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字体: 16 + -

第106章 久卧病昭训仙逝

建元听了太医的话,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吩咐小太监道:“你送太医回去。”

那太医行了礼,就躬身退了出去。

建元回头看了一眼躺在**的梁昭训,轻轻叹了一口气,对金亮说道:“你让刘德海来见我。”

金亮答应了一声,如飞的去了。

萧允和吴良娥从耳房出来,萧允见建元神色间带了几分无奈,却又不好相劝。

过了片刻,刘德海匆匆赶来。

建元吩咐道:“昭训的后事你用心些,虽然不能太过张扬,但也别太简薄了。”

刘德海答了一声“是”,就垂首站在一旁。

萧允又悄悄吩咐道:“这屋内的一切衣饰、器物都给梁昭训带着。”

刘德海会意,低声答应了。

建元又看了一眼梁昭训,站起身,迈步朝外走去。萧允忙跟在建元身后,刘德海也跟着出去要去准备梁昭训的后事。

吴良娥突然出声唤道:“殿下,太子妃。”

建元站住脚,回过头看向吴良娥。

吴良娥低声道:“妾想在这里陪陪梁昭训。”

“也好。”建元说完,就迈步出了屋子。

吴良娥要留下来,不是她和梁昭训关系有多好,而是她看着躺在**的梁昭训,心中颇有几分兔死狐悲的味道。

吴良娥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了,只是看着梁昭训出神:这就是无子无女姬妾的下场,当离开人世时,只有孓然一身,凄凄凉凉,没有人真心关心你。也许转眼,夫主就会将你遗忘。

想到这里,吴良娥的心不由满是酸楚。

烛影摇曳,屋内服侍的太监、侍女早已有些倦怠,加上没人理论,因此个个偷懒,不肯用心。

梁昭训突然张开眼睛,看见吴良娥,不由一怔。

吴良娥见梁昭训睁开眼睛,忙坐到床边,低声道:“昭训可要喝水?”

梁昭训苦笑了一下,微微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屋内。

吴良娥见梁昭训眼光发散,心知不好,心中害怕,忙唤道:“来人。”

服侍的侍女正在打盹,听见有人喊“来人”,一下子惊醒了,迷迷糊糊的跑了过来。

吴良娥急道:“快去请刘总管来。”

那侍女忙匆匆跑了出去。

梁昭训看着吴良娥微微点了点头,似有感谢之意。吴良娥一下子红了眼圈,忙别过头去。

梁昭训心中半明半暗,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吴良娥忍住泪,转过头,见梁昭训双目紧闭,心中越发的害怕,颤抖着伸出手,试了试梁昭训的鼻息,这才惊觉梁昭训已经咽了气。

刘德海已经匆匆赶来,见了梁昭训的情形,忙吩咐服侍的侍女替梁昭训擦身子,换衣裳。

虽然事出仓促,可梁昭训不过是东宫一个小小的妾侍,要准备的东西有限,因此刘德海早已准备妥当。

刘德海站在一旁,暗思道:如今东宫尚有太子、太子妃等一干主子,梁昭训自然不能在府中停灵,没的晦气。

想到这里,刘德海见梁昭训已经装裹好了,就让几个小太监将棺木抬了进来。

两个小太监抬起梁昭训,将梁昭训放入棺内。

刘德海因萧允有话,就让梁昭训的侍女将梁昭训的衣饰玩器等物挑好的放入棺内。

一时,诸事齐备,天已经蒙蒙亮了。

刘德海看了看天色,知道建元已经起身了,就过来回明建元梁昭训已经病逝,又道:“殿下,奴才想着昭训的灵柩自然不能停在府中,不如送到宝光寺停放。”

建元听到梁昭训病逝,脸上带了几分凄然,又听刘德海说要将梁昭训的灵柩停放到宝光寺,也就微微点了点头,道:“很好。”

建元说完,整了整衣裳,就去上早朝去了。

刘德海为人机灵,从建元这里出来,又去回明了萧允。萧允自然不肯多说,只是叮嘱刘德海诸事不可太过简慢。

刘德海亲自将梁昭训的灵柩送至宝光寺停放。却说这宝光寺在洛沧近郊,因此京中权贵人家有夭折的,或是妾室病死的,都送到此处停放。

刘德海待灵柩停放妥当,又留下梁昭训的两名侍女和几个小太监守灵,自己就带着人回来了。

萧允听说梁昭训病逝,心中也颇有几分凄然,但也只能付之一叹罢了。

萧允带着侍女进宫给窦皇后请安,因见屋内只有寥寥数人,也就趁便回明了窦皇后梁昭训的事。

窦皇后听了,叹了一口气,道:“梁昭训原来在宫中服侍了我几年,我见她模样、举止倒还出众,就把她给了太子。不想,她却是个没福的,这般年轻就去了。”

永平公主劝道:“母后,这也是各人寿禄的事,母后倒也不用难过。”

窦皇后点了点头。

恰好萧贵妃和胡淑妃到了,话头也就被岔开了。

待萧允从宫中回来,刘德海就过来回话。萧允听了刘德海的话,点头道:“刘总管安排的很妥当。”

刘德海忙拱手谢了,又问道:“太子妃,梁昭训屋内的东西除了给梁昭训带走的,还剩下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该如何处置?”

