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道录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何为仙缘

    wed oct 19 18:04:22 cst 2016

    白漓塔敲响最后一声钟鸣,钟声十二道,足足跨越了半个时辰,仙家深处钟声清脆,每一道钟声响起,便有三声钟响遥相呼应。

    一共三十六道钟声,细细听来,每三声其间隔都微有不同。

    懂行之人明白,这听似遥远的钟声分别来自仙家十二台仙宫,间隔不一,则代表亦不同。

    三声钟鸣,一敬天,一敬地,一敬灵。天乃神界,地为人间,灵则是灵魄经脉。

    最后一道钟鸣格外悠长,回声未断,只听得“轰隆”声阵阵,宛如雷鸣,仙家金门从中裂开,缓缓开启,仿若几千年未曾打开过一般,其形沉重无比,其声沉闷非常。

    仙气浓烈,有如烈海狂涛,白雾阵阵,从门内翻涌而出,候在门外的一众人等霎时如沐春风,被这仙气洗礼,脸上尽是满足神色。

    金门洞开,门后青山绵延,偶有白色楼台,穹顶金瓦,水晶琉璃,白壁玉庭,三五成群,点缀于层林之中。

    而门后一条通天大道,像极了北方冰原那条名为璃落的白龙,五臂长的青石板铺设其间,仿若片片龙鳞。

    石板上刻《仙家练气诀》,足有二十万章节,石板便有整整二十万块,其形状蜿蜒,直至青山之后。

    道路两侧,皆是一人高的白玉雕塑,形态各异,据说尽是万年以来,仙家那些得道高人,而愈靠近青山,所雕塑之人位分愈重。

    入得了仙家已是荣誉,若能被雕塑于此,更是无上尊荣,只是入仙家者千千万万,拥有雕塑者也不过一千来人,实在是九牛一毛,其难度便可想而知。

    苏渊面色微有震惊,家中草庐里有古书,对仙家盛景极尽描绘,但言语再美,也不及站在此处,观眼前景象所带来的震撼分毫。

    震撼未过,青山之巅,隐有三道白影循风而来,仿若身处极空,脚踏祥云。

    这让苏渊想起《入仙志》一书开头所言:“平地流云起,遥有仙人来。”

    苏渊不知《入仙志》为何人所作,只是每每从师傅口中言及,都能见到师傅眼中那满泛敬佩的光芒,也不知师傅是敬佩于仙家盛景,还是敬佩于那撰写《入仙志》的无名之人。

    三位仙人飘然而至,两男一女,皆是白衣飘飘,三人漂浮于金门半空当中,神色平淡,仿有俯视众生,播撒造化之感。

    人群中已有不少人激动不已,禁不住要下跪遥拜。

    仙家之人,向来被唤作仙人,自是要高人一等。

    待三位仙人站定,金门之中,不知从何处又涌出十余来人,尽是壮年的汉子,虽也着仙家白衣,但明显比不过天上三位仙人,衣服材质好坏不谈,其气质与仙气造化,与三位仙人也不可一同而语。

    据《入仙志》描述,仙家极大,金门之后,绵长石板大道被唤作“龙脊”,“龙脊”两侧尽是绿水青山,而青山之中,隐藏着无数大小楼台。

    楼台虽是仙家所建,但其中所居之人却并非仙人,仙家还有一道大门位于青山之后,只有入了这座大门,才有资格被称作仙人。

    而青山之中,居者众多,他们大多是过了仙家初试,却迟迟过不了二试;或是曾入仙家,实力却始终达不到仙家要求之人。

    仙家或是不愿放弃人才,或是本着善德之心,没有轻易让这些人离开,毕竟世间众生多于尘土,有仙缘者却是着实不易,既有仙缘,便应给予机会,而不应让人轻易断了这来之不易的机缘。

    所以,几千年来,居于青山之中的人鲜有放弃,有人终其一生也没能入得了仙家,却依然不愿离开。

    而多年以来,青山之中已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流派,多是自发组建,其类别丰富,到如今竟是繁复不可数。

    各流派相互依存,已成为仙家一道别致景观,而这些人从未放弃进入仙家,只待机缘。

    当然,为仙家做事乃是无上荣耀,只待仙家有要求,这些人便是在所不辞。

    而这些精壮汉子,应当是仙外护卫司的人。

    金门之外,除了叩拜之声,再无人多言,所有人都盯着天上三位仙人,三位仙人当中那名女子一直美目紧锁,直到人群开始忍耐不住,稍有躁动,她倏而睁开双眼,声甜如鹂,洪亮清脆:“入仙大试开始!”

