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经天行——水与沙
字体: 16 + -

第七章 和尚赶路,道士清修,王妃遇险,王爷回程

    这和尚的师兄居然是一名道士。

    紫阳冠,黑道袍,一边有节奏的敲击着放在前面的铜磬,口中念念有词。这个黑发长须道人正在与弟子做早课,看起来顶多四十出头。

    可是,晋博誉确实喊他作师兄。

    道观中突然来了三个风尘仆仆的僧人,那些道士也不奇怪。更有小道童自觉自为拿来蒲团,先行礼,再让三人坐下。

    晋博誉知道旻清上人的习惯,做早课时必须心无旁骛,不许有人来打搅,便知趣的招呼两位侍卫坐下,迅速入定开始禅修起来。只是苦了这两个什么都不懂的侍卫,好在他们也是高手,平时在皇宫当差也是动辄一两个时辰不能随便动弹,便干脆借这个机会调理内息。

    这一路确实很辛苦,他们没有想到晋博誉的身形居然如此之快,他们的年龄顶多当这个黑衣宰相的孙子,更是大内一等一的好手,居然只能堪堪跟上。他们终于明白为何皇帝并没有给晋博誉安排马匹,马根本没有他快。走西陵城到五台山,少说也有千里的路程,确实是日夜兼程,但也就两日便到了。

    也就半个时辰,早课还是结束。

    “恒光,现如今再吃斋菜你可还习惯了,一同用早饭吧。”晋博誉正入定中,脑海中便响起来旻清上人的声音,犹如在耳,瞬间被拉回尘世之中。待晋博誉再睁开眼,旻清上人早已经背身对他,往饭堂而去了。两个扮做和尚的侍卫还在调理内息,并没有听见旻清上人的言语。他们自然听不到,他们的修为,不是经晋博誉的指点,万万不可能在这一路上跟上晋博誉。

    “二位,一同去用斋饭吧。”

    “谢谢大师!”这一路上,晋博誉并不许两位侍卫喊他晋相,他出了朝堂便还是那个恒光和尚。二位侍卫这才收起内息,随晋博誉去往道观的饭堂。

    旻清上人用餐用得很少,只几口便放下了筷子,晋博誉也是一样。倒是二位侍卫恐怕是饿坏了,只是稍稍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跟其他人一比却像狼吞虎咽一般,在这饭堂里面不协调的很。

    晋博誉便跟旻清上人进了偏殿。一僧一道,一前一后,晋博誉恭敬地很,脚步也显然慢了下来,此刻又变成了平常的模样,一个年逾古稀老人走路该有的模样。以至于两个侍卫都奇怪,这到底是不是之前那个快到御风而行的晋相。

    “我知道你要来,但是我不会下山。”旻清上人一字一字说到。

    “师兄,我知道师傅不许你下山,但眼下灾劫将近,当以苍生为念!”

    “这便是当初你下山的理由?若不是“护国”数年你杀劫太重、分心太多,怎会看起来比我老上这么多。”

    晋博誉便再不能说话了,哑口无言。当初他下山,确实有一些私心在,但是他并没有享受人间荣华。他就是觉得,鸿王需要一个军师,而他有这个能力。至于杀劫,若是他没去也许鸿王早就被朝廷给剿了吧?

    “师兄是痛心你的修为,再念多少经都没用。其实当初我便用演算过,若当今皇上未能荣登大宝,今日的大济早已经风雨飘摇。北涂人气数确实未尽,近日又有苗头出来。你晋博誉去了,只是让这场战争更快些,这样苍生便能少受许多苦难。但是杀劫就是杀劫,不管你背后是为了什么!道德经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等你到了这个修为,你便能懂道法自然之真谛,也便会觉得当初的一切毫无意义。”

    “师兄教训的是!”

