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1914
字体: 16 + -

第六章 乱象纷呈

    wed may 25 18:33:45 cst 2016

    辽东的战局一直在虎穴的关注之中,每当有了新情况,一份报告就会出现在刘思哲的桌头。不过他对于辽东关注并不多,一战爆发,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一次考验,如果不能抓住机遇,战胜考验,恐怕将跌得很惨。

    刘思哲前些日子对萨镇冰他们说,收复藏疆蒙不用着急,其实他比谁都急,只是因为列强的牵扯,才迟迟不敢北上和西进。首先说西藏,如果在一战之前,联邦政府出兵收复这片美丽的地方,阻挠最大的应该是英国,德国虽然会支持,但最多也只是支持而已。

    因为西藏在许多西方人眼中是“独立国家”,更和英属印度接壤,一旦联邦政府进军西藏,等于和大英帝国有了最为直接的冲突,恐怕英国佬的在华利益会受到极大损害,这个威名赫赫的岛国绝不会容忍联邦政府西进;其次是新疆,俄罗斯不仅对东三省虎视眈眈,妄图将中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新疆这片广袤而荒凉的土地老毛子照样有垂涎之心。

    更何况葱岭(帕米尔高原)已经在英俄的蚕食下残缺不全,北疆至少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罗斯帝国吞并。联邦政府要收复新疆,阻力最大的就是北极熊,如果在一战之前和俄国交恶,中国并不会占到多大便宜。

    最后是外蒙古,另一个世界的中国永远丧失了这片广大的领土,而现在,它在名义上还归属华夏联邦,蒙古兵是冷兵器时代的宠儿,到了热兵器时代,只能被二十世纪淘汰。但是,收复外蒙不难,难的是外界阻力,俄罗斯帝国若不是因为内乱自顾不暇,早就进入外蒙帮助蒙古人独立兼“伸张正义”了。

    藏疆蒙土地广大,虽然不如内地繁华,定居三地的汉人也很少,但刘思哲绝不允许外国势力染指祖国的神圣领土。为了配合收复藏疆蒙,他先是签署文件,将绥远省、察哈尔省、热河省三省合并,成立内蒙古省,省会呼和浩特,以黄兴为省长。陆军元帅李宗仁将在内蒙集结兵力,北上克复外蒙,把北方的大好山河收回来。

    然后又将西康省、四川省合并,成立新的四川省,省会成都,以陆百灵为省长。陆军中将蔡锷会率联邦军在重庆集结,继而西进收复藏疆。话说回来蔡锷运气不太好,他今年三十二岁,能混到陆军中将的位置本来已经令人艳羡,但他是在中国统一的后几年才带着自己的护国军投靠刘思哲,老刘自然知道这位护国将军的能力,联邦政府成立时有心给他晋衔元帅,无奈考虑到资历问题,只能封一个中将了事,还不是上将。

    当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辽东快打成了一锅粥,日军精锐,华军哪怕依托着地利照样打得艰难,尤其是日本大后方在之后又决定增兵三十万,加上原先的二十万,共五十万日军进军东北。朱贵紫郁闷啊,这仗从一开始就打得窝囊,占据兵力优势的时候只能被动防守,等自家的援军来了,华军从三十万增加到四十万,正好,小鬼子的援军也到了,人家摇身一变变成了五十万。

    这下倒好,兵力优势被逆转,华军更加抵挡不住,从八月初开始,一直打到月底,好几座边境城市被打成废墟,日军步步紧逼。华军只好退守本溪市,这座城市是连接朝鲜的战略重镇,一旦日军夺取了本溪,就等于在辽东站稳脚跟,华军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虎穴每天送到总统府的报告更勤了,刘思哲看得心烦,有一次大女儿刘馨予找爸爸玩,正好触上霉头,被骂得大哭而去。华夏联邦的“大公主”一走,老刘就后悔了,这孩子肯定会去妻子面前告刁状的。

    果然,刘馨予被骂走的一刻钟,邱爱慈气冲冲地来了,张自忠不敢拦她,早早地躲到一边。刘思哲苦着脸被一通训啊,两个小时后,联邦政府的第一夫人心满意足地离去,张自忠伸着头往门里看了看,走进来,把一份报告放在桌上。

    “这段芝泉是不是没完了?”老刘把报告抓起来扫了一眼,又扔到地上,“要不要继续增兵的事还来问我?虎穴这个名字就是为了唬人的吗?”

