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道士读书人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天机漏一 能活到死

这双眼睛的主人是一个蓬头垢面,邋里邋遢的老道士,白发白眉白须一把抓,也不知活了多少个年头。龙虎山是道家圣地,山下没些个先生道士,那才叫奇怪,可看这老道士装束打扮,头顶逍遥巾,身穿一件破旧的青色道袍,不像出自天师府。更让李当归琢磨的是,这老道士要么毫无修为,要么修为通天。

    这邋遢老道叫住李当归,死皮赖脸的要给他测字算卦看手相。李当归神色玩味地走到街边摊子前蹲下,说是摊子,其实只是一张白布,上面写着:“天机漏一”四个蹩脚大字。

    “老道长,您这四个字写得,真是不敢恭维啊。”李当归端详着那四个大字,看似玩味,眼神中却不敢有丝毫怠慢,须知江湖修真之中,和尚道士老人小孩,都是小觑不得啊。

    老道士闭上眼睛,捻着长及胸前的白眉,摇头晃脑道:“你可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众生平等,天地一视同仁,这是道德名言,小生自然知道。”李当归思量了一番,好似摸不着头脑,又问道:“只是不知道这与老道长的字有何关系?还请赐教一二。”

    老道士老神在在,理直气壮:“没关系……”

    不等李当归反应,老道士已经倾身向前嘻皮笑脸的对李当归说道:“小兄弟,你真是慧眼识仙人,找老道我,是想卜姻缘命理,还是测前程气数啊?”

    李当归瞪大眼睛,看着这个长着挺瘦,脸皮挺厚的老道士,打趣道:“老道长,是你慧眼识真人先找上我的……再说,就您这副尊容打扮,很难让人相信是位得道仙人啊。”

    老道士听完这话,眯着老眼看了看天,然后伸出双手解开胸前系带,脱下那件破旧的青色道袍,随意一叠,放在一旁。只留着一件白色内袍,针线密布,显然也是缝补多次。

    李当归看完这幕,恍然大悟:“老道长是说人不可貌相,钱财衣裹不过是身外之物?”

    “我说年轻人啊,这大热天的,你穿这么多就不热吗?”老道士摇了摇头,有些费神有些惋惜,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身子这么虚,以后如何能够造福子孙后代。

    老道士言之凿凿,李当归一头黑线,竟无言以对。心中打定算盘,这老道士也就是年岁大了点,定然不会是什么得道高人。

    李当归无奈地盯着老道士:“老道长,接下来是不是该说我印堂发黑,元神涣散,乃大凶之兆,不日必有血光之灾啊?”

    这回轮到老道士语塞了,像看憨货一样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你这么咒你自己,你家中严慈知不知?什么大凶之兆,我看你天堂饱满,地阁方圆,又有气运加身,此乃大道扛鼎之势。”

    老道士语不惊人死不休:“虽说小难小灾难勉,但起码能活到死!”

    能活到死?老道士斯言甚善,李当归狠不得赞他一词。

    “老道长这般泄漏天机,就不怕天雷轰顶?。”什么扛鼎之势,能活到死,世间谁人不是活到死?看这年老道士老嘴吐不出象牙来,李当归站起来就欲转身离去。

    老道士突然提声感慨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机漏一,方能旋转不息。在老道看来,老道就是这个‘一’”

    李当归停下脚步回过身来,把玩着手中折扇,脸上似笑非笑。

    老道士面色不改,仍然嘻皮笑脸,只是言语之间难得有几分正经:“年轻人,我且问你,儒家气运兴衰和天下苍生存亡,孰重孰轻?”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儒家也是倍受君王推崇,大行其道,气运只盛不衰。二者两辅相成,相促相进,并不相驳且缺一不可,何来孰重孰轻?再说,我一无名小书生,怎么就跟儒家气运与天下苍生扯上关系了呢?

    老道士突兀问起,李当归自是一时不解:“儒家有庄主书生坐镇,苍生有君王群臣照拂。老道长,何出此问?”

    老道士托了把长须抛至胸前,有点急眼道:“年轻人磨磨叽叽的,当然是以天下苍生为先!”

    “天下苍生?儒家气运?”李当归转过身去,背对着老道士,右手持扇敲打着左手掌心,嘴上反复念叨着方才老道士说的话,心中盘算不定。

    背后的老道士说完,默默地收起只有一张布的摊子,再将地上的道袍轻轻撂在手上,转身就走。好似欠人财钱,生怕被人追债一般。

    “老道长……”待李当归回过头想问个究竟时,老道士已经走远,须发随风,白衣飘逸,单从背影上看,还真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正欲拔脚追上,耳边突兀有个声音传来:“李当归,忠孝仁义礼智信,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过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嗓音略显苍老,正是方才那个邋遢老道士,声音听在耳边,却仿佛起于天边,天涯可达咫尺。

    “再给你漏个天机,你真能活到死。哈哈,坏了,忘记收你卦钱了……”声音渐小渐远,最后细不可闻。

    只留下一袭青衣,愣头愣脑往龙虎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