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出川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忠义巴蜀魂

    sun may 15 22:19:20 cst 2016

    幺娃筋疲力尽地坐在地上,四周静得可怕。身后隐约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幺娃知道死亡临近。如果这一切都是天意,那么他认命了。低头拭泪,望向远处,看着团长的尸体。团长正睁着大大的眼睛瞪着他。他知道团长死不瞑目,他知道团长非常失望,他知道很快就要到下面去见团长了,满腔愧疚涌上心头,胸口难受得要死。

    如果这个时候刘团长还活着,他一定会对他大吼:“你个龟儿子,快跑啊!再不跑就来不及了,引线燃了!”。

    原来白幺娃坐在地上,背靠着炸药包,头上的火刚好点燃导火索,引线滋滋地冒着白烟。白幺娃还不知道!他一脸坦然地坐着,看着他们拼搏的战场,思索着刚才激烈的打斗,盘算着一会儿该如何跟团长交代。心中一片平静,超脱法外,烦恼尽消,像看破红尘的大师,四大皆空。

    忽然,白幺娃向天跪下,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天老爷啊,观世音菩萨,如来佛啊!老子这辈子没信过佛,这次我求你了,开开眼,显显灵,给我点一把火。老子愿一辈子吃斋信佛,终身不娶婆娘……”

    白幺娃正求着佛,一股浓烈的火药味呛得他连连咳嗽,回头一看,引线都快烧完了!他立马吓得歪嘴挤眼,五官分家,猛跳起八丈多高,惨叫着仓皇狂奔。刚跑出十几米,只听身后传来一句“八格牙路”。轰的一声,地动山摇,狂风咋作。一股气浪将白幺娃推出七八米外,接着浓烟滚滚,扑面而来。

    漫天灰土,连绵不绝,整个街道被沙尘掩盖,过了半响,才慢慢消散,重归平静。幺娃从土石堆中挣扎着爬了出来,回头一看,南门已是残垣断壁,乱石伫立。原本城门被巨大的砖石堆砌成了一个高十余米的城墙屏障。

    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幺娃心中感慨万千,抬头望着天空,用不可思议的声音说道:“天老爷啊,天老爷显灵啦……阿弥陀佛……”。说着,他向天跪下,磕了十多个响头,拖起疲惫身体一步一瘸地离开了南门。

    走到街上,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匆忙跑去。幺娃担心战况,连忙拉住一个士兵问道:“哥佬官儿,咋个了?”

    那士兵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正前门子弹打完了,鬼子攻进来了,大家都在往后撤”。

    幺娃心中一沉:大哥他们不是去拿弹药了吗?咋个还没送过去呢?当下问道:“弹药在哪里?”。那士兵说道:“在广场搂牌。”他二话不说,撒腿往广场跑去。一路飞奔到了广场楼牌,正看到三位哥哥。

    刘莽墩儿坐在地上叹气,李干虾儿来回打转,沈黄鳝扶着拐哭泣。白幺娃跑过去吼道:“你们咋在这儿喃?子弹拿到没有?”。李干虾儿双手摊开,摇着脑袋说:“莫得了,都打完了。一点儿子弹都没了”

    “啥子?莫得了?”幺娃不信,跑进弹药库一看。里面空荡荡的,整箱的弹药早不见了踪影。沈黄鳝淌着泪道:“王团长带着人早跑了,连子弹都不给我们留,现在拿啥子打鬼子?”

    幺娃气愤地骂道:“龟儿子,打锤子。” 一拳砸在门上,愤怒地靠着门框发怒。他心中窝囊万分,咬牙切齿,又骂鬼子该死,侵略中华,又骂其他人抢夺弹药。骂了一会儿,幺娃还不解气,又怪起阎锡山来。老子来太原协助抗日,阎锡山不理不睬,也不支援物资,也不供给弹药,对川军打压排挤,抠门至极。

    正骂着,他忽想起那几个晋绥军的厌恶嘴脸,心中一片明亮,似醍醐灌顶,如梦方醒。

    幺娃拍手大笑道:“有了,有了……”。

    李干虾儿等人见他又怒又笑,只当他得了失心疯,忙问:“有啥子了?”

    “有子弹啦。”白幺娃抱起他说:“哈哈,三哥,你们还记得当初我跟那几个晋绥军的士兵吵架不?他们守得就是弹药库,那里头肯定有弹药。”

    刘莽墩儿弹起来说道:“对头,那里肯定有子弹,我们咋就没想到喃?”