萧允道:“这些都赏给服侍梁昭训的侍女、太监,他们服侍一场,却也辛苦。另外,你让人查明梁昭训可有家人,查到了速来回我。”

刘德海忙答应了,也就退了出去。

建元下朝回来,萧允把自己的安排告诉给了建元。建元现在自然无心这些琐事,且他知道萧允素来处置得当,也就微微点了点头。

建元和萧允用过早膳,就去书房见詹事府的诸位师傅去了。建元隐隐觉得父皇对自己已不若以前那般信任了,因此格外注意要博得贤孝的名声。

建元走后,萧允刚要去小书房,就听小太监禀道:“太子妃,卫国公夫人来了。”

萧允自出了月子后,萧夫人自然不便常来,可还是每隔半个月进宫来看一次女儿。

萧允听说母亲来了,自然高兴,忙道:“快请卫国公夫人进来。”

萧夫人已带着侍女走了进来,因是在萧允房中,因此萧夫人也没行礼,只是说了一句:“妾请太子妃安。”

萧允让萧夫人在自己身边坐下。

母女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萧夫人问道:“怎么不见小公主?”

萧允掩口笑道:“长乐如今越发的能吃能睡,现在在里间屋子睡觉呢。”

萧夫人见屋内都是萧允的陪嫁丫鬟,就说道:“我昨日去瞧你姨母,问起上次的婚事。你姨母只是叹气,说伯瑜不同意。”

萧允皱眉道:“这般好姻缘,表哥怎么会不同意?”

“伯瑜不是你姨母亲生,你姨母自然不好说太多。如今看来,这件婚事只得罢了。”

萧允听说,不由长叹了一口气,道:“母亲不如让哥哥劝说劝说表哥。”

萧夫人道:“如今伯瑜的性子甚是古怪,我瞧着他与聪儿疏远了不少,每日里只和王家公子混在一处。”

萧允明白萧夫人口中的“王家公子”是指王绍政,而王绍政又是秦王的妻舅,不由一怔。

萧夫人又和萧允絮絮说了一阵子闲话,恰好长乐公主醒了,乳母抱过来给萧夫人看。

萧夫人从乳母怀中接过长乐公主,逗了一会儿,道:“小公主的模样越长越像太子妃小时候。”

萧允道:“额头长得却像殿下。”

萧夫人见时候不早了,怕建元回来,忙起身告辞。

果然,萧夫人走后没多久,建元就回房来了。

建元见了长乐公主,不由笑着将长乐公主抱在怀中,道:“我的宝贝姑娘可算是睡醒了。”

长乐公主看着建元咧嘴而笑,口中呜呜着。

建元扭头看向萧允,道:“允卿,你瞧姑娘正和我说话呢。”

萧允笑道:“长乐现在会说什么?”

建元抱着女儿,挤眉弄眼。长乐公主见了,挥动着两只小胖手,笑得流了满衣襟的口水。

建元越发的高兴,不想,长乐公主挥动着的小手一下子打在建元脸上,指甲在建元脸上划了浅浅的一道红印。

萧允怕长乐划伤自己的脸,吩咐乳母常给长乐剪指甲。乳母因怕剪了长乐的手指,因此不敢多剪,留下些许指甲。

萧允见了,忙上前查看,用帕子轻轻拂过建元的脸。

建元笑道:“不碍事的。”

萧允嗔道:“妾不是担心殿下,妾是担心自己留下泼悍的名声。”

建元听了,不由大笑,道:“允卿放心,如果别人问起,我只说是猫抓的。”

建元说着,将女儿交给了乳母。乳母福身行了礼,就抱着长乐公主下去了。

萧允待乳母走后,才低声把程伯瑜不允婚的事情告诉给了建元。建元听后,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萧允道:“妾已经和母亲说了,让妾的哥哥再劝劝表哥。”

建元皱眉道:“既然颖国公不愿意,倒也罢了。”建元没说出口的理由却是如今宇文渊对自己已经生了疑心,如果再让程伯瑜和吕家联姻,只怕宇文渊会更加心疑。

萧允也就不再说了。

建元握住萧允的手,道:“允卿的生日快到了,今年父皇、母后没去避暑,倒是热热闹闹给允卿过个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