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道士读书人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紫衣少年

龙虎山,山道上,“一道”凉亭。

    一袭青衣的李当归坐在亭内石墩之上,一手斜撑着脑袋,一手摇着折扇,清风徐来,撩起几缕青丝。李当归望着过往行人,心中思绪万千……后悔当时没使法追上老道士问个明白,那老道士看着邋里邋遢,没个正行,现在想起来还真不只是年岁大那么简单,说不定就是哪座仙山不入世的老怪物。

    撑死给他个大天境吧,可自己就中天境这点斤两,还真不一定追得上。

    “我有一头小毛驴,骑着去赶圩……”一阵嘹亮山歌传来,将李当归的思绪拉回到了凉亭之中,寻着歌声来源,抬头望去,有一年轻道士迎面而来。

    那年轻道士一身正黄色道袍,剑眉星目,气态出尘。此时正骑在一头毛驴背上,一手拿着书籍道藏,一手拿着一根细长竹竿,竿上系一长绳,绳上绑着一个红萝卜,红萝卜在小毛驴面前直晃,美味就在眼前显摆,可惜就是够不着嘴。看过钓鱼的,还真没听过钓驴的,这一举动,自是引得行人驻足而观。

    可怜的小毛驴口中“昂昂……”直叫,只能任由主人摆布。这修道主人如此毒辣阴险,小毛驴连吃草的心都没了,如能口吐人言,真想直呼命苦,早早易主……

    李当归看到来人,忍不住打趣道:“骑驴的,你家有道祖骑牛,有祖师骑虎,有仙真骑鹤,那是要仙气有仙气,要霸气有霸气。你倒好,骑头驴,要多地气有多地气啊……”

    年轻道士翻身下驴,尚未言语。

    那头毛驴倒是不甘受辱,如通人性一般,在李当归面前来回踱蹄,趾高气扬,前肢作势欲踢,嘴上“昂昂”嘶鸣,好似鸣不平:毛驴咋了?照样能踢得你满地找红萝卜!

    年轻道士一边解下绳中红萝卜丢给毛驴,一边说道:“它脾气可没我好,当心真给你来上一脚。”

    “前几年在小圣贤庄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勾搭上了我们家的母鬃烈,连东方先生也不放在眼里,幸好有你爷爷在,否则早成驴肉火烧了,也只有你能钓着它满天下跑。”

    年轻道士看着一旁猛啃萝卜的毛驴,会心一笑,颇为得意,转头对李当归说道:“几年不见,这是专程拜山访我张道冲来了?”

    李当归双目迷离地看着张道冲,好似小家碧玉,再遇良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难道就不想人家吗?”

    李当归一脸贱样,要多恶心有多恶心,看着年轻道士浑身哆嗦,狠不得招个天雷轰死他。

    李当归忽然脸色一正,说道:“对了,你山上可有一位白发白眉白须及腰的邋遢老道士?”

    年轻道士思索道:“在龙虎山上,除了我爷爷返璞归真,当属我太师叔最老,可并没见过你所描述的邋遢老道啊。怎么,他调戏我家小娘子啦?”

    “那老道士自称天机漏一,说什么大道扛鼎,儒家气运的,还说,我能活到死……”李当归越想越不对劲,总觉得要有大事发生。

    年轻道士找了个石墩坐在一旁,正色说道:“其他尚且不论,光说你能活到死这一点,那定是老道长冒死泄漏了天机呀!”

    李当归白了年轻道士一眼,问道:“你算到我会来了?”

    年轻道士双肩一耸,语气平静:“昨天梦到过。”

    “装神弄鬼,可比‘掐指一算’要来得玄乎。”李当归心中一喜,看来这骑驴的修为又有精进了,自己虽说有老先生所赠浩然正气,但一时半会还无福消受啊。

    “大天师,给你一次装神的机会,来帮我算算我那发小,如今如何了?”

    “我修为不够,姑且试试吧。青者属木,金乃利器,且属西方,当是持一木剑。”

    ……

    古籍《山河志》中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巍巍大山,名曰昆仑,此山万物尽有。

    昆仑山有万山之祖之称,气势磅礴,四季寒冬,群山连绵,万仞云霄。银装素裹之上院落孤零,唯有一七层楼阁巍峨而立,上刻“临剑”。昆仑山临剑阁乃四大圣地之一,天下剑道无不是出其左右。虽说地处僻远极西,当代阁主莫邪子又是散淡性格,门下弟子寥寥无几,这几年自是声势不显,但在世人眼中仍是剑道天下第一。

    一个二十来岁的俊逸少年,相貌秀丽俊朗,鼻梁挺直,眼目颇大,炯炯有神,一头青丝直泻而下,透着几许儒雅之气。身着淡紫长衣,瞧着略显轻狂,在这皑皑白雪之中,分外惹眼。

    紫衣少年望着这漫天飞雪,一时意气风发,提起一口真气,一跃而起凌于半空,手中一把二尺来长的木剑随意打了个剑花,剑气充沛绵长荡出数圈涟漪,周围雪絮随之飞舞激扬,煞是好看!

    紫衣少年忽然气机一凝,停下动作,飘落于地,眯眼打望着东南方上空。

    东南方上空,一名中年僧人面朝临剑阁凌空而立,脚踏空中,如覆平地。中年僧人慈眉善目,法相**,身上白衣袈裟胜雪,胸前檀木佛珠飞扬,好似罗汉临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紫衣少年尚未开口,已有略显懒散的声音自临剑阁内传来,那声音再次响起:“徒弟,闭上眼睛,瞧好喽。”

    闭上眼睛,还瞧得见?紫衣少年未及深思,还是听师父的话,乖乖的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