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出川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一脚踏进鬼门关

    sun may 15 22:17:10 cst 2016

    在回来的路上,幺娃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身后跟着刘莽墩儿几个人,个个垂头丧气,满腹愁容。虽说洗了七八次的脸,可嘴角和眉毛里依然还有残留的红薯糊。那自然是幺娃的杰作,俗话说的好:说千道万,不如动手开干。与其费尽口舌地跟大家伙儿解释,不如一人一巴掌,直接抹他们脸上,等大家惨叫哀嚎完了,一切自然明了。

    回到营房,众人推门而进,脸上的笑容却立马僵硬住了。刘团长坐在椅子上怒气冲冲地瞪着他们,旁边小河村村长、李副官和乌营长也是默不吭声,神情严肃。

    幺娃见状,心知大事不妙,连忙舔着笑脸道:“团长,你咋在这儿呢?会开完啦!”

    “完了?早完了。不完,又咋个会晓得你们几个胆大包天喃?”刘团长两眼一横,带着杀人般的锐利目光盯着幺娃,吓得他全身哆嗦,一股寒流从头冷到脚。

    “团……团长,我…我…”幺娃此刻也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他原本打算趁刘团长进城开会的空档,到县城里好好玩玩。只要赶在团长之前回来,就能装个没事儿人似的瞒天过海,弄的神不知鬼不觉。可不曾想,最后还是晚了团长一步。

    都是洗脸洗久啦!

    刘团长见众人低着头,不敢说话,更是火冒三丈。他强惹怒意假笑道:“我啥子我?咋个不说啦!你们几个硬是给我长脸啊,太长脸了,我谢谢你们啊!”

    那瓜和尚还没摸清情况,听团长说谢谢,真以为没事,连忙插嘴道:“不用谢!”

    “我谢你妈了个铲铲!”刘团长一拍桌子怒吼道,站起身,用气得发抖的手指挨个指着众人道:“你们几个龟儿子,想死没地方埋了是不是。不要怕,老子管死管埋。说,你们咋会把王团长的人打了的?”

    众人一听这话,心中暗自寻思:咋这么快就知道了?

    当初,那些被打了的晋军士兵气不过,纷纷跑到王团长那儿去告状。正巧,几位团长在开会,那满脸红薯糊的士兵把话一说,刘团长立马羞愧得无地自容。当着所有人的面,他赌咒发誓要查明清楚,严加法办,然后,顾不得会上一干人等,直奔小河村而去。到了村里,又碰上乌营长和村长。老村长等人走了以后,是越想越不对,细细一琢磨,立马反应过来自己上了套,便去找乌营长告状。乌营长也不带队伍了,回到营房一看。好嘛,连人影都没了,这下可把刘团长气得不轻。想着自己临走的时候,立下三条军令:不得扰民、不得出村、不得擅自进城。才半天的功夫,这几个人竟一口气全给犯了,实在是胆大妄为,藐视军法,这让刘团长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幺娃此刻也想的明白,如今事实摆在眼前,证据确凿,任他巧舌如簧,把话儿说到天上去,也改变不了什么。索性,爽快点儿将所有罪责全揽下来,别让哥哥们为他受罚。于是,他豪气干云地挺直腰杆,一拍胸膛厉声道:“团长,这一切都是我干的,是我喊他们去的,跟他们无关。要杀要剐,只管找我,莫要为难大家。”

    刘团长正愁没人开腔,这下幺娃直接撞枪口上。他一声令下道:“好,来啊,把白幺娃给我拖出去毙了!”

    在场的人都吓坏了,刘莽墩儿几人立马跪下来替幺娃求情,旁边村长和乌营长也纷纷来说好话。刘团长一概不顾,非要毙了幺娃,以正军法。幺娃也吓蒙了,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变得恍惚起来,团长的那句话反复地在脑海里回响。

    他这下才意识到自己祸闯大了,团长居然要枪毙他!就因为吃了村长几个饼子,进城和晋军打了一架?幺娃至始至终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有死在战场上,没有衣锦还乡,而是让自己人给枪毙了。死得何其窝囊,何其憋屈。娘会怎么想?乡亲们会怎么看他。此刻,幺娃已经没有心思去顾念这些,他要死了,让人枪毙了,而枪毙他的人,就是那个曾经和他在小沟里一起拉过屎的团长。当初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幺娃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梦境中,一切变得虚无缥缈起来。

    两个士兵上前绑了幺娃,押着飞快走出房间,出了村庄,来到山坡上。面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幺娃仿佛还没回过神来。

