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出川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溃 退

    sun may 15 22:13:16 cst 2016

    战斗持续了约莫四个小时,川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仅存的一点儿弹药继续坚守阵地。后头虽然又挡下了鬼子的几波进攻,可伤亡实在太大了,一营几乎伤亡过半,三营也就只剩下刘莽墩儿他们一个连。武器弹药早已经尽数告罄,除了幺娃的机关枪还能打之外,其他人手里基本找不着子弹了。刘团长几乎是掰着手指头算时间,万分急迫地等待着增援部队的到来。

    就在这时,也不知谁喊了句“坦克,快看,坦克来啦!”。

    众人齐抬头望去,只见马路远处一小波鬼子跟随着两辆墨绿色的轻型坦克往山坡这边开来。这下,可把大家伙儿吓了一跳。

    原来,山冈中佐久攻阵地不下,知道眼前的这拨中国士兵战斗异常顽强,又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再耗下去即便是全军覆也未必打的下来。于是,向总部发报,急调了两辆坦克过来支援。妄图以坦克做盾牌攻取侧翼阵地。

    这下可好,原本弹药就不够打了,鬼子又调了坦克来支援,川军这回算是步入绝境了。

    幺娃压着机枪往坦克上面上,只听当当当的几声响,子弹在坦克坚硬的铁壳上撞出无数火花,又弹射开来。后面,山冈中佐领着剩余的部队紧紧贴着坦克屁股,慢慢上了山坡。坦克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山坡倾斜较高的地方,逐渐爬不上去了,停在原地待命。这里距离坡顶已经没多远了,山冈中佐一声令下,所有的鬼子都嘶吼着不要命地往坡顶爬去。

    一时间,川军将士们手拿着空枪,眼看鬼子一步步紧逼过来,心里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唯有幺娃开着机枪横空乱扫,继续阻击鬼子的进攻。打了约莫几分钟,子弹也打完了。他停下枪,问旁边的弟兄要子弹,大家都说没了,又翻了翻自己身上,摸了半天,摸出一颗子弹来。看到山坡下如潮水般涌上来的日本兵,他深叹一口气道:完了!

    大家伙儿满脸绝望地围成一团,热泪盈眶,悲愤道:“要死一齐死,绝不给四川人丢脸。”

    白幺娃大吼:“好,袍哥人家,从不拉稀摆带。兄弟伙,唱一个。”。说着他就吼起了川剧,大家就帮腔,唱得凄凉哀伤,悲壮满怀。抑扬婉转的川曲儿腔调带着全川将士们的悲愤情绪直飘上云霄,连天空也仿佛同情般地阴沉了下来。

    大家伙儿正唱得激动,白幺娃忽然停下问道:“等哈,你给我算下,2000除5等于好多?”

    李干虾儿说:“400”

    白幺娃问:“400?没算错?”

    “没算错。”

    “好,你们接到唱,老子先走一步。”幺娃大义凌然地捡起身旁的步枪,将子弹上膛,对着自己的脑袋要扣扳机。众人连忙拦下来,麻烟杆儿戳着他的脑袋说:“你瓜啊,最后颗子弹。要打也要打鬼子啊。”

    白幺娃想想也对,就站起来,瞄准山坡下最近的鬼子开了一枪。

    枪声响起,众人抬头望过去。过了会儿,白幺娃气急败坏地把枪一扔,怒吼道:“还不如打自己呢。”

    幺娃又四下找了找,再没找着一颗子弹,无奈只得捡了块石头,双手举过头顶,准备‘慷慨就义’。大家都喊着干脆跟鬼子拼了吧,白幺娃正在气头上呢,就骂:“咋个打嘛,子弹都没有。用石头砸啊?”说着,将手上的石头往山坡下一丢。

    赶巧的是,山冈中佐正在山腰指挥进攻呢,冷不丁被幺娃的石头砸中脑袋,脑花四溅,整个人轰隆滚落下山。众人看了看鬼子,又看了看白幺娃,惊讶得目瞪口呆,紧接着,二话不说拿起石头就往下砸。一时间高地上似天女散花,无数大的、小的石头,如雨点般砸了下来。

    鬼子见上边半天没动静,本以为国军都死了,也一股脑儿地往上爬。冷不丁头顶散落下来大块石头,砸的他们东倒西歪,死去活来。有砸中腿的,有砸中脸的,有前面的没砸中,砸到后面的,有鬼子被砸中了,滚下山还连带几个下去的。

    鬼子们见中佐阵亡,也是乱作一团。正在这时,从鬼子侧翼传来猛烈枪声,增援的部队总算是及时赶到。鬼子立刻慌忙撤退。白幺娃见鬼子逃了,吼了句:“兄弟伙,跟他们拼了。”说完带头冲下去。大家伙士气一振,都高叫着拿起石头往下冲。

    杀气腾腾的川军,像猛虎出笼般跑跳着冲向鬼子。鬼子正往下逃呢,哪里顾得打枪,见山坡上的国军不要命地冲下来搏斗,当即与川军们近身搏斗起来。白幺娃虽然个矮,可跑得确实快,两只小短腿,抡得跟车轮似的。他冲到一个鬼子面前,一石头砸过去,鬼子匆忙蹲下躲开了。他立马扑上去,对准鬼子的脖子就咬,咬得鬼子鲜血直流,嗷嗷惨叫,一会儿就不动弹了。

