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行记
字体: 16 + -

【四】

    thu jun 23 19:05:51 cst 2016

    贞观十五年,天竺摩伽陀国的戒日王不辞万里派遣使者到了长安,王玄策与其上司李义表一起到长安城外迎接天竺使者,并陪同入宫觐见唐太宗。

    当时的唐太宗从天竺使节团的口中得知,中国的高僧玄奘大师不远万里,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到天竺取经,唐太宗为他的壮举大为感动。当唐太宗听说玄奘大师在天竺获得佛教僧人中最高的荣誉“大乘天”时,以及玄奘大师得到戒日王、童子王等天竺各国国王的礼遇,并尊其为师,觉得天竺的君民都太给大唐面子了,马上下令相关部门厚待天竺使者,收集有关天竺的各种风物情况,因为当时的大唐统治阶层对天竺几乎没有什么印象的。

    唐朝的统治集团给了天竺使节团很高的礼遇,天竺的使节团在大唐滞留了将近两年,在这两年里天竺的使节团也对大唐的实力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在雪域高原的东部将会有一个如此富庶、强大的盟友,实在是让天竺使节团的成员兴奋不已。

    在贞观十七年,天竺使节团踏上归途,唐朝的统治集团派遣使节团与天竺的使者同行,到天竺觐见戒日王,李义表被选为团长,也就是使节团的正使,因为王玄策熟悉宗教事务和国际外交事务,所以王玄策被任命为了使节团的副使。

    这个时期的西域还被西突厥和薛延陀等国家统治着,而此时的吐蕃已经和唐朝结成了秦晋之好,文成公主已经入藏,所以他们出使天竺还不便于走传统的西域丝绸之路,而是出长安后驶往南方的益州,然后从益州向西经“唐蕃古道”进入吐蕃境内,翻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前往天竺。

    自长安出发的李义表、王玄策一行人和天竺的使者于贞观十八年抵达天竺。

    戒日王听完天竺使者的回报非常高兴,根据使者的汇报,现在的大唐比传说中的大唐强大繁荣的多了,大唐的皇帝给了天竺使者很高的礼遇,并派使节团回访,就说明结盟的事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只是细节上的商谈。

    摩揭陀国的戒日王也以很高的标准接待了大唐的使节团,李义表将唐太宗的国书呈上戒日王,确认了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献上大唐的丝绸与瓷器之类的礼物。

    李义表和王玄策等人受到戒日王君臣的热情款待,戒日王把自己的战略构想和大唐的使节团做了详细的沟通,李义表和王玄策心中不由得暗暗高兴,但是像这种大国结盟之事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的事务,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也是先从两国建交开始,然后对天竺的经济、军力、装备等都要有个详细的了解,当然还要回禀大唐的统治阶层,结盟之事还是由唐朝的统治阶层来决定的,像李义表和王玄策这些中下层的官员是做不了主的。

    两国建交之后,李义表和王玄策等人又在天竺滞留了一年以上,等他把天竺的经济、军事等国家实力以及天竺朝廷的态度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在贞观二十年,离开天竺,又途径吐蕃平安回到了长安。

    为什么这件事在历史上并没有大肆渲染呢?

    在那个时代,两国超级大国的建交,无论如何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首先使两国的统治阶级在对付吐蕃、和西突厥这两个军事强国方面的态度是一致的。

    李义表和王玄策率领的大唐使节团归国之后,王玄策因为突出的外交能力,以及为建立与天竺的邦交而受到嘉勉升迁,官职为右卫率府长史,此官职相当于警备皇城的部队的副指挥使(应该和后来的御林军副指挥使的职务相当,可以说是相当的牛叉了!可惜,这只不过是个虚衔!),不过这只是一个官衔,他的实际的工作还是负责对西域、天竺的外交工作,以及外来宗教的行政管理工作等相关的事物,官位是正七品,勉强进入中层官吏的阶层。

    官职不高,不过他从事的是外交和宗教管理的工作,平日里往往会得到同僚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