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境之兵连祸结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tue may 24 07:00:00 cst 2016

    木之举剑向慕容婴刺去,只听有人大喊一声:“齐王殿下!”

    这时,木之回过神,才发现面前之人并非慕容婴,而是自己的爱将木仁。木之急忙改变剑锋,从木仁身边穿了过去,速度太快,反使他趄趔,差些摔倒。

    木仁急忙扶住木之,只见木之衣服尽湿透了,身体还不停地颤抖,急忙问说:“齐王殿下,你没事吧,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木之挣扎着站稳脚,定神看了看木仁,才知道刚才又不过是自己做的一个梦。木之缓缓摇摇头,意思是说没有大碍,可是刚走两步,直觉一股气流涌上来,木之就吐出一口血。

    木仁看到后,被吓得目瞪口呆,搀住木之,大呼:“来人啊,快传御医。”接着又回头看着冷汗涔出的木之,问:“齐王殿下,你没事吧,你身体这么虚弱,应该多休息才对,偏要来这里,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寺庙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木之擦去嘴角的血,笑了笑,说:“你是不懂的,这寺庙虽然普通,可是到处都是我们留下的回忆,我还记得,六年前,我在寺门前的大树下牵了她的手,我们彼此许下诺言,等我回来,我就和她结婚,只可惜,那棵树已经不再。”

    木仁说:“回忆虽好,可终究只是回忆,我也有很多回忆,可是我不会去想,因为那对现在的我没有任何用处,活好当下那才是最重要的。”

    木之说:“是啊,回忆只能是回忆,再也回不去了,可是……可是我舍不得忘掉以前,或许是以前要比现在快乐吧。”

    木仁说:“龙城指日可破,到那时,我想那时齐王殿下一定是最快乐的。”

    木之叹了口气,说:“如今龙城久围不下,看来龙城内百姓,尚是心向朝廷,反观我军,接连攻城受挫,将士们的士气都落了一半,当务之急,我们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木仁愤愤地说:“这又何难,怪只怪殿下用错了人,诸葛先生虽然神机妙算,但终究是软弱了些,只要殿下分兵与我,我亲自带兵攻城,必将龙城一举拿下。”

    木之说:“你虽然英勇,可以说是勇冠三军,可是,不是所有事都是依靠一个勇所字所能解决的,有时候也要善用谋略,千万不可一意孤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要知道,像昔日的项羽、吕布,哪一个不是数一数二的骁将,可那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一败涂地,项羽自刎垓下,吕布吊死白门楼,死于非命。”

    木仁点点头说:“齐王殿下教导的是。”

    木之又说:“所以呀,以后做事,一定要深思熟虑好了再去做,这才是安身保命之道,话不可乱说,祸从口出,一定要记住了。”

    木仁连连点头,没有言语。

    这时,有人说道:“太医来了。”

    木之看去,只见一个又胖又矮的中年男子,腿很短,肚腩很大,看起来很不协调,可能因为走得太快,山又很高,弯下腰,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木之没等那人走到跟前,就对着那人挥了挥手,说:“已经没事了,下去吧!”

    那人听了,愣在原地。

    “殿下,太医来了,就让他替你诊治一下吧。”

    “不用了,下去吧!”

    木仁无法,只得遣退太医。太医一脸无辜,擦了擦头上的汗,转身一扭一歪就下山去了。

    这时,忽然跑来一名凉兵,拜过木之之后,说:“军师有紧急信函呈交齐王殿下。”

    木仁接过来信函,递给木之,木之拆开书信快速浏览一遍,先是一阵欢喜,后又是愁眉不展。木仁问:“信中都说了什么?”

    木之说:“今天邺王慕容康率军救援龙城,反被刘怀玉击破,仓惶逃走。”

    木仁大喜说:“太好了,殿下刚才不是还在说,我们需要一场胜利么,现在胜利不就来了,这是一件喜事呀,殿下为何还闷闷不乐?”

    木之说:“信中还说,刘将军再追击慕容康的途中遇上了越族人二谷主冯武。”

    木仁疑惑说:“越族人?冯武?他们来干什么?”

    木之说:“信中说夜国太子在冯武的手中,冯武此次来龙城,是为护卫太子回国。”

    木仁啐了一口,骂道:“纯粹是放屁,他们越族人都当我们是三岁的小儿么?分明是想趁夜国纷乱,想要浑水摸鱼,分上一杯羹。”

    木之说:“既然连你都这么说了,那估计就是了,可是我却想不通,他们想得到的,无非是金钱土地罢了,作壁上观,渔翁得利岂不是更好,却为何要与我们为敌,以致刘将军重伤?”

