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帝君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一舞千钧棒

    栖霞虽有三人可乘浮艖入得小天外天,若是行事顺畅,或许可趁这几个时辰觅到一方飞仙台。( 起笔屋)

    但如此一来,栖霞这七人便分成前三后四两部。先去者如何且不去说,这后序四人既要抢夺铭牌,也须抵防妖魔甚至正道三教的挑战,只是四人却显单薄,易为人所乘。

    但若只一人乘艖而去,也不需去寻那先天灵气,只管将小天外天地理形势探明,待到众人聚与一处,再做图谋也未必晚了。

    更何况太岳书院队伍当中还有一位栖霞弟子,其崛起在即,卖上份好,又亏了何些。

    而另一位名额,自然要转与广寒宫。两派关系早已紧密十分,魔劫之中还需互相支持。

    吴浩说了几句,随后便命人送来两张铭牌,权作补偿之用。陆一鸣也不推辞,当即交与宁佐臣。他适才受了些小伤,能不动手,便不动手。

    而白灵归来之后手里亦是拿了两块铭牌,陆一鸣也不取来,只管让她拿了。

    陆一鸣看了诸人一眼,凌霜君神通最利,若使她先入小天外天,定然不会老老实实查看地貌,再者说来,她也不是陆一鸣所能遣动,是以乘艖之人最好是月写意。

    月写意行事向来谨慎细腻,加之以境界而论,她已是栖霞众人之首,即便遇到什么差错,也足矣自保,是以陆一鸣便出言让她去了浮艖上头。

    过了片刻,其余九人亦上了浮艖之上。陆一鸣看了片刻,也不由笑了。张出尘想来打的和他一样的主意,将名额转送了出去。

    全真教入局三人,不过却亡在江远秋手中一人,仅只得了两个名额。

    张出尘本拟将这一名额转送三阳门,许鸿却婉然拒绝。念起全真白马书院数万年交好,他才起意将之送与白马书院这处。

    而此次白马书院弟子之首陆一鸣恰恰识得。林子重。当年在小汤山林氏兄妹与陆一鸣相交最善,后来林子重得了机缘便携幼妹赶赴青州。

    而今忽忽近百年过去,林子重也有混元如一的修为,只是此时白马书院已然式微,这次魔劫他怕是不好渡了。

    那浮艖似有灵性,见十人皆入舟中,便吟鸣一声,扑打双翼上了天中。不过转眼之后,便自诸人眼底无踪,怕是要不得一二时辰,便能去得小天外天。

    这时天中某处忽而立起一道青翠玉屏,其上字迹密密麻麻,将五方斗剑弟子名姓尽书其上。

    五方弟子皆感手中铭牌一个震颤,便强自冲出,飞纵那玉璧自己名姓之中。

    而此后那玉璧之上名姓始是具了色泽。其中道门为白,魔教为黑,佛门为金,儒门为紫,妖族那处一片腥红。

    但这字迹并非全然带彩,像陆一鸣三字便只有陆字独白,其余尽是灰黑。

    其中也有异类,似宁佐臣白灵二人之名便是白茫茫一片,灵光肆意挥洒,大有把附近字迹遮去的迹像。

    他二人以浮艖之位换来两方铭牌,已是可从容坐待了。

    陆一鸣顾了左右,旋即吩咐余人且先旁观,不出那强自出头之举。

    宁佐臣等人皆是应了,独有凌霜君撇了嘴角,不与理会。

    正当此时,妖族那山头云烟倾时散去,将内里妖物露了出来。

    只是这时一看,几方修士不由一惊。妖物修行与道魔皆有不同。似那有根底的妖物一出世来便能与筑基修士相较,若吐吞日月精华日久,便可炼就妖身。

    筑基妖物实算不得什么,同等修为的修士往往可以一敌十做到尽诛。

    但若这妖物修出妖身,那即便是金丹修士也往往难敌。

    妖身精怪再往上修行,便可逐渐凝出妖丹,化作人形,法力神通不输元婴修士。

    似妖族处所来妖物便皆是修成妖身的妖物,按此而说这诸妖当是未化人形,可眼前这峰上却正站了百余人形妖物。

    陆一鸣用法目看了一通,哂道:“皆是用了化形丹,这手笔可真是不小。”

    若妖物功行到了妖丹之后,所化出的人形便与正常人一般无二。但若是服用化形丹等物,一身妖相并不能全然收去。

    似陆一鸣曾经见过的小狐狸妖月,便未能把尾巴化去。

    但饶是如此,正道这方看了那些人立而起的妖物也不禁发怵。

    盖因这妖物化形不全,其或是獠牙犄角不蜕,或是面目狰狞怪异,又或是身躯高大魁伟可有数人之高。

    见多之人虽可凭借这未褪去的妖形判断这妖物份属何类,却未必能看穿其根脚来。

    妖族虽说是三部十八王族,但内里妖兽种类数目繁多,就那飞禽部来说,便有鹏鸟,凤鸟,青鸟。而鹏鸟之中又有鹰、枭、鸦、鹊、鹤、鹭等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的品类。

