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云之赵构传奇
字体: 16 + -

第十章 真定失守

    thu dec 10 22:13:24 cst 2015

    老将宗泽到达东京后,耿南仲等大臣召见宗泽,这个刚强倔强的老人马上就与耿南仲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宗泽坚决反对用“和议使”这个名字出使金国,认为这是在向金国示怯,必须要改为“计议使”才愿意出使,否则坚决不去金营谈判。宗泽也不管你耿南仲是执政官、皇帝宠臣,寸步不让地和他争得面红耳赤。耿南仲面对火暴脾气的宗泽,也是秀才遇到兵,毫无办法,只得如实向皇帝宋钦宗汇报。

    宋钦宗赵桓觉得派宗泽去议和很不合适,十有**会谈崩,甚至会招致金人的反扑。但人已经由朝迁召到东京了,总得安排个差事,于是赵桓命宗泽去磁州做知州。

    磁州在黄河以北,十二万金兵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当时北宋朝廷被任命去黄河以北的官员,知道这是往虎口里送,大多都借故拖延不去。宗泽带的一小队卫兵也贪生怕死,宗泽在半路上住了一宿,早上起来一看,卫兵几乎跑光了。

    这位六十八岁的老人,抱着为国尽忠的一腔热血,居然一人单骑前往磁州上任去了。

    宗泽一到磁州,立即组织当地军民修缮城池、挖濠筑垒、招募义勇、置备器械,准备坚守,并上书宋钦宗赵桓,建议邢(今河北邢台)、洺、磁(今河北磁县)、赵(今河北赵县)、相(今河南安阳)五州联防,每州聚集军马,招募民兵,临战时相互策应、救援。

    正当宗泽忙于全面备战的时候,宋钦宗赵桓却正忙着惩处此时仍为大宋擎天擘玉柱的忠臣-李纲。而李纲仍为金国人时时忌惮的克星。

    以耿南仲为首的主和派把罪责加到了李纲身上,说李纲“专主战议,丧师费财”,招惹大祸。

    赵桓下诏将李纲贬为扬州知府。中书舍人刘珏上书论李纲忠勇报国,吏部侍郎冯澥说刘珏是为李纲游说,朝廷因此要将刘珏贬职,命令下达中书省,中书舍人胡安国“封还词头”,并上书指斥冯懈越职言事。耿南仲大怒,中书侍郎何粟又借势排挤胡安国,刘珏、胡安国两人均遭贬谪。

    朝廷一纸令下,李纲不得不离开了东京,而金国两路大军正一步步逼近东京。

    金人得知主战派李纲已经初被罢免,激动万分。唯恐赵桓改变主意召李纲回朝,立即下令全军火速向汴京进发,赶到在李纲回朝之前攻下汴京。

    九月,重病中的老将种师道与完颜宗望在河北井陉交战,被击败。完颜宗望兵入天威军、进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此时真定守军不足两千人,情势十分危急。

    南道总管张叔夜、陕西制置使钱盖见形势严峻,领兵赶赴东京。

    少宰唐恪、门下侍郎耿南仲,居然下令他们停止前进。原因是怕金国觉得增兵东京是没有议和的诚意,会破坏和谈。他们的退敌之策是——派给事中黄锷由海道出使金国求和。

    十月初一日,赵桓再贬李纲为保静军节度副使,安置建昌军(今江西南城)。

    真定府在金兵连日猛攻之下,宋的二千守军已经伤亡过半,知府李邈已经连续三十四次送来告急文书,北宋朝廷一心寄希望于议和,竟然一直搁置不理。最后只有宗泽率河北义兵赴援,宗泽虽然到达了真定外围,但由于兵力过少,根本无法解围。

    宋朝派遣的议和使王云此时也到达了真定城外的完颜宗望营中。

    完颜宗望先让人安排王云歇息,推说军务繁忙,无暇见面。

    王云在焦急和忐忑中煎熬了数日,天天问负责接待他的金使,什么时候才能见完颜宗望,金使总是笑笑说:“不必着急,稍候会安排接见。”

    这天,金使告知王云,二太子有请。王云急忙整肃衣冠出来,却被金使带到了真定城外。王云放眼一望,整装带甲的金兵列队于城下,云梯、鹅车遍地,显然是马上要大举攻城,王云的心不禁一阵狂跳。

    金使将王云带到了完颜宗望面前,完颜宗望请王云观看金军入城。

    真定城外,隆隆的战鼓和金兵的喊杀声骤然一片片响起,一座座重砲发射的石弹像雨点一样向真定城上飞去,金兵推着云梯、鹅车排山倒海一样扑向城墙。

    完颜宗望胸有成竹,连日的强攻,已经将守军消耗待尽,今日真定城必破。他命人斟上酒,然后举杯请王云同饮。

    王云早已是如坐针毡,慌忙端起酒杯,颤抖的手拿不稳杯子,酒水洒溅了出来。

    完颜宗望又哈哈大笑,举杯一饮而尽。

    不一刻工夫,大队金兵已靠近了城墙,一座座云梯的搭钩钩住墙垛,鹅车的巨大铁铲将城墙一片片铲倒。真定城的守军开始还用弓弩与金兵对射,后来兵力越来越少,渐渐不支。金兵从云梯登上了城墙,城墙上随即展开了白刃肉搏。

    完颜宗望一挥手:“来人,传令下去,攻破真定,纵兵抢掠三日,先入城者先得。”

    王云一不小心碰倒了酒杯,完颜宗望佯装没有看见:“我大金国的雄兵劲旅,攻城夺隘如履平地,一两月时间就可将两河之地全部荡平。可恨贵朝天子和大臣背信弃义,实在是自取灭亡。”

    王云不知如何回答。

    完颜宗望接着道:“我大金皇帝乃圣明仁德之君,不忍生民涂炭,故而让我等不要拒绝议和,可贵朝却一直执迷不误,毫无诚意。”

    王云忙道:“误会!误会!我大宋天子极望能化干戈为玉帛,只是为一些狂妄小人所蒙蔽,才……。”

    “真的吗?”完颜宗望冷笑一声,“南朝屡屡食言,让我如何再敢轻信?”

