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出川
字体: 16 + -

第四十四章 八个窑炉

    sun may 15 22:20:10 cst 2016

    伴随着四面传来零星的枪声,鬼子已经攻下大半个县城。守城官兵们四处分散,各自坚守着塔楼、街巷、民房,顽强组织抵抗。正街前门的士兵们已经是弹尽粮绝,陷入绝境。为首的乌营长心知守不住了,喘着气,绝望地看着剩下的几十名国军士兵。

    接连地战斗已使他精疲力竭,干裂发紫的嘴唇也喊不出任何话来。 “鬼子又冲过来啦……”战士们高喊起来。这是他听过最多的话,他曾抵抗了无数次冲锋,然而这一次,他已经没有丝毫力气。

    鬼子们嘶吼尖叫着再次向阵地发起了进攻,战士们看着黑压压的鬼子成群地向他们冲来,纷纷流露出绝望的神情。四周弥漫着死亡气息,乌营长无力地依靠在沙石堆上,两眼无神地望向后方,喃喃地说着:“完了,都完了”。远处街道的尽头,浓烈的硝烟挡住了他视线。模糊中,隐隐现出四个人影

    营长用不可思议地眼神看着那烟雾中模糊的人影,心中仿佛荡起一片希望,他轻声呼唤着:“快看,那是哪个?”

    战士们全神贯注地看着前面冲锋的鬼子,都没听到营长的声音。营长又大声喊了句:“唉,你们快看,那是哪个?”。众人这才回头望去,滚滚浓烟中猛的窜出四个人来。为首的刘莽墩儿带着震撼大地般的力量怒吼着,重机枪爆发出猛烈的火力,子弹如电光火石般飞过他们的头顶,打向迎面冲来的鬼子。

    白幺娃儿双手举着冒烟的手雷,全然不惧敌人枪炮,威风凛凛地向前一扔,轰隆巨响,在鬼子的身边炸开了花。李干虾儿和沈黄鳝各拿着双枪,左右开弓,连番激射。枪声不断,鬼子反应不及,连连中弹,横七竖八地倒下一片。四人冲到前方,跳上土堆,似天兵神将般矗立在敌人面前,手里的枪炮吞吐着致命的火焰,强大的火力扫射着前方的日军。冲锋的鬼子本以为国军已无力抵抗,哪里想到会忽然冲出来四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一时反应不及,被打得死去活来,惨叫不绝。

    乌营长与战士们都惊呆了,他们张着硕大的嘴巴看着眼前的四个人,心中无比激动。

    一场激战,整个前门大街被摧毁成了一片火海,硝烟下四处是鬼子残肢断腿。乌营长艰难地爬起来,紧紧地抓着刘莽墩儿的手,激动道:“你们来的太及时了。再晚一步,阵地就让鬼子夺了。”李干虾儿招呼着大家上车搬运武器。战士们像打了鸡血般,蜂拥着将满车军火搬运下来。众人拿好了武器,心中又多了几分胆量。

    乌营长说道:“现在鬼子已经进城了,到处打得是遍地开花,其他地方的兄弟还需要支援。瓜和尚,你们几个跟到莽墩儿再去拿些武器,拿到武器,不用来这儿,直接到城西去。李副官,你带着其他人拿上枪,去王家铁铺和粮站,叫那里的兄弟伙全部撤到城西去。”。说完,乌营长深深叹了一口气,看了看天道:“现下这里快守不住了,只有往广场那里撤。先退守那里,撑到晚上,兄弟伙儿再摸黑出城。”

    商议已定,众人分头行动。白幺娃和七八个士兵跟着乌营长一道往广场牌楼撤退。一路上全是鬼子,三五成群地到处杀人。为了躲避鬼子,他们只得从前街横穿到南门,过了民居,再绕回正路。快到牌楼时,忽然从左右两边巷子里冲出大量鬼子。乌营长连中十多枪,倒在血泊中。一时间白幺娃他们与鬼子混战在一起,由于敌人太多,他们只有且战且退,四下散开。

    幺娃趁乱躲进一间只剩一堵墙的民房,在一口大缸边蹲下。残缺的墙外,三五个日本兵正四处追击国军士兵,幺娃见敌人近在咫尺,偷偷瞄准一个鬼子,扣动扳机。啪的一声,子弹飞出天外。鬼子惊叫着向屋内开枪,幺娃连忙卧倒。

    三个鬼子冲了进来,幺娃拿着长枪反手一拍,将鬼子们的枪摆向一边,子弹打在墙上。不等鬼子反应,他拿枪戳向左边一个留着日式小胡子的鬼子,枪口正插进鬼子的眼睛,鲜血滚滚往外冒。那‘日式胡子’惨叫着双手捂住左眼,哀嚎地往外奔去。

    其他鬼子拿着带刺刀的枪忙向幺娃捅去,冷不丁背后两发子弹打来,那两名鬼子到在地上。幺娃回头来看,原来正是李副官带着其余散落的国军士兵赶了过来。李副官说:“快撤吧,这里到处是鬼子,我们往北边走,其他人在哪里?,营长喃?”

