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香
字体: 16 + -

第52章 大周女帝

    隆冬,京城落起大雪,银装素裹,万籁俱寂。

    卯时,阿棠爬起床,揉了揉朦胧睡眼,不经意间瞟到,茫茫苍穹,一条青龙横空出世,挟裹着震耳欲聋的呼啸声,朝着宏极殿的方向飞去。

    阿棠非常确定,这是一条比阿棠半龙半狐的血统还纯正的青龙。身似长蛇,鳞片坚硬,尾若鲤鱼,鹰爪威武,衔着墨绿色龙珠,所到之处,狂风大作,地动山摇,给人间带来瑟瑟发抖的恐惧感。

    宏极殿,文武百官皆为了冬至祭天而争论不休。

    “臣恳请天后娘娘,劝服陛下,于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大理寺少卿狄彬持着玉笏,大步流星,不卑不亢。

    话音刚落,少数坚持男权正统的大臣,连忙附议。

    “狄大人,此言差矣。文宗皇帝已在大明寺出家为僧,法号绝尘。”新任的太常寺少卿为明月坊的玉兔姑娘,穿起官服,不改妩媚姿色。

    太常寺,掌宗庙礼仪。关于祭天大典的筹备,正是太常寺的职责。

    语罢,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天后,大方地显露出喜悦之色。

    天后自临朝听政以来,主张唯才是用。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这些治世能臣不激起民怨,她向来放纵他们的各种有违三纲五常的行为。在天后看来,一个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贪官,比一个没本事的清官,更利于江山社稷。

    然而,这些治世能臣,偶尔也让她头痛不已。

    今日,倘若不能解决冬至祭天一事,明日,紫极殿外就有一堆吃饱了撑着的大臣,跪地死谏。

    “臣以为,既然陛下不理朝政,可由羲王出面,主持祭天大典。”从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升为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的李言,一语惊人。

    殿中侍御史,掌殿庭供奉之仪,对于祭天大典,也很有发言权。

    话音刚落,之前附议狄彬的大臣,纷纷赞同。连脾性过于固执的狄彬,立即对李言投以好感。

    这回,天后的脸色相当难看了。

    羲王就像个讨债的逆子,唆使了玉兰公主,处处与她作对。

    “羲王,一个体弱多病、患有龙阳之癖的闲散王爷,如何担当兼济天下的重任。”大理寺少卿贺望舒冷笑道。

    贺望舒是出了名的冷美人。但是,在来自于相国世家的良好教养的熏陶下,贺望舒极少这般冷嘲热讽,至多是语气生冷。

    “哦,本王才告了几日假,贺大人就急着编排本王的过错了。这不知情的,还以为贺大人对本王兴趣甚浓呢。幸好,贺大人用实际行动来澄清了这个误会。”羲王负着手,踱步而来,略显苍白的珠玉面容难以遮掩与生俱来的贵气。

    实际行动这四个字,可谓毒辣。

    这便是讥讽贺望舒朝秦暮楚,不守妇道,顺带打了自作主张将贺望舒许配给羲王为夫人的天后娘娘的脸。羲王不止一次如此挖苦。

    “够了,三郎!得饶人处且饶人。”天后恼道。

    “天后娘娘,儿臣作为大周皇室子弟,举办祭天大典,为父皇分忧,责无旁贷。”羲王行了君臣之礼,一番陈词,慷慨激昂,不容反驳。

    “如果天后娘娘不忍三哥太操劳,儿臣愿意效劳。”刚上任司农寺卿的玉兰公主出列,不苟言笑,同贺望舒一样,也是冷冰冰的美人。

    此刻,天后的脸色已经不是一个难看就可以形容的。秀眉紧紧拧起,环扫四周,怒气隐隐不发,却足以产生强大的压迫感。

    蓦然,鸦雀无声的宏极殿,居然摇摇晃晃,呈现坍塌之势。

    伴随着犹如电闪雷鸣的巨响,青龙飞入宏极殿,盘旋于半空之中。

    紧接着,侍卫们那颤颤抖抖的护驾之声,将天后围了个水泄不通,勉强形成人盾。至于文武百官,毕竟是凡人,见到真龙,也是吓破了胆子,碍于天后的威严,只敢寻个角落逃窜,乱作一团。

    “舒儿,别怕。”李言将摔倒在地的贺望舒拉入怀中,柔声安慰道。

    “龙族不是灭亡么?”玉兰公主眉头蹙蹙,喃喃道。

    “龙族……”羲王腰间系着的那颗五彩女娲灵石,熠熠生辉。只是轻轻地低吟,尘封于脑海深处的画面转瞬即逝,身子不由一颤。

    唯有玉兔,巧笑倩兮,脱了官服官帽,露出火辣的身材,尔后甩一甩乌黑秀发,当众跳起西域舞蹈,端的是妖娆万分。

    结果,那青龙,似乎颇欣赏玉兔的曼妙舞姿,轻吐龙息,就是百花绽放。春季的牡丹、芍药、桃花,灼灼其华;夏季的玫瑰、蔷薇、荷花,争奇斗艳;秋季的金桂、凤仙、菊花,馥郁芬芳;冬季的白梅、水仙、兰花,迎风傲雪。

    舞罢,玉兔行三跪九叩之大礼,极其虔诚,道:“玉兔谢过青帝。”

    青龙点了点头,看不出神色,猛然摆了龙尾,以秋风席卷落叶之气势,将那些保护天后的侍卫统统扔出大殿,听得一阵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好不凄惨。

