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05章 因琐事建元遭斥

天阴沉沉的,格外的闷热。

宇文渊端坐在书案后,面色冰冷,恍若不曾感受到这闷热。

建元垂首站在书案旁,脸上带着几分不安。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你东宫的下人竟敢欺凌朕妃嫔的家人,难道是东宫上下不把朕放在眼中?”

建元闻言,忙跪下道:“儿子不敢。”

建元想要分辩几句,刚要开口。

宇文渊长叹了一口气,道:“你回去吧。”

建元知道此时自己多说无用,行了礼,就慢慢的退了出去。建元静静的站在御书房前的台阶上,看着如墨染一般的天空,心中一阵苦笑。

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劈开那浓郁的墨色,随即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起。

建元喃喃的说了一句,道:“暴雨要来了。”

豆大的雨点打在台阶上,洇湿了一片。

金亮上前道:“殿下,雨势甚急,不如等一会儿再走。”

建元恍若不闻,迈步朝外面走去。金亮无奈,只得撑起伞,亦步亦趋的跟在建元身后。

那些太监、宫女因大雨将至,早就各自找了避雨的地方,因此建元一路行来,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

雨打在伞上,沥沥有声,建元长袍的下摆已经被洇湿。

突然,建元看见有一个人踏着雨雾迎面走来。

秦王已看见了建元,朝前走了几步,微微含笑颔首唤了一声“皇兄。”

建元站住脚,微微点头算是回礼,随即就迈步朝前走去。

兄弟两人擦肩而过,连眼神都不肯交换一个。

建元走了几步,站定了,回首看向秦王,就见秦王自己撑着一把青油伞,伞上的桃花经过雨水的浸润,越发的鲜艳。

建元回过头,朝宫门行去,脚步快了许多。

马车早已等在宫门外,建元上了马车,突然觉得出奇的疲累,也就倚着软枕,慢慢的闭上眼睛。

建元虽然双目紧闭,可思维却是异常的清晰:昨日东宫的下人在集市上与人发生了口角,后来自己才知道那人正是胡淑妃的庶弟,自己特意派了刘德海去胡府致意。说起来,这不过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可今天宇文渊就知道了。

想到这里,建元睁开眼睛,眼中流露出洞察一切的精光,可随即建元苦笑了一下,自己纵使明白一切又能如何?自己小心翼翼,到底还是让人钻了空子。

雨越下越大,天地都笼罩在一片雨幕之中。

东宫到了,马车缓缓停下。早有小太监撑着伞候在马车外,建元下了马车,就迳自朝萧允的正房行去。

萧允听小太监来回禀说建元回来了,这才略放下心来:下午时,宇文渊突然派人宣建元进宫,事出突然,萧允心中难免有几分不安。此时,这份不安随着建元的归来而烟消云散。

建元一进屋子,萧允就迎了上来,笑道:“雨这般大,殿下怎么不等雨小些再走?”

疏影早就绞了一条帕子,递给萧允。萧允接过,递给建元。

建元接过帕子,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就递还给萧允。

建元怕萧允担心,因此只字不提宫中发生的事情。萧允与建元心意相通,隐约觉出建元似有心事,明白与刚才进宫有关。因见建元不愿自己知道,也就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

暗香从里间屋子拿了建元的衣裳出来,萧允亲自替建元换衣裳,又吩咐疏影道:“你去小厨房,让他们熬些姜汤送来。”

建元握住萧允的手,道:“不必忙了。”

建元的手指冰凉,萧允感受到了这股凉意,不由回握建元的手,想要温暖他冰凉的手指。

恰在这时,长乐公主睡醒了,乳母抱着她出来。

建元见到女儿,心中自然欢喜,也就伸手抱过女儿。长乐公主睁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建元高兴的举起长乐公主,道:“我的宝贝姑娘,想爹没有?”

萧允站在一旁,看着这对父女,不由微微一笑,眼中却闪过一抹忧郁。

疏影端着姜汤走了进来,萧允从建元手中接过女儿,道:“殿下且喝一碗姜汤驱驱寒气,受了寒气可不是闹着玩的。”

建元听了,只得端起碗,一口气喝下。

翠袖禀道:“殿下,太子妃,晚膳已经好了。”

萧允将女儿交给乳母,这才问道:“外面的雨可小些了?”

