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医
字体: 16 + -

第四季 第五集

    sun may 17 20:13:52 cst 2015

    我们知道,临床上可出现脾肿大的病种,除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还有便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伤寒,疟疾和日本血吸虫病。

    伤寒因临床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和玫瑰疹以及肥达反应阳性,因此江湖人称“傻脾大小白(白细胞减少)玫瑰,外斐为斑疹”,同土行孙克罗恩病一样,本病好发部位为回肠末端。因此,肥大白玫瑰和土行孙便成为了一对知心情侣。

    疟疾因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现大汗而缓解,常有脾大与贫血。因此江湖人称“寒战高热大汗间歇批(脾肿大)评(贫血)”

    疟疾治疗方面:1、氯喹:能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用于控制疟疾发作。2、伯氨喹:能杀灭肝内的疟原虫。用于防止传播和复发。3、乙胺嘧啶:能杀灭所有红细胞内外期疟原虫。助记词:控制绿(氯)地,防止快播(伯氨喹)。

    日本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发热+腹痛腹泻+荨麻疹+肝脾肿大=血吸虫病。本病好发部位为大肠壁(结肠)和肝脏。 急性肾盂肾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以及伤寒的治疗方案一样,首选药物均为喹诺酮类抗生素。日本血吸虫病和皮下肌肉囊尾蚴病的治疗方案一样,首选药物均为吡喹酮。

    我们知道,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一样,临床表现均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腹痛伴高热,好发部位均为直肠和乙状结肠,而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还表现为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因此江湖人称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为休克uc。 溃疡性结肠炎因其典型腹痛特点为疼痛-排便-缓解,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进食-缓解,因此江湖人称小杜十娘,又因其治疗药物中有氨基水杨酸制剂,因而定义为水性杨花,而华法林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形成慢性房颤,af>48h电复律前的首选抗凝药物,复律前法华林3周,持续至复律后4周,使得国际标准化率inr维持在2-3之间,因此,《炫医》将华法林定义为三心二意,朝三暮四的花心大萝卜,最后二人竟结合到一起成为知心情侣。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原名福志贺,在《炫医》中被定义为西毒,为青枝的父亲,也即小彬的岳父。

    肾综合症出血热不等于肾病综合征,发热上身出血肾损伤,头腰眼痛异型淋,补液纠酸是王道。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本病早期急性起病,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重者可有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因此江湖人称“非常传奇(腓肠川崎)”。实验室检查: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阳性,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治疗首先青霉素g,应从小剂量开始,分次给药,防止出现赫氏反应。

    霍乱表现为剧烈腹泻突然起病,腹泻特点不伴腹痛,无里急后重,可引起双侧腓肠肌痉挛。因此江湖人称“上吐下泻腿抽筋或重度低钠血症”。 反应期致病力是鞭毛和菌毛,不是荚膜和芽孢,霍乱肠毒素是霍乱的致病物质。实验室检查方面,粪便培养用于确诊,动力试验和制动试验可以作为霍乱流行期间的快速检测方法,增菌培养能提高霍乱弧菌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方面:早期,足量,快速的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脑囊尾蚴病首选脑ct检查,确诊用皮下结节病理活检。治疗方面:脑囊尾蚴病首选阿苯达唑,皮下肌肉囊尾蚴病首选吡喹酮。助记词:笨(苯)脑铜(酮)皮。

    我们知道,甲亢的并发症有:1.甲状腺危象2甲亢性心脏病3.甲状腺眼病4.甲亢性慢性肌病5.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6.甲亢合并妊娠7.血白细胞减少8.其它并发症: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白癜风、addison病、糖尿病、斑秃、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硬皮病、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回忆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趣味助记词:高凌风,高胜美,尿毒高钾酸中毒,三高血症视力差,低钠低钙和贫血,心衰心肌心包病,神经肌肉不宁腿,透析痴呆铝中毒,分泌失调肾骨鬼。与之相关联的新病种,名曰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典型病种名曰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麻痹。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不累及平滑肌,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治疗原则:提高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的兴奋性,主要是胆碱脂酶抑制剂新斯的明。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表现为 反复发作的驰缓性骨骼肌瘫痪或无力 ,同样的病种还有伴有低血钾的高血压的原醛症,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可出现高血钾,多尿期早期可出现高血钾,晚期因尿量增多可致低血钾。慢性肾衰竭可出现高血钾。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突发的骨骼肌弛缓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发病时大多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按血清钾含量的水平分为: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治疗主要是补钾。

    我们知道,上运动神经元发自大脑中央前回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在延髓锥体处大部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在各个平面上终止于脊而皮质脑干束在各个脑神经运动核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需注意的是除面神经核的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外,其余的脑干运动神经核均受双侧支质脑干束支配。因此,面神经核的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在《炫医》中被定义为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

    鉴于上运动神经元的特点,因此,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为:瘫痪肌肉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无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支配电位。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分为皮质型(单瘫)、内囊型(三偏征)、脑干型(交叉瘫)和脊髓型(截瘫或四肢瘫)(颈膨大以上病变出现四肢硬瘫,颈膨大病变出现上肢软瘫,下肢硬瘫,腰膨大病变导致下肢软瘫,脊髓半切损害就是对侧浅感觉和同侧深感觉障碍,总结四个字“同深对浅”)。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瘫痪肌肉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瘫痪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脊髓前角细胞,引起弛缓瘫痪,其分布呈节段性,而无感觉障碍;前根,其分布也呈节段性,不伴感觉障碍;神经丛,其损害多为单肢的运动、感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分布的支配关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