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之死
字体: 16 + -

《卖国贼郭开之死》(六)

    thu oct 29 10:29:32 cst 2015

    《卖国贼郭开之死》(六)

    江淮荷花

    于是郭开在忙完了前面的两件大事之后,开始了真正的出手,开始真正的忙大事、实现自己的理想了。郭开忙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开始敛钱,在这个世界上钱才是最最宝贵的东西,郭开简直是太喜欢钱了。当然这件事不能一天到晚地放在嘴头上,更加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公开进行,必须加以包装,这在郭开来说是轻车熟路,是一件相当轻而易举的事情。

    “建信君”郭开郑重其事的在赵悼襄王召开的朝会上提议说:“建议在平邑(今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与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境内)之间修一条直道,以便利赵国南北的交通,方便人民的交往和生活。”郭开真不愧是赵国的“建信君”,鬼点子特别多,“方便人民的交往和生活”是幌子,为了方便自己捞钱才是真。

    郭开的提议获得了赵悼襄王和众大臣们的一致赞扬,大家全部都被“建信君”郭开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深深地感动了。因为所谓“直道”就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既经济又快捷,当然对人民生活、群众出行、经贸往来、人员交流、国力增强等等有着多重的好处,郭开等于是干了一件大好事,“建信君”郭开在赵国上下的威望是与日俱增,郭开本人也真正成了众望所归。

    但问题是郭开利用这一国家工程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从立项到规划,再到运力、人工和土石土方,每一个环节郭开都不辞辛劳、亲自过问、亲自掌握、亲力亲为。凡是想得到的工程承包项目或者分项目、子项目、孙项目、子子孙孙项目,都必须得到郭开的批准和同意。而批准和同意也就意味着贿赂和贪污,也就意味着大把大把的金钱,像潮水一般地涌进了郭开的腰包。

    “直道”是个大工程,从表面上看赵国简直就火了,全国上下都是忙得热火朝天。与此同时,郭开的钱包也理所当然地鼓了起来,但赵国的国库却空空如也了。就此尝到了甜头的郭开,开始进一步寻找理由,在赵国上下大兴土木,大肆搜刮民财,搞得赵国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国库里面的黄金白银却乘机大搬家,从国库移到了郭开的家中,在很短的时间里面,郭开竟然成了赵国的首富。他在列国也开始扬名立万,各国的间谍机关都知道赵国有这么一位富可敌国,特别爱财、爱钱的相国。

    但是很不美妙的是,随着钱财的增加和增多,郭开的“境界”竟然也随之提高,眼界也更加开阔了。于是郭开郭相国开始了他人生的第四件大事,他放眼赵国,发现了一处奇特的地方和一个奇特的人。在郭开眼里的这一处奇特的地方就是代地,就是今天河北西部、内蒙古南部和山西北部的这一大块地方,也是古代国。这块地方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春秋末期被晋国大夫赵襄子所占,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再后来“代地”就成了赵国的重要领地。

    这块地方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四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又物产丰富,是政治上图霸和建立独立王国的好去处。唯一的缺陷是在当时处于和匈奴交界的位置上,强大的匈奴骑兵经常骚扰边境,对边民的生活干扰极大。匈奴骑兵是马背民族,吃牛羊肉长大的,彪悍而孔武有力,特别能斗、能打,汉人那里是他们的对手。所以赵国的将军们将镇守“代地”视为一项苦差事和危险的难差事,都不大愿意去。

    当时赵国派在代地的镇守史叫李牧,在后来的史书上是名噪一时,声震华夏。但其实当年在镇守代地时,李牧一点儿也不出名,非但不出名,而且“无功”。所谓无功,就是李牧在代地当了多年的将军,竟然一直拒绝打仗,拒绝同匈奴人战斗。他每日教士兵们射箭、骑马,进行格斗训练,但就是不准将士们同匈奴人打仗;他每日派人深入敌方进行侦察,随时了解匈奴人的动静和动向,对匈奴人他是了如指掌,对匈奴人的行动他更是了解地清清楚楚;