服侍的小太监听了,如飞去外面看了看,进来回道:“太子妃,雨停了。”

萧允点了点头,道:“雨既然停了,去请世子过来一道吃饭罢,一起吃倒热闹些,今晚做了世子爱吃的狮子头。”

翠袖答应了一声,就去了。

过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承明就带着两个小太监过来了。承明上前恭恭敬敬的给建元和萧允请了安,又凑过来看看妹妹,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长乐公主粉嫩的脸颊。

建元威严的看了承明,叫道:“承明。”

承明忙缩回手,垂下头。

萧允见承明委屈的模样,笑道:“殿下,承明知道轻重。”萧允说着,携了承明的手,去外间屋子吃饭。

承明如今已经十岁了,隐约知道了些许男女情事。如今萧允拉着他的手,他对萧允本有几分孺慕之情,此时不禁一怔。

萧允却依旧当他是孩子,携着他的手,来到外间屋子。

建元在居中的位置坐了,萧允和承明这才落座。

金亮站在一旁,帮着端菜。第一道菜却是清蒸八宝酒酿鸭子,萧允知道建元不喜吃鸭子,也就示意金亮将盘子挪到一旁。

萧允亲手帮承明盛了一碗,道:“如今天热,鸭子性凉,此时吃最为适宜。”

承明接过,道了谢。

建元见一家和乐,适才抑郁的心情稍稍缓解了些,也就对萧允笑道:“不要厚此薄彼才是,怎么没有我的?”

萧允见建元眸中闪着微光,知道他心情好些了,也给建元亲手盛了一碗。

这顿饭吃得倒也和乐融融。吃过饭,承明又坐了一会儿,就回房读书去了。

建元负着手,在屋内踱了一圈,突然对萧允道:“外面的雨停了,不如出去走一会儿。”

萧允听了,点了点头。

疏影忙拿过一件碧色蝉翼纱面子的披风,替萧允披在身上。

建元与萧允一前一后出了屋子,金亮、疏影忙要跟出来,建元摆手示意两人不必跟随。

骤雨初歇,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和草木混合在一起的清香。

天色已有些朦胧,加上雨后地上湿滑,因此萧允小心翼翼的迈着步子。

建元站住脚,轻轻牵住萧允的手。萧允脸色一红,心中却满是柔情。

两人携着手,慢慢的走着。

建元走了一会儿,终于将下午的事情告诉给了萧允,随即说道:“你别担心,我自有办法。我是怕你担心,所以回来时才不想告诉你的。但我现在只觉得憋得慌,才忍不住和你说。”

萧允回握建元的手,道:“殿下,妾有幸和殿下结为夫妇,今生今世,妾定与殿下不离不弃,祸福与共。今后有事,殿下一定要告诉妾才是,妾纵使不能为殿下解忧,但却愿与殿下一道分忧。”

虽然萧允的面容在暮色中看起来有些朦胧,可建元还是看清了她眸中的坚决,不由唤了一声“允卿”。

两人默默静立,温情脉脉。

归巢的倦鸟传来几声啁啾,夜色越发的浓郁,建元和萧允携手往回走去。

建元和萧允刚进屋子,就见金亮一脸的焦急。

建元因问道:“怎么了?”

金亮忙答道:“殿下,太子妃,适才梁昭训屋里的侍女过来回禀说昭训有些不好。”

梁昭训服侍建元的日子最久,建元心中对梁昭训还是有几分温情的,听了金亮的话,忙迈步朝外走去。萧允忙跟在建元身后。

却说梁昭训这大半年来,一直是好一天歹一天的。虽然请医调治,可却不见好。如今天气又热,梁昭训的病越发的重了。

梁昭训的屋子到了,建元和萧允一道进了屋子。

屋内的侍女见了,忙福身行礼。

建元因问道:“昭训现在怎么样了?”

梁昭训的侍女碧莲忙答道:“回殿下,昭训刚才又昏过去了。”

建元的脸上流露出几分愀然来,低声问道:“请太医了吗?”

“回殿下,已经派人去请去了。”

建元微微点了点头,就进里间屋子去看梁昭训去了。萧允跟着建元一道进了屋子。

屋内的空气中带着一股浓重药味,梁昭训盖着一床锦被,静静的躺在**,双眸紧闭,脸色蜡黄,整个人瘦得就剩一把骨头。

萧允在一旁瞧着,也难免有几分唏嘘:自己犹记得初入东宫时,梁昭训的模样。梁昭训虽然不是绝世佳人,可却也是一个美人坯子,但如今已经一点也看不出昔日的美貌。

建元在床边坐下,仔细看了梁昭训一阵,长叹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功夫,吴良娥听说建元和萧允来看梁昭训,也忙带着侍女过来了。她默默的行了礼,就退到一旁。

太医来了,萧允和吴良娥都回避到耳房内。

过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就听建元问道:“怎么样?”

片刻,太医的声音传来:“殿下恕罪,微臣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