    士兵让幺娃跪下,他麻木地跪在草地上,膝盖没有丝毫知觉。周围静得可怕,除了他急促而轻微的呼吸声外,再听不到任何声响。眼前的画面忽然变得遥远起来,如火车般飞快从眼前一闪而过,曾经的那些美好的、痛苦的记忆如洪水般纷纷涌入脑海。

    屋子里,众人还在劝。刘莽墩儿和李干虾儿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苦苦央求。旁边一干人围着团长,又说幺娃年纪小,不懂事,念在是初犯还望宽恕。又说幺娃跟着团长打鬼子,出生入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万望将功折罪。瓜和尚见团长迟迟不可松口,噌就火了,扯着喉咙骂了句:“死就死,有啥子的,干脆把我们几个都毙了。反正都是炮灰团,哪里不是去送死。”

    此言一出,刘团长却有些动容了。其他部队笑话川兵是炮灰儿的事他也有所耳闻,只是怕滋生友军摩擦,才装作没听见。又怕将士们听到流言,他才主动申请到小河村驻守。如今,听瓜和尚这么一说,知道瞒不住了,不由得叹了口气。想到自己年近四十,好不容易才拉扯出这么一支队伍,带着兄弟们千里迢迢来到山西抗日,却屡遭欺负。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连武器弹药都得自己凑。寒冬腊月,将士们还穿着薄衣草鞋,冻得手脚通红,做团长的心里头怎么能好受的起来。一场仗下来,一半的弟兄都为国捐躯了。可当地的晋军不但不感激,还拿他们的死来取乐,这让人寒透了心。刘团长一想到这儿,便忍不住眼眶湿润起来。

    李副官见状,又劝说现下抗战时刻,人员宝贵,多留一个人打鬼子也是好的。更何况,无风不起浪,此事也不能全怪幺娃,那几个晋军也有错。不如先将事件的缘由报知王团长,让他来定夺,幺娃是死是活全看他的意思。

    刘团长起先不答应,耐不住众人苦苦哀求,才勉强应允。他又命人把幺娃关起来,自己带着人回到县城。到了团部,会议早结束了,其他的团长都各自回到驻地。见了王团长,刘德发便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了清楚。

    王团长沉思半饷,忧心忡忡道:“刘团长啊,如今是抗日关键时节,许多队伍各怀心思,其心不一,士兵们也颇有怨言。如果不将滋事打架的士兵当众枪毙,以正军纪,只怕日后会有更大的麻烦。到时候要是给你一个制造友军摩擦的罪名,只怕你也担待不起。还望刘团长三思,兄弟可是为你着想啊!”

    刘德发听到要枪毙,心头一颤,只得点头答应了,接着又问开会的结果如何。

    王团长说收到师部通知,要他们392团回调太原,原本驻守外围的士兵则全部进到县城防守。刘团长寻思这是要跑啊,让他们留在城里挡鬼子。心中多少有些不愿,便说自己人手不够,挡不了鬼子。王团长说如今兵源紧张,哪里都缺人,还望刘团长自己想办法。

    刘德发又说手上武器弹药不足,好多士兵都还空着手。

    王团长说全团的装备都运往太原了,现在手里也没什么枪。

    刘德发急了,激动抓住王团长的手说:“人也没有,枪也没有,拿啥守县城?让我的弟兄们拿命去抵吗?”

    面对刘德发忽然爆发的情绪,王团长好像早有所料。他轻轻拨开刘德发的手,捋了捋山羊胡子道:“哎呀,刘团长啊,我知道你们的难处。可是这枪确实没有,都按命令送往太原了,何况,你们守县城,用不了多少子弹,反正也打不死鬼子。节省点儿,撑到天黑,就可以撤退了。”

    刘团长急忙争辩道:“谁说我们打不死鬼子,我们也有枪法好的啊!50米开外打断5根靶绳,那枪法真是没二话的。”

    “哦?50米外打断绳子?刘团长你这牛可别吹到天上去了。”王团长显然是不信的,露出丝轻蔑的笑意,心里寻思:这刘德发想枪是想疯了吧。

    “千真万确,那个小兵叫白幺娃,王团长要是不信,可找人来比比,我让他当面给你露一手。”

    王团长呵呵一笑,道:“行啊,那咱们就比比吧,可丑话说到前头,要是你输了的话。”

    “我要输了,再不提要枪的事。那要我赢了呢?”

    “我就是捏也给你捏一批枪来。”

    “好,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