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1914
字体: 16 + -

第五章 决定参战

    wed may 25 08:53:18 cst 2016

    联邦政府组建的时候,有三种选择,一是一党专政,二是双党轮流执政,三是多党竞争执政。刘思哲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第二者。

    坦白说,一党专政有利于中央高度集权,避免地方政府尾大不掉和中央政府胡乱扯皮的局面,但害处同样很明显,那就是真正的专制,把全中国置于一个政党的阴影之下,等于只会有一个声音。而多党竞争执政更不行,中国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传统遗留下来的糟粕植入了国人的骨髓,就权谋而言,中国人太精通了,多党竞争,就相当于多党陷害。

    刘思哲选择双党轮流执政,考虑的就是避免中国陷入专制的深渊,中国不应该只有一个声音,但也不应该声音过多。他本身是联邦政府总统,还是联邦党党魁,袁世凯是联邦政府参政长,兼任人民党党魁。

    袁世凯说:“总统,不论是人民党,还是联邦党,虽然政治理念略有不同,但在共同目标――为人民谋福祉上,这是绝对一致的。日寇猖狂,如果真让他们占据了东三省,我等就是千古罪人!”这个矮壮的小老头忽然泪流满面,“老朽虚度青春,大清危殆而不能救,大厦将倾,唯大总统力挽狂澜于既倒,若能看到中华统一屹立环球的那一天,老朽心愿足矣!”

    众人纷纷劝慰,刘思哲感慨万千,拍着桌子道:“袁老是联邦政府的擎天一柱,华夏有袁老,何其幸哉!”

    经过讨论,华夏联邦最终决定加入同盟国,刘思哲派人请来海茵茨,告知了他中国的决策。海茵茨老怀大慰,激动得差点抱住刘思哲猛亲两口,深情道:“刘,德意志帝国永远不会忘记华夏联邦的友谊!”

    刘思哲谦虚几句,两人畅想了一会儿未来,海茵茨起身告辞,他已经迫不及待要把中国的“正确决定”告知国内了。人一走,刘思哲笑眯眯的脸色渐渐沉寂,让张静淑给自己泡杯咖啡提神。

    八月上旬,联邦总统刘思哲签署战争令,通电全国,宣布华夏联邦加入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向协约国宣战,国民为之哗然。

    自刘思哲走上统一中国的道路开始,就在控制舆论导向,向人民灌输两种意识:亲德,仇日。亲德,是因为没有德国中国要想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仇日,是因为日本人占据了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

    联邦政府成立,在开国大典上,刘思哲就明确说过:凡鬻土卖国者,国人皆可杀之。后来就台湾问题和日本谈判,中国给出了极大诚意,愿意用硬通货三千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并没有说用联邦政府最新发行的华元来“糊弄”日本。

    “倭奴性贪婪,拒不归还台湾宝岛,而对中华常有觊觎之心,今中日必有一战,望四万万五千万国民万众一心,团结抗争,雪甲午海战之耻,扬华夏天威!”刘思哲亲自捉刀的《告华夏儿女书》如是写。

    战争的开始来得如此仓促,大多数中国国民还沉浸在国家统一可以过上一段稳定日子的幻想中,随着《告华夏儿女书》的发布,除藏疆蒙等尚未归附中央的地方,全中国及国外华人华侨各个阶层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首先反应过来的是中国青年,这些接受了西方思想冲击和洗礼的人投入了极大的参军热情,每天在各省的募兵点都是人群爆满。联邦政府三军总人数在两百万左右,一百万国防军,一百万联邦军,其中联邦军又分十万海军和两万空军,在《告华夏儿女书》发布的短短月余,新兵人数就突破四十万。

    而后是海外华人华侨,中国参战之后,大量的捐款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市(旧金山)、南洋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日本东京汇回国内。后来,联邦政府发行了五百万华元的国债,很快被海外同胞抢购一空,再增发三百万,又是被抢空的局面。

    刘思哲得到报告后,久久不能平静,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挂在自己的书房外,并对身边的人说:“不论这一场战争能不能赢,只要等战争结束,我一定要去美国、去南洋、去日本见见这些伟大的同胞!”

    全中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开始拼命运转。在联邦政府参战之后,日本再不需要顾忌什么,现在欧洲起火,根本顾不上亚洲,正是这帮矮矬趁势而起的时候!

    二十万日军集结在鸭绿江南岸,等中国宣战之后,日本军政府立刻命令大军渡江,开始了又一次侵华战争。陆军中将朱贵紫早就领着十个机械师和二十万东北军翘首以待,同时还利用“闲暇时间”构筑了一条长达二十公里左右的战略纵深。

    说句丧气的话,华军装备承袭德军,比日军略强,但刘思哲打天下时采用的是精兵战略,随着联邦政府成立,才大肆扩军,从原本的五十万军队扩编到两百万。可以说,除了五十万开国之兵,其余的都是新兵蛋子,在战争开始之后,总不能让老兵挑大梁。中国损失不起,老兵是联邦政府的根基,一旦伤了元气,很难说全国会不会发生动荡,毕竟统一时日尚短。

    凭借着战略纵深,华军在辽东采取守势,虎穴给朱贵紫的命令也是伺机而动,面对威震亚洲的日本陆军,其实华军的信心和底气并不是很足。东北的天气一向寒冷,内地还是炎热的时候,辽东已经要穿上御寒的衣物了,朱贵紫中将在这种情景中,面对着矮壮而坚韧的敌人,更多的是一种复杂情绪。

    把军大衣脱下来,挂到衣架上,朱贵紫从屋外走到屋里,隐隐约约的,外面还有枪声和炮声交迭响起。他看了看屋里忙碌的众人,拽过一个年轻的参谋道:“景瀚,虎穴的电报来了吗?援军什么时候到?”

    上校参谋孙景瀚立正敬礼,说:“虎穴尚未发出指示,不过总统发出电报,请司令临机决断。”

    “我也知道临机决断,打仗不临机决断难道想被敌人撵着屁股跑吗?”朱贵紫这暴脾气,瞪着眼活像一个门神,“日军从上午开始,打到现在,整整三个小时没有退下去休息,战略纵深被他们突破了两公里!这样下去,再有两天老子就能领着手下的兔崽子们和倭人拼刺刀了!虎穴这是搞锤子啊!”

    孙景瀚道:“司令稍安勿躁,虎穴应该正在想办法。”

    “老子要的不是‘应该在想办法’,老子要的是援军!援军!”朱贵紫气呼呼地大吼。

    眼看老将军有癫狂的征兆,电报好巧不巧的来了,孙景瀚从电报员手中接过译好的电报,念道:“关外铁路未建,近日雨多路泞,望前线将士坚持五日,五日后,援军必至,与袍泽共歼倭寇。此,八月七日。”

    “五日……”朱贵紫咂摸咂摸嘴,最后狠狠一甩手,“五日就五日,老子还不信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顶不住小鬼子五日!”

    五日,日本陆军大佐山下奉文咀嚼着这两个字,参谋本部给日军的作战任务也是五日突破支那人的防线,给支那人一记迎头痛击,动摇华军的抵抗信心。问题是,华军毕竟有近三十万,日军只有二十万,人数上日军居于劣势,单靠质量胜过数量,损失会很惨重。

    山下奉文并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他是穿越者,就会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在奥地利,不应该出现在东北战场上。或许,一个混乱的历史,给所有人带来的都将是未知的变数。

    轰!施奈德山炮的炮弹落到山下奉文身前不足二十米,巨大的作用力把他掀倒在地,日军大佐倒地之后脑子昏了一下,清醒后迅速爬起。

    炮火纷飞,血肉飞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