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春秋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鱼肠剑

    thu feb 12 17:24:34 cst 2015

    在吴国这边,伍子胥满心欢喜的去见专诸。

    专诸,一个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勇士。

    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

    “一剑酬恩拓霸图,

    可怜花草故宫芜;

    瓣香侠骨留残塔,

    片土居然尚属吴。”

    专诸在遇到伍子胥之前,他的身份很低贱,是后人常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的屠户。当然了,如果仔细深究的话,这句话之所以被后人盛传,我们的屠户专诸兄弟也是功不可没。

    就这样一个平凡的屠户,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将要明耀史册。

    在遇到伍子胥之后,专诸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多少,依旧每天杀猪宰羊,也许最大的改变就是后来伍子胥让他认识了公子光,然后为了帮公子光成就大事,他不再做屠户,而是转行去干庖厨,独自一人默默来到做鱼最著名的太湖学烤鱼。

    经管后人把他尊为烤鱼的始祖,此时却依旧默默无闻。

    对于伍子胥来说,专诸是他逃亡到吴国后,结识的第一位挚友。

    伍子胥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他第一次遇见专诸的情形。

    那时的伍子胥很落魄,是的,像乞丐一样落魄,或许乞丐这个人群在吴国并不少,生活也不见得比农户差,可是对于伍子胥来说却是相当屈辱,因为在一个月前他还是楚国的贵族,楚国最出色的年轻一代,天与地的差别让他悲痛欲绝,唯有心中那团复仇的火焰在温暖着他的身心,逃难而来的伍子胥早已经几天没有吃饭,身上只剩一剑一箫,无奈,他只得吹起身上的玉箫,以求得遇知音之人。

    一曲《阳春》,一曲《白雪》。

    曲终,人散。

    他依旧无人问津,也难怪,此时的伍子胥身处吴国都城集市,来来往往皆是贩夫走卒,杀猪屠狗之辈,又有谁识得楚国名曲《阳春》《白雪》呢?

    过了片刻,伍子胥再次吹响玉箫,此次吹奏的是民间盛传的《下里》和《巴人》,他想,可能会有人赏识吧!

    果然,这回有很多人驻足聆听,不过伍子胥一曲未尽,人群中便有了骚动,笛声停下,众人一齐望去,只见五六个拿剑的汉子正在围殴一人。不,准确的说,是那五六个汉子正在被一人殴打。

    伍子胥看那人生得虎背熊腰,面相凶狠,尤其是气势汹汹,单单以其气势就足以压倒众人,他一人徒手对抗五六个剑士很轻松,而且观那人武艺不凡,出手犀利,比常人快出三分,所以围攻他的五六个剑士很快就被他打倒在街上,伍子胥只道这人勇猛,若是徒手搏击,恐怕自己也不是对手,就是不知道此人剑术如何?

    就在那人准备再次对躺在地上的敌人出手时,一声呵斥将那人阻止了。

    “诸儿!莫要动武。”

    听声音是一个老妇人。

    此时伍子胥惊讶的发现,专诸身上再无半点儿戾气,老老实实的站在摊位边,俯首帖耳,甚至都不再像一个屠户了。能把身上的气息收放自如,定是一位高人。

    在伍子胥关注那人的时候,那人也在注意伍子胥。

    伍子胥收回玉箫,那人自己来到他面前,他依然察觉不到半点儿杀气。

    “适才听闻先生吹奏笛曲,前两首大为可观,只是后一曲便不如前了。”

    伍子胥不由得对此人好看几分,他可不在乎此人是屠户还是酒徒。执礼向回。

    “落魄楚人,伍子胥。”

    “屠户专诸。”

    那是伍子胥第一次见专诸,后人皆传伍子胥慧眼识专诸,专诸何尝不是独具慧眼。

    从那开始,伍子胥便与专诸成了好朋友,知道专诸孝顺,伍子胥更是高看他几分,他闲来无事便来找专诸,当伍子胥得知公子光想要抢夺吴国王位的时候,他便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公子光也知其勇猛,便以兄弟待之,更是视专诸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一般。

    专诸感其大恩,便决定舍身以报公子光知遇之恩。于是才有专诸为了接近吴王僚,特地去太湖学烤鱼这一决定。

    军营外,专诸呆呆地站在那里,无论是从穿着还是神情面貌来看,他都极像了一位庖厨。秋风吹过,从他身上飘散出一股浓浓的鱼炙香味,很远就能闻的到,让人垂涎三尺。

    “专诸贤弟!愚兄可是想你想的好苦呀!”伍子胥见到专诸,快步跑到专诸面前,大笑着说,“走,愚兄这就带你去喝姑苏城里最好的酒,最近姑苏城可是新开了好几家酒馆,保证让贤弟喝个痛快。”

