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出川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参军入伍

    sat may 14 16:05:40 cst 2016

    一时间,白幺娃整个人像被施了法术般定在那里一动不动,脸上还带着僵硬的笑容。他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幺娃忽然觉得自己陷入了难以自救的窘境。

    老板走过来,和颜悦色地伸手道:“哥老倌,一共78文钱。”

    三人目光齐刷刷地看过去,白幺娃的脸又红绿起来,满脸绚丽缤纷化作一道道彩虹映射出别样的光彩。只见他左翻口袋,又摸包袱,磨蹭了好一会儿,忽然猛地握住那莽子的胳膊,激动道:“大哥,你莫掏钱,你千万莫掏钱,今天我来请客,我来给……”。

    那莽子一脸憨笑道:“你给嘛,我没得钱。”

    这下白幺娃算是彻底傻眼了,千算万算找了个没钱的主,那表情就好像吃整整一斤盐,苦憋得惨不忍睹。事到如今,实在没了折,幺娃只得无可奈何地挺起胸,伸手去掏包袱,用蚊子般的声音问:“好……好多钱啊?”

    老板儿向前一步说:“一共78文钱”。

    忽然,白幺娃一板脸,扯着老板的领口大吼道:“你骂哪个?你骂哪个?”

    “我没骂哪个?”老板儿一脸无辜地解释道。

    白幺娃噌就火了,凶神恶煞地指着他,对大家道:“龟儿子,他敢骂我!”

    李干虾儿和沈黄鳝忙起身劝架,白幺娃得势不饶人,死活不肯撒手。两人不明就里,趁酒劲指着老板儿就问:“你咋个骂我兄弟!”

    老板儿还想解释,白幺娃不管三七二十一,吼了句:“老子跟你拼啦!”,说着将碗盘全推倒在地,又一把掀翻桌子。四人酒劲一起,对着老板一顿狂殴痛揍,将案板砸了个稀烂,又把炉灶推倒在地,将粱上挂着的两只烤鸭揣进怀里,一人抱起一坛酒咋咋呼呼地走了。

    一路上,白幺娃还在骂:“气死我了,龟儿子居然敢骂老子。”

    李干虾儿眯着眼,打着酒嗝说:“呀,想不到白兄弟气性这么大,好啦,好啦,莫气了,看在兄弟的面子上,这事就这么算了。”

    白幺娃还装模作样地气愤道:“太气人了嘛!我又不是给不起钱,他凭啥子骂我嘛。钱是小事,面子为大。”说完又抱拳行礼道:“刚才多谢诸位兄弟帮忙,我这里谢过咯”

    沈黄鳝摆手道:“哎,小意思,你把我们当兄弟看,我们也把你当兄弟。兄弟挨骂,当哥哥的咋能不管?”

    白幺娃转身又问那莽子:“这位大哥,咋个称呼喃?”

    那莽子道:“我叫刘莽墩儿,汉旺人士,从小因为吃得多,家里养不活,就把我过继到本地大户家当儿子。养了十多年,把那家大户吃成了贫农,实在养不起了,就让我外出谋生,我是走一路吃一路,哪里有饭哪里走。”

    白幺娃道:“哦~原来是刘大哥,刚才多谢了,多谢了。”

    刘莽墩儿啃着鸭子说:“莫得事,小事一桩”。

    白幺娃又问:“那刘大哥要往哪里去喃?”

    “我也不晓得去哪里。”刘莽墩儿摇了摇脑袋,茫然道。

    白幺娃说:“既然如此,那不如跟我们一起去参军吧,军队头有吃有住,保管你吃饱。”

    刘莽墩儿一听,大喜道:“参军啊,那要的啥,要的,我只要有吃的,去哪里都可以。”

    李干虾儿提议道:“既然我们四个志同道合,同去参军,不如结为异姓兄弟,同甘共苦,共享富贵如何?”。大家一听,都称好,于是四个人找了块平地,撮土为香,以天为证,磕头行礼,结为兄弟。刘莽墩儿为大,李干虾儿次之,沈黄鳝老三,白幺娃依然是老幺。

    四人结伴同行,一路风光。

    进了县城,找到征兵的地方,那里早已是人满为患,来自四川各地的江湖好汉把登记处的大门都快挤破了。外面摩肩擦踵地排了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的人群如蜂虫般来回涌动,到处人山人海,喧闹不已。

    幺娃与三位哥哥见了这阵势也是心口一阵沸腾,抢着排在了队伍后面。这长龙般的队伍扭扭曲曲地从市政大楼的前门,经过走廊一路排到庭院边上的平房。平房的后面便是部队训练的操场。在屋子里摆了张一人多高的八仙桌,旁边坐了几个衣着整洁的登记员。那些报名参军的人上来一个,他就问姓名年龄,哪里人士,做好登记,又让旁边的人做检查。

    那检查的士兵先让人脱了衣服,看看身板怎么样,扛得动枪不。接着又让人走上两步,蹦弹几下,挥挥手,查查手脚是否健全。最后瞧了下眼耳口鼻,没啥异样,就朝着胸膛打上几拳,站得住的就留下。

    那登记的主管是军队里的副官,姓李,约莫30来岁,一脸斯文秀气,手白皙得跟姑娘似的。兴许是读过圣贤书的缘故,他说的话时候总透着丝读书人的酸腐。

    李副官开口喊了句:“下一个!”

