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院
字体: 16 + -

五三、孤寂的夜,突萌撰写《化成院》的冲动

    sat aug 29 00:08:25 cst 2015

    白天总是忙着接待不多的普通游客和更多的唐安市政商文艺界以及集团内部的客人,渐渐的,我已经分不清大明寺是一个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是一个有点特色的“农家乐”?还是一个以内部接待为主的特色会所?!到了晚间,有时我会回唐安市区,但更多的时候会留在大明寺。制作需要用的表格或是制定大明寺的规章制度。当打印机打印出来那些东西之后,李大爷会问:

    “你在用这个写文章?”

    “是的,用电脑写,写了改的话方便一些。”

    “现在科技发达了,不用笔也能写出文章来了。”

    说了这话后,他不停地咳起嗽来。

    “你最近好像咳得更凶了,对了,差点忘了,今天上午从怀源帮你带了止咳药?”说着这话我从抽屉里拿出药来交给了他。

    “多少钱呢?”

    “不多,不用给我。”

    “不行,你老是给我带药,一定得拿钱给你。”

    “下次再一起给吧。”我的确不想收李大爷的钱,于是找了这个借口。和他相处,从第一次到大明寺他看到我时,我便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亲切。那种亲切感有点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的感觉。

    “好吧。公司还没有叫你辞退我吗?”

    “还没。”

    “这是早晚的事。如果我走了,你会怎么办,小曾你不可能像我一样一个人在晚上守这庙子吧?“

    “我虽然胆量不算小,但真要让我独自守荒山野岭这么大一块地方,还真会有点害怕,况且上面还有那么大一块坟地。我想我会让高总以及厨师和我三人轮流每天安排两人值守。”

    “年轻人一个人守在这儿肯定会害怕的。如果是叫我在你这么大年龄独自晚上守这儿,也会害怕。你先忙,我在外面巡察一下。”

    李大爷拿着一把强力手电出了门去。于是手电的光柱和他的咳嗽声一起出现在了大明寺的每一个角落。

    我在电脑前做完手头的工作,发了一会儿楞,也走出办公室所在的厢房。来到一处栏杆,凭栏而望,但见一天繁星,秋月泠泠,中秋已经过了,正是向着晚秋过度的季节,山风吹来,透着若有若无的清冷。突然想起了高中时那个寒假我埋头苦干写下的、十多万字名叫《堕落》的小说。

    ‘那时没有多少人生阅历,却敢写,如今在这江湖上折腾了这十多年,也算有些经历了吧,何不趁这秋意渐浓的夜中,开始动笔,试试自已还能写出十多万字不。’这个想法一萌动,我便点燃一支香烟,站在秋夜中开始了无尽地思考。

    李大爷走到我面前时,我浑然不觉。

    “小曾,你想家吗。”他说这话时吓了我一跳。

    “没,在想其它事。”

    “就没想老婆。”

    “老婆我道是经常想的,可她估计不会太想我,我俩关系不算太好。”

    “那你在想什么呢?”

    “想写小说的事。”

    听到我这话,借着月色,我看到了李大爷的脸上出现了一种无以言表的复杂表情。沉吟了半晌,他问我:

    “你自己写吗?”

    “是的,只是刚才跳出来的一个想法。”

    “听说大明寺那些说明、简介这些东西全是你写的。”

    “是的。”

    “那你应当能写小说,你所写的小说会有《三国演义》长吗?”

    “不会那么长吧,这只是一个刚产生的想法,李大爷,写不写还难说呢。”

    “如果要写,会叫什么名字呢?”

    “我想会叫他《化成院》。”

    “也叫《化成院》?!”李大爷说这话时,语气中竟然透出一种深深地惶恐,这让我非常奇怪,隔了好一会儿,他又问。

    “那不就和陆游的那首诗叫一个名字了吗?”

    “是的,我的小说会和大明寺有关系,所以我想取这个名字。”

    “我们化成村的老百姓不管读过书还是没读过书的,都知道《化成院》这首诗。你要真取这个名字,我可要感谢你。”

    “感谢什么啊,写都还没写呢,写部小说可不是写首诗那么简洁那么快。不过,如果是写了,里面肯定有你李大爷的名字呢!”

    听到这话,身体越来越差的李大爷突然有些激动了:

    “《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最后都出现在小时候所看的话本、川剧里面了,后来看电影电视里面也都有他们。你要真把我李大爷写进你的小说里面,那我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出现在电影电视里面呢?”

    “我可没有那样的能力啊,那是四大名著,只有优秀的小说才会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我只是想写而矣,只是一个想法而矣。”

    “如果你写了,咱们化成村的老百姓就知道有两个化成院了。一个是陆游写的,一个是小曾你写的。”

    “这个首先我得写出来,其次写出来得有人发表,才会让大家知道。光发表了也没用,还得看有没有影响力,没有影响力,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没有人记得了,就算是化成村的老百姓都不会记得。现在这世道,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何况我要写的是长篇小说。”

    “不管怎样,小曾,我和你接触也有些时间了,看得出,至少你还是想为大明寺做些事情出来的。只要你写,写得怎么样不重要,但有这份真心就行了,我从小和大明寺相伴,对这儿有感情,所以才愿意这样清苦地守着他。但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早晚就会离开大明寺,到时候我想交给你一样东西保管。”

    “什么东西,只要不是太值钱的东西就行了,太值钱的我可不想帮别人保管。”

    “到时候我再告诉你吧。我有些累了,先去睡了。”

    李大爷回房间之后,我站在栏杆处,继续思考着我是否写这小说,如果要写怎样去写。一只野猫突然从我身旁飞窜而过,吓了我一跳,思路全被打乱。山后的那一大块坟地处也传来奇怪动物的叫声,不想又跳出什么黑黑的东西出来再吓我,于是飞快回到办公室关了电脑。再到自己的厢房,洗漱完毕,继续躺在床上思考着这个问题。

    天刚亮不久,发生了一场震级不算太大的余震。震级虽不大,但地震所造成的二次灾害让先前已经修补好并放满水的放生池池底地表再次破裂,水漏得干干净净。我只好向陶董汇报,最后免不了又拉了一大车水泥,认认真真重新做了漏缝处的防水处理,结果算上人工材料,又让公司投入了一两万元钱。

    因大明寺建筑较老,这样类似的事情总会隔段时间便会出现。这也许是陶董始料不及的,像大明寺这类建筑面积较大又是老建筑居多的项目,不管你想如何压缩开支,却总会逼着你进行持续必须地投入。何况还刚经了5.12大地震,次生灾害一直伴随着我呆在大明寺的日子里,也不停歇地让陶董为大明寺掏着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