    专诸面色木讷,不似伍子胥那般激动,好像这一切都和他无关,虽然他刚刚遇见伍子胥的时候,他也满腔热血,侠义之情溢于言表,那次在伍子胥面前出手伤人,原因就是那几个别国的剑士笑话伍子胥,他一时看不惯就忘记了母亲的告诫,出手了教训那几个剑士。

    此时,一年的太湖学艺早已磨平了他所有的锐气,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专诸就好似一柄利剑被装进了剑鞘,但是,这可不是意味着这柄剑已经失去它作用,相反,这样的剑才能成就大事,它懂得了收敛,懂得了积蓄剑势,不动则已,动则必杀。

    再次与专诸待在一起,伍子胥感觉不到半分杀气,此时的专诸已经完全是一名善于烤鱼的庖厨。

    “愚弟专诸,见过兄长,不负兄长与公子所托,专诸已经学得天下间最美味的烤鱼的烹饪方法!”专诸神色恭敬。

    “好,好,”伍子胥大喜过望,拉着专诸就往姑苏城里去,“专诸贤弟,兄长这就带你去见阿母吧,在贤弟学艺期间,公子光对阿母敬若己母,所需一切皆应满足。”

    “专诸谢过兄长。”专诸受宠若惊,急忙回应伍子胥。

    伍子胥笑着说,“贤弟莫要见外,一切都是子胥应该做的,吴王僚不顾宗庙亲情,不顾礼教大义,一心要除掉公子光,贤弟能识此大义,为公子光做事,定当留名千古,为后人所赞。”

    他注定要名留千古,却并非因为他识得国家大义为国除贼。

    除贼?谁是贼?谁又是正义?

    “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

    专诸不再言语,他自是知晓公子光的计划。一年前,他正在街上卖肉,本打算早点手工回家,因为今天他的兄长伍子胥要来喝酒。一切收拾妥当,在他准备动身之时,忽然听到马车驶来的声音,抬头看去。

    一辆很豪华的马车,冲过人群,直接停在他面前,他本能的想要避开,这时又听到兄长伍子胥的呼声。

    兄长伍子胥和一个贵族从马车上下来,专诸又些失神,原来兄长已经有这般成就了!然后他就结识了公子光,公子光以礼待他,甚至屈尊向他母亲问好,专诸顿时觉得已经兄长得遇贤明。从那以后,公子光便经常来他家里,给他送酒送肉,并邀他与伍子胥三人共饮,一连过了半年。公子光终于言明他的图谋,此时专诸才知道,原来公子光才是应该做上吴国王位的人。他很想为公子光的大事出自己的一份力,可是他又放不下年迈的母亲。

    说起吴国的王位继承,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死后却没有把王位传给公子光,而是传位给自己弟弟馀祭,并留下遗命,要把王位兄弟相传,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包括公子光,因为他知道自己父王这么做只是为了最终把王位传给他的叔叔季札,延陵季子贤名传遍诸侯国,全天下的人都认为季札应当成为吴国的君主,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这个人就是季札本人,从他大哥诸樊,到他三哥夷昧,他一直在推让,最后直接就跑掉了。他这一跑倒是清静了,却为吴国留下了一个巨大隐患。

    因为老四季札跑了,老三的儿子接下了本该是老大儿子的王位,这使得老大儿子十分不满,此人就是公子光了。他暗中拉拢刺客,结好伍子胥,就是想要刺杀他三叔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吴王僚。

    想着日后报公子光知遇之恩,专诸跟着伍子胥来到公子光的住所旁,眼前是一所很大的府邸,至少专诸见过的如此大的建筑都是贵族或者朝中重臣的居所,可是今日他的兄长伍子胥却告诉他,他的母亲就住在里面,享受着富贵生活,被数十人服侍。

    专诸是个孝子。

    可以说,专诸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便是他的阿母,十月怀胎,三年方离母亲怀,专诸的父亲早亡,他一生的追求便是让阿母过上好日子。

    专诸走到门口,却再也没有走近一步,伍子胥静静地站立在一旁。专诸看着华丽如宫殿一般的家,他再也没有半点儿顾虑,犹豫片刻,他转身对伍子胥说,“兄长还是先带我去见公子光吧,专诸有别的事情要禀报。”

