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之死
字体: 16 + -

《卖国贼郭开之死》(七)

    fri oct 30 06:53:14 cst 2015

    《卖国贼郭开之死》(七)

    江淮荷花

    于是郭开决定上纲上线,给李牧一点颜色和厉害看看,不然他李牧真的不知道马王爷头上长着几只眼睛和几支角。但郭开决不会向赵王报告:“李牧他不给我送钱!”如果这样就不是郭开了,连廉颇这样的角色都被郭开不费什么劲就搞掉了,小小的李牧又算什么东西呢?于是在郭开和赵悼襄王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有趣的对话,那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赵悼襄王刚刚午休起来,正在和身边的美人愉快地吃着下午茶。

    赵悼襄王的心情非常好,郭开要得就是这样的机会,于是郭开来了,非常谦虚、非常谨慎、非常小心地对赵悼襄王说:“大王好,大王万事如意啊!”赵悼襄王慢慢悠悠地喝着下午茶,赵悼襄王此时此刻的心情确实很好。原来以为廉颇不在了,赵国多少可能会出一点事,可是几个月下来了,一点事情都没有发生,赵悼襄王的心情能不好吗?于是赵悼襄王笑咪咪地望向郭开,示意郭开有什么要说的赶紧说。于是郭开对赵悼襄王说:“赵国承平日久,久无战事,百官们都懈怠了。”

    “哦,还有这等事情。”赵悼襄王放下手中的杯子,睁大眼睛望向郭开。在赵悼襄王看来,自己如何地花天酒地,如何地彩旗飘扬,如何的胡作非为,都统统的不要紧。朕即国家,国家就是朕,吃点喝点,玩得过分一点,有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臣工们不能懈怠。再说了赵国历来是四战之地,战事频繁是不争的事实,赵悼襄王心里是明明白白。但郭开这样讲也不能算错,“承平日久,久无战事”本来就是概数,就不是确切地讲的。

    三天也算“日久”,一个星期也可以说“久无”,只要不是当天,不是现在就发生战事,说说“承平日久,久无战事”,不但好听,而且舒服,还管用。而“百官们都懈怠许多了”,则更是说到了赵悼襄王的心坎上,赵悼襄王正愁有些官员不听话,有些官员不送钱,连礼也不送,“目中无王”呢?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君将不君、臣将不臣,郭开说得正好搔到了赵悼襄王的痛痒处。

    于是趁热打铁,郭开趁机向赵悼襄王建议:“是不是近期派人去各地巡视巡视?看看有没有趁机腐败的人?或者是正在腐败的人?”郭开竟然也要反对腐败,可见腐败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产物,而是古已有之、早就有之。而其实赵悼襄王、郭开才真正是赵国腐败的分子,应该是腐败分子们的开山鼻祖。从赵国后来首先被秦攻灭的事实,足以说明这些腐败分子们的破坏力和杀伤力之巨大。

    而正是由于这些腐败分子的存在,在统一六国的征战中,秦始皇使用银弹攻势,寻找秦在六国内部的代理人,破坏和消灭六国的抵抗情绪和情结,挑起六国内部的纷争,真正是无所不用其极。依靠着赵悼襄王、郭开这些腐败分子,秦始皇帝的种种阴谋诡计,终于得逞。否则,秦始皇帝的统一战争不知要困难多少倍,能不能成功“大一统”还是未知数,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在后面还会说到。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有了赵悼襄王的同意和支持,赵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败大风暴。其实单从字面上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就是“派人巡视”,但文章就出在“巡视”上,出在这些“巡视”的人上。因为赵国的巡视也就是郭开的巡视,巡视的人也因此全部是郭开派出去的人。而郭开这个见钱眼开的腐败分子,能够派出什么好人去“巡视”呢?派出的人去巡视,又能“巡视”出个什么结果来呢?

    果然,巡视组向郭开报告,代地大将军李牧“拥兵自重”,而且“拒战”,群众的反映十分强烈。我们在前面就说过了,李牧在后来的史籍记载中叫“未尝一败”。而所谓的“未尝一败”,从好的方面说,是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但这只是从好的方面说的。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不打仗,“拒战”,还“拥兵自重”,怎么会败呢?连仗都不打,又怎么会败呢?当然不会败,当然也可以叫“未尝一败”。非常可惜,当年赵国郭开派出的巡视组,就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的。

    但还不仅仅如此,不仅仅是“拒战”,郭开派出的巡视组还理所当然地“发现”:李牧不但“拥兵自重”、“拒战”,而且还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李牧不想打仗,整天只知道喝酒,而且只和老百姓、士兵喝酒,每天都喝。他下令每日宰杀菜牛数十头,从库中调出大米白面无数,供数万精兵食用,这些都是从国库中开支。巡视组理所当然地提出来,李牧的革命意志明显地低落、很消沉,必须引起上级领导的严重注意。

    但是李牧还有一个更大、更加严重的问题,就是私下里侵吞国库,贪污腐化,是一个典型的腐败分子。前面说了,他下令每日宰杀菜牛数十头,一天数十头,十天就数百头,一百天就数千头,一年就要数万头牛。这是一笔相当大、相当可观的支出,当年的生产力低下,人们生产劳动的大部分都必须依靠耕牛来完成,牛就是人们的命根子,很值钱,很高价。其实人们已经不用多想了,酒啊、菜啊、饭的什么都不算,单单这一年几万头宰杀的牛,全部从国库支出,细细的算下来,那是一笔多么巨大的开支。

    但李牧还有更倒霉的,当年李牧还是单身,因为他其貌不扬又有残疾,没有女人看得上他。但在李牧的主持下,代地的军民关系特别好,代地的老百姓十分同情身有残疾单身的李牧,争先恐后的替李牧介绍对象。此事虽然统统被李牧严词拒绝,倒也不是李牧的思想好、境界高,李牧的的考虑是不想拖累别人,自己单身过一辈子好了。但在咱们中国,从来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牧的家中虽然还暂无红旗,但在外面彩旗飘飘的传说和绯闻却被巡视组报到了京城,报到了郭开那里。

    于是接下来就剩下了两件事件,其中之一就是郭开将李牧严重腐败的事情,迅速的报告给了赵悼襄王。这郭开是赵国的相国,赵悼襄王已不用多说,是赵国的国王,这两个赵国的最高统治者一合计、一研究:李牧这样的腐败分子怎么可以治理赵国的代地呢?而且代地的人民群众的反映是如此强烈,于是李牧只好请求辞官走人,回家去种地,李牧没有廉颇的功高,比廉颇乖多了。

    但李牧最起码暂时的日子还是比廉颇好多了,最起码李牧没有像廉颇那样被定成“叛国罪”,李牧真正是幸运多了。从这个角度讲,赵国也幸运多了,因为李牧到现在还没有像廉颇那样“脱赵逃魏”,李牧暂时留赵,赵国也就有了抵抗秦军猛烈进攻的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