    其品类不一,应付手段自然迥异,光凭一点外貌,实并不足持。

    正当众人心里揣度之时,一个身高三尺,手提木棍的毛脸妖物,横空一步走来,对那玉璧看了片刻,便随意指了玉璧之上金光露彩的字迹。

    这毛脸妖物诸人一看便知是猕猴妖类,但就是不知究竟是哪种灵猴。

    不过这毛猴既然点了般若寺那处,道儒两门自也愿作壁上观,待那群和尚探过这妖物底细,再收拾也是不迟。

    般若寺虽为正道五雄之一,执掌佛教门户,却因其自成体系,教义与道儒两门俱有争执,故不受得亲善。

    似陆一鸣与张出尘两人都未曾想过让出名额与般若一门。

    传言数万年前,般若寺本是独据一州。但全真教三阳宗广寒宫三家联手施压,让其出让半州之地与三阳宗,令其与一直强盛不衰的北海妖部频接,使其不得入内陆。

    那毛猴待了片刻,便有一提杖和尚走了出。它嘿嘿一笑怪叫道:“秃驴,看棍。”

    它竟是未待这提杖和尚立足稳了,便纵起一跃,一棍朝那和尚白亮的脑门砸去。

    这和尚法号昙明,修持般若寺七十二艺之一的降魔杵。见那妖猴持棍来袭,他把双肩一沉,反手一杖撑了上去。

    只听一声轰响过后,一人一妖便一上一下退了数丈。

    妖猴登时急了,这一棍它本已有偷袭之嫌,加之又是居高凌下,却未能从这贼秃手中占得便宜。

    它口里吱吱一叫,遂把一根棍子舞得水泼不进,朝昙明招呼过去。

    昙明也不抢攻,只顾立在虚空不动,手中金杖或拨或挑,或磕或甩,任那妖猴如何也招呼不到其身。

    过了一刻,妖猴忽而退开战圈,口里妖气一吐,便将人身收了,化作妖身之态。

    但见这妖猴身高三丈,浑身一袭金光卷毛,手臂胸腹腿足肌肉高高鼓起,显是带了一身蛮力。

    它把手中木棍朝昙明狠狠一掷,双手往身后一掏,又取来一根丈八金棍。

    这动作并无遮掩,众人皆瞧出这根金棍乃此猴长尾所化。猕猴王族好使棍类兵器者甚多,但有着金丝卷毛者,却无几类。见多者,已是猜出此猴根脚。

    昙明将那木棍挑飞之后,见这妖猴露出妖身来,亦是慎重许多。他沉肩一抖,放出一片金光,在天中化作一位朦胧金身佛像。

    再念动法咒之后,这金身佛像才往他身体附上。而他手中的金杖,也化作一根降魔杵。

    此法唤为舍利金身,甚时这虚影化虚为实,昙明便甚时成就元婴,也既是佛门所说的在世罗汉。

    一人一猴对视一眼,齐齐放开脚步,把手中杵杖高举而下。

    但两者此时力气相差无多,只听得金鸣声声震烁,一时难分高低。

    约有盏茶时分,那妖猴目中狡光一现,口里大声呼喝一声,便又擎起金棍,以力破华山之势向昙明和尚狠狠砸去。

    这一招妖猴已使了多次,昙明也不疑有诈,双手一举降魔杵,便将这金棍架了住。

    但那金棍忽而一软,前端呼啸带风直朝昙明头颅砸来。昙明措手不及,忙偏头躲避。

    但那金棍尾端仍是重重扫过其右肩,打飞一团血肉。

    妖猴一招得意,口中一喝,那金棍立时绕了数十圈将降魔杵缠了住。

    它猛而一拉,欲将这降魔杵夺了去。但昙明虽受了伤,一身雄力却丝毫也未衰减,生生撑住了。

    妖猴大怒,脑里灵光一现,将手中软棍送了去。

    昙明毕竟右臂受创,气力运使却不及先时灵便。遭了这妖猴一闪,立时蹬蹬后退数步,有些站不住脚来。

    而这妖猴趁此良机大步迈起,把砂锅大小的拳头狠狠擂在昙明太阳之上。

    昙明后退之后便知露出破绽,慌忙放了一团金光护体。这妖猴一拳虽重,却只使其头昏脑涨了一番。

    妖猴大口一咧,双手双脚齐齐发动,瞬间便出了数十拳脚。昙明被欺到身前,降魔杵也使出不得,只得以老拳回应。

    但他臂膀受创,未有多时,便遮挡不住,身上金光渐被击散。

    见到此状,妖猴心中大喜,忙用双手扣住昙明,把毛茸茸的头颅向昙明狠狠撞去。

    但听骨裂声响过了,昙明头颅便炸将出来,洒出一颅红白。

    妖猴伸手一抹颅上粘上的脑浆,便欲把昙明吞入腹里。

    可般若寺那处,一位白衣和尚忽而伸指遥点,一点金光便自昙明尸身蹿出,往他手里一座七级浮屠钻来。

    这和尚也不看那一脸嚣张的妖猴,只管专心诵经,为昙明作足法事。

    昙明虽是身故,但其舍利尚存只要带将回去,送入凡世转生,来世再入佛门,成就将胜今世许多。今世因果自由其亲手了结。

    这也是佛门惹得妖魔最厌一处,若灭不去舍利,终有回生之日,而且会变得难缠许多。

    那妖猴也不气恼,径直取了昙明铭牌。

    可便在此时,两道遁光自道门峰处直升而起,朝那妖猴直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