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院
字体: 16 + -

五二、千年双楠,你见过多少次望尘态

    fri aug 28 00:03:35 cst 2015

    一日,张虎突然拉着五个展板来到大明寺,这展板正是当初为在罨画池公园举办的“陆游文化节”设置的,文化节后,搬到了集团仓库。现在突然拉到了大明寺,不知有何用途,问张虎,他亦不知。

    不一会儿接到陶董手机,告诉我,今天下午唐安市市委书记要到大明寺参观。吩咐我布置好五个展板,同时马上打扫好寺内的卫生。

    这可是大事件,想想当年,大明寺的“肥僧”迎接的陆游位居通判之职,在南宋,这大概相当于二把手的地方官员职位。而在当世,市委书记则是地地道道的地方一把手了。我组织大明寺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来了一次紧张地扫除及布置。

    李大爷认真地打扫着寺内的卫生,当他清扫到《化成院陆游嘲僧》那块展板时,停了下来,驻足看了良久,不知为何,见他突然全身颤抖,并用手抹着眼泪。其它人没有注意到,但正巧让我看见了,觉得好生奇怪,于是上前问:

    “李大爷,怎么了?这不是一个叫人伤心的悲剧故事吧。你怎么了呢?”

    “没什么,没什么,我突然想起其它事了。和这个没关系,没事没事,你忙,你忙。”

    说着便又扫起地来,每个人都有可能突然想起什么事儿来,我亦很忙,不便多问,亦未多想,走开了。

    在约定的时间,唐安市市委书记准时到了。书记是一位女士,个子挺高,看得出年轻时定然是位美女,我曾在旅行册页上见过她推荐唐安市旅游的文章。如果不是秘书代劳,肯定也就具备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一行只有三人,市委书记、她的一位男秘书兼驾驶员以及陶董。

    他们的车停在了山下的停车场,我看见他们时,已经来到山门之下。市委书记指着山门柱上挂着的对联说:

    “这副对联是重新恢复的?”

    “是的,以前的早已经不在了,5.12地震对大明寺的损坏非常严重,我们对寺内多处建筑进行了恢复重建。”

    陶董不忘强调玉盆地的投入,说道。而女书记却说着另外的话:

    “你看这对联,左边一个隋炀帝,右边一个陆放翁。足以见得这座寺庙有着多么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照理这样的项目是不应当流出政府之手的,但现在政府财政困难,所以一时让你们玉盆地接手过来。因此你们一定要做好自己保护好文物建筑的工作,不要成了千古罪人。”

    “当然,我们一直在加大投入。”陶董唯诺应答。

    进了山门,书记先扫了一眼右边的《化成院》诗碑。我想她是了解那首诗的,于是她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左边那块《护双楠碑》。护双楠碑在整修过程中已经重新用强力建筑用沾胶立了起来,但那一条断痕却非常明显。我在旁边安置了一块木制的《护双楠碑说明》牌,内容强调了地震对大明寺的破坏,以及震断了石碑的说明,同时附录了一部分护双楠碑的碑文。

    书记道:“你看,历代地方官都很重视大明寺,这块碑是清代知州李为颁布的。可见当时的重视程度,现在是我们共产党治下,如果把大明寺搞砸了,那也就显示不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

    “书记你放心,大明寺只会越来越好的。我们玉盆地集团不管地震后有多大的经营困难,都会对大明寺加大投入。”

    书记又指着旁边木制《护双楠碑说明》牌对陶董说:

    “这种模式不错,让游客对原来模糊不清的碑文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而且也说明了地震对唐安市的影响。”

    其实我那说明只是指出了对大明寺的破坏,因为我只是大明寺的项目负责人。但在市委书记眼中看到的却是整个唐安市的地震灾害和灾后重建,因为他是全市的市委书记。而在陶董的眼中,他看到的是灾后重建以及对大明寺项目的运作可能带给他自己和集团的更大收益,因为他是整个玉盆地集团的董事长。每个人的地位不一样,眼界自然也就不一样。陶董接过了书记的话:

    “大明寺的灾后重建,我们咨询了很多专家,也从成.都高薪请来了不少历史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小曾就是其中之一,大明寺不少整修计划是他和众多专家一起讨论研究才确定下来的。”陶董指着我如此说。

    女书记瞧了我一眼,她看我时,我正在为陶董刚才说的话发楞:天啊,我什么时候成了历史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了,我想我当时的脸肯定是红到耳根子了,好在书记也就只看了我一眼,就向前走到摆放在放生池旁的五个硕大展示板面前,开始阅看其上的内容,陶董趁着这一小会儿功夫,对我悄声道:

    “一会儿书记问什么,你多解释一下。大明寺历史文化方面的东西你了解得多一些。”陶董说这话时完全没有了平时开例会时的自信和盛气凌人。在市委书记面前,他这个集团老总和市政协副主席却不得不“下矮桩”了。

    “好的。”我勇敢地回答。但接下来一路陪伴书记参观大明寺的过程中,只要书记一问什么,陶董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回答,尽管我一直就在身旁,却找不到一丝插话的机会。

    走到那一排刷得白耀耀放着刺眼光芒的原监狱家属楼时,市委书记突然停下了脚步。她有些诧异地问:

    “前年我来时,记得这栋楼有好几百个燕子窝,现在怎么没有了呢?”

    陶董听到这话,紧张得满脸差点冒出冷汗。但他是一个反应机警的优秀商人,他也许是注意到了书记“前年我来时”这个时间节点,便冷静地说:

    “听说当时监狱的工作人员觉得这些燕子太多,每天整个楼上楼下四处是燕子的粪便。所以他们在去年开春前,燕子还没有飞回来时把窝全部铲除了。”

    “那可真是可惜,以前大明寺在监狱手上,一般游客进不来,不知道这儿隐藏着成.都最大的一个燕子群落。要是他们没有铲除,可以增加好几成游客。”

    女市委书记的话中带着无尽的婉惜。我们陪着她又看了一些别的地儿,慢慢地转回到了山门,他们三人便下山去了。看着陶董在唐安市市委书记面前唯唯诺诺的背影,我不觉回入寺中,又看了一遍《化成院》诗碑嵌入石中的那几句:

    “......呀喘趋迎官......作此望尘态......”

    陆游在诗中的讽刺无可指责,但那位肥僧以及陶董又真的值得旁人去挖苦吗?几千年的官僚体系以及文化风俗习惯,估计没有几位中国人不会在自己的地方官面前“走疾不得语,坐定汗未乾。”。甚至于不用面对地方官,而是面对自己的上司之时,又有多少人不唯唯诺诺呢,比若寺院小沙弥对“肥僧”,而我等玉盆地员工面对陶董。双楠若会说话,定会告诉我,千年前如斯,千年后亦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