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
字体: 16 + -

第六章:惊现太平使

    且不说太平军大帅张仓水准备设宴聚将压服麾下军头,数日以来,越郡各城无不是变故丛生。

    单说杨温趁乱入驻临安,自然很快引起各方重视。整个城池一片紧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实际上,麻癞子有胆量出兵围攻台城的太平军,依仗的便是临安城里配备的精良铠甲和大量粮食,即便战败,也能很快恢复元气。

    不过,临安刚稳定下来不久,就有探马军报,吴郡金兵集结大批人马杀来,好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那两队金军朝张铭武和董昌两部义军去了。

    原来金军也是仓促而来,并不想强攻坚城。同样,永宁城的董昌和山阴张铭武这几天里发动突袭,各自夺得两座城池,还在吴越交界之地会稽山对金兵发起了场反击。

    负责指挥的是太平军中新锐小将,大帅张仓水的私生子“翻山鹞”张铭武,这位张小将军占据三城正意气风发,面对金军试探性攻击,半分忍耐都不曾有,反而率本部人马,并联合董昌出城野战,然后一路追着金兵,在蛇径口下打出了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斩首八百级,俘获无算!

    一北一南,两场战事,使得太平军在越州会稽势力大涨,此战后镇海军节度使彻底名副其实。所以大帅张仓水摆下筵席,广招诸将,哪怕张铭武急着上位,也不得不来。

    而临安城这边,杨温也在召集部下,商议应对之策。

    “不好!”这天下午,巡营归来,临安城内城衙门的大堂上,获知消息的陈当跳脚,颇为忧虑。“若是张铭武回军南下,按照咱们刚打下的根基,可守不住城池。”

    “秀成不必担忧。”彭虎闻言,不屑道:“临安城高大坚固,张铭武怎么说也分属义军,除非他疯了,否则绝不会发兵来此。”

    “秀成不是杞人忧天。”主座上的杨温淡然道:“他这是嫌咱们地盘扩张的慢。昨天晚宴时还在问,什么时候能升任万夫长。结果刚过一天,就听说张铭武大胜消息,不免担忧起来……现在的局势,还是一句话:扎根临安,徐图发展。”

    陈当嘿嘿笑起来,让彭虎也跟着有些不好意思……这几日来,杨温刻意拉拢,黑虎寨的人马几乎全都搬到临安来了。

    “杨将军。”就在就在几人吃酒谈笑之时,大和尚卢太翼从门外走进来,笑吟吟道:“有汴梁贵客到来,暂居驿站,要见您!”

    杨温自然不敢怠慢,让卢太翼引路,前去拜见。

    “奇怪了。”眼看杨温和卢太翼轻车从简出了门,彭虎疑惑道:“汴梁城的使者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了咱们主公?”

    “谁知道呢。说不定,之前人家就在城中哩。”陈当摇头,“此事必有蹊跷。”

    “是吉是凶,此刻断定为时尚早。”彭虎沉吟之际,心中念头一动,“秀成,咱们先练好兵马,等候主公差遣。”

    陈当也回过神来,点头应诺。

    …………………………………………………………………………………………

    来到使者暂居的驿馆内,经卢太翼主动引荐,随后便见到了来自汴梁的使者唐亮。

    “参见上使。”杨温入内确定汴梁使者身份后,当即拱手行礼。

    太平梁国以府立国,分封节度,然后派遣绣衣使者巡视各地,传到天王谕旨或者降下赏罚。下派使者因多奉行太平道教义行事,故又被称为太平使者。

    这位唐亮使者同样年近四旬,是太平道早期的教义宣导者,现在配上那特殊的节杖,显得威风凛凛,看起来气度颇为不凡。

    实际上,这位上使正处于职位上升阶段,精明强干,故而杨温用自己的目光看去,顿时觉得此人颇有手段,只怕不太好糊弄。

    “杨将军快请入座吧。”见面之地别无他人,唐亮也不矫情,捻须和气道:“都是天国兄弟,何分彼此。”

