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境之兵连祸结
字体: 16 + -

第六章

    sun may 08 19:00:00 cst 2016

    吴牟一边和王应元说着话,一面继续四处转悠。当吴牟走到一片稀疏草丛前,他突然停住了,探出头,瞪大了眼睛,向草丛里面去看,好像发现了什么。

    接着,吴牟跳下马,走上前,用手扒开草丛,眼前居然露出了一块有半米多高的石碑,上面用楷体大大地写着“卫城界”三个字。

    吴牟见此,欣喜若狂,回头对王应元大喊说:“王将军,这里有一块石碑,上面还写着卫城界,看来我们已经到卫城的地界了。”

    王应元笑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去卫城的次数比你过的桥都多,我们虽然到了卫城的管辖范围,可是距离卫城还远着呢,这只不过是一块界碑而已。”

    吴牟没有去过卫城,尽管他的伯父是卫城的刺史。他不知道卫城究竟还有多远,只知道从岳城出来,然后一直向北走,就可以到卫城。

    刚才被王应元这么一说,吴牟倒感觉自己特别好笑,不由得苦笑起来。这时前面探路的两个士兵回来,报告说:“前面并无可疑的地方,只是在前面拐弯处有一个茶馆。将军可前去休息。”

    王应元一听,着实高兴,立刻带领众人赶往那间茶馆。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王应元等人就来到茶馆前面。众人看去,只见哨兵所说茶馆不过是几间茅草屋而已,破旧而又简陋,一种摇摇欲坠的架势,让人感觉它随时都可以倒塌。周围是一片树林,将茶馆三面围上,倒也别有雅致。茶馆左侧还有一块空地,是一块菜畦,只是没有了蔬菜,剩下的只有遗落的菜根菜叶。

    众人大失所望,但既然来了,也就打算进去坐上一坐。

    众人下马,缓缓走进屋内,四下环顾,看不见一个人。吴牟大声呼唤了几声,也没有人应答,于是对王应元说:“想必他们是为了躲避战乱,都逃走了吧。”

    王应元叹气说:“战争就是魔鬼呀,谁会不害怕?”

    吴牟又说:“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卫城境内了,想必凉兵不会轻易追过来,王将军就先在这休息一下,我去找些茶水喝。”

    说完,吴牟就进了里间屋里,开始翻箱倒柜地乱翻。忽然,屋后传来了几声断断续续的笛声。吴牟听见大惊,以为是有伏兵,急忙抽出刀来,从里屋冲出来,又快速冲到屋后。

    到了屋后,吴牟才发现是一个白胡子老头,穿着一件脏兮兮的青布长衫,手里拿着一个长笛,正坐在井旁,吹他的笛子,对吴牟的闯入,他竟然“视若不见,听若惘闻”。

    吴牟确定四周并没有其他人后,才缓缓走上前去。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他急忙捂住鼻子,低头去仔细打量那个老头,只见他蓬头垢面,满脸都是褶子,长长的胡子把嘴巴都遮上了,坐在地上,玩弄手中的长笛,不时地放在嘴边去吹,但总不成个音调。

    这时,王应元等人也都跟了上来,看到原来是个老头,也都长吁了口气。

    吴牟合上剑,忍耐着难闻的气味,一只手将那老头提到屋里,然后随手一丢,扔在地上,拍拍手退在一边。那老头在地上滚了一圈,然后翻起身,连声叫疼,但很快又跟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又开始吹他的长笛。

    吴牟被这老头的笛声扰的有些烦躁,厉声喊道:“老东西,你别再吹你那东西了,老子听着烦得很。”

    这一声大喊,就算是平常人听到后,也都会害怕、动容,但这老头就跟没听到似的,脸色居然没有丝毫的变化。

    吴牟快速走上前,打算给这老头子一点厉害瞧瞧,王应元急忙止住,他觉得这老头子不同寻常,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来历,于是探出头,温和的对那老头说:“老先生,你可是这茶馆的店家?我们连夜赶路,口渴得很,快给我们上一些茶水吧!”

