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23章 因郁郁上皇染疾

如今已是冬月,天亮得晚,屋内烛火通明。

王婉替皇上整理着朝服,轻声道:“陛下,如今天凉了,小毛衣裳只怕穿不住了。妾让人将那件狐皮大氅拿出来,陛下待会儿走的时候披上。”

皇上点了点头。

王婉从听琴手中接过青花云龙捧寿的盖碗,递给皇上,道:“陛下用些酥酪。”

皇上接过盖碗,喝了两口,就递给站在一旁的魏刚。

王婉又拿过一个小碟子,道:“陛下,这是制的仔姜,最是驱寒的。”

皇上拿了一块仔姜,含着口中,就匆匆出了屋子。王婉带着一众宫女、太监送到门口。

皇上回头对王婉说道:“你身子弱,禁不得冷风,快些回去吧。”

王婉心中一暖,脚下的步子一顿。

皇上走得极快,转眼已经出了昭信宫。

王婉兀自怔怔的站在门口,看着皇上的背影出神。

听琴劝道:“皇后娘娘,这里是穿堂风,最是厉害,娘娘回去吧。”

王婉这才回过神,抽身往回走去。

王婉生产时难产,产后虽然悉心调养,只是一时难以恢复。加上王婉为人心细,平日里思虑过度,所以身子越发的弱了。只是王婉素日里好强,人前勉强撑着,除了贴身侍女,外人一概不知王婉身子不好。

王婉回到寝室,恰好乳母抱着小皇子过来。因小皇子尚未满周岁,所以尚无爵位。

王婉见了,忙抱过儿子,轻轻的摇晃着,口中轻轻哼着。

小皇子见了母亲,伸出小手去抓王婉的头发。

王婉含笑看着儿子,心中满是欢喜:儿子虽然生下来是羸弱了些,但是经过自己的悉心照料,如今胖了许多。儿子是皇上的嫡长子……

王婉想到这里,脸上的笑容越深。

王婉抱着儿子哄了一会儿,乳母上前抱过小皇子,道:“皇后娘娘,小皇子该喂奶了。”

王婉将儿子交给乳母,自己在一旁的软榻上坐下。她一想到今日吕家姑娘要进宫,神色不由有些落落寡欢。

听琴见王婉的神色有些莫测,在一旁小心的说道:“皇后娘娘,李德妃派人来说李德妃昨日感染了风寒,今日不能过来给娘娘请安。”

王婉听了,脸上不由流露出一丝苦笑来:自己为博得贤良的名声,心中纵使再不高兴,对后宫的这些妃嫔表面上也要宽仁大度。王婉出身名门,自幼自然熟读《女则》、《女诫》,深知不应嫉妒的道理。只是她一想到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同床共枕,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王婉不由想到历史上那些名垂女史的“贤后”,她们难道没有过嫉妒?

王婉喃喃的说道:“不过博得了一个贤良的名声罢了。”

听琴见王婉神色有异,不敢说话,默然垂首站在一旁。

半晌,王婉吩咐听琴道:“你让人请太医给李德妃瞧瞧,再去告诉李德妃,好生养病。她若想吃什么,只管吩咐厨房去做,从我的药膳份例中扣。”

听琴忙答应了,去李德妃那里传话。

王婉看着听琴的背影,淡淡的说道:“古之贤后也是这般做的。”语气中更多的带了几分安慰的意味,只有王婉知道,自己是在安慰自己。

恰在这时,外面的小太监进来禀道:“皇后娘娘,刘才人来了。”

王婉微微点了点头,片刻后,就见刘才人带着侍女进来。

刘才人一进屋子,就福身请安道:“妾请皇后娘娘安。”

王婉摆了摆手,刘才人忙退到一旁站好。

王婉起身道:“时候不早了,该过去给太后娘娘请安了。”王婉说着,就带着刘才人去了窦太后那里。

却说宇文渊自从被软禁在上阳宫之后,因心情郁郁,身子日渐不好。这日一早,宇文渊咳嗽的痰中带了血。何忠慌了神,忙悄悄的来告诉了窦太后。

窦太后忙让人请了太医来。太医诊了一会子,只说是虚火上浮,因此才痰中带血。

虽然太医说无碍,窦太后心中终是不乐,因此悒悒不乐。

王婉和一众妃嫔见了,自然不好多呆,不过略坐片刻,就纷纷起身告辞。

王婉因见时候尚早,又因顺路,就去萧允的住处瞧瞧。

王婉一进结绮宫,就有小太监进去禀明了萧允。萧允忙带着宫女、太监迎了出来。

萧允迎上前几步,福身施礼,道:“妾请皇后娘娘安。”

王婉一把拖着萧允,道:“娘娘快快免礼。你我之间不必讲这些虚礼才是。”

因皇上称萧允为“娘娘”,加上萧允没有位号,宫中众人也都称呼萧允为“娘娘”。

萧允听王婉这般称呼自己,难免有几分别扭,也不答话,只是默默跟在王婉身后进了屋子。

王婉进了屋子,在居中的椅子上坐了,又拉着萧允在自己身边坐下,因说道:“我许久没看到小公主了。”