    伍子胥也不说什么,当即领着专诸从后门进入公子光的府邸。

    公子光正在陪家人吃饭。

    吃饭的公子光听到下人禀报,说伍子胥带着一个人前来求见,正在进食的他,当即丢下手中的肉食,跑出来建伍子胥。

    “子胥,你可回来了,可叫为兄大为思念,为兄不是说过吗,贤弟来访,不必通报,我家就是你家。咦!”公子光注意到了专诸。

    “壮士专诸!来人,摆宴,摆最好的酒宴。”

    对于公子光来说,再也没有比见到伍子胥和专诸更令他高兴的事了,他憋屈了好几年,那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吴王僚霸占这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让他吃不好,睡不好,还要时时提防吴王僚杀他以除后患。每时每刻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一切直到伍子胥的到来才改变。自从伍子胥投入他的门下,他才敢把自己的野心拿出来付诸实践,伍子胥的才能世所罕见,无论是军事还是政事,都是吴国少有的人才。他知道伍子胥急于复仇,而他急于夺位子,两人一拍即合,开始谋划大事。而专诸就是他们能否成事的关键人物。

    公子光摆宴庆贺专诸的归来,专诸也感谢公子光对自己阿母的细心照料。一阵寒暄过后,公子光辞退下人,开始商讨大事。

    除了伍子胥所说的时局要合适,专诸也提出一个条件。

    专诸说,“若要保证必杀吴王僚,专诸还需一柄利器。”

    “什么利器?”公子光和伍子胥同时问道。

    “壮士需要何种利器,光定为壮士寻来。”公子光不允许即将到了的大事出现一点点变故。

    “专诸听闻越国不久前曾向我们吴国献上五柄宝剑,大剑三柄,小剑两柄,皆为欧冶子大师所铸。专诸所要的便是其中一柄小剑,[逆剑鱼肠]。”专诸目光笃定,他只有一次出剑的机会,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只有欧冶子大师所铸利剑才可一击必杀。

    “[逆剑鱼肠]!”公子光一下子就想明白专诸为何点名要[鱼肠剑],吴王僚生性胆小多疑,出门必披甲佩剑,而且都是穿好几层铁甲,一般的兵刃很难刺穿他的护甲。虽然专诸已经可以借献烤鱼接近吴王僚,然后突然出手,但是若不能一击即中,那么专诸就会被吴王僚的护卫给砍成肉泥,专诸身死不说,吴王僚还是会活的好好的,恐怕以后再想杀他就更加困难。一想到唾手可得的王位即将离自己而去,公子光眼睛闪过凶光。

    “壮士安心,[鱼肠剑]本公子定为壮士取来。”

    公子光知道[鱼肠剑]封存在何处,事实上,在越国献上这几柄宝剑的时候他就在一旁观坐,[鱼肠剑]最为小巧,只有一尺大小,但却是做工最为精细的,剑身纹路清晰可见,如鱼肠一样,弯曲回环,这表明它的经过了千锤百炼。这一点和在[鱼肠剑]旁边的另一柄巨剑截然相反,那柄巨剑,名[巨阙],剑身近六尺长,剑宽也有两尺,因为太过巨大,做工反而不够精细,剑刃留有天然缺口,据说欧冶子大师曾花费很多精力去弥补它,修补它,终是徒劳,[巨阙]也是因此而得名。不过[巨阙]终归是巨剑,杀伐之气直冲天际,不远处的公子光却在[巨阙]的杀气之中发现了[鱼肠剑]的剑气。

    善长相剑的大师风湖子曾经说过:名剑如将,自成气势。

    即使相隔数仗,他依然能感觉到其中的暴虐之气,更重要的是,[鱼肠剑]天生逆纹,相剑师说它是一柄忤逆之剑,因此被称为[逆剑鱼肠]。

    公子光很喜欢这柄剑,他觉得这柄忤逆之剑就是上天赐给自己,让自己来了结吴王僚的性命。

    公子光对这柄剑多留了一个心眼,观察到它被封存在何处,等真正到了要对吴王僚动手的时候,他冒着一死也要取回[逆剑鱼肠]。

    “专诸塔”这首诗我很喜欢,在我看来,春秋之所以让人喜爱,让人向往,就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春秋五霸固然在当时威名远播,写到史册上依然没有了半点儿神气,只有这些人,每每读到他们的故事,总能让人莫名的激动,莫名的伤感。

    这是一个很纯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