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七十七章 小虎要开蒙了

回到林州的石一凡在家里呆了一会,和弟弟妹妹分享了自己的狩猎经历,送出了用动物的牙齿做成的饰品礼物,然后当天就到了济善堂。

    石一凡的回归引来了济善堂的欢呼,石大夫回来了的喊声此起彼伏,让石一凡应接不暇。

    “一凡回来了,快坐,先喝口茶。”在钱守仁的掌柜室里,钱掌柜看着这个小弟子满脸含笑。

    “老师,我回来的不算晚吧?”石一凡问道。出去了十三天,不知道济善堂有什么变化。

    钱掌柜从书童墨香手里接过茶盏,递给石一凡,石一凡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谢谢老师。”

    钱掌柜一挥手:“坐吧。你这一走啊,济善堂可就有点乱了。我们现在是名声在外,善于医冶急难病症,好多的病人都是慕名而来,结果你不在,其他的大夫又不是很精通,闹出了不少的麻烦,有好几个急症都没能救活,后来大夫们胆子也变小了,反正你还有几天就回来了,就等一等吧,所以这几天就没有接诊需要手术的病人。唉,你这一趟收获如何?”

    “收获颇丰,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了捕猎,比较顺利。”石一凡道:“狩猎队返程之后,我又进山修炼了一段时间,昨天下午回的好石村。”

    “这就好,这就好。回来了就好好的歇一歇。”钱掌柜的心情是阴转多云,石一凡回来了,济善堂又可以红火起来了。

    石一凡又分别的去拜访了各位大夫,说了一会话,天快黑的时候回到了家。

    石家后院的餐厅里,丰盛的菜肴摆满了桌子,杨氏点起了蜡烛,耳边老远就听到小儿子的声音:“爹、娘,哥哥回来了。”

    正在帮忙的小荷一溜烟地出了屋子,一会就听到小荷甜美的声音:“哥,饭都做好了,就等着你回来呢。”

    “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走吧。”石一凡呵呵笑着道。

    兄妹三人进了餐厅,石浩也从旁边的屋子里走出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最活跃的小虎问石一凡:“哥哥,你走了好长时间,我都无聊死了,你不会又出去吧?”

    “短时间不会,过一段时间不是有秋季互市会吗,那个时候还要去一趟娄山关,不过时间很短,两、三天的样子吧。”石一凡回答完,又想起来一件事:“对了,爹,虎子快五岁了,可以开蒙了吧?”

    小虎一听话题转到他的身上了,紧张地盯着爹爹的脸,又转而去瞧娘的脸色,看到的都是欣慰的笑容。

    “嗯,确实,该是蒙学的时候了,我明天就去打听一下,这富阳的私塾有哪一家是对外的,如果没有,那就请一位先生来家里。”石浩一锤定音,决定了小虎的童年生涯进入了一个转折点。

    “爹,我还小呢,等我长大些了,再去蒙学好不好?”小虎一脸的可怜样,央求着父亲。

    石浩可没有给小虎商量的余地:“你名字叫小虎,小虎也有长大的时候,你呀,不小了,你哥哥还没有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开蒙了,不然,他那个神童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小虎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又转头求助于母亲:“娘,晚一点行不行啊?”看杨氏只是笑着没答话,就跑下桌子来到杨氏的身边,拉着母亲的手摇晃着道:“娘,您就说说嘛,小虎不想去,娘,您就说说嘛。”

    杨丽娘抱过小虎,摸着他的头,也不笑了,严肃地问道:“小虎,你为什么不去蒙学?是害怕什么?你爹说的对,你不小了,小时候多学本事,长大了才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象你爹爹和哥哥一样,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小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我要象爹爹和哥哥一样,做一个受人尊敬有人。”

    一家人都是笑了进来,石一凡拉过小虎,道:“虎子,要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从小就要有恒心和毅力,你要坚信你能行,你一定能行,不要怕吃苦,也不要怕累,苦和累只是暂时的,忍一忍就会过去,你是我石一凡的弟弟,我石家就没有孬种,我相信你能行。”

