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传奇
字体: 16 + -

第一章 小骗子意外得宝12

    wed jun 24 04:58:57 cst 2015

    只能到此为止,继续强谏肯定自讨没脸。十三爷默默感叹。退一万步往好里想,皇上的栽赃陷害之计,杀人灭口之策,由自己的心腹人负责就可以控制,不至于让老八他们背上谋逆大罪,不至于无限扩大伤害无辜。说明雍正多少接受了劝谏。依旧坚持让小混混去栽赃,体现了他一贯的固执。

    江南时常有巨匪反清复明,一旦小混混拿着羊脂玉卷入其中,八爷就是把自己吊在黄河水里冲刷个三年五载照旧洗不清,到时候还不任由宰割。打蛇打七寸,从昨晚起雍正就颇为得意自己的神来之笔,此刻感觉手已经捏住了八爷的喉咙,只要轻轻用力就万事大吉。心花怒放的他忍不住柔情似水,亲自扶十三爷坐下,又含笑道:

    “老十三,念你宅心仁厚一片手足情,朕同为爱新觉罗子孙也不为己甚。今儿给你交个底儿,只要老八懂得收敛,谨守为臣之道,朕绝不难为他!说实话,一个老八,一个你,经营凡百事情都比朕强,但他是否肯屈居臣下?谁也不能保证,等着看罢。此事就托付你啦,让你的人下午去通州码头等着,粘杆处的人正采取各种手段,象打围轰野兽一般,千方百计把那个市井无赖往南方赶,将来会有一番好戏看。此事你时常留意,朕太忙,有精神不到处你提醒着朕,廷玉他们就不必知道啦。”

    如此吩咐证明他还有点羞耻之心,十三爷很不情愿地点头称是,其实未必真明白。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雍正心里清楚,自圣祖晚年天下就人心不稳,地方大员、巨商名绅、士子隐逸,有忠于朝廷的,有死保前太子的,还有奔走于老八门下的!尤其老八长期收买江南读书人,影响不可小觑。李卫去年破获了江宁张云如谋反案,现在还有像甘凤池这样的巨匪没有拿获。另外,漕运现在官督民办,确实有番新气象。可谁也没想到就此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漕帮,据闻他们交通官员,勾结商贾,横行不法,这些都是隐患。江南是钱粮根基国脉所系,年羹尧天天催粮草,月月要银子,可钱粮亏欠日日增多,如此下去,国将不国。派钦差前去,鱼龙混杂永远也查不到实情。如今这个市井无赖可算一块试金石,岳乐就等于巡风观察使。他们静悄悄前去,挨个衙门看看,市井到处走走。高坐庙堂之上的雍正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忠奸立辨!

    “老十三,你还是把此事见得小啦。你以为朕是唐玄宗,弄个安禄山这样的市井无赖寻开心?朕忧心啊!”

    “自登基以来,”雍正恨恨地道,“朕朝乾夕惕,食不甘味,寝不安眠。然内外臣工却未能向天下百姓布告朕意,反而与朕处处擎肘。即如舅舅隆科多,也持首鼠两端。远在西北的年羹尧,成天哭穷要银子,却风传他拥兵自重作威作福!照此下去,他的战功,朕许不许还难说。只有河南的田文镜,德州的刘万和,天津的秦秀成,浙江的李卫,云南的鄂尔泰,一心推行新政!可惜文镜只知一味强做,招来天下物议,朕明知其毛病,却不能不支持他,唉!借此机会,整顿吏治,让朝廷为之一震,天下为之一清!”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来是雍正的长处,心思歹毒难测而且手段缺少光明正大,但十三爷冷静琢磨也不得不承认为妙策,想不佩服都不行!听到后来心中一热,慨然道:

    “皇上放心,臣弟亲自提调此事。”

    费了半天劲的雍正这才开心一笑。

    离开皇宫时天色尚早,坐在大轿里的十三爷捧着地方官员的奏报却无心阅读,半闭着眼睛沉思。雍正与八爷的关系像拉紧的弓弦,随时能崩断,到时局面怎么收拾?

