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行记
字体: 16 + -

【五】

    fri jun 24 07:38:19 cst 2016

    王玄策三人一路无语,穿过几条街,来到了英国公府邸的后门,早有几个下人在哪里侯着了,王玄策把手里的缰绳递给旁边的一位下人,跟着那两个传唤他的同僚进了英国公府邸。

    当天晚上漆黑一片,王玄策实在看不清周围的任何事物,只好跟着两位同僚在一个仆人的引领下缓缓地往前走,穿过几个庭院,走过两座小桥,来到了英国公后花园里一个修建的极其雅致的小院落旁,透过墙上的镂空,王玄策见院落里挂着几只灯笼,有几个全副武装的侍卫在院子里来回走动着,院子里的几个房间都亮着灯,其中一个房间里有几个人影在里面来回晃动着。

    王玄策根本不理解,既然英国公要招见他,这两位仁兄为何不直接把他带到英国公的书房去,而是把他带到这个偏僻的小院子里来呢?

    王玄策被带到那个亮灯的小房间里,那两个传唤他的同僚就顺势出去了,王玄策见引路的二位大人恭敬顺从的模样,就知道这个房间里的人一定都是大唐朝位高权重的人物。

    王玄策进屋抬头一看,见茶几旁边坐着三个人,其中一位是英国公,正忙着给两位沏茶,此外还有一个虎背熊腰的带刀的武将站在一旁,这个武将名叫蒋师仁,以前在神策营任职,半年前调到西域都护的庭州担任副职,今天刚从庭州赶回长安,王玄策和他打过两次交道,也算是熟人吧。

    刚进门的时候,因为其中两人背着灯光,看不真切,但是从英国公亲自给二位沏茶这件事来看,二位来头定然大多啦,至于多大的来头,他是不敢猜的,因为朝廷里面比英国公官位高的除了皇上,还有赵国公长孙无忌,赵国公虽然和他平级,都是从一品的大员,赵国公身为丞相,统帅百官,职位上略胜他一筹,赵国公长孙无忌他是见过几面的,坐在左边的那位风度极其儒雅的老者一定是他,但是坐在英国公和长孙无忌之间的这位年轻的公子又是谁呢?

    英国公李绩倒完茶,一抬头,看见王玄策小心翼翼的站在一边,马上招呼道,

    “哦,王正使到了,还不赶快见过晋王。。。”

    “啊,原来是晋王殿下驾临啊,我见这里有一团龙虎之气,实在不敢贸然晋见,小臣王玄策给晋王殿下请安!”

    王玄策在房间里呆了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给晋王行礼,已经是犯了大忌,但王玄策是何等聪明的人,凭着他在官场这么多年,也学了一些溜须拍马的功夫,见英国公引荐,就赶紧上去给晋王行礼,接着又给长孙无忌和英国公行了礼,然后站在了一旁,说实在的,在晋王和赵国公、英国公的面前,王玄策一个七品的芝麻小官事根本没有位置坐的。

    “王正使这边坐吧,晋王殿下听说天竺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趣闻,也觉得新奇,你到过天竺,又在那里呆了一年多,你来给晋王殿下介绍一下吧,比如象军什么的,女人露脚丫子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长孙无忌品了一口茶,笑呵呵地说道。

    王玄策听到这里突然一惊,这件事我上午才和辩机和尚提起过,而且只和辩机和尚提起过此事,丞相大人怎么知道这件事!这实在太可怕了!

    王玄策在这一惊之下还哪里敢坐下,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晋王见机微笑着说道,

    “王正使不必拘束,这里又不是在朝堂之上,我们让你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天竺的一些实际情况,然后确定一些和天竺结盟的事宜!坐下来先喝杯茶吧!”

    王玄策见晋王如此和蔼,刚才的紧张消除了一半,在三人的末位坐了下来,英国公递过一杯茶来,王玄策赶紧双手接过,轻轻喝了一口,润了一下喉咙,整理了一下思绪,随时准备着回答几位大人提出的问题,说实在的,他这个七品的小官坐在晋王和两位一品大员的面前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

    “你是亲自到过天竺的朝廷命官,从你自己的角度,分析一下天竺的各方面的情况吧,比如疆域大小,民族成分,政权情况,军队状况等等,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都可以聊一下!”

    “好的,丞相大人!”

    王玄策见长孙无忌问起,便放下手中的茶盏,清了一下嗓子,轻声细语的说道,

    “天竺疆域之大如同我大唐,非常的辽阔,玄奘大师在天竺云游十五年,还有将近一半的省区、邦国没有去过,可见天竺地域之大!而且天竺南部、西部还有很多地区并不在戒日王的统治之下,就是他统治管辖的很多地方,也有很多半独立的小国,我认为戒日王的统治并不像我们大唐这般稳固!”

    王玄策的第一句话,就使在座的各位大吃一惊,长孙无忌向前探了探身子,用指甲扣了扣桌子,悠然的说道,

    “哦,这倒挺有意思的,戒日王的疆域内,这种半独立的国中之国有多少个呀?”

    王玄策见大家对他所谈的天竺国情很感兴趣,刚才的紧张又消除了一半,见丞相垂问,赶紧回禀道,

    “回禀大丞相!戒日王治下的这种国中之国共有三十二个!”

