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侠江湖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演武

    十年前,一场灭门之战,几乎将所有名门大派从江湖上除名。

    在此之后,江湖上的门派只剩两种:一种是实力微弱,不被朝廷视为威胁的小门派。这种门派的最强高手最多也是先天初期至中期,也算罕见,但未足以令朝廷忌惮。

    第二种是由灭门之战中幸存的门派高手重新建立起的门派。初时朝廷也在不遗余力地打击这些名门大派的余烬,但帮会逐渐兴起,严重动摇到朝廷的根基。光是遏制帮会的崛起,朝廷已是力不从心,实在没有余睱理会这些重建门派了。

    因此,大华皇朝只能抱持只眼开只眼闭的态度。如果这些重建门派没有宗师境武者坐镇,那就由得他了。

    没有宗师境高手的号召力,就算打上昔年名动江湖的门派名号,也召集不到什么真正的高手,掀不起什么浪花。

    青云宗,正是上述的第二种门派。

    洞虚、玄虚、清虚三人皆是昔年“天下三大剑宗”之一的云水剑宗弟子。云水剑宗是三大剑宗里唯一的道门,较之其他两宗,剑法多了几分飘逸出尘、直指大道的意味,隐隐然凌驾于其他两宗之上。

    三人都参与过灭门之战,侥幸生还。在朝廷对门派的管束渐渐放松后,三人毅然于七年前,在临州重建起了云水剑宗的分支—青云宗。

    青云宗只传授云水剑宗的其中一门绝学青云剑法。非是洞虚等人不想多传,而是三人在云水剑宗时,也只习得一门青云剑法。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外宣称:青云宗仅是云水剑宗的分支,不是新的云水剑宗的原因。

    毕竟只保留了原先十数门神功的其中一门……这新云水剑宗也阉割得太狠了。

    短短七年间,青云宗择优而选,倒也收下了五六十名弟子,算是人丁兴旺,在当今武林中,已是不可多得。

    但七年的时间实在太短,这五六十个弟子之中,尚未有人突破至先天,且年纪较轻,如今江湖又是波澜起伏,致令青云宗弟子大多没有云游磨砺的经历。

    真要较将起来,青云宗的实力并不强。

    这也解释了洞虚要武天展示武艺的原因,对久不出门的青云宗弟子而言,与武天这样的别派武者切磋较技,已是不大不小的磨砺了。

    此刻,全宗五十七名弟子,包括出家和俗家弟子,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演武场上,目视前方,静候宗主发言。

    当然,也有不少弟子在偷偷打量着武天。

    洞虚带着武天走到众弟子之前,朗声道:“今日武少侠途径我青云宗,登门拜访。本来武少侠远来是客,实在不该叫他动武,但本宗主念在我宗弟子少有出外磨砺,眼界浅窄。因此诚意邀请武少侠展示自身武艺,与我宗切磋交流,拓宽你等见识。难得武少侠不介意,爽快答应,这里贫道先谢过了。”

    武天忙推辞道:“不敢。小事微劳,何足挂齿?更何况与诸位交流所学,于我亦颇有裨益,该是晚辈道谢才是。”

    “武少侠太谦虚了。事不宜迟,贫道先让我宗弟子展示一下青云剑法,请武少侠指教。”洞虚目光扫过眼前的阵列,停留在志和小道士的身上:“志和,你出来。练一遍‘青云剑法’,让武少侠一观。”

    “久闻青云剑法刚柔并重、变化多端,今日正好一开眼界。”

    其实武天对江湖武学所知不多,青云剑法也只是见丁湘云演练过一遍而已,根本不知青云剑法的底细,但表面上还是要客套一下的。

    反正凡是有名剑法,都该刚柔并重,变化多端吧?

    志和依言出列,到一旁的兵器架上拿了一柄木剑,走到阵列与洞虚等人中间。

    “请武师兄指教。”话音刚落,不等武天回应,自顾自地耍起“青云剑法”。

    可以看出志和的“青云剑法”挺熟练的,运使剑招时没有丝毫犹豫,剑招连绵不断。但志和对剑法的理解不算透彻,招式一板一眼,衔接处稍嫌生硬。

    “青云剑法”在当年云水剑宗的诸多剑法中,可以排上中游。剑法以潇洒如意、姿态曼妙著称。虽然志和的剑法不算精深,但至少招式上是分毫不差的。从志和的演练中,武天也可想见这套剑法,领悟至精微处的风采。

    长剑本就是装逼利器,再配上这等神仙似的剑法……啧啧,那画风……

    武天表示很羡慕。

    一套剑法演毕,志和先是战战兢兢地看了师父玄虚一眼,转向武天,行礼之后,低首垂眉,缓缓退回阵列之中。

    玄虚对志和刚才的剑法似乎不太满意,轻轻“哼”了一声。

    洞虚彷佛没注意到志和的眼神,向武天说道:“怎么样?武少侠,你觉得这套青云剑法如何?”

