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鹰岭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大燕西北,卖馄饨老人

    万里银雪,青松林立间独有一间小屋中烛火莹莹。

    楠竹收拾着姜阳给他搬来的被褥,屋内虽有炉火却因长期无人居住缺少点生气。到底时皇家虽占地不大也是东西俱全,木床,椅子等皆是上等木料,尤其是上面的浮雕更是精致的挑不出毛病。

    原本想透开窗户通通气,再一作想罢了吧,外面大雪虽是小了些,依旧是寒风阵阵。铺叠整齐之后楠竹躺在床上却也睡不着。

    在客栈的时候便知道姜阳的身份不简单,这整个漠北姓姜的只有大燕国皇族,只是当时觉得他应该是跟皇族有点沾亲带故,或者是皇家的远房亲戚在大燕有点势力的家族弟子什么的,未曾想到居然是九皇子。按她的想法皇子应该是足不出户的,就算是出去身边也会带有一大批侍卫吧,再不济应该也带几个能保护自己的高手啊,可是听于老头说他是一个人从漠北游到中原再到江南相遇,由此说来从江南到漠北也只有他们二人。

    在客栈中便知晓姜阳不习武道,也不习剑道,与寻常男子并无一二,只是身世较为显赫罢了,能是活着回到大燕实属不易。

    倒也算是男人,帮自己挡了一刀,长相也算是蛮好看的。想到这里楠竹一阵脸红,扭动身体翻了个身,屋内的炉火烧的有点旺些燥热。

    次日,皇宫,早朝。

    高位上的男人已经不似从前能直挺挺的坐在哪里,但威严依旧震慑朝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声音虽小,却是铿锵有力,字字清晰。

    “皇上,臣有事启奏。”一位身披甲胄的将军说道。

    说着便递上奏折,皇上身边的太监急忙下去,接过奏折递在皇帝手前。

    “放肆,后蜀小国胆敢犯我大燕!”

    奏折沿着台阶被狠狠摔在地上,皇上急火攻心,轻咳几声,台下众臣皆是一片唏嘘。

    “皇上,龙体重要啊。”下面众大臣说道。太监赶紧凑过去,皇帝挥手示意无碍。

    ”后蜀集结十万大军,兵临南疆,众爱卿有何见解?“

    眉宇间尽是忧愁,皇帝叹息的说道。

    ”回皇上,臣认为以后蜀的国力不可能集结十万大军。“

    朝下一位二品官员说道。

    ”那您是说张北山在捏造事实?“

    太傅姑苏涅说道。

    那位官员刚想开口说话,姑苏涅继续说道:

    ”皇上,臣认为以张北山的秉性,若有法子定不会惊动圣上,怕是这后蜀真的集结了十万大军。虽然臣也认为后蜀国并无此兵力。“

    如此一说,既认同了那位官员的话,也并未得罪张北山。

    ”姑苏太傅,认为后蜀这十万兵力从何而来?“

    皇帝问道。

    ”微臣认为,当前不应追究后蜀兵力的来源,而是应如何解南疆之困。“

    如此一说便将这话语的主权拉在自己的主场上。

    ”爱卿有何见解?“

    ”回皇上,东北吴越对大燕虎视眈眈,东北处不能调兵。臣认为应从西北藩王处调兵,大燕北处有青云山守住西北并非难事。“

    ”爱卿所言甚是,如朕所想。传令藩王徐洲梁调兵四万前去南疆。“

    皇帝靠在龙椅上沉思了一会儿便下命令说道。

    当朝之中当然有少数臣子反对迎战,应是讲和。只是应站之人所占甚多,后蜀国多年进贡大燕,现如今举兵来犯,何以受得如此轻视?

    以当朝局势迎战着实不妥,朝中局势不稳,众皇子虎视眈眈,君臣之心不一。可他后蜀举兵来犯,我大燕岂有不应之理?有朋自远方来,当时不亦乐乎!

    二十年已无征战,弯刀,长剑,戈戟,已然生锈,需与肉骨磨之!