    张自忠垂头不语,刘思哲又道:“是不是他觉得自己坐镇后方委屈了?捞不到仗打,不能上前线,这个陆军上将的手脚就不知道往哪儿放是不是?”

    张自忠还是不说话,刘思哲的声音瞬时拔高了八度,直眉瞪眼道:“荩忱,你给我告诉段芝泉,海军元帅和空军元帅都闲着哪,他一个陆军上将要是觉得理亏就去找萨老和英霆华说理去!”霆华是英烨的表字。

    张自忠敬了个礼出去了,刘思哲自己生了一会儿闷气,把秘书张静淑叫进来,吩咐道:“小张,等会儿你去街上买几串糖葫芦,给馨予送去。”

    张静淑掩嘴笑道:“陛下怎么把公主得罪了?”

    “不仅得罪了,公主她妈――皇后娘娘还特地跑来训了我半天。”刘思哲苦笑,“馨予最喜欢吃东街王师傅的糖葫芦了,你看看能不能买到,小姑娘不记仇,零食吃到嘴里这气就差不多消了。”

    “保证完成任务!”张静淑像模像样地敬礼。

    内蒙古,察哈尔地区。

    这是第三天了,李宗仁元帅一直站在一座无名前头眺望北方,有人问他是在做什么,侦察敌情?不像啊,别说你没拿望远镜,拿了也不可能看到千里之外吧?

    李宗仁总是笑而不语,他走下山头,问副官:“汉锦,主力师都集结得差不多了吧?”

    廖国明少将道:“差不多了,只要元帅一声令下,兄弟们立刻就能北上蒙古。”

    李宗仁满意道:“很好,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多年的努力有了回报,中国马上要实现真正的统一了。”

    廖国明欲言又止,李宗仁看了看他道:“汉锦,在我面前有什么话不能说的,有事就说!”

    廖国明鼓起勇气道:“元帅,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非得和德国结盟?总统到底是怎么想的,协约国有英俄法三大列强,德国的胜算太低了,我们……”

    李宗仁沉吟片刻,说:“政治上的事我们军人还是别掺和了,总统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廖国明一脸迷惘道:“我相信总统不会错,可我就是不明白,弟兄们也不明白……”

    李宗仁拍了怕他的肩膀,一指北方道:“汉锦,现在我们不用想别的,你看看吧,这大好河山,不论怎样我们都要收回来的。总统把这件盖世奇功托付到你我手中,克复蒙古,你我必将名垂青史!”

    廖国明心情好了一些,喃喃道:“这样也好,打吧,军人就是为了打仗而生的……”

    这次国防军北上在内蒙集结了二十个步兵机械师,共十五万虎贲,是绝对的精锐部队,跟随刘思哲南征北战,许多番号都满载着荣誉。外蒙古虽然广大,但要说到实力,不仅是李宗仁,廖国明以下的将领都是不屑的,若不是在克复外蒙后还需要提防沙俄,甚至北上西伯利亚,有可能的话还要饮马贝加尔湖。不然,只要两万大军,必能踏平外蒙。

    十五万大军,次要目标是外蒙,主要目标则是俄罗斯帝国在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尼布楚地区。李宗仁保持着既不乐观也不悲观的态度,华军北上的时候,蒙古地方政府明显有些慌张,一再发电报给北京中央政府,申明外蒙古“绝无独立之心”,蒙古部分王公甚至愿意进京觐见华夏联邦的总统阁下――注意,是蒙古部分王公,不包括现在外蒙的实际掌权者彦苏亲王。

    彦苏亲王是沙俄政府扶植起来的傀儡,一向亲俄,在国防军北上的当口,一面和北京方面表忠心使用拖延战术,一边向后方的黄俄干爹求援。

    结果是,俄罗斯帝国这头庞然大物正在为自己的一摊子烂事头疼,家里的事还没理清,家门口的事只能先放在一边。彦苏亲王在数次求援得不到回应之后,终于绝望,转而决定负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