    武天将适才志和的剑法在脑海中又演练了一遍,赞道:“青云剑法确实名不虚传。剑势连绵不断,剑招变化无穷,端是天下一等一的剑法。”

    “哦?”洞虚眉毛一扬,脸上掠过一丝惊诧之色:“武少侠眼力果然不凡。只看了一遍我宗的青云剑法,便道出了剑法的两大精义……恕贫道失言,少侠你是不是曾在其他地方见过这套剑法?”

    硬要说的话,自己的确见过丁湘云在院子中练剑……也就是早几天的事。虽然自己当时的心思没有放在剑法上,但无意中也留下了不少印象。

    “晚辈和丁姑娘交好,见过她练习这套青云剑法。但请前辈请放心,丁姑娘并没有外传剑法。”

    “原来如此。”洞虚恍然道:“武少侠能看出我宗剑法精义,的是十分了得。想必武少侠所习武学,也必能叫我等大开眼界。不知武少侠肯否赐教?”

    本来在待客厅中洞虚已说过此事,此刻在演练自家剑法后才要武天出手,礼数十足,武天也没有理由拒绝。

    “那晚辈就献丑了。”武天走到兵器架旁,随手挑选了一柄长枪。

    青云宗是剑宗,门派中人只用剑。但也许是考虑到类似今日之情景,其他常见的兵器,也有备上不少。

    武天拿了一块油布,将其包裹在枪头之上。

    虽说到了他这般境界,对自身的肌肉、真气掌控入微。只是切磋较技,力道自是恰到好处,不多半分,不少一点,绝无失手伤人的可能。

    但为防意外,也好教青云宗弟子安心,武天还是做了一层保险。

    枪?众人见到武天所持兵器,都是一愕。

    武林中使枪的武者的不多,精妙的枪技更是少之又少,但武天既得洞虚如此赞赏,手下定当有惊人艺业,是以众人愕然之后,都生起了期待的情绪。

    武天随意挥舞了几下长枪,发觉枪杆以椆木打造而成,坚实之余亦有一定弹性,材质相当不错。

    走到演武场正中,武天挥洒起自己学自许薇的枪法。

    许薇所授的枪法有一定招式法理可以依循,但具体如何运使,并不墨守成规,而是视乎情况而定,是以武天所用之枪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类,不论枪的轻重、软硬、长短如何变化,武天都能根据枪的特质,使出最适合的招数。

    但现在是演武而非对敌,武天并没有随心所欲、随意变化,而是将许薇所授的枪法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法度严谨,分毫不差。

    落在旁观者的眼中,武天的枪法拙于变化,却是简单直接,威力无穷,尽展其作为长兵器的优势。若易身而处,确也难以抵挡。

    洞虚抚摸着颚下的长须,神色凝重。身为先天高手,他的眼力自是比久不出户、境界不足的众弟子为高。

    在旁人眼中,武天的枪法只是招数凌厉、大开大合,他却看出武天的枪招虽然简单,但枪法境界却是抵达了某一种极致,招数间暗藏变化,给人一种敌人招数一变,他的枪法也能随之而变的感觉。

    洞虚微一沉吟,问道:“不知武少侠可有兴趣与我宗弟子交流彼此所学?”

    “求之不得。”武天欣然答道。观百家武学,砥砺精进,印证自身武艺,是武天下山的一大目标。此刻机会上门,他又焉能拒绝?

    洞虚的目光重新落回阵列之中:“志和,你出来请武少侠指点指点。”

    志和面无表情地出列,武天察觉他的眼神似有意似无意地往玄虚飘去,略感好奇:这个小道士,似乎很害怕他师父啊……

    “武少侠乃后天圆满之境,故志和你不必担心,输了也没有人会责怪于你。”洞虚仿似洞悉志和内心的畏惧,安慰了一句,旋即话锋一转:“但为免差距过于悬殊,失却切磋交流的本意,贫道提议此番较艺只比招式,不拼内力修为,双方都不可动用真气,不知武少侠你意下如何?”

    “这个自然。”武天的气血、筋骨强度远在志和这个后天中期的小道士上,哪怕不用内力,也是占了不少便宜。

    而且,招式上自己也不可能会输。

    “好,那就开始吧。”洞虚微一点头,示意志和先行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