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出川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广灵县激战(上)

    sun may 15 22:18:17 cst 2016

    幺娃蒙好眼睛,提起枪,对准李干虾儿大声道:“我不但蒙上眼睛,我还要转上三圈!”说着,原地转起圈来。转完,正对着团长一排人,他举枪就要扣动扳机。这下可不得了,吓得大家惊慌失措地低头四散。刘团长扯着喉咙大吼道:“嘿,你对着哪儿呢?方向错啦!”

    “后边儿,靶子在后边!”

    “别开枪,你对着我呢!”

    “往左,往左“

    ……

    幺娃拿着枪胡乱瞄准人群,把所有人吓得人仰马翻,东倒西歪。一时间,呐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李干虾儿见前头乱作一团,乐得合不拢嘴,也加进来,胡乱地叫喊。周围嘈杂不堪,幺娃也听不清楚,就凭着感觉四处瞄准,一会儿对着刘莽墩儿,一会儿瞄着瓜和尚。后来,幺娃的枪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死死跟住了王团长。王团长往左边滚,枪就往左边移,王团长往右边跑,枪就往右边扫。

    王团长低头逃窜,一踉跄摔倒在地,幺娃就压枪对准他,眼看着就要扣扳机了。王团长当即吓得胆战心裂,再三叫喊也不管用,忽然急中生智,大吼道:“给…给枪!我们给枪!”说完,两眼一黑,就昏死过去。

    自此,枪法比试总算是结束了。虽说幺娃没能赢,但却逼的王团长答应了给枪,勉强合了团长的意,他自然也没有枪毙幺娃。

    后来的几天,刘德发往团部跑了几次,王团长都以生病为由,闭门不见,枪自然也没要到。

    部队回到县城,忽然听到前线传来消息:天镇失守了!

    原来鬼子久攻天镇不下,就绕镇西进,占领了高阳县,接着反身回攻天镇。镇守天镇的421团全体官兵,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阵地,顽强抵抗.死守了三天三夜,最终全军覆没。天镇陷落,意味着晋西北失去了屏障,日军将很快攻向这里。

    广灵县危矣!

    时间紧迫,刘德发即可命人建立防御工事,在城门上堆放石料沙袋,又在街巷、塔楼里暗藏武器弹药,城中四处忙碌。白幺娃和兄弟们在东门搬运木料,见街角一栋青灰色房子很是显眼,门口站着几个持枪把守的士兵,四面密不透风,厚重的大铁门紧紧闭着。大家伙儿心中蹊跷,就上前询问。

    把守的士兵凶神恶煞地说:“这是阎长官的军械库,里面存放的是晋绥军的武器。”

    白幺娃一听有枪炮,立马来了精神,大喜道:“老子来这儿打鬼子,就是没得枪,你们长官答应给我们枪炮。这下好了,都在这儿,我们自己拿。”说着挽袖子上前。把守的士兵立马将枪口对准他,大吼道:“你们想造反啦,这是我们晋绥军的枪炮,快滚,再不滚,老子一枪崩了你。”

    白幺娃蹭就火了,指着为首的士兵就骂:“有种你开枪,你不开枪你是龟儿子。”。大家忙上前劝架,将二人拉开。晋军士兵还在骂:“一群窝囊废,打仗不行,抢东西一流。”白幺娃一听,怒上心头,转身要去拼命。刘莽墩儿一手将他抱起,扛在肩上大步往回走。

    幺娃死命挣脱不开,就扯着喉咙大骂。骂着骂着,他想起在云盘山牺牲的弟兄们,禁不住哭了起来,红着眼道:“放开我,老子要回去,老子不打鬼子咯。老子千里迢迢跑起来打鬼子,死那么多兄弟,到头来我们还是窝囊废。老子要回四川,让他们自己打……”。

    刘莽墩儿将他扛回房,摔在炕上,用身子压住。大家围过来劝他,他也不听,就一个人哭闹。这时,沈黄鳝拄着拐,从门外进来。李干虾儿忙上前问道:“老三,你咋来了?”

    沈黄鳝道:“听说鬼子要打过来了,现在全城警戒,我们这些伤员,能动弹的都要回部队报道。”说完,见白幺娃被压住,忙问缘故。李干虾儿将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他,沈黄鳝叹了口气说:“我们来这里,到处遭人欺负,受人白眼,不外乎我们是外来的。人家看不起我们。”说完靠着白幺娃坐下说:“现在正是抗战的紧要关头,我们要跑回去,父老乡亲们的脸都要丢光了。”

    李干虾儿接着说:“对头,越是看不起我们,我们越要让他们晓得,四川人不得当逃兵。”大伙儿又劝一会儿,各自散开了。白幺娃在房中闷了一天,饭也不吃,事也不做,夜里众人睡下,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想到那几个晋军士兵,他心中憋屈难耐,一口恶气堵在胸口恨得咬牙切齿。又回想弟兄们战死时的模样,满腔悲伤化作万把利剑在心头穿刺。白幺娃有些想家了,这是几个月来第一次想家,想母亲,想家乡的伙伴,想那绿油油的梯田,一层层似油画般规则平整。他觉得自己好像飞了起来,飞过重峦叠嶂的高峰,飞过波涛汹涌的江河,飞回到那个生养他的地方。在那里,苗敏儿、胖墩儿、虎妞、母亲、所有的伙伴们都围着他。大家有说有笑,手舞足蹈,一切幸福得像在梦儿似的。

    忽然间,地动山摇,一阵可怕的轰鸣声将他从睡梦中惊醒。没等反应过来,又是一声巨响,将整个屋子震得剧烈晃动。白幺娃连忙起身,看了看四周空无一人,立刻冲到屋外,抬头看天,蓝蓝的天空上到处黑烟滚滚。

    鬼子攻城了!