    但是李牧就是一言不发、默不作声,在认真地听完侦察汇报后,听完也就听完了,从来没有任何的布置和安排,他压根儿就没有准备打仗。李牧还在边境上设立烽火台,每有匈奴兵入侵,烽火台上狼烟四起,但除此之外,李牧竟然不发一兵一卒。李牧还下令全军:“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却,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于是人们真的不大理解李牧的所作所为,到处哄传李牧“怯战”。

    这些不大理解李牧所作所为的人,这些到处哄传李牧“怯战”的人,当然主要是那些在京城里面喝着小酒、听着小曲的京官们,他们本来对李牧就相当地不满意。这些人当然不会关心当时的形势变化,不了解经过秦王赢政的励精图治,秦国的国家实力已经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而曾经比秦国还要强大富饶的战国时期的头号大国赵国,在郭开等人的折腾下,已经是一天不如一天,已经到了不能轻易言战的程度,没有人比李牧更加了解这样的情况和现实。

    对李牧这样一个人,郭开本来就没有当成一回事情,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也不大瞧得起。郭开当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廉颇的身上,在郭开的心里面,李牧同廉颇根本就不能相比,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级别上。廉颇是真正的功高震主,所以郭开一当上相国,首当其冲就是要扳倒德高望重的廉颇。但是对李牧,郭开简直就是不屑一顾,因为李牧比起廉颇来,根本就威胁不到他,更加不可能“功高震主”。

    不过李牧毕竟是镇守一方的大将,掌管着偌大的一个代国,当时还叫代地,所以也不能完全说是不屑一顾,郭开对李牧“顾”还是要“顾”的。郭开对李牧的“顾”就是保留李牧在代地的职位,最大限度地容忍人们,特别是朝中大臣们对李牧的议论纷纷。郭开为什么对李牧情有独钟、网开一面,而不是像对廉颇那样赶尽杀绝呢?其实都是为了钱!因为李牧镇守“代地”多年,因为李牧的手里面很有钱,因为李牧的出手阔碌和大方。

    我们前面说了,郭开爱钱,变着法子、想方设法的捞钱。他的如意算盘是:你李牧大权在握,分管、镇守代地多年;而代地恰好物产丰富、府库充溢、税收多多;恰好现在“群众”的反映很是强烈,告状的人不少,你李牧的屁股这么不干净,而且是很不干净。这些在郭开看来真正是好极了,真正是好得有一点不得了,于是剩下来的事情你李牧完全应该知道怎么做,用不着我郭开专门来教你吧。

    但是郭开真得遇上了一个奇人,其实用我们民间的话,就是说这个人“不识双数”。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屁股不大干净”的李牧,“群众”的反映很是强烈的李牧,于是告状的人不少的李牧,竟然还是个空心大萝卜,他竟然倔头脾气,不但不给郭开送钱,也不给众大臣们送钱,更不给赵王送钱。不但不送钱,礼也不送,连暖心的话都没有一句,用现如今的语言叫不经常请示汇报,不会拍马屁。总之一句话,李牧是六亲不认、百官不睬,拉二胡子“自咕自”。

    郭开气得那个叫“七窍生烟”、全身冒火,浑身上下的不自在。没有我郭大相国给你小子照着、撑着,那里还有你李牧的今天,你李牧可以不给百官送钱、送礼,也可以不给赵王送钱、送礼,怎么可以不给我郭开送钱、送礼呢?这分明是目中无人,这明明是狗眼看人低,是瞧不起我郭开,没有把我郭相国放在眼睛里面,而这在郭开来说就是原则问题了。现在已经不是送钱不送钱、送礼不送礼的问题了,而应该是在眼睛里面:有,还是没有郭开的原则问题了。

    于是郭开决定上纲上线,给李牧一点颜色和利害看看,不然他李牧真不知道马王爷头上长着几只眼睛。但郭开决不会向赵王报告:“李牧他不给我送钱!”如果这样就不是郭开了,连廉颇这样的角色都被郭开不费什么劲就搞掉了,小小的李牧又算什么东西呢?于是在郭开和赵悼襄王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有趣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