    幺娃精疲力竭地哭丧道:“营长死了,其他人不晓得,我们遭鬼子打散了。”

    李副官喊:“莫说那么多,快走……”

    正说着,只见那瞎眼的‘日式胡子’领着大批鬼子冲过来。幺娃急忙举枪迎战,且战且退。几颗子弹嗖嗖地贴着他的头发飞过,也不知是鬼子的还是自己人的,幺娃忙缩头蹲下,拿起个日式钢盔扣在头上,刚要起身。鬼子突然冲进了小屋,看到地上的两具日军尸体,又看到白幺娃,见他一头鲜血,满脸漆黑,衣衫烧得稀烂,都拿起枪对准他。幺娃注视着周围的日本人,知道活不成了。心中再无半点儿求生欲望,索性闭上眼睛,往日的记忆慢慢浮现脑海。他想起了母亲,想到了哥哥们,想起了在家乡的日子,那么幸福,那么美好。

    忽然,他回想起小时候在村头看衙门杀人。那些袍哥好汉们引颈求戮,慷慨赴死,一嗓子喊起来,全村人都跟着喝彩,是啊!死的时候是要喊的,“老子十八年后又是条好汉”这句话像一股力量在胸口聚集。正要开口,幺娃转念一想,喊了又怎么样。鬼子又不会少块肉,现下也没人喝彩,不如骂小日本一句,死了,嘴上也不吃亏。“狗日的”也还没出口,幺娃又想。那是小日本,哪里听得懂中国话。你骂他们,人家也听不懂,说不定还以为你要投降,要骂得用日本话骂。可他也不会说啊,思绪万千,鬼子可不等他,都举枪瞄准,正要开枪。白幺娃用尽全身力气,骂了一句“八个窑炉!”,身后的半堵墙忽然一倒,把他彻底掩埋了……

    北门,刘莽墩儿等人正焦急地等待着。天色渐渐暗淡,李富贵带着十多个伤残士兵跑了过来。李干虾儿连忙上前问道:“李副官,营长喃?其他人喃?”

    李副官叹着气说:“唉,我们到了楼牌广场,遭遇一波鬼子。大家都打散了,营长牺牲了。就剩我们这些人了。快走吧,鬼子要来了。”

    沈黄鳝环视一圈,没见着幺娃,急忙问道:“老幺呢?咋没看到老幺呢?”

    “白幺娃也死了。”李副官低头道。

    三人沉默了。一股悲凉涌来,刘莽墩儿禁不住两眼湿润,李干虾儿死死咬紧嘴唇。末了,李副官说:“快走吧,鬼子打过来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众人连忙逃出城去。

    话说,刘莽墩儿一行人自逃出城后,趁着夜色一路狂奔。恰逢乌云遮天,不见星辰。一伙儿人黑灯瞎火地乱撞,慌乱中走错了路,也不知身在何地,只看到远处群峰叠嶂的山脉轮廓。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寒风凌冽,吹得人睁不开眼。不能再走了,只得找个土沟围坐一团相互取暖。

    大家伙又困又乏,饥肠辘辘。刘莽墩儿饿疯了,抓起李干虾儿的排骨就啃。四五个人连忙来拉,又劝又扯,使尽力气,刘莽墩儿就是不松口。李干虾儿痛得哇哇直叫,忍着疼大喊:“哎哟,你啃我爪子嘛?老子又没得肉,尽是排骨,你要啃啃老三,他肉多……”

    刘莽墩儿一听,丢开他,转身朝沈黄鳝咬去。

    沈黄鳝起先还在劝,一听这话,脸都吓绿了,摇头晃脑摆着手说:“不,不,不,我没得肉,我是虚胖啊,全是肥肉,吃多了不好……”。刘莽墩儿二话不说,一把将他推倒狠狠咬住肩膀。沈黄鳝疼得直咧嘴,大家又过来劝,也不知谁喊了声:“看,鬼子的汽车”。

    众人望去,漆黑的远处,一条由车灯组成的长龙飞快驶来。

    众人心中一惊,连忙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刘莽墩儿也不管其他,用力咬着胳膊。沈黄鳝一疼,惨叫一声,立刻被四五个人按在身下,捂住嘴巴。这时候,沈老三想喊喊不出,想动动不了,凄惨可怜,欲哭无泪。不一会儿,载着大批鬼子的日本汽车从他们身边经过,扬起的尘土夹杂着小石子扑面而来。众人屏息凝神,静静趴着,等车队离开了,才大大喘了口气。

    李副官看着远去的军队说:“这估计是去灵丘的部队,现在我们两条腿恐怕追不上他们的四个轱辘。等我们走到灵丘,恐怕鬼子早把城占了。”大家都沉默了,沈黄鳝拣了一截枯木塞进刘莽墩儿嘴里,抽出胳膊道:“那咋个办?我们总不能在这儿坐以待毙。”

    李干虾儿说:“如今之计只有这样,先到附近的村子安顿下来。再派人四处召集逃出来的兄弟伙儿,把人组织起来,拼一支小部队,辗转回到太原找邓锡侯邓军长。”

    “对头,这儿附近是共产党的防区。我们想办法跟他们取得联系,再辗转回大部队。”李副官点头称赞道。

    众人又围起来商议了一会儿。刘莽墩儿专心地啃着木桩,蘸满口水的木渣像面包屑似的散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