    见弟兄们都不在,幺娃当下心急如焚,冲到街上。刘德发正带着五六十名士兵迎面跑来,见着幺娃,连忙说:“鬼子攻过来了,快跟我们去支援南门。”。话未说完,人已跑出5、6米外。白幺娃那里顾得了那么多,跟着队伍往南门奔去。

    一路上,爆炸连连,惨况不断。塔楼民房被炸成了平地,残垣断壁下,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不断传来。有妇女身上着了火发出哀号的惨叫,有老人被压在砖瓦下无力的呼喊,有孩子受到惊吓绝望的哭泣,有士兵被炸断手脚痛苦的**。到处是鲜血淋淋,到处是硝烟弥漫,整个广灵县城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白幺娃被沿途的景象怔住了,可眼下来不及救助受伤的百姓,只得跟着部队飞快前行。到了南门,这里已遭受过剧烈炮轰,厚重的城墙破碎不堪被炸出许多弹坑。在此镇守的士兵们正与城门下的日军激烈交火。由于城门下毫无遮掩,在国军密集的火力扫射下,冲锋的鬼子死伤惨重,不得不暂时撤退。

    白幺娃见鬼子退了,连声叫好。旁边的刘团长却急喊:“快,撤回去,快撤”,说完,带着人亡命地往城下跑去。幺娃也不明白怎么回事,跟着大家一起逃,直奔到城门下十多米远的庙墙边上。刚抱头蹲下,忽然间狂雷咋响,爆炸轰鸣,大地震动摇晃,土石漫天飞舞。刚才他们所站的城墙,被密集的炮火炸成一片焦土。

    原来,日军的炮火威力巨大,在打阵地战时,首先靠火力强劲的迫击炮对敌方阵地进行轰炸。一个炮弹下来,半个球场的范围内没有活人。等将阵地上的士兵们全部炸死,再派步兵冲锋,夺取阵地。当初在淞沪会战的时候,日军就是利用海空一体化的轰炸,使得国军伤亡惨重。

    镇守南门的士兵起先吃了大亏,后来逐渐摸索出对方战术。等鬼子派步兵攻城时,他们就冲到城墙上对着下面扫射,等步兵撤退,又迅速退到城门后,躲避炮击。如是再三,反倒有效地阻击了鬼子的进攻。

    炮火不断地在城墙上爆炸,像打雷般连绵不绝。沙石瓦砾如倾盆大雨泻在他们身上,战士们的口鼻里塞满了灰土,胳膊大腿被飞落的砖块砸得乌青,鲜血沾湿了大片衣襟。白幺娃紧闭双眼,死死捂住耳朵,身体缩成一团,脑袋里天旋地转,感觉这无休止地炮火仿佛要将他的心脏震碎。

    炮轰持续了半个小时,骤然停止。大家顾不得清醒,摇晃着站起来,高喊着:“炮停了,快,快,鬼子上来了,上城楼。”

    大家顾不得伤痛,急匆匆跑回到城墙上。果然第二波鬼子又高叫着冲锋过来,他们拿着冲锋枪对准城楼上扫射,子弹天女散花般打在墙壁,激起沙石飞溅。强大的火力压得国军士兵们抬不了头,纷纷弯下腰躲在后面。

    眼见鬼子就要到达城门口了,团长急中生智,大吼一声:“手榴弹!”。士兵们二话不说,急忙从腰间取出手榴弹。白幺娃没有,四下瞧瞧,顺手从旁边的兄弟身上摘下一个,紧紧握住手心。鬼子刚冲到城门口,连长一声令下,几十颗手榴弹如流星火雨般飞了过去。一时间噼里啪啦,爆裂炸响,城门口的鬼子被炸得四分五裂,血肉模糊。趁敌军一时慌乱,大家起身对着下面扫射,鬼子强攻不下,只得惊慌逃窜。

    挡住第二波攻击,大家依旧下了城楼,躲在土地庙后。白幺娃惊魂未定,嘴里大口喘着气,低头一看,手里还握着个手榴弹。于是,他用颤抖的声音问旁边的战士道:“兄弟,这个咋用?”。

    旁边的战士惊讶道:“你咋个没丢啊?”

    白幺娃脸色惨白的摇了摇头。

    那战士告诉他拉了线,丢过去就行。待炮轰结束,大家伙儿又冲向城楼。白幺娃高举手榴弹,大喊一声:“看老子的!”拉了线儿,用力往城门一扔,手榴弹砸在城墙上反弹回来。跑在前头的刘团长见迎面飞来个手榴弹,吓得脸色大变,惨叫着慌忙趴下,其他战士也是东倒西歪,乱作一团。只听砰的一声响,炸弹在不远处爆了,一股白烟散去。团长气得面色铁青,冲过去一把拎起白幺娃,大吼道:“你个龟儿子,想炸死我们啊。”一巴掌抡起来,刚要打过去,忽然一阵密集的炮火将众人震倒在地。

    原来鬼子数次攻城不克,知道国军必定在远处躲避炮火。于是炮轰结束后,又等上一阵子,待国军战士冲上高楼,再全力轰炸,妄图将镇守南门的士兵全部炸死。也是他白幺娃福大命大,误打误撞将手榴弹砸得弹了回来,拖延了上楼时间,保住了大家性命。可先前上到城楼的士兵们却全都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