    木仁说:“刘怀玉重伤?不争气的东西,怎么说他才好。”

    木之说:“这也不能全怪刘将军,越族人男人骁勇,女人善射,这是不争的事实,确实是个劲敌。”

    木仁说:“殿下,那我们赶快回去吧,我倒要会会这些越族人。”

    木之点点头,硬撑着身体,准备下山回营。忽又有人来报:“西北处发现一队人马,将至洛河。”

    原来木之围龙城后,为了抵御各处援军,于是就和诸葛绍商议,分头把守各处要害,诸葛绍守卫龙城之南,木之则守护龙城之北,西叶和刘怀恭守卫龙城之东。而那洛河发源于子虚山脉,流向由北向南,途径龙城,洛城,云城等几座较的大城池,最后流至大海。洛河就位于龙城西北处。

    木之问:“可曾探知是何来历?”

    哨兵说:“他们打得旗帜是卫城二字。”

    木之笑说:“难不成又是那吴牟,今日又来,我定要生擒了他。”

    木仁说:“齐王有何妙计?”

    木之说:“你可知阖闾半渡而击,韩信背水一战?”

    木仁搔搔头,说:“齐王你是知道的,我平日就爱舞枪弄棒,最不喜欢的就是看书,哪里知道什么阖闾、韩信?更别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了。”

    木之嘿然一笑,说:“吴王阖闾与楚人战于清发水,待楚人半渡之时,率军急攻,大败楚军;而韩信与赵人战时,韩信渡河,而赵人没有攻击他们,等到韩信背水摆开阵势,赵人再攻,汉军没有了退路,个个拼死力战,赵人岂能打败他们?当年李密也是错失了半渡而击的机会,才被王世充打得一蹶不振,否则,胜负真是难料。”

    木仁说:“那如今,我们也要背水一战?”

    木之苦笑说:“如今夜兵将要渡河,我们当然是要半渡而击!”说完又在木仁耳边窃窃私语一番。木仁听后连连叫好,说:“齐王殿下你就放心,我一定照你的吩咐去做,保证万无一失!”

    木之又叮嘱说:“兵贵神速,才能出其不意,事不宜迟,赶快去吧!”

    木仁领命先行而去,木之也随后下山,整顿兵马之后,率领诸军赶到距离洛河大约有十里地方,结阵以待卫城援军。

    哨兵探马往返在两军之间,不停地回报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木之登上旁边一座土丘之上,远远地向前方望去,长长的洛水犹如一条长带,无限向两侧延伸,河中的水明亮如镜,美妙如画,就像一块易碎的玻璃,经受不起半点折腾。他突然想起古人一句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可是,当他再想到,尘土马上就要笼罩在碧水之上,血液马上就要溶进绿水之中,喧闹马上就要沸腾在寂静之上,他又不忍心再去看。

    一阵微风袭来,木之两鬓的头发微微翘起,他深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走下山坡。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疾呼:“夜人渡河了,夜人渡河了。”

    木之摆摆手说:“再探!”

    于是接二连三地传来前方消息。

    “夜人已到河中心。”

    “夜人已开始登岸。”

    “夜人前队已经登岸。”

    此时,木之传令三军急速出击,等到他们赶至洛河边,夜人刚好半渡,而夜军领头的将军正是跟随王应元固守岳城的吴牟。

    吴牟看见木之率领诸军赶来,惊出一身冷汗,心想:我军尚未全部渡河,木之此时前来,必是要趁机攻击我的先头部队,如此便可阻扰我后军渡河,使我军不战而退,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先发制人。

    吴牟于是集结前锋部队,摆开阵势,等到木之赶到,吴牟准备率军冲杀木之阵营。

    正在此时,吴牟听到后方兵马喧嚣,回头看后才知,不知何时,一队凉兵竟渡河至西岸,待他们半渡之时,偷袭他的后续部队。

    夜兵先锋精锐之师都已下河,后队多是一些老弱之人,又有粮草辎重,所以很难抵御凉兵。如此一来,凉兵大肆冲杀夜兵阵营,一时间,军心大乱,全都陷入一片恐惧之中。

    吴牟大吃一惊,大叫一声不好,此时他首尾不能兼顾,不知是进是退,正在他还犹豫未决,不知所措之时,木之率领的部队也相距甚近。

    行至河中的夜兵,见腹背受敌,知道大势已去,于是率先乱了起来,争先向上划去了。而岸上的夜兵看见如此景象,也都没有斗志,争先恐后的去争夺船只。

    凉兵趁机杀入夜兵阵营,大肆杀戮,片刻之间,已是血染洛河。战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来时浩浩荡荡的五万大军,逃回去的却仅有五千多人。这一仗,让夜人闻之丧胆,从此不敢再轻易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