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无仙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宿命的相逢

    孙离前往司天监的路上心里暗自琢磨,那什么国师既然这么急着收徒,请托都请到了到了学宫这里,该不会是命不久矣,或者······摊上大事儿了吧。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点捉摸不定起来,看样子,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啊。不过,答应下来的事,祸福难究,也不好好轻易毁诺,就这么走着吧。

    “或许,只是嫌弃以前收的弟子资质太差,不能传承衣钵?”孙离这样想着,不禁为周国师门下弟子默哀。这年头,师父难寻,徒弟也不好当啊。

    司天监作为国朝重要的官衙,查风云气象,观星辰变化,定四时农序,理山川江河,又是国师办理公务所在,自然不同于一般府衙。而是单独划分出来,落地极广,在这皇城之内,宫城之外,几乎算得上老大哥级别的建筑了。

    孙离持着二师兄给的帖子,按着上面写着的地址,穿过玄武大道,向东路过朱雀大道,虽然早已曾游赏过上京的四大街市,但还是为朱雀大道的火热朝气而感染。不同于玄武大道的恪守规矩,这里更多的是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天下商贾、酒楼食肆,彩旗招展,呼喝不绝;街头杂耍者,担浆贩食着,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风流士子、大家闺秀,上演才子佳人的好戏,或者泪洒街口。

    孙离走在这里,感受着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上京风情,心中不知该作何感想,但更多的是对这样朝气蓬勃的生活的喜爱。离开凌云渡那处方圆不足百里的小水洼,不正是为了见识这样多姿多彩的繁华世界吗。

    在这纵横千里之间,哪怕还只是一名小小的通窍修行者,却也绝不感到孤单,这样广阔的舞台,终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上京,没有让他失望。

    呼出一口白气,伸手挥散,身子也有些微微发热了。尽管是过小巷、抄近道,上京还是太大,来到这座门前已经冬阳高挂了。

    司天监坐落在北方青龙大道上,面朝北开。经由历代国师修葺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青铜雕花的大门上镌刻着日月星辰、河流山川的浮雕。那些雕刻并不如何精美,甚至有些粗矿。它们静静排布在厚重的青铜门上,日悬高天,江河东流,万物生长,欣欣向荣。门匾上是繁复玄奥的神朝古篆,上书“司天监”三个古老的文字。

    盯着那些图案看得久了,会觉得它们都是活的,会有一种太阳在旋转,江水在流淌的感觉。那是一种照耀万物的生气,一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孙离静静站立良久,就这么抬头看着那些浮刻在门上的古朴雕刻,神情渐渐变得*凝重。这是对自然造物的敬畏,也是对自身渺小的感叹。

    “吱呀”一声木门开启的声音打断了孙离的遐思。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从旁边的侧门里走了出来。

    那中年人双目明亮,隆鼻扩口,倒是相貌堂堂,有股英武之气,着一身藏青色的到道袍,不过眉目间看起来有些忧愁,读书人的模样。

    “想必你便是家师所说的孙离了,请跟我来吧。”中年人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孙离拱手道:“正是学生,不知师兄怎么称呼。”

    孙离说自己是学生也没错,国师乃是大夏文臣之首,所有读书人都可以说是国师的弟子。读书人之间的事儿嘛,除了据说早已飞升的文圣人外,历代国师都客串一把天下读书人的老师,书生们也乐得有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庙堂大佬做自己名誉上的老师。虽然稷下学宫不同于一般的书院,但大多数学子们将来还是要入朝为官的,这一层礼仪还是要遵守的。

    孙离这么说倒不是拍国师马屁,而是他现在就已经俨然以国师弟子的身份自居了, “学生”两个字才喊得这么自然、亲切。

    中年人看着他,一时有些愕然,随后微微露出一丝笑容道:“师兄不敢当,叫我江右君即可。”

    那笑容不是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也不是淡然冷漠的笑容,孙离说不上来什么感觉,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没见过这样的笑。或许还是阅历不够深吧,孙离摇了摇头。

    从侧门进入司天监,给孙离的感觉就是大,而且空旷。穿堂过屋,一片巨大的空地显露在眼前。地上用青砖铺设出来连片的繁复玄奥的图案。那些图案充满了韵律美和结构美,机械却柔和,仿佛浑然天成。周围的花木,都配合着这个奇异的图案,让人置身其中,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生机,像是能够洗去身体里那些潜藏的疲惫。