    人群便是躁动异常,入仙二试虽说每年都有,但向来是通过者寥寥,有人年年都来,年年都铩羽而归,却年年都是兴奋如初。

    十余汉子在金门两侧排排站立,三位仙人中的一位青年男子飘摇而下,抬首示意台下众人走上前来。

    这乃是入仙初试前的一道目审,入仙只讲求仙缘,若是目审也无法通过,便是没有参加入仙二试的资格。

    人群开始缓缓向前蠕动,有人只需看上两眼,便入了金门,而多数人都需要伸手试探一番,当然,被挡在门外之人才是多不可数。

    苏渊难得感到一丝紧张,进入仙家的意义,于他而言,比别人都要深刻得多,与别人不同,进入仙家,苏渊不为功成名就,受万人敬仰,也不为修仙入神,长生不死,他所追求的,唯有活命。

    所以,对于进入仙家,苏渊比任何人都要来得渴望。

    苏渊搓揉手心,心底的紧张正在渐渐散去,轻柔呼吸几口,他的面色便又恢复成以往的沉静。

    “名字?”面前仙人双眼漆黑如墨,棱角分明,从其脸上,苏渊看不出任何情绪。

    “苏渊。”弯腰拱手,苏渊表现得极为恭敬。

    仙人点头回礼,眼珠微闪,没有伸出手来试探。

    面前少年身弱体虚,气息浮动,自是不用多试。

    “你回去吧。”

    “为何?”苏渊疑道。

    “没有仙缘。”

    苏渊沉默稍许,问道:“何为仙缘?”

    仙人微愣,仙缘这种东西,人人都知道,但范围太大,不说自己,便是身处仙家多年的大仙们也未必能说尽道全。

    仙人不懂苏渊何意,看对方言语诚恳,不似在惹事,而对方既然问了,以自己的地位,应当回答。

    “你身体不行,修不成仙。”

    “我身体确实不好,但未必没有仙缘。”

    “练气不成,谈何仙缘?”

    “有仙缘也不一定能练成气。”

    “此言荒谬!”

    “方才走进门的那些人,并不是每人都能练成仙气,若照您所言,则进门之人皆应具有仙缘,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在下觉得您此言有些偏颇了。”

    一个人只有一条经脉,而一条经脉只能承载一种气息,除去人生来既有的阳气,每条经脉将承受何种气息,在经脉开窍,练气之前,无人可知。

    所以,苏渊觉得,所谓仙缘,当是经脉仙窍所开,所练为仙气者,方可谓之仙缘,而方才进去之人,即未开窍,亦未练气,又谈何仙缘。

    所以,这道目审,在苏渊看来,全无任何意义。

    虽然苏渊似在陈述一番道理,但在别人眼中就并非如此了,何况还是那原本就心高气傲的仙人。

    仙人一时哑口无言,只是顾于场合情面,暂时没有动怒。

    周围人皆是惊讶不已,他们从未见过有人敢与仙人较劲,竟还将仙人逼得无话可说。

    没有仙缘,离开便是,从未有人像苏渊这般不依不饶。

    当然,苏渊没有想太多,不管面前人是谁,说得不对,那就是不对。

    “总之,你练不成气,不能进仙家。”

    “不试怎么知道?”

    “你......”仙人这便到了动怒边缘,只是自己动粗不便,骂人也不好,只能找个借口将这小子给赶走。

    不过这借口还真不怎么好找。

    半空之上,仙家女子秀眉微蹙,下方两人言语,字字在耳,她本还觉着有些意思,但看自己师弟渐渐落于下风,也是惊讶不已。

    特别是师弟情绪上的波动,她自知这师弟虽然情感丰富,但控制力极佳,如今却被一个普通少年惹得这般难堪。

    只是苏渊句句在理,难以反驳,又不似无理取闹,自己这师弟说不过,也是无可奈何。

    香风徐来,宛若娇花遍野,春风十里,清香扑鼻。

    女子飘然而下,衣袂飘飘,白色长裙微微浮动,像极了画中美景。

    不少人已是看得呆滞,感叹欣赏之词,从口中翩翩翻出。

    “谯三子。”仙人觉着身旁异香,脱口喊道。

    “说了叫我谯雪。”

    仙人正欲多说,谯雪伸出手来,轻轻点于师弟唇上,玉手白皙,宛若无骨,便是噤声之意。

    师弟脸红,闪身一侧,不再多言。

    谯雪便细细打量起苏渊,见其气弱体虚,确实不适合修仙,但转念一想,这种体质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更适于修仙,只是常人难于理解罢了。

    少年目光平淡,这让她很吃惊,已经很久没人敢这般直视自己了,可这少年却是面色沉寂,不动分毫。

    苏渊自是觉着面前女子明媚动人,连那千日红也不及她,但这女子却鲜有仙家人那番清丽脱俗,更多的是掩藏不住的妖娆。

    这让苏渊很是好奇。

    “你一定要入仙家?”声甜如同美乐。

    “一定。”苏渊点头,没有犹豫之意。

    “那你进去吧。”

    身后师弟听闻此言,想要开口,若这样便让苏渊进去,那自己方才所言,特别是自己这目审,岂不如同儿戏。

    谯雪摇头,示意不用多言,见苏渊拱手作揖,缓缓走远,她微微一笑,不由言道:“这少年不一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