    指控八爷暗藏不臣之心有点捕风捉影,根子还是康熙晚年举荐太子时八爷风头太劲,顺利登上大位如今已经时过境迁,还耿耿于怀恰恰说明雍正小心眼,此举反而逼迫八爷和大量官员不管不顾,索性跟朝廷对着干。

    散布雍正篡权夺位得国不正,可以肯定是八爷的人干的,遗诏仅为隆科多口传,没有旁人佐证也没有文字佐证。不可否认雍正为了接班刷过很多手段,但从圣祖晚年种种安排推断,他接班更能体现老皇帝的意思。八哥跟一众亲信大臣也清楚自己的处境,推翻皇帝那么容易?处处与朝廷拧着干无非给雍正添堵,看笑话出胸中恶气而已。如果雍正大度一点,完全可以化解彼此的疙瘩。

    可现在双方较上劲啦,势同水火谁都不听劝,夹在中间的十三爷看在眼里却无计可施,只能尽力眯缝,将来如何是好啊。

    怡亲王府毗邻紫禁城,在帅府胡同,如此安排当然显示了雍正对十三爷的偏爱,哥俩随时可以见面。不仅如此,修建时雍正也格外施恩,工料比规定多花不少。

    接受了雍正的任命、回到府里十三爷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召见老侍卫马志民。说起来外人可能都不信,马志民着实不简单,别看已经五十多了,虎背熊腰外加一张佛爷脸,但耳不聋眼不花心劲足。他早年是康熙的三等侍卫,武艺高强很受康熙喜爱,指派给年轻的十三爷做侍卫头领,甚得器重。后来十三爷渐渐不受老皇帝待见,下人眼皮子浅自然有轻慢之心,但马志民依旧忠心耿耿,礼数丝毫不缺。一次皇子们随康熙在木兰打围。人老了爱回忆,喜欢过去的旧人儿!康熙突然想把马志民调回身边!,

    守着一个娘死爹不爱的贝勒,保不齐哪天受处分,远不及在皇上身边风光。谁都明白是一次绝佳的晋身机会,但马志民却翻身下马匍匐于地,含泪叩首道:

    “臣心已属十三爷!”

    此外再无二话!上至众皇子下至几百号侍卫,大家都觉得马志民吃错药啦。十三爷担心他公然顶撞皇上惹祸,正打算上前替他圆场。没想到康熙沉默良久打马离去,当天晚上打发太监送来一件黄马褂,仍旧没有任何褒奖之语。由此可见马志民的精明!平平常常一场应对,得了老皇上的意儿不说,十三爷益发对他另眼相看。如果当时他蹬了旧主另择高枝,康熙不整他个七荤八素才怪。由此可以看出,此人心思绵密,绝非等闲之辈。

    “老马,我得请你这头老家伙帮忙,”十三爷在私下场合与马志民不分主仆,不分大小,随便开玩笑,“你体格还行不行啊?”

    大清朝潜规则,主子不摆架子叫简约,叫亲民,叫礼贤下士。下人奴才决不可信以为真蹬鼻子上脸,否则立刻有性命之忧。虽然厚道的十三爷不至于如此龌蹉,但小心行得万年船,在大内行走多年,马志民深知恭谨重要,因此无论如何得宠,都谨守下人本分,永远笑眯眯的他躬身一礼:

    “十三爷尽管吩咐,体格嘛?倒不敢吹牛说上山打虎,入海擒龙,但举石锁、拉强弓、两大碗老米饭加一大碗红烧肉还不在话下,吃得下拉得出,钢钢的。”

    书房里没有外鬼,十三爷淡淡一笑,屏退下人赏了个座儿,亲自给倒杯茶,坐在马志民跟前低声道:

    “老马,帮我出趟密差。”

    然后简单地把雍正的打算说了一遍!