    “我有一徒弟,天资极高。我本想传他衣钵,看他命格却终究要归于尘世。我便没有要他束发,但还是在山中跟我修行。我前日已经差他下山去了,我让他往北走,随缘而行。他已经有我七成的功力,定能帮助到你!遁甲虽妙,终在人心;移山倒海,存乎一念。”

    回京城的路上,晋博誉还是骑了马。旻清上人给了他三颗金丹,他分了两颗给侍卫,自己服了一颗。这两名侍卫在金丹的药效下内息顺畅、真气充沛,全然不似刚赶了几天的路。晋博誉却不行,他知道他的身体若再连续强行运功疾行,即使有师兄的金丹也受不住了。

    与之相比,他倒是更想见见这个叫博乐和的师侄。

    他知道,自己的师侄定然是人中龙凤,一定能很快崭露头角。他也猜到旻清上人此刻差博乐和下山,定然是有什么重要事情交待。

    他并不去问,师兄做的事情,他从来干涉不了。因为,旻清上人只行顺应天道之事,他晋博誉即使宰相之尊,在天道面前,仍然只是蝼蚁一般。

    徐王妃的车骑还是出现在了沙城门口,只是徐王妃依旧是眉头不展。

    她跟录王分开后不久便遇险,纵是何秋肃奋不顾身杀出,也只是且战且退到了沙城后山,那边有一个隘口,暂且守了一阵。录王爷的行踪,其实是公开的秘密,或者说录王爷就是大摇大摆的走蜀地一路在回云同。虽然同兴帝不希望那样,同兴皇帝还指着录王爷一路上打探明沧瀚的消息。天下恨明沧瀚入骨的,录王爷肯定是其中一个。

    只是世子怎么这生不慎,赶在这个时间行踪全无。对方几乎算准了他们必定会有一拨人会在路过沙城的时候去找录王世子一般,自己纵乔庄打扮了,还是被认了出来。这也没办法,毕竟她们一行人的车马,还是比一般商队出众,随行人员也是看得出来训练有素。毕竟她徐王妃,是皇家,掩盖不住贵气。

    她也感激着录王爷暗中让何秋肃跟着他们,若不是何秋肃,其实有那个隘口他们也没有办法守到一个时辰。何秋肃是个会利用地形跟周围的一切树木山石的人,加上他的那一式秋水凌波,歹人虽然多,起初却也能够招架。在这种情形下,杜鹃起到的作用反而没有何秋肃大,她惯用两把短刀,暗器超群拔萃,只是对方都是用的长刀大枪,又要保护贴身保护王妃,对方两两配合杜鹃就近不了身了。要是一对一杜鹃凭借自己的速度肯定不梀,奈何人多。似乎对方并不想伤到徐王妃,所以只对侍卫一众下死手,死守着后山通往沙城的一路,让她们进退不得。徐王妃其实知道进了沙城就安全了,沙城内是不得动武的,这帮歹人应该听说过谭宗楼的本事。

    “杜鹃,若何护卫坚持不住,一定要及时杀了我。这是命令!我是大济的王妃,我不能遭受侮辱!知道没?!”

    “娘娘,我已经准备好与他们同归于尽了,我拼死也会护您进沙城去。”

    “杜鹃,你的轻功能逃走的,去告诉王爷一定要找到世子!我死了不要紧,再续弦便是,否则我哪里能够心安!”

    徐王妃已经明显判断到了,眼前的这一切,今天的这一关,自己可能是再也不能活着了。

    此刻她心里当然在思念录王爷跟自己那个杳无音信的孩子,还有她的兄长姐妹。

    “结束了嚒?居然是在这种地方,父母亲、大哥,我便要来了。”

    徐王妃正要抢过杜鹃用一柄短刀刺进自己胸膛,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间冒了出来。

    徐将行殁后,她最为敬重的另外一个男人出现了。连她都以为,自己的大哥已经死了。

    徐承宗出现的那一刻,她身边的那些本就不多侍卫大多数已经受了重伤。杜鹃仍然贴身在保护她,何秋肃已经因为体力不支而陷入重围,身上已经被血,眼看就要败下阵来。

    徐王妃根本想不明白“徐承宗”怎么会出现在了这里,之前听说徐承宗因为反对同兴皇帝被软禁在家,后来便在家郁郁而终,爵位也已经给自己的外甥世袭。自己当时还想赶过去,结果已经发丧,没能来得及,毕竟徐承宗是反对当今皇帝的,没有谁敢于操办。

    徐承宗一出现便在几个起落间解了何秋肃的围,只是这十多个歹人似乎不识趣的厉害,断不肯退。

    “何护卫,你且退下。”