    杨温又谦虚两句,才翩然入席。

    果然,不久后,上使唐亮就开门见山道:“此番越郡之战,实在是我太平军在江南的又一次大胜。想我天国立业不过五载,就有许多大将据地自雄,不听调遣,给了金军反扑的机会。老夫此番着实欣喜,我军中又出了员大将,杨兄弟年纪轻轻就擅催大敌,攻克坚城,待吾回去上报朝廷,必获重用。”

    “上使过誉。”杨温束手而立,从容应对道:“乡野山民,不像将门世家子弟能够学习兵法,唯有一腔血勇,上阵杀敌,乃是本分罢了。”

    唐亮闻言轻笑道:“说起兵法,汴梁倒是有几部。实不相瞒,天王有意选拔军中子弟传授,贤弟要是想学,我到是能替你写一封推荐书。等明年开春,你可以到汴梁见识一番,顺便朝见天王。”

    杨温赶紧说愿学,毕竟对方可能就是为选人和探查军情而来。所以,接下来的安排才是重头戏。

    果然,上使唐亮声音一沉,接着问起了镇海军的军情问题。“对于张大帅,你可知道他近来身体如何?且说说,这次大战咱们这位大帅是如何指挥的。”

    “回禀上使。”杨温张口既来,似乎对张仓水熟悉之极,“张大帅自然是身体安康。至于作战方略,在下区区一个将佐,实无参赞之言。只不过,大帅以身为诱饵,别遣董(昌),张(铭武)二部,断敌根基,实在是高明。只可惜,少将军意外战殁……依某看来,对大帅打击不轻。再往深里说,就不是我所能知了。”

    唐亮闻言轻轻点头,面上却不露声色……实际上,太平梁国朝廷对地方节度使还是很关注的,对于镇海军节度使的职位,虽不好撤销,但绝不能让其嫡系再度接位。如果有一分可能,就要尽可能的削弱藩镇力量。

    所以,他打探镇海军军情是假,想看下杨温能否被朝堂拉拢是真。否则哪会来寻一个前几天还是队将的无名之辈来问话?

    当然了,若杨温是块可造之才,日后能在地方上给自己以支持呼应,唐上使也不介意顺手栽培他一次。

    “真是劳苦功高。”计策定下后,唐亮面上喜色一闪,颇有风度的点头道:“甚好。咱们梁国就需要张大帅这样的忠义之士。本使这次来是宣令的,咱们改日镇海军帅账见。记住,今日你没有见过我。”

    “是。咱从来没见过上使。”

    杨温作个礼节,知道对方下逐客令了,就拜谢离去。走在街道上,他心里却拔凉拔凉的,因为已经身不由己卷入一场更大的旋涡。

    回到眼前,卢太翼的身份愈加扑朔迷离。

    “大师,你这次谋划。让我轻而易举拿下临安大城,某自当重谢。只是,你一会儿是金人座上宾,一会又于太平道高层使者相交莫逆。”杨温说着,陡然转为严厉:“阁下到底意欲何为?”

    “不敢,欲送将军一件黄赭衣。”卢太翼洒然一笑,眸子里有阴阳术数的光芒流转。

    被这异象一激,杨温一惊,驻足,按刀待发,口里却道:“大师说笑啦,俺没那么大野心。只想求个三餐温饱。”

    “若将军不想取天下,何必收拢我卢太翼?”这和尚一反平日出尘模样,反倒像是个宰割阴阳的朝廷辅臣。“恕贫僧失礼。”

    望着远去的卢太翼,杨温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有日月双瞳秘法在,只要给他三五年时间,蓄养军力,提拔才智之士,招揽英雄,就不怕任何人怀有二心。

    “蛇吞日月以化龙。”当前的关键是抓紧时间,扎稳根基。等有机会再坐上节度使大帅位置,然后一统吴越,谋取荆楚,这样才能出师北伐。

    无论天下大势如何汹涌变化,就算荆棘遍地,也要打出个太平世界,立下万世不拔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