    刘莽墩儿迈着粗壮的步伐走上来,双手抱拳跟长官行礼。只见他挺着圆不隆冬的大肚子,一脸憨态,壮实的身躯如高塔般矗立跟前,周围的人都不由得发出惊呼。那李副官瞧着他,也不由得唬了一跳――嚯~这壮汉好肥啊!开口问他姓名、年龄,哪里人士。

    刘莽墩儿一一答了,李副官提笔记下,接着拿手指了指后面,示意他通过了。

    刘莽墩儿前脚刚走,后脚李干虾儿随风摇摆着就飘了进来。周围立马发出一阵哄笑,大家笑他骨瘦如柴,头大如斗,整个儿一倒立的钉耙。李副官见了他,也是皱起眉头,心想:你这是来参军啊,还是来养病啊?瘦成这样,打仗扛不动枪,行军走不了路,连当军粮都嫌你没肉,参军来干嘛。

    那李干虾儿兴许瞧出了人家心思,连忙鼓起胸膛,露出条条肋骨,接着亮出纤细的胳膊,硬生生挤出了二两肌肉来。那副官儿瞧了半天,终于看到个‘小鼓包’。李干虾儿又虎虎生威地耍了两三招拳脚,打完还自顾自地拍手叫好。

    李副官一脸不耐烦地记了姓名,也让他进去了。李干虾儿如释重负鞠了一躬,头也不回地飞快跑进去,深怕人家改了主意。

    紧接着,沈黄鳝一脸欢喜地走上来,点头哈腰地不等人家提问,就自报了家门,什么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也不知是太紧张还是脑子糊涂了,他一股脑地说了个没完没了。连自己穿多大鞋,吃几斤米,长这么大喜欢过几个女的也全说了,惹得李副官还以为他脑子有毛病。

    记下人,李副官头也不抬地喊下一个。过了良久也没人答话,他抬头四处张望,也不见有人上前,又看到周围的人纷纷捂着嘴笑,心里头正纳闷呢。忽然嗖的一声,从桌子下面跳出一个人来,幺娃抬头挺胸,底气十足地大喊一声“到”!把那李副官吓了个人仰马翻,差点儿没背过气来。

    幺娃原本想的是既然要招兵,自然喜欢熟读兵法的人。我虽没读过什么兵书,但三国的故事还是听过几段。且露一手声东击西的计谋,吓他个出其不意,让他见识见识我的厉害。那长官慧眼识英才,兴许觉得我是个可造之材。到时候提拔我做个大官儿也不一定呢。

    幺娃带着一厢情愿的笑容地望着李副官,只盼着得上几句嘉奖的话。没想到那李副官劈头盖脸地将他一顿痛骂,骂完,抚着胸口喘息了半天,好不容易才缓过这口劲儿。接着,他又盯着幺娃足足看了十分钟,末了问了句:“孩子,你爹呢?”

    他还以为幺娃是替他爹排队占位的。

    幺娃一拍胸脯,自信满满道:“我爹不在,我是来参军的,我叫白幺娃!”

    “什么…什么?你来参军?”周围的人纷纷吃了一惊,李副官更是不可思议。

    “你才多大点儿岁数,毛还没长齐呢就敢来参军。”

    “我…今年…”幺娃眼珠儿一转,忽然提高声量,扯着嗓子道:“17了”。

    “啥子?你有17!你哄鬼哩,老子看你最多13、4岁。快走走走,这里不是你娃娃耍的地方。”

    那李副官挥着手让他走,幺娃哪里肯干,他着急道:“凭啥不让我参军嘛,如今国难当头,我们四川好汉也要保家卫国,支援前线。小日本儿敢欺负我们中国人,那老子就要让小日本儿晓得,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好惹的。”

    李副官见他人小志气倒不小,心里头泛起一丝赞许。可打仗不是儿戏,容不得的孩子上战场,于是他劝道:“打仗是大人的事,你太小了,枪都扛不动,更别说是抗日杀敌了。上了战场就只有送死的份儿。还是快回去,等过几年再来。”

    幺娃听李副官说他小,心里头更不服气,非得露几手看家本领让他开开眼。于是当着众人的面,他先来了个白鹤亮翅,接着一招猛虎掏心,然后是猿猴献礼。架势耍的是威风凛凛,颇有神韵。最后一招‘神龙摆尾’,腿抬得高了些,脚底一滑,吧唧摔了个人仰马翻。

    周围的人又是一阵哄笑。

    幺娃红着脸,急忙站起身,叱呵了众人,又人小鬼大地紧了紧裤腰带,擤了擤鼻涕道:“这个地有点儿滑,我还有几招厉害的,我再给露一手。”

    李副官挥手制止了他,依旧嫌他太小,不肯收他。

    幺娃的火噌就起来了,一跃跳到桌子,盘腿坐下,吵闹着非要参军。李副官不答应,他就不下来。像孩子般撒泼耍赖,一会儿在桌子上左右翻滚,一会儿把登记的文件扔得满地都是。

    李副官也火了,叫人把他拉出去,幺娃就死死抱着桌子不放手。众人又是挠痒痒,又是扳手指,好一顿折腾,眼看着就要把幺娃和桌子分开了。

    幺娃情急之下,胡乱大喊道:“哎,等等,等等,别拉,别拉,你们不是要打日本人吗?我会说日语,会日语可以参军不?”

    那李副官一听,惊奇道:“哎哟?你会说日语,那你说一句看看。”

    幺娃故作轻松擦着汗道:“日语嘛!简单得很嘛,我从小就会说。”接着,他尴尬地看着众人,纠结半天,才支支吾吾地从嘴里挤出一个字来:日~~~~~~~~~~~~~~你先人!

    “滚出去~~~”李副官气急败坏地大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