    王云急忙道:“非我大宋天子食言,割让三镇,实在是人心不服,一时间处置颇难,其中原委二太子实有不知。”

    完颜宗望又哈哈大笑,笑得王云毛骨悚然。

    接着完颜宗望口锋一转:“我大金皇帝何等圣明,岂能不知?现在给你一个至诚报国的机会,我大金皇帝体恤天下苍生,已答应暂不论三镇割让之事,议和条件降为只要敬奉五辂、冠冕,给我大金皇帝上尊号,今后尊为伯父,只须康王赵构亲自来议和即可。”

    王云闻言大喜过望,忙起身施了一礼:“二太子果然英雄仁义,天下苍生都将感戴二太子功德。”

    完颜宗望脸色舒缓了下来,从容说道:“我哪有什么功德?只是贵朝那些高谈阔论之辈,不再以为我大金是战不能胜才议和,能悬崖勒马,不再玩火**,就是大大的功德了。”

    这一天是十月初五日,金兵攻破真定府,知府李邈被俘,坚贞不屈,最终被金兵杀害。,兵马都钤辖刘翊自杀殉国。

    东京城里的赵桓听到了真定府被攻破的消息,手足失措,他焦急地等待着王云议和的回报。

    这时,金国的使者却来了。赵桓忙命开封府尹王时雍盛情接待。王时雍向金国使者表示宋朝愿将三镇赋税收入和皇室内府所藏的珍奇异宝,全部献给金国二帅。又念及金兵将士劳苦日久,准备厚加犒赏。金使闻言,似乎颇为满意。王时雍急忙先奉上犒师的绢十万匹请金使带回,以示诚意,请金使务必在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面前多加美言,促成和议。

    金使带着绢匹回金营复命,完颜宗望、完颜宗翰都喜出望外。派遣使者本来就是要试探宋国朝廷的态度,他们还没有遇到过这么愚蠢、胆怯的对手,把自己的士兵饿得吃人,却来犒劳敌国的军队。于是,金国二帅决定,一面继续假意和谈,一面加快进攻,并要求北宋要表示出和谈诚意,各守城将领应该闭门不出。

    赵桓竟真的让各路将领不得擅出,御史中丞吕好问上疏赵桓,力请迅速调兵遣将、抗敌守土,并火速招四方军民,再次进京勤王。

    赵桓不给答复。

    吕好问率领台谏官上章弹劾当权大臣畏敌误国,却受到降职为吏部侍郎的处分。

    金兵驰骋在河东、河北广阔的土地上,真正如入无人之境。

    十月初八日,完颜宗翰的西路军攻破汾州,知州张克戬自杀殉国,兵马都监贾亶遇难。

    这一天,朝廷接到种师道的上疏:金国此次有备而来,来者不善,请赵桓迁都长安,以避敌锋。并告以自己身染重病,恐不久于人世,请朝廷换帅。

    历来主战的种师道此刻也建议迁都,这使赵桓陷入极度的恐慌。中书侍郎何栗却认为种师道是畏惧金兵,所以才称病,建议赵桓立即换帅。

    与金议和还是与金决战?是继续抵抗还是迁都避敌? 赵桓下不了决心。宰执大臣们议论纷纷,也迟迟无法统一意见。

    太上皇赵佶突然给赵桓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想去西京洛阳募兵,以抵抗完颜宗翰的西路军。

    赵桓记得,他的父亲赵佶上次是去东边烧香,差点在镇江复辟。这次又要去西边募兵,其实不过是再次逃跑,跑出去后没准又要想心思复辟。

    赵桓立即回信不允,并命令今后对太上皇封领金兵南下的消息。

    十月十日,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赵佶四十四岁的生日到了,赵桓带着一帮臣子去龙德宫贺寿,赵佶命人拿出珍藏的美酒,自己先饮了一巨觥,然后倒了一杯给赵桓。

    赵桓正要伸手去接酒杯,身后耿南仲轻轻碰了他一下,赵桓立刻明白耿南仲这是提醒自己防备酒里有毒。

    赵桓马上把手缩了回来:“此乃太上皇珍藏的美酒,朕……不可……不可享用,否则是为……是为不孝”。

    赵佶先是一楞,马上从赵桓的神色举止上明白了儿子的心思,语音颤抖起来:“皇儿……皇上……陛下……难道……难道……”

    太上皇……”赵桓低下头,躲开赵佶的眼光:“众臣且先随我退下。”

    赵佶望着儿子匆匆离去的背影,掩面痛哭。

    所有的大臣都不知如何是好,康王赵构望着父亲,欲言又止。这两个月来,年仅十八岁的赵构看到一个个让他瞠目结舌的事实。

    先是自己的父亲,在大敌当前之际弃国都而逃,让儿子冒生命危险留守京城,自己却筹划等儿子兵败之后,在江南复辟;

    当李纲向自己的父亲说及肃王在金营做人质,所以不敢追击金兵的时候,自己的父亲竟直接斥责李纲,说不该顾及自己的儿子死活。

    父亲和长兄明明刻毒猜忌,相互防范,而父亲回京时,他们两人还要演一出父慈子孝,抱头痛哭的假戏给天下人看;

    自己的长兄为了自保,把同胞手足一个接一个地往金营里送去当人质,却还不忘了下诏书时写上几句痛心疾首的辞句。

    赵构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过身,跟着赵桓和群臣在赵佶的痛哭声中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