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之死
字体: 16 + -

《卖国贼郭开之死》(十七)

    sun nov 15 20:12:24 cst 2015

    《卖国贼郭开之死》(十七)

    江淮荷花

    应该承认,这样的结局和我们在前面叙述的几种郭开的死法,都是真正的大快人心,几乎就是人心所向,几乎就是皆大欢喜,因此几乎也就没有什么人加以怀疑。而从人心教化的角度来说,得出奸人、卖国贼统统都没有好下场的结论,让郭开们不得好死,效果也是很好的,确实鼓舞人心。但是这样的结局太过完满,太过完整,太过美化,反而让人产生了许多疑惑和不解。而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历史的真相是事情不可能如此简单,首先是李牧的无辜受冤,确实值得人们同情;李牧无辜地被陷害、被杀害确实令人愤恨不平,甚至气愤;李牧被害以后,赵国的百姓痛哭流涕也是可能的。在人们和一些历史学家们的眼里,李牧假若不死,赵国一定不会亡,有李牧在,有李牧的“未尝一败”,秦赵之间应该还有一拼,这也是历史的事实。赵王迁同郭开狼狈为奸,自毁长城,助秦灭赵,最后两个人统统死于非命,确实也是罪有应得。

    接下来我们还要强调:灭赵之战是秦统一山东六国的首要之战,战争的规模空前,非同一般。在秦和秦王政来说,可谓是费尽心机,无所不用其极。而在灭赵之战中的最后一战,秦始皇帝遇到的对手李牧十分强大,李牧统帅的赵国以馁弱之军面对虎狼之秦,毫无畏惧、屡败秦军,打得秦军统帅“脱秦逃燕”,十万强大无比的秦军士兵“走归咸阳”。在接下来的伐赵续战中仍然不顺,仍然是久功不克,二十万虎狼秦军仍然在深沟高垒的邯郸城下再一次的一筹莫展。

    如果不是秦王赢政用计,如果不是采取“下三滥”的旁门左道:“反间计”,才终于制止住李牧的“未尝一败”,后果真正是不堪设想。作为雄才大略、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帝当然对李牧是另眼相看,而作为大英雄的秦王赢政自然对同样英雄的赵国将军李牧有惺惺相惜之感。为了秦国的利益,秦王完全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将李牧置之死地。但是李牧实在是死于小人之手,秦王用计,假手的却是无耻的小人赵相国郭开,李牧死得实在是可悲而凄惨,也十分不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王赢政对害死李牧的郭开不会没有一点看法,也不可能没有看法。这样的小人和无耻之徒只能被利用,秦王赢政根本就不会相信郭开,更加不可能信任郭开。如果不是灭赵战争的需要,不是统一战争的需要,不是为了秦帝国的统一大业,英雄盖世的秦始皇帝是不可能同郭开们为伍的。郭开们和秦始皇帝根本上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秦王赢政利用郭开们只是权宜之计,只是暂时的,也可以说是迫不得已。

    应该承认人们在上面的许多理解和认识都没有错,在一定意义上还很有道理。但是赵国之败,非一人一事之败,实在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实在是秦王赢政无所不用其极的结果。在秦王赢政那里根本就没有儒家的什么信义可言,只有法家的“权术势”。他正面打不过,光明正大的打不过,就阴谋诡计,就“银弹攻势”,就“挑拨离间”,就“反间计”,就无所不用其极,应该承认这些正在秦王赢政的拿手好戏。

    说得好听一点,秦王政也是真正的雄才大略、文武兼备,在战场上打不过,就从政治上攻,政治上一得手,又辅之军事,真正是挥洒自如、如鱼得水。硬得一套不行,就用软刀子杀人,从关东六国内部想办法,将堡垒攻破于敌人内部。在秦国强大无比的凌厉攻势面前,赵国的败亡应该只是早晚的事,而山东六国的败亡也实在是历史的必然。赵国之败实在不是败于秦国,而是败于自己,败于自己的内部。

    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当年的赵国实在已经是国穷财尽、弱不禁风、人心不古,不过是李牧在凭一己之力在苦撑,李牧为了赵国,实在是尽力而为了。李牧一死,被他带到邯郸前线的五万代地精兵顿时都作鸟兽散,没有人再有心去打仗,人们争先恐后的奔还代地去了。邯郸城门被赵王迁打开,举白旗投降秦国,公子嘉即赵王迁的哥哥,这个原来的赵国太子,只带了区区数百人逃往代地,并在那里建立起赵国的流亡政府。

    公子嘉等人在代地虽然自立为代王,“表李牧之功,复其官爵,亲自设祭。”但赵国只不过是用李牧曾经的“未尝一败”,利用李牧曾经的巨大威信来鼓舞士气罢了,赵国作为国家已经败亡,早已经丧失元气、兵微将寡、徒唤奈何,公子嘉们不过是在苟言残喘而已。能保住现有的代地已属不易,想复国,想替李牧报仇,挑战强大无比的秦,已经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了。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历史的大趋势。

    我们再来看郭开,二十年来在赵国一直贵为相国,辅佐赵国两代君王,应该是贪得无厌,搜罗了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富可敌国。他身为一代奸相,位高权重,无一日不在为自己打算,无一日不在为自己谋私。他坏事做绝,害人无数,特别是最后害了李牧,亡了赵国,他应该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他怎么可能不替自己的后路和安全作想,不替自己的后路和安全考虑呢?一个小小的苟延残喘的“代国”,又那里会是郭开的对手?

    一个小小的苟延残喘的“代国”,又那里会敢派人去半路上截杀郭开,一个小小的苟延残喘的“代国”,实在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郭开的此次回邯郸取宝,已经是贵为秦国上卿,位比秦国的相国,又新宠于秦王赢政,随身侍卫有上百人之多,基本上都是训练有素的“大内高手”和敢死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