    等了一阵之后,没见这白胡子老头答话,王应元才急忙缩回头,难闻的气味已经让他长时间没有呼气,脸色也涨红起来,心想:这老头子难道是个傻子?那为何又会在这里?一定有什么问题。

    正在王应元自顾自的寻思之时,那老头突然开始叫唤起来。王应元回过神来,回头一看,才发现是吴牟将那白胡子老者的笛子夺去了。

    这老头一面叫喊着,一面从吴牟的手里去夺,一时夺不到,竟然像小孩子一样,在地上打起滚来。

    “不准再闹?否则我就把这笛子折成两半。”吴牟瞪着两眼,高举着笛子,打算以此来要挟这老头。

    然而,吴牟的这一招还真起了作用。老头不在翻滚打闹,住了声,坐在了地上,居然张口求人了:“这位将军行行好吧,快把笛子还给我吧!”

    吴牟一听倒乐了起来,笑说:“我本以为你是个傻子,原来也不傻。让我把笛子还给你,是吧?其实也不难,你快去给我们倒些茶水来,我们都渴了。”

    老头闻得此言,就像听到了圣旨一般,急忙站起身来,跑进里间。

    几分钟过后,这老头一手拎着一个西瓜大的茶壶,一手端着五六个茶碗,从里面走到茶桌边,然后摆上茶碗,斟满茶水,这些动作一气呵成,看起来非常娴熟,尤其是在倒茶时所用的凤凰三点头,更是手法精妙。水声三响三轻、水线三粗三细、水流三高三低、壶流三起三落,这些都是要靠柔软手腕来完成。

    王应元被这老者的手法所折服,赞叹说:“这位老者果然是茶中的高手。”

    “这样,将军可以把笛子还给我了吧?”老头就像是完成了什么使命,急着去邀功行赏。

    吴牟摇摇头,用笛子指着茶碗,意思是让这老头先尝上一口。这老头也明白他的意思,端起一碗茶,咕咚咕咚地喝完了,然后举起袖子,在嘴上一抹,看着吴牟,意思是茶水我也喝了,快把笛子还我吧。

    吴牟嘿然一笑,把笛子向一边快速一抛,那老头就急忙跑上前去接,可是自己却接了个空。

    吴牟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把笛子从后背拿了出来,对着那老头晃了晃。众人看到吴牟捉弄了那个老头,也都跟着乐呵起来。

    “好了,吴将军就不要再捉弄这位老者了,快把笛子还给他吧。”

    不管是出于对长辈的敬重,还是处于对上司的服从,王应元的话,吴牟还是听的。于是,吴牟把笛子抛给了那个老头。老头小心翼翼接住,如同的了什么珍宝一般,抱在怀里,匆匆地跑到屋后。

    王应元和吴牟也不去理他,都坐下来喝茶。刚喝没几口,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哨兵,凑在王应元的耳朵旁,支支吾吾说了一番话,然后匆匆出去了。

    王应元听后,露出了几分得意的笑容,但是一语不发,只是端起茶碗喝茶。

    紧接着,又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哨兵,依然跑到王应元的耳旁窃窃私语一番。

    王应元听后,脸上的笑更加明显,光滑的脸,瞬间就被贴上了一层褶子,就像一个干瘪的橙子。

    他咧着嘴,露出两排蜡黄的牙齿,然后把茶说一饮而尽,顿了顿之后,轻声说道:“真是天助我也!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虽失,但是桑榆可收,这也是一件快事。”

    吴牟听不懂王应元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好消息,暗自疑惑,刚要开口问,只见王应元用食指竖在嘴边,“嘘”了一声,吴牟也就不好意思再问。

    “来人,把这些旧茶水统统倒了,烧些热茶倒满,再丢下一些盔甲兵器。”王应元站起身,一边向外面走,一边吩咐着。

    众人不解其意,吴牟忍不住去问:“王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应元不答,径直走了出去。吴牟见此情形,又不好再问,只好按照王应元的意思去做。等到一切准备完毕之后,王应元大喊一声:“随我来!”

    众人都跟着王应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