萧允看了疏影一眼,疏影忙进去唤了乳母抱长乐公主出来。

王婉从乳母怀中接过长乐公主,着实看了一阵子。

长乐公主也不怕人,睁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看着王婉。王婉伸手摸了摸长乐公主的脸蛋,长乐公主笑得咧了嘴,口中“依依呀呀”的叫着。

王婉看向萧允,道:“小公主真讨人喜欢。”

萧允看着长乐公主的目光中也带了几分柔和,笑道:“如今调皮得很,睡觉只是不老实。”

王婉因吕氏入宫,有些灰心,对萧允也没有了往日的敌视,倒是与萧允说了一会儿育儿经。

萧允见王婉的神色不似以前,心中有些纳罕,却不得不察言观色陪着王婉说了一会儿话。

王婉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王婉走后,萧允一直在揣摩王婉的用意,却百思不得其解。

王婉回到昭信宫,就有老嬷嬷来禀道:“皇后娘娘,陛下已经派人将吕昭仪接进宫里来了。”

王婉神色一滞,随即点头道:“吕昭仪就住钟秀宫罢,你这就过去帮吕昭仪收拾。吕昭仪今晚要侍寝,就不必过来了,明早再带吕昭仪过来罢。”

那老嬷嬷忙答应了,去钟秀宫安排。

王婉出了一会儿神,随即摇头苦笑:自己这是怎么了?王婉不想再坐着胡思乱想,就唤来听琴,让听琴把自己的那本册子拿来。

过了一会儿,听琴就拿来一本册子。

王婉坐在桌旁,慢慢的翻着。册子上记着宫中诸人、还有朝中重臣母亲、妻子的生日等。

王婉翻看了一会儿,指着其中的一页道:“胡淑太妃、裴敬的夫人都快过生日了,你准备两份礼物,准备好了拿来我看。”

听琴忙答应了,自去库房准备礼物。

却说王婉走后,萧允让疏影悄悄打听了一番,方才知道吕氏进宫的事情。

萧允听说是吕氏,不由怔了怔,想起昔日自己为了拉近建元和程伯瑜的关系,有意撮合程伯瑜和吕家姑娘。不想今日建元已葬在了京郊的一抔黄土之中,而吕氏也成了新帝的妃嫔。

一想到建元,萧允不禁泪满衣衫。

疏影在一旁瞧着,知道萧允是想起了建元,又不敢劝,只得去后面找承明。

承明听说萧允伤心,故意拿了一本书向萧允请教。

萧允见了承明,忙擦干泪水,替承明讲起书来。

到了次日一早,王婉刚梳洗完,就有小太监进来禀道:“皇后娘娘,吕昭仪来了。”

惯例:妃嫔侍寝都不留下过夜的。

王婉见吕昭仪这么早过来,知道吕昭仪必是昨晚侍完寝,就被皇上派人送回了昭信宫,心中倒好受了些,忙道:“让她进来罢。”

过了一会儿,就见吕昭仪进了屋子。吕昭仪一进屋子,就恭恭敬敬的在王婉面前的红毡垫上跪下,叩头道:“妾请皇后娘娘安。”

王婉见吕昭仪甚是恭谨,忙伸手相扶。

吕昭仪谢了恩,这才站起身来。

王婉暗中打量了这位吕昭仪一番,见吕昭仪的打扮极是合宜:头上挽着望仙髻,簪着一支喜鹊登梅镶珠的金簪,鬓边插着攒珠步摇,身上穿了一件银红色绣梅花图案的织锦长袍,带了几分喜气却又不张扬。

吕昭仪亲手给王婉奉了茶。王婉接过茶碗,道:“昭仪坐吧。”

吕昭仪谢了恩,这才在下手坐定。

过了一会儿,刘才人也来了。

待吕昭仪和刘才人彼此见过了,王婉就带着两人去给窦太后请安。

王婉带着两人到了上阳宫,正好窦太后和妃嫔们都在座。王婉请了安,就道:“母后,妾带了吕昭仪来。”

窦太后招手,示意吕昭仪上前。吕昭仪走到窦太后身边,窦太后拉着吕昭仪的手看了一阵,道:“如今比做女孩儿那会儿倒是俊了。”

众人闻言,都抿着嘴笑。

王婉听了,心中有些酸涩,只得勉强陪笑。

窦太后又问了吕昭仪几句,就吩咐杜妈妈拿了见面礼过来。

吕昭仪谢了恩,就退到一旁。

窦太后见吕昭仪举动有礼,暗中点头赞许。

众人正围着窦太后说笑,突然有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禀道:“太后娘娘,太上皇刚才吐了血。”

窦太后闻言,眼前一黑,缓了一会儿方才好些,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众妃嫔闻言,也要跟着过去。

窦太后摆手道:“你们留在这里等消息罢,你们一起过去,乱糟糟的倒添乱。”

众妃嫔闻言,自然不敢再跟,只得留在屋内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