    大燕,西北。

    历代以来西北之地荒凉,战事却是极少,西方的青云山绵延遥亘数万里,横穿漠北数个国家,居其地易守难攻。

    次日清晨,相较前几天大雪纵然是下的慢了不少,却依旧是不停,像是要一直下下去。

    关内甬道之上热热闹闹,地方虽是贫瘠却因为多年无外敌侵扰引来众多多个国家的游民,不少在此安定下来,娶妻生子。

    即便再是贫瘠,依旧有奢华的地方,比如洪福客栈,聚金赌场,尽是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可以消受的起的地方。在这消金窟之间却又一间破旧的草棚子,说是茅草屋便是夸大了,草棚子的老板是一个约莫五六十岁老头子,总爱做点馄饨汤,生意很是冷清,从未有人见过他的儿子,女儿,。老头子生性和善,脾气秉性随和,不论见到谁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几年前曾有商人看中这间草棚子所占之地,出重金想要购买,老头子并不想卖出,他说人老了没什么可做的,也做不了什么,只想路过人饿的时候能有一碗热馄饨吃。来这条街的皆是官员贾商富贵之人,能有多少人吃他这馄饨?老头子当时笑呵呵的说“有,有一人,只要有人吃他便做”。富商见说理不通便想强收,买通地方高官,便想强拆他这草棚子,只是后来便不了了之,街坊邻居看见的又说是来了一个跟他年岁差不多的老人,这老人是他唯一的常客,浩浩荡荡的带着一群兵马直接轰走了富商,勾结富商的官员也被直接革职。

    自此之后老人便一直在这里做馄饨汤在无人打搅。

    “老哥,这几天生意如何啊?”

    一位年龄与这间草棚老板相仿的老人站在人群之中对着铺子说道。

    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很是热闹,老人说话的声音很快被人群吞没。这声音并无特色,与普通人无异。

    “嘿嘿嘿,还是那样呗。还是老样子吗?”

    做馄饨汤的老人笑着说道。

    “还是老样子,一碗馄饨,一张大饼。”

    “好嘞,现在给您去做。”

    老人张开手在衣服上抹了抹,转身走进了草棚。

    草棚里设施很是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寒颤,泥土糊起来的圆筒炉子上放着一个大锅,旁边的盆里还有做馄饨的面团,老人切下一块面团,又是几刀面团分为数个小块,抬起袖子擦了擦满是皱纹额头上的汉,将面团擀成皮儿,挑起馅,捏,握,动作娴熟,如此往复。

    老人端起包完的馄饨走到烧开水的大锅前,缓慢放下去。放上虾字,紫菜,不到一刻钟馄饨出锅热气腾腾,老板捞出来之后便放进大碗里,端到老人面前。

    在配上一张大饼,老人旁若无人的吃起来。

    此街道繁华,多是各地各国商贾,一位头围翠丽色镶有金边锦缎的中年男人走到这里,突然停下脚步,对着馄饨老板说着不知何地的语言。

    老板驼着背脸色困难的看着这位商贾,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商贾旁边一位身材极瘦,面相凶恶的中年男子从后面走出来脸色傲慢的说道:

    “大人想要买你的这间草棚子,出价吧。”

    “嘿嘿嘿,我这铺子不买,您要是想吃点馄饨,我这就去给您做。”

    老头弯着腰语气恭敬的对着男子说道。可以看出老人很怕得罪甲商,怕惹出乱子,无二无女老头子孜然一身,只靠这馄饨铺子养着自己,最重要的是这馄饨摊子也是自己的一个念想,怎会卖给他人?说话间便转身想走进铺子里面。

    中年男子对着那位商贾不知说些什么,想必应该是老人并不想卖出铺子。商贾倒也是痛快从腰间取下袋子,砰的一声仍在桌子上,看得出这袋子中有不少银两。

    老人伸手将袋子推了过去笑着说道:

    “这位老爷,我不卖这铺子。”

    “别是不知好歹!“

    中年男子对着老人一声怒吼,如此年纪怎经得起这般惊吓,老人赶紧跪在地上,说道:

    ”老爷,我这铺子不能卖啊,我的等着我儿子回来,我怕我卖了我儿子找不着家啊。“

    老人跪在地上低着头,老泪纵横的说道。

    ”给你银钱是瞧得起你。“

    说罢中年男子一把抓起桌子上的袋子狠狠摔在老人脸前,袋子里滚出一地随银钱。

    ”老爷,我不能卖啊,我还有四个儿子啊,二十年没回家了。“

    老人并未看拿满地的银子,只是跪在地上向前挪上几步,捏住商贾的衣角。

    ”欺人太甚!“

    伴随着话音,方才吃混饨的老人从棚子那边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半只没有吃完的大饼。

    ”老哥,您先起来。“

    说话间,老人便过来俯身要扶起这小摊儿老板,商贾未曾发话他哪敢站起。

    ”老头子,我劝你别多管!当心惹火烧身!“

    中年男子恶狠狠威胁般的说道。

    ”烧身?哈哈哈。“

    一句反问老人便仰天大笑,继而说道:”在这大燕西北,谁能烧的了我?“

    中年男子见他并不听劝,还放出如此狂妄的言语,简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大手一挥身后几人便纷纷抽出雪亮的弯刀,一涌向前。

    街上远处突然传来群马奔腾之声,本是热闹的街上霎时间安静下来,纷纷放下手中的东西,俯首齐刷刷的跪在地上,远处行来一群身披铁甲,气势威武的骑兵。铁骑两边之大旗猎猎作响,大旗之上袖着极为张狂的血红大字——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