    保护一个小混混上南边闯祸,根本不算事,虽然看上去荒唐而且有点窝囊,但总比天天憋屈在王府好。在家是听吆喝的出去就是可以吆五喝六,拿大把银子到处转转,吃点喝点玩点乐点,怎么琢磨怎么划算。马志民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见血滴子三字,顿时不淡定不憧憬不乐呵啦。如同接到发配旨意一般手脚冰凉,犹豫半天才惶急地站起来,口不择言地道:

    “十三爷,万万行不得!血滴子都是些手眼通天的人物,好多主子爷还敬三分,怕五分,羡慕二分,我在人家眼里还不如根蒿草。他们出了皇宫就敢自称千岁,出了直隶地界就敢起居八座。无法无天,插上尾巴就是驴!我无权无职如何辖制?一旦他们撒欢尥蹶子闹出格,折了我这个老货没所谓,连累您十三爷可就罪过不浅!”

    明明看出此事凶险,自个儿害怕揽事,心存畏惧但绝不能说出来,如此不但推不掉差使搞不好还得挨骂。关键时刻要找挡箭牌!这叫学问,而且是书本上读不来的学问,没有几十年官场历练是不行的。心中早有定数的十三爷示意他坐下,再次低声道:

    “你这头老家伙话多,瞎操心什么呀!当今皇上英明神武,这点事儿能想不到吗?保护小混混平安,对你们来说还不稀松平常,凡事也听岳先生的。以后找个偏僻地方把血滴子全灭喽。再跟朝廷要人,千万记住不留一丝痕迹,一个也别放回来!如果不是如此机密,我怎么肯放你这匹老马出去,你不念想本王,本王还舍不得你哪!”

    血滴子能被雍正看上眼,一个个岂是吃干饭的?而且家庭背景绝非马志民可以想象,怎么会平白无故摊上杀人灭口的勾当!当然,皇上肯定不会这么想,他认为这是为国除奸为民除害。后怕不已的马志民吓得浑身一抖,露出胆怯的目光,十三爷不可能把雍正的心思和盘托出,只好淡淡地解释:

    “血滴子名声不好,自皇上在潜邸就陪伴左右,仗着身份特殊难免干些不着调的事儿。如今越来越放肆,作威作福也不知道收敛,给皇上带来不小麻烦,也算自作自受。”

    卸磨杀驴念完经打和尚!人粗心细的马志民没怎么念过书,不懂得狡兔死走狗烹之类的官话,但民间不乏这样的智慧,而且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明白。他眼珠转三圈就看清其中道道,同时也意识到此事干系非小!稍有差错就不是掉脑袋的事儿,抄家灭门也稀松平常!可皇上发话,谁敢听旨不遵?

    “蒙皇上恩典,十三爷另眼相待,赏我差使。我纵使粉身碎骨,也保证把差使办得漂漂亮亮。”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自知推脱不了,马志民索性把心一横!拿出过去随康熙上战场的狠劲,再怎么说眼下的差使比金戈铁马的厮杀轻松,他内心豪情顿起,眼睛里精光暴射凛然道。十三爷无声一笑:

    “你个老货不用害怕!本王居中提调可保无虞,办完这趟差使,赏你一处外面的宅子,搬出去当富家翁含饴弄孙吧。记住,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此事办成不难,难在嘴严。除了你和岳先生,不许任何人知晓。去吧,准备好立刻动身去通州码头,不必再见我。”

    马志民长身而起,隆重地打千行礼,中气十足地答一声嗻!待他一走,允祥掸掸衣服立刻吩咐门口的大太监:

    “拿我的拜匣把岳先生请来,在书房摆酒。”

    外人听着可能头皮发麻,放眼天下,除了皇上谁有这么大派头?堂堂十三爷请他还得拿拜匣?还得摆酒?说起来没人相信,此人不过是王府里的书库管事,一个没落的读书人。姓岳名乐籍贯绍兴。其父当年任江苏昆山县令,书念得太多未免迂腐,满脑子先忧后乐,一心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挡了同僚上官的发财门路,被硬生生毒杀!老婆想不开也一条绫子了断,年迈的父母自然熬不下去,没多久双双去世。案情真相大白后,晚年的康熙被儿子们折腾的疲惫不肯,一味实行宽柔政策,强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岳乐的杀父仇人仅仅被罢官,载着十几船金银财宝、古玩字画、歌姬美女,吹吹打打准备回老家过逍遥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