    徐王妃眼中再也没有了惊魂未定,开始显露出来信心满满,她对自己的大哥不仅是信任,更是了解得很。更何况,这中气十足的声音,总能给她安定的力量,跟当初父亲一样。大哥不管是在谋略、带兵还是武艺上都完美继承了自己的父亲。起初也遵从过明沧瀚的命令参加过讨伐鸿王,可以说是鸿王起兵以来最大的威胁,几乎把明栋宸逼上了绝路——这也是同兴皇帝“护国”中唯一一次的绝境。只是后来他念及当时鸿王妃是自己的二妹,放了明栋宸一条生路。后来便被朝中言官攻击,远离了战场。不然这“护国”的结果,还真说不准。后来明栋宸进了西陵,当了皇帝,徐承宗却怎么都不愿意再出来为官。明栋宸不是太祖皇帝,但是还是把徐承宗软禁在了府中。

    徐承宗手持的,正是那柄曾经让大鋆朝诸位将领等等一干人等闻风丧胆的佩剑,徐将行的佩剑——星夜将行。那帮歹人似乎没有认出他来,但是还是把他围在了垓心。这时的徐承宗已经青筋暴起,身上穿的绸服下摆也已经扬起。对方终于有不知深浅的长枪刺到,他也不避,直接拿剑去格,枪头应声而断。再看那歹人,似乎没能反应过来,再发觉一阵震动终于从手上传来,终于感受到了虎口一阵酥麻。何秋肃看到,徐承宗的剑上,已经有了淡蓝色的剑芒,寒光逼人。

    那帮歹人也不惊,还是想一拥而上,对徐承宗下杀招。徐承宗只一个侧身便出了包围圈,手中那柄长剑上下翻飞,速度极快。剑影所到之处,皆是对方要害。这下围着他的那七八个歹人便是连还手都来不及,却还是想着来攻。徐承宗又找了个空档,背身对着徐王妃一行,一个后跳瞬间跳到一丈外。何秋肃离他最近,似乎看到一扇淡蓝色的剑芒飞出,直愣愣得朝几个歹人扑去。几个歹人瞬间便倒地不起,再也没有起来。

    “何护卫,给他们找药治伤去吧。”徐承宗说到,眼神中间充满了平淡,他自然知道王府这个护卫的本事。

    “大哥!是你么?”此刻的徐王妃已经双眼垂泪,又惊又喜。

    “三妹,我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本不应该出来的。这帮歹人都从过军,也不蒙面扮装,看出手的路数应该是北涂鞑子的精锐。似乎算准了你会出现,刚我暗中观察了一阵,似乎目标就是你。你儿子已经被他们抓了,知道你爱子心切,王爷过来又过于招摇,你肯定会自己来。”

    “他们是谁?为什么要抓我的孩子?我孩子还好吗?”

    “似乎是北涂新组建的一个类似玄甲军的部队,但是人数更少、战力更精,也已经有人渗透到了沙城,似乎是在密谋什么事情,你们看来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至于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姐弟俩一直在那边谈心,徐王妃虽然生在公爵之家,嫁于皇亲,但是终究还是女人。这几年的经历,可以说人生大起大落。许多艰难,只有心知。说到动情处,不免涕泪连连。憋了这许多年,终于见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一个自己以为已经失去的人,一个一直以来崇敬与仰望的人。

    不知不觉,夜已经深沉,二人看来今晚是不想走了。

    何秋肃当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草药也好,晚膳也罢,该弄的都弄了起来。还生起来篝火,众人环绕,倒也温馨得很。

    其实何秋肃也是有伤的,只是他的脾性不愿意说太多。他是个喜欢埋头做事的人,这也是录王爷信任他的原因之一。再说,此刻的何秋肃心中还是有些小侥幸的。毕竟刚经历过生死,毕竟,杜鹃在。那个他爱慕已久,却从不敢开口的杜鹃。一切都妥当后,他也坐下休息。徐承宗也来了几个随从,带来了行军的帐篷,也已经搭建好。今晚,这环境算是不错了,至少跟他进王府之前那么多次任务相比。

    杜鹃在篝火旁坐着,两手抱膝,远没有了平日作为王妃护卫的那股子凌厉劲,完全是一个小女人的身姿。她穿一件桃红色坠着白色云雀的窄袖,此刻映照在篝火下的脸庞,在何秋肃的眼中就如同那团篝火一样温暖。

    她似乎感觉到了何秋肃在看他,抬眼望去,四目相交。对何秋肃而言,看自己爱慕的人,是看多少眼都看不够的。只是此刻,何秋肃的心似乎凝滞了一样,不愿意去喘气,再转瞬间便开始砰砰直跳。这许多次,何秋肃经历生死,心脏也没有这般跳过。