    “青帝,冲着朕来,莫伤及无辜。”天后鼓足了勇气,捡起侍卫掉落的佩剑,指向青龙。然而,那哆哆嗦嗦的身子,还是出卖了她内心挥之不去的惧怕。

    “天后乃青帝之女,无需畏惧青帝。”玉兔笑道,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不落于艳俗的媚态。

    天后若有所思,迟疑许久,自知也无力对抗青龙,便扔掉了佩剑,昂首挺胸,走到青龙的跟前,本着从容就死的心态,闭上双眼。

    一旦合上双眸,天后想起了过去那个陷入泥沼而垂死挣扎的自己。

    天后的父亲曾经出任兵部尚书,权势滔天。先帝为了控制兵部尚书,便以选秀的名义,召天后入宫,却从不宠幸。

    在后宫,无恩宠,就可任人践踏,连宫女太监也不如。

    天后才貌出众,招致妒忌,日日过得如履薄冰。

    唯一的快乐,或者说这么多年来永生难忘的时光,就是同还是五皇子的文宗皇帝,在冷宫中私会,听五皇子信誓旦旦,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得知天后的惨况的兵部尚书,彻底寒了心,便在天后的哀求下,与五皇子勾结,帮助五皇子登上太子之位。

    待先帝驾崩,天后无子,被送入大明寺,落发为尼。

    文宗皇帝不顾元老的反对,亲自去大明寺,接天后回宫。同年,原来的三皇子妃,联同两位侧妃,请封天后为纯贤皇后,文宗皇帝欣然应允。

    天后呀,天真地以为,三皇子妃如她一样,是真心实意地爱着文宗皇帝的,便想着效仿娥皇女英,做文宗皇帝的红袖添香。

    不过,那时看走了眼,倒不是因为天后的善良,而是被册封为皇贵妃的三皇子妃,戏做得太逼真,竟然舍得将刚出生的北冥王和怀瑾王养在天后的丹凤殿里,对外称是天后的子嗣,以断绝朝堂和民间对天后的谩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们总是对做了母亲的女人格外宽容。

    天后还真以为,皇贵妃的德行,更贴切纯贤二字,便精心照料北冥王和怀瑾王,视如己出,却不知自己那愈发寒冷的体质,就是拜年纪小小的北冥王和怀瑾王所致。

    后来,兵部尚书被诬告造反,文宗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数落她这个一问三不知的弱女子,她除了哭喊着冤枉,束手无策。

    兵部尚书一家满门抄斩之日,天后再次进入大明寺,名义上是为文宗皇帝祈福,实则是变相地打入冷宫。

    天后无数次想过自杀,奈何她怀上了文宗皇帝的骨肉,也就是羲王。

    羲王天生体弱,既与天后在大明寺过得苦寒有关,也同北冥王和怀瑾王投毒所残留下的后遗症脱不了干系。

    当文宗皇帝查清了真相,还兵部尚书一个清白后,就急忙赶到大明寺,恳求天后返回丹凤殿。天后为了需要名贵药材时时吊命的羲王,不得不忍气吞声,继续做那个可笑的纯贤皇后。

    直至她生下玉兰公主,误入皇贵妃的圈套,第三次进入大明寺,她断了所有对文宗皇帝的念想,心如死灰。

    那年,大明寺的后山,桃花烂漫,她勾引了一个俗家弟子,巫山云雨,夜夜都是对文宗皇帝的无情背叛,好不痛快。

    为了给文宗皇帝种下永远的肉中刺,天后更是诞下孽种,机缘巧合之下,将那孽种与一个未婚的农家丫头所生下的男婴调换,送入云隐寺的云机住持手中。

    哼,文宗皇帝自以为杀了孽种,就挽回皇家的面子。孰不知,当年的孽种,还了俗,娶上娇妻,还日日出入丹凤殿,在文宗皇帝的眼皮子下,过着半是高僧半是俗人的逍遥生活。

    人世间,所有的真情,探究起来,皆是假意,唯独权力,不会背叛自己。

    天后回想起往事,以为不会流泪,结果泪眼朦胧。

    青龙剥下半片龙鳞,变幻成一方青纱,递给天后,用于擦拭眼泪。尔后,发出龙吟,似长长的叹息,黯然离去。

    “天后娘娘果然是青帝之女。吾皇万岁万万岁!”玉兔趁机跪伏在地,高呼道。

    青帝,乃掌管百花的青龙。冬至的祭天大典,正是祭祀青帝。

    然后,贺望舒拽着傻傻地愣住的李言,也高呼万岁。

    霎时,宏极殿的文武百官,不论是屈服于天后的权势下,还是相信那个青帝之女的传说,都向天后行了三拜九叩的天子之礼,拥护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而殿外,湘君撑着天青色的油纸伞,茕茕独立,似笑非笑。

    “湘君哥哥,你也是龙族吧。”阿棠站在湘君的背后,掐了传语诀,甜甜地笑道。

    “算起来,阿棠该唤本君,一声叔叔。”湘君笑道。

    湘君没有问,阿棠为什么得知青龙现身之际,第一时间怀疑到他。因为,凭借着龙珠,阿棠必然能够感知他的存在。

    “龙性最淫,诚然不欺阿棠。”阿棠托着小下巴,一副认真的小模样。

    湘君听后,无奈地抚了抚额头。阿棠这是误以为,湘君是为了偿还风流债而现出青龙的原形。

    不,湘君只是觉得,天后适合做女帝。

    冬至,祭天大典,大周王朝迎来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史称武宗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