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之死
字体: 16 + -

《卖国贼郭开之死》(十四)

    tue nov 10 15:36:04 cst 2015

    《卖国贼郭开之死》(十四)

    江淮荷花

    但是赵国灭亡的命运却不可避免,因为赵国有郭开,这个无耻之徒再一次地帮了秦王赢政的大忙,秦王赢政做不到的事情,这个无耻之极的卖国贼却做到了,他接下来当然还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我们还是先回过头来再说说遭遇前所未有败绩的秦王赢政,他雄才大略、意志坚定,不愧是大秦帝国的王。而秦国经过几百年“振七世之余烈”的奋斗,加上历代帝王的惨淡经营,国家的实力已经相当地强大。

    秦王赢政当然不会甘心失败,更加不能容忍这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他一面下令抓捕恒齿奇即樊于期,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一面又续派大将王翦、杨端和,各自分率10万兵马,一共20万秦国大军再次战赵,再一次发起蓄谋已久的灭赵之战。这一次已经是公元前229年的春天了,距离上一次灭赵战争的失败已经过去七年,但距离赵国的最后灭亡,却还只有了一年,秦王赢政的二十万虎狼之军再次兵临邯郸城下,耀武扬威、志在必得。

    这一次赵国军队的统帅还是李牧,面对气势汹汹、志在必得的秦军,李牧仍然显得胸有成竹和不慌不忙,他沉着镇定,竟然视秦王赢政的二十万虎狼之军于无物。真正是你有千条计,我有一定规,李牧沉着地将赵国十万大军屯于邯郸郊外的太泉山下,仍然是以少击多,仍然是深沟高垒,仍然是每日杀猪宰牛、训练士兵,仍然是用在代地时对付匈奴的老法子,只守不攻,拒绝与秦军硬拼,仍然是缩着脖子,任凭秦军如何挑衅就是不打。

    急切之下的秦军无计可施,面对赵军在李牧指挥下的好整以暇,面对赵军在李牧指挥下的一味防御,还真的是无计可施。强大的秦军屯兵于赵国都城,也是坚城的邯郸城下,一时半会还真是攻不动,而且竟然久攻不克,而且是束手无策,胸有成竹的灭赵战争,竟然一下子延宕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根据史书记载:杀气腾腾、气势汹汹的“秦军两路兵马”竟然摄于李牧的威名,屯于深沟高垒的邯郸坚城之下,真正是一筹莫展,竟然是“皆不敢进。”

    而这真正是不得了的大事情,因为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一场灭赵之战,战争的胜负决定着历史进程。如果战争久拖不决,一方面曾经强大的赵国有可能会东山再起,而另外一方面,山东六国中的其余五国醒过神、回过味来,对赵国施以援手,秦始皇帝的统一中国之梦就麻烦了,就有可能再一次的,就像上一次的那样失之交臂。而且即便就从单独的这一次战争来说,屯兵于深沟高垒的坚城之下,久攻不克、久战不胜,久拖而不能解决战斗,恰恰都是兵家之大忌。

    因为不要太过简单了,秦赵两国的军队就这么耗着,就这么剑拔弩张地僵持着,但总的形势却对赵国有利。因为赵国对秦国而言是典型的以逸待劳,而秦军则是劳师远征。战争双方的优劣强弱一目了然,剩下来的就是双方比拼耐心,比拼双方国家的耐力,比拼谁先犯错误。赵国还是曾经的大国和强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赵国的老百姓也已经习惯了赵国的生活,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如果有人领导和号召,赵国的老百姓必能拼死一搏,这一次战争的胜负还真不好说。

    赵国也确实是幸运的,赵国应该是“回光返照”,赵国应该是还有希望,赵国上下竟然在强大无敌和强大无比的秦军面前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和曙光。因为赵国有李牧将军在,而李牧将军是赫赫有名的“未尝一败”,在李牧将军个人的军事生涯中,包括上一次秦王赢政志在必得的那一场战争,李牧将军从来就没有失败过,历史上就没有这样的记录。这样一来,秦赵两国的胜负还真的未有定数,谁胜谁败还真的说不定,说不定曾经的强大赵国会重新“胡服骑射”,书写辉煌。

    我们几乎都不敢再朝下面去想:如果秦军的这二十万精锐部队再一次地被李牧全歼,如果秦军这一次再重新上演“不能抵挡,大败,走归咸阳。”的闹剧。我们是说如果,我们是说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秦国的国力必将受到重创,必将受到重大的、极其沉重的打击。秦军无敌天下的神话将不复存在,秦国统一天下的梦想或将破灭,一度现出的秦国的“统一相”又将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被彻彻底底地掩没,就像战国时期历史上的齐国、魏国,还有赵国,都曾经露出“统一之相”。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历史将更加有趣,历史将会再一次地给赵国送来东山再起的机会,这完全不是不可能不发生的情况。但是非常的可惜,这样的历史场景却没有发生,应该不是李牧无能,更不是秦国真的有多么强大,秦国真的多么的不可战胜。而是因为赵国有卖国贼郭开,有了卖国贼郭开的赵国,注定了最后灭亡的命运。而曾经国力强大、能征惯战、战将如云的赵国的最终灭亡,也给列国开了一个“好”头,对正在抵抗虎狼秦军中的山东六国信心的打击是具有毁灭性的。

    随着赵国的复灭,关东六国一个接着一个走向灭亡,秦始皇帝的统一战争取得了彻底的、决定性的胜利。在这一次的战争中,郭开起到了任何一位秦军将领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他替秦国立下了首功、大功,不世之功,所以赵亡之后,郭开被秦聘为上卿,赏金无数。但其实郭开并没有费什么劲,甚至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使,因为陷害忠良、搞阴谋诡计本来就是郭开的拿手好戏。而堡垒最容易被从内部攻破,说得真正是一点儿也不错,真正是千古名言。

    原来秦王政在战场上打不过李牧,拿李牧将军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于是只好回过头来,再一次掏出金钱,收买郭开这个赵国的内奸,历史上也叫“反间计”。这一次秦王赢政改变了策略,他在战场上打不过李牧,但他自有办法,他诡计多端,他决心要将可怕的邪恶的对手李牧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