    小虎被哥哥的一番话给感染了,重重地点头:“嗯,我一定能行。”

    定下了小虎蒙学的事,石浩又问起石一凡回老家的事,石一凡一一地说了狩猎和练功的情况,当然,遇见修仙者的事是不能讲的。

    “爹,神林的贡品定下来了,我听来福大哥说,是全县的乡绅写了联名申诉书,方才让章友焕让步,同意按五成加量,减了一半,这个章友焕当真是敢干。”

    石一凡把这次贡品的最后结果给石浩说了,石浩早就知道这个事,只是叹了口气,沉黙半晌,道:“这个新来的知府,可能是后台硬,也可能是山高皇帝远,胆子太大了,我看今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好在是这场闹剧总算是结束了,林州麒麟商行欠了神林一个天大的人情,石浩心里象是压了一块石头,这段日子东奔西跑的,让他显得疲惫不谌。

    杨丽娘给丈夫夹了一块酱排骨,又给大儿子夹了一块,心疼地说道:“看你的样子,操不完的心,要象一凡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你一个人,大家伙齐心协力的,这个坎不是过去了吗?”

    石浩点点头,道:“是这个理,这次姓章的惹了众怒,用不着我们出手,他就会因为这个事身败名裂。”

    不再说这个让人败兴的事,又是说起明天石一凡去济善堂的事来,石浩喝了一口酒,道:“我这几天没去济善堂,钱掌柜也没有跟我说济善堂的事,你不在,济善堂的情况怎样?”

    “不算好,出了几件事,大夫们就不再接需要手术的病人,好在是在进行手术前,病人家属都是签了手术同意书的,所以还没有闹事的。”石一凡陪着父亲喝了一杯酒,济善堂这个状况,让他有点为难,自己要修行,今后肯定是要离开济善堂的,如果手术不能在济善堂开展,自己就不能放心离开,不然,自己的这一番心血就白费了。

    石浩还不知道石一凡的具体打算,济善堂与麒麟商行是合作伙伴,他就不希望大儿子半途而废:“现在麒麟商行走上了正轨,你弄的几种成药都是抢手货,家里也不用你操心,家里可不靠你的手术来赚钱。你既然回来了,从明天开始就专心地待在济善堂,让你的这个手术在济善堂发扬光大,为急重病人解除病痛,冶病救人是大善。”

    石一凡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温馨的晚餐,石一凡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门到了济善堂。通过昨天下午和一晚上的准备,济善堂的手术间又具备了进行手术的条件。

    昨天石一凡回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今天在济善堂求医的病人就排起了队。富阳可是林州这方圆几百里最大的城市,连临近的州府现在都知道了济善堂的名字,不少的病家都是从远处而来,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济善堂的身上,可谓是声名远播了。

    第一个病人是一位来自晋州的老妇人,患咽喉巨大瘤,也叫做瘿病,现在都不能吞咽了,只能慢慢的灌流食,异常的痛苦。老人的儿子三十多岁,姓洪,是一位孝子,带着老人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有能够冶愈。不知是从哪里得知了林州济善堂的名声,就从晋州来了这里。

    可是让这位孝子没想到是,主冶大夫不在,其他的大夫一看老人的情况,都是摇摇头,建议他等一等,说是石大夫过几天就会回来。

    排队是第一位,昨天就安排好了的,所以今天一早就带着母亲排队等在了石大夫的诊室门前。

    石一凡在济善堂吃过了早餐,从餐厅来到了前堂,一路上遇见的人纷纷的给他打招呼,石一凡一边回应一边就到了自己的诊室。

    第一个病人的家属洪先生一看石大夫,这是一个刚成年的小伙子,这就是享誉医坛的石大夫?不敢相信的洪先生转身问了一下正走过来的钱管事:“钱管事,这位就是石大夫?”

    钱百钧对这个好多人问过的问题还是一样的回答:“没错,他就是石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