    要说川军装备和素质确实不怎么样,可有一点,不怕死。个个都是莽娃子,浑起来不要命。整个山坡上上百号人如天兵神降般俯冲下来。一时间喊声震天,地动山摇,全团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吓得日军连滚带爬忙往山下跑。

    幺娃咬死了那个鬼子,见战友和鬼子混战在了一起,也是浑劲一犯,对着撤退的坦克就冲了过去。白幺娃以前没见过坦克,看到绿色的‘大铁盒子’,他连忙从日本士兵尸体上摘了两个手榴弹,骂了句:“王八龟孙子,老子是你爹。”起身追了上去,跑到坦克后面,猛然一跳,双手牢牢扣住装甲。

    他踉踉跄跄爬到坦克顶上,用力扣舱门盖子,发现扣不开,就抡拳头砸,砸得鲜血淋淋,盖子纹丝不动。周围的战友都追了上来,围着坦克敲打,石头打不穿坚硬的外壳。坦克横冲直撞,好多战士们被碾压倒地。白幺娃看得心急火燎。翻身一跃,跳到前面,攀着炮管用力往下拉,却拉不弯。炮管忽然方向一转,他就悬吊在了空中,两只脚还配合地来回划着步。

    白幺娃双手双脚艰难攀爬到炮管口,右手环抱炮口,左手费力一扔,手榴弹顺着炮口滚了进去。他整个人顺势也掉了下来。两个手榴弹都进去了,可关键的是――没拉环儿。白幺娃还趴在地上,双手捂着耳朵。里面的鬼子见掉进来两个手雷,吓得乱成一片。慌乱中,坦克方向大乱,横冲直撞,碰的一声开进沟里,侧翻了。战友们要冲过去,白幺娃忙跳起来大喊:“别过去,手榴弹要爆炸了,要爆炸了,快跑……”,吓得大家赶紧往后逃。

    等了半天,坦克一点动静没有。有几个胆子大的慢慢靠过去,敲了敲铁皮,里面全无声响,拿撬棍撬了半天,也没撬开坦克舱盖,估摸着里面的鬼子早死了。战斗已经结束了,鬼子死伤不少,大部分跟另一辆坦克逃向东边。

    大家打扫战场,白幺娃筋疲力尽地坐在地上。刘莽墩儿抱着负伤的沈黄鳝过来,直夸奖白幺娃胆子大。白幺娃也不说话,一个劲儿地喘气。这时乌营长跑过来,立着大拇指表扬大家。

    众人正要谦虚,白幺娃忽然正色问:“一个坦克算几个人?”

    刘莽墩儿说:“坦克咋个也要算100个鬼子。”

    白幺娃就掐着指头算:“2000除105……”。 那乌营长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听他说:“闯你妈的鬼,还是活不成。你们聊,老子先走一步。”,说完他捡起地上一块石头,对着自己的脑门用力一砸,整个人就跟木桩子似的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收拾完战场,全团收到命令,盘山阵地失守,日军已向天镇进发,要白幺娃等人和其他晋绥军部队往广灵县撤退。

    在撤退的路上,由于缺少组织安排,没有调度指挥,整个部队几乎是大逃亡似的溃退下来。路上混乱不堪,士兵们争先恐后,许多部队甚至分不清东南西北地胡乱跟着人流走。鬼子在攻占云盘山阵地后,又迅速集结部队往天镇进发,不消半日便追赶上了退散的国军士兵。一时间,川兵和晋绥军乱成了一团,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反击就让鬼子冲击得七零八乱,死伤无数。面对鬼子如潮水般的强大攻势,国军们只有逃跑的份,可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个轮子?逃过这一场战斗,刚坐下喘上两口气,鬼子又追了上来。一路打打停停,把国军打得丢盔卸甲,惊慌失措。直到日落西山,鬼子才转向往天镇进军。

    一路上,刘团长带着剩余的几十名川兵饥寒交迫,士气低落地往广灵县逃亡。刘莽墩儿背着沈黄鳝,刀疤脸搀扶着麻烟杆儿,白幺娃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边走边骂:“这个阎老倌儿仗打得也跟锤子一样。老子拼死拼活来抗日,连吃的都没得。这个仗啷个打嘛。”

    大家听了,也跟着骂,你一句我一句,有说指挥不好的,有说准备不足的。说急了几个人就开口骂起来,骂的白幺娃更烦了,大吼一声:“闹锤子闹,我看这次打仗关键就是――子弹不够”。

    众人扭头看他,幺娃顿了顿说:“我打个比方,比如说啊,不是真的,我…举个例…2000发子弹打死5个鬼子,一个鬼子要400发子弹,那么要打死2000个鬼子就要……”。白幺娃抬头算了算,义正言辞道:“很多子弹!关键就是子弹不够用,打到后头,没子弹了,我们打锤子。”

    大家一想觉得有理,都点头说是。白幺娃继续说:“现在我们到了广灵县,找到队伍,还要打鬼子,不弄点子弹,我们咋个打?”

    瓜和尚问:“到哪里去弄子弹喃?”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