    四人重新燃起希望,急忙跑向城西。到了那栋青灰色房子面前,把守的士兵早已无影无踪,大铁门紧紧闭合。大家心里激动不已,拿起石头猛砸,却怎么也砸不开。刘莽墩儿一急,大吼道:“让开”。

    白幺娃等人立刻让出条道。莽墩儿深吸一口气,鼓足力气,直冲冲撞过去。只听砰的一声,铁门剧烈震动,砖石哗哗掉落。沈黄鳝一看喜道:“嘿,对头,把门撞开。”

    李干虾儿大吼道:“让开”,说着吸紧小腹,露出整齐的排骨,张牙舞爪撞过去。啪的一声,铁门纹丝不动,人却弹出六七米外,一屁股摔在地上。

    刘莽墩儿又连连撞了十多下,只撞得铁门凹凸不平,摇摆晃动,门却始终未见打开。白幺娃急道:“不得行啊,要撞门栓,你撞其他地方没用。”

    “不得行了,撞不动了,”莽墩儿摇头摆手,盘腿坐在地上喘气儿。

    李干虾儿道:“这么撞撞不开,要找个柱子或者木桩,我们抱着一起撞。”

    大家连忙四下搜索,寻找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木桩。正烦恼,刘莽墩儿忽然高举一个墨绿色钢盔大叫:“这个行不行?”

    白幺娃气急败坏地跑过来,戳着钢盔骂道:“你个哈儿,这个啷个得行?我们要柱子,抱起撞门的。”

    刘莽墩儿不动神色地将钢盔扣在幺娃头上,幺娃先是一愣,接着恍然大悟,急忙跳着大叫道:“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三人哪里管他,将幺娃横着抱起,当作木桩用力撞门。只见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鼓足力气,连连续续撞了七八十下。撞得白幺娃头昏脑胀,叫苦不已。只听噗通一声响,铁门被撞开了。大家将他放下,那钢盔已死死扣入他的脑袋,把眼睛鼻子都盖进去了。

    幺娃晕头转向地去摘头盔,却怎么也摘不下来。挣扎了一会儿,他喘着粗气地指着旁边一颗树道:“老三,先说好,二天老子找婆娘,人家要是嫌我矮,不跟我过,老子要找你们算账。”

    沈黄鳝在身后面冷冷道:“你本来就矮。”

    刘莽墩儿心中好笑,走过来双手抱住他的腰,沈黄鳝在前头扣住盔边。两人同时使劲儿,只听‘砰’的一声,帽子摘下来了。一条深深的印痕像金箍圈似的深陷在幺娃额头上,白幺娃呲着牙,摸了摸头,忽然惊叫道:“糟了,老子的脑壳平了,老子成方脑壳咯!”

    李干虾儿顾不上与他们瞎扯,冲进仓库一看。好家伙德制mg42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m24型手榴弹……平日里见不到的好宝贝,重武器都堆放在这里。他两眼冒出金光,用略带颤抖的声音说道:“天啊,这么多好东西啊!我们发财咯。”

    其他人一听,也急忙跑进来,满屋的精良装备,整箱的枪支弹药喜得大家合不拢嘴。

    李干虾儿找了辆运粮食的手推车来,大家将枪炮运到车上。来来回回搬了十多趟,在小车上层层叠叠堆了五六层。刘莽墩儿又扛了挺重机枪,李、沈二人全身挂满手榴弹,白幺娃抱起枚巨大的炮弹,四人装备一番,备足了火力。

    他们缓慢地往正门大街走去,一路上遍地枪声,四面交战。大批平民如流水般往东门奔跑,有赶车的富甲乡绅,有背着包袱的穷人百姓,大家一个劲儿地拥挤推搡,生怕走慢了挨到枪子儿。幺娃他们就逆着人流前行,走过狭长巷子,逃难的人渐渐少了,路况好走许多。

    稀稀落落的街道上,一个大爷实在走不动了,倒在路边的歇息。见刘莽墩儿等人推着小车往相反的方向走,他误以为也是逃难的,好心道:“哎,走错啦,走错啦,前头正打仗呢!”

    四人转过身来,那大爷惊了一跳。只见为首的胖子身材魁梧,怒目圆睁,手持重机枪,子弹缠腰间,如罗汉降世,威猛不凡。旁边一个高瘦汉子,背负长枪,怀里藏刀,手雷身上挂,英气心中存,头大似漏斗,儒雅颇有型。

    二人拉着小车前行,车后又有两人。左边的汉子,头戴钢盔,脚踏军靴,双枪胸前荡,红巾臂上飘,面色虽白净,腿上似有伤。右边的汉子,年幼稚气,通脸漆黑,额头一根金箍印,双肩扛着火药炮,一身血性,满腔豪情。兄弟四人同心同命,生死与共。正可谓:视死如归貌,慷慨就义容,捐躯救国难,忠义巴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