,闻着那红烧肉的香味也是食指大动,心道这厨子倒是好手艺,看来这群南瓜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