    “有意思啊!一个国家之中竟然有三十二个国中之国,这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东周有什么不同呀,可是,据玄奘大师带来的文献说:天竺政通人和,那里的百姓十分爱戴他们的君王――戒日王,从这一点来看,戒日王的统治应当相当稳固才是呀!”

    晋王听到戒日王的治下竟然有三十二个半独立的国中之国,戒日王还能把天竺治理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也不由得暗暗称奇,晋王殿下觉得这个西方的国度太神秘了,这个天竺的君王也太了不起了!

    王玄策见晋王对自己所谈的内容也很感兴趣,便越发来了精神,说起话来也坦然自若了许多,谈话的语气也轻快多了,

    “回禀晋王殿下,戒日王的确是天竺历来少有的明君,他不但建立了庞大的军队来统治各国,他也采取了很多惠民政策来服务百姓,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很多医院和学校,免费给百姓看病,免费让百姓的孩子上学,天竺的百姓们的确都很爱戴戒日王!”

    “戒日王的确是一代明君,但是,据说天竺的百姓是分等级的,社会底层的百姓都能免费看病吗!他们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吗?”

    英国公右手端着茗茶,若有所思的问道。

    “英国公的问题问的太好了,一下子问到了天竺社会的症结所在,天竺的社会共分成所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等级,婆罗门是天竺的祭祀贵族,是天竺社会的神职人员,在天竺的种姓制度中地位最高,刹帝利是军事贵族,掌握着天竺的国家政权,吠舍就是天竺的普通老百姓,包括种地的农民、商人和手工业生意人,而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天竺原住民达罗毕荼人和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基本上处于被奴役的奴隶地位。其实首陀罗还不是天竺最惨的,这四个种姓之外还有一个没有种姓的社会群体,被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地位还不如奴隶。”

    “既然这样,为什么天竺的社会不分成五个等级,而是分成四个等级呢?”

    王玄策的话让晋王很是不解,还没等王玄策说完,便开口反问道。

    王玄策笑了笑说道,

    “因为天竺的统治阶级根本不把那些不可接触的‘贱民’当人看!在其他高等级人们的眼中,这些‘贱民’有时候还不如一个牲口!”

    王玄策讲到这里,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王玄策见晋王、赵国公、英国公都没问话的意思,便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天竺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阶层的子弟,都可以进入贵族学校读书,受教育是她们的特权,一些破落的婆罗门和刹帝利家庭的孩子和一些富裕起来的吠舍家庭,才会选择让孩子去免费学校读书,至于首陀罗阶层,他们的子弟是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的,不可接触的‘贱民阶层’就更不可能了!至于免费医疗,确实是给吠舍、首陀罗等阶层的百姓专门设置的,因为婆罗门和刹帝利阶层的人是不会到这种低等级医院去治疗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王玄策的话使大家又陷入了一阵沉默。英国公转头看了看晋王和长孙无忌,笑着问道,

    “看来天竺还存在着很多的社会问题呀,难道这些被奴役的百姓就认命了吗,难道他们不反抗,不造反吗?”

    “英国公的问题太深奥了,我也思索了好几年了,一开始也想不动,因为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沉重了,后来请教了很多的高人,才似乎稍微明白了那么一点点!但是有些话是山野狂人的言论,实在不中听的很,怕脏了晋王殿下和两位大人的耳朵,实在是不敢乱说!”

    王玄策毕竟是负责外交的官员,也出使过天竺等国家,见过大世面,此时的他虽然一丝的畏惧都没有了,也已经完全放开了,但在晋王和丞相面前还是小心谨慎,不敢放肆!

    “我本人和当朝的很多大臣曾经也是山野狂人,后来被当今的皇上收到麾下,也为咱们大唐出了点牛马之力,我看山野狂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错的,你但讲无妨!”

    英国公的话让王玄策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他抬头看了看晋王殿下和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面无表情,晋王殿下微笑着点了点头,王玄策也就放胆讲开了,

    “因为天竺被奴役,被欺压的多是些被征服的本地居民,他们刚被外来游牧民族征服的时候,也是不断反抗的,可是后来外来的游牧民族为了稳固统治,就收买了天竺原有的神职人员――婆罗门,并把婆罗门的种姓列为天竺社会的第一等级,婆罗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和这些外来的侵略者站在一条战线上了,他们就到处宣扬这些外来的统治者来治理天竺百姓也是神的旨意,如果天竺的百姓反抗各国政府的统治,就是反对神的旨意!所以当地的百姓也都不敢反抗了,这些婆罗门又编制了一些神话,说这些外来的统治者都是神的孩子,这些被奴役的百姓就更不敢反抗了。后来,婆罗门又说些人的命运都是上天定好的,以及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什么的,要这些被奴役的百姓甘心受苦,安于现状,争取来世生的好些,后来天竺社会就出现了佛教、、、”

    王玄策的话讲的很浅显,但是他也讲出了一个社会矛盾重重,国内有三十二个“半独立的国中之国”的摩羯陀王朝的现状,竟然也会出现太平盛世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他们通过神,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使他们不敢反抗!可见宗教在治理百姓方面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