    放眼望去,面前是烟波浩渺。这些主要由青、褐色砖石铺成的巨大的、精美的图案,围绕着一片波光粼粼的大湖。说是大湖,其实并不过分。因为孙离目光所及,皆是闪着波光的湖水,在一片金光闪闪中看见湖心处连绵的亭台楼阁。

    那些屋宇建在水面上,样式不拘一格。有煌煌大气的宝塔,有飞檐挂角的凉亭,有曲折连环的回廊,还有只是一片码头样的宽阔空地。

    江右君挥手招来一叶扁舟,带着孙离踏上小舟,单手掐诀,往前一指,舟儿破开风浪,向着湖心驶去。

    孙离打量着脚下看着有些残破的扁舟,没有人撑杆摇橹,就这么乘风破浪洒然前去,显然也是一件宝物。啧啧,没想到未来的便宜师傅家业这么大,连代步都用法宝,想来自己这关门弟子好处多多啊。

    不多时,扁舟已稳稳当当停在一处前伸入水的石阶前。随着江师兄的步伐,孙离偶然一瞥,饶是以进京后的见多识广,也被连番惊艳得说不出话来。

    青铜铸造的十丈长宽的浑天仪,仪轨缓缓流转,像是星辰在转动。镂空的腹部里齿轮紧密咬合,发出清晰低沉的金属摩擦声。

    造型精美的水车通过木板连着下面的大湖,源源不断地将湖水抽取上来,灌入一个形状像是飞鸟的机关中,不知作何。

    还有更多孙离不曾见过、听过的奇形怪状的东西,不过知道现在不是探究这些的时候,没有多问,只管跟着走路。

    来到一处看起来平凡无奇的木楼前,江右君朗声道:“师尊,孙离来了。”

    “来啦,进来吧。”好熟悉的声音,好熟悉的语调,好像,好像在哪里听见过。

    带着一丝疑惑,孙离迈步踏入门中,一位老者正伏于案牍,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

    “是你!老神棍!”孙离心中一怔,差点脱口而出。

    眼前看着慈眉善目的老头,未来的师父,不正是那日在街头给他看相批语,要收了他的那个老神棍吗。

    世事原来无常,到底还是落在他的手上了,孙离心想。早知今日,当时我纳头便拜,怎会说那些江湖话。好你个大夏国师,还玩微服私访那一套,很好玩是不是,今日相见,真是好生尴尬。

    “小友,我们缘分未尽啊。”老者笑呵呵地说道,完全没有提起那日之事的意思,“老夫周凤九,听子潇说起过你。”

    江右君领着孙离进来后就悄悄离去,室内,一老一少二人相对而望。

    虽说脸厚心黑也是梁丘老爷子曾经重点给孙离讲授过的,可是凌云渡码头上大都是些老实巴交卖苦力气的汉子,他还真就没把这项本事给掌握好。

    当下,孙离有些尴尬的站在堂前,进退失据。周凤九沉吟少许,也理解少年人的心思,不过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来思量。

    “孙离,我来问你,可愿入我门下。”

    孙离心说老家伙你可真够心急的,我还没转过弯来,你倒直接要收我为徒。也知道这一次机会难得,失去了恐怕再难遇到。不过也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天下间没有不付出就收获的好事,纵然还是少年,也早已明白前路艰险只怕更胜往昔。现在答应下来,日后的一切因果便也一齐应承了下来。是祸是福,或得或失,难以预料,只能拼尽全力,争流而上,骨子里潜藏着的血液不愿冷却,奋勇拼搏,只为见从不曾见识过的风景。

    “弟子愿意!”孙离就要行三叩拜师大礼。

    周凤九站起身来,一阵清风扑面,已来到孙离面前,右手虚抬,扶住就要跪下的孙离,满面红光,神情里是矜持不住的喜悦。

    “好!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周凤九的嫡传弟子了。”

    孙离这时抬头仔细看去,还未来得及思索他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却心中一惊,才几日不见,便宜师父头上华发已生,面容也苍老了些许。

    或许真是摊上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吧,孙离心中思衬。既然入得门下,便也是其中一份子,该出工出工,该出力出力,孙离早已有这样的觉悟。

    “师父,你这······”

    周凤九挥手打断孙离想要说的话,和蔼甚至慈祥地看着面前还满是稚嫩的弟子,这偏远之地、稷下学宫的少年,到底能走到哪一步,能否继承他的传承,肩头上的担子是否太过沉重。

    “怎么样,为师还是为师了吧!”周凤九捻着夹杂白丝的胡须笑道。

    孙离心中愕然,这个师父,真是有趣啊,看来这趟司天监来得不坏。

    孙离没有想到,这次与大夏国师的再相逢,其实坏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