    杜鹃抿了抿嘴,脸上淡淡地笑了。她哪里傻,她早就看出来了。今天几次遇险,不是何秋肃奋不顾身保护,自己哪得这般毫发无损。她也能看出来,何秋肃若不是分心保护她,凭他的本事别说全身而退,至少徐承宗过来之前毫发无损都是可以的。她心里也是觉得,这个何秋肃虽然话不多,却还是有本事的,那一阵,哪里有人有他这么灵巧。

    因为,她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心也调皮的跳了,似乎在笑她一般,她也不好意思起来,脸上泛起了殷红。

    只是这两人,还是不好意思彼此去踏出一步。这一切正好就被徐王妃看在了眼里,杜鹃对她而言,便如同自己那个妹妹徐步莲一般。这些小女孩的心思,她作为女人哪里看不出来。她也明白了录王爷安排何秋肃暗中保护,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心思在里头。

    “杜鹃,你不去好好谢谢何护卫?”徐王妃打趣到。这两人似乎感觉到自己的小心思已经暴露,脸都齐刷刷的红了。

    “秋肃啊,来王府七八年也没见你红过脸嘛。”

    众人便都心照不宣的笑了。确实,经历生死之后,这些真挚的情感给人带来的温馨,似乎比世间任何一样东西都要宝贵。毕竟,还能再拥有,就是值得感恩的。

    “大哥,今晚就准备在这野外之地露宿?”徐王妃问徐承宗道。

    “我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不便进沙城。而且自我淡出京城,每日基本只能这样。要么你去沙城宿一晚吧,那帮人确可能把世子带到沙城去。明知道可能是圈套,可是不得不钻。”

    “大哥,今晚便我不走了。父母亲都已经不在了,姐姐跟妹妹又在皇宫,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好容易见到大哥,就让我多陪陪你吧。你现在就住沙城后山吗?方便的时候,带个信给我,我就来看你。”

    徐承宗点点头,还是默认了。其实他来这边也没有多长时间,便隐居起来,他这一次永远远离京城是肯定的。自己还有个妹妹在云同,隐居在此,仅此而已,他才不去管这个妹妹是不是王妃。徐王妃对于他,就是一个亲人而已。至于那些随从,都是同兴皇帝也就是他的小舅子格外开恩,偷偷把一些无牵无挂的人安排给他照顾起居。这些随从也敬佩徐将军得很,忠诚可靠。

    徐承宗此刻突然想到自己也已经是个流民,在沙城附近隐居真是适合得很。

    徐王妃还是带着杜鹃跟何秋肃在沙城的客栈住下了,其他人都已经被她打发回了云同,毕竟都有伤,还是要回去休养。她估摸着录王爷应该也到了,有录王爷在,她也是安心得很。

    只是这次录王爷会以什么样子的身份来?徐王妃有些好奇,但是这会还是问不到。

    远处的五平堡,有三个人骑着马,缓缓向沙城踱去。

    一左一右是闵冬与夏守业,中间那位,只能是录王。只是这录王明显的换了一副脸面。

    他跑这么远去沐府城,就是去拿了一张人皮面具。

    此刻他便已经变成了武桂爷,之前他每次来沙城都会以这副面孔来,带着他那柄在云同城很少直接拿出来的梵花鎏金锤。

    至于闵冬与夏守业,这俩人不同于何秋肃跟乔春勉,乔何二人经常陪着录王爷私下出门,云同城内有许多人认识。闵冬与夏守业跟他们稍有区别,是常年戎装带面具的。他们经常要帮录王爷去做一些机密的事情,录王爷不许他们公开露面。只有此刻,之前每次来沙城也是如此,他们的脸终于是自己的。

    这王府四大护卫,对于“冬”、“夏”二位,大多数人都是只闻其名,不知其人。当然,二人的武功修为所走的路数不但与常人不一样,自身也完全相反。配合起来,倒是威力无穷,总体还是高于何秋肃与乔春勉。

    此刻的武桂爷当然想直接去找谭宗楼,可是他也知趣,沙城有沙城的规矩。想见谭宗楼,自然是需要一番波折的。

    他还不能暴露身份,所以怎么都不能直接去找谭宗楼“踢馆”。加上谭宗楼的七个堂主,应付录王府的两个精锐护卫依旧是说绰绰有余。

    “活动活动筋骨也好,好久没练了,膀子已经闲得生疼。”录王爷心里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