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源记
字体: 16 + -

第七十六章 把家还

《成仙之路》是一本修仙入门手册,告诉了石一凡在天地之间存在仙者,而且仙者不限于人类。仙者的寿命可与天齐,也就是说可得永生。

    其中说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也纠正了一些传言的廖误。修仙者成仙之后,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超脱不了这个世界,仙者之所以为仙,是因为仙者通晓和掌握了天地法则,依附于天地而生存。仙者不论其拥有多么高深的仙法,都没有能够打破天地法则的能力,也不可能去破坏这种法则,因为这是他或者是他们这所以成仙的前提。一旦天地毁灭,仙者也将同时毁灭。

    通俗地说就是仙者是天地法则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这个世界的天地万物是由元气所生,元气孕育万物之时,又同时赋于无限的潜能,这个潜能得靠自己去挖掘,通过修炼来增强、发挥出各种潜能,达到永生的境界。

    有大能者能够自行修炼最终成仙,绝大多数的修仙者没有这个机遇,都是在苦苦的寻找成仙之路,如果有前行者提携,则将会事半功倍。

    机遇无处不在,机遇又难觅踪影,也许是外物,如仙果之类,最关键的是内因,可以通过吸取天地的精华来改造身体。

    在这本小册子的最后,说到了成仙之后,仙者进入仙界组织,称之为天界,被接纳为天界的一员,这个天界的具体情形只有成仙之后才会知道。

    读完了这本《成仙之路》,石一凡意犹未酣,又前前后后的反复研读了三遍,将之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之中,才是依依不舍地将它化为了灰烬。

    《成仙之路》只是一本修仙的入门手册,而正是这本手册,给石一凡打开了一扇窗户,修仙,这将成为石一凡今后毕生的追求。

    至于如何去修仙,《成仙之路》并没有给出答案,那位前辈能够给了石一凡一本仙书,这可是石一凡的大造化,石一凡非常的满足,往后的路还得自己去走。

    放下了心思,石一凡又是在大树上修炼了一晚上。在黎明时分,神清气爽的石一凡跳下了大树,背起行囊就往回赶。

    石一凡艺高人胆大,不走来时的老路,辨别方向之后,真气灌注脚下,一路上是风驰电掣,纵涧跃沟如履平地。

    抄近路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石一凡奔跑的速度相比平时快了三倍有余,真气包裹之下的身躯自有一股威压之势,路途之中的飞禽猛兽没有不开眼的,对于强力的闯入者唯恐避之不及,让石一凡少了许多的麻烦。

    只是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八月三十号的下午,石一凡就赶回了好石村。

    石一凡回来了,好石村的人们听到消息都出来迎接,最先跑出来的是石一凡家里的猎犬飞剑,它一路欢快地跑过来,摇着尾巴就扑到了石一凡的怀里。

    石一凡抱着飞剑揉了揉,石勇和石贵友、石旦还有石二彪都出来了,一起簇拥着石一凡往村里而去。

    石一凡的家里上了锁,钥匙在隔壁李寂大叔家里放着,过去打了招呼,取了钥匙就回了家,几个小伙伴跟着也到了石一凡的家里。

    几个人帮忙先打扫清理一下家里的灰尘,人一多,活很快就干完了,搬了凳子坐在院子里,几个人陪着石一凡聊天。

    石旦问道:“一凡,还顺利吧?”

    “嗯,非常顺利,这不,我可是按时回来的。”石一凡轻松地道。

    石勇就说了:“我们分手了七天,路上的话,算你走得快,起码要三天半,你在那里就呆了三天时间?”

    石一凡点点头:“不错,是这样,三天就够了。我可是三天三夜的连着在练功,所以时间上就快了很多。哦,对了,你没去林州?”

    石勇道:“春保叔特别的要我在村里等你,他们都走了。现在村里还在处理打回的猎物,石旦家里都是日夜的在开工硝制,来福大哥现在不是麒麟药行的大掌柜吗?他说等你回来之后,要带一些东西去林州的。”

    “是啊,一凡,这次的猎物实在是太多了,我都把肩膀抬肿了,家里还在忙,我就不陪你了。”石旦站起来,和石一凡说了一声就回去了,他家里的硝制作坊忙得不可开交,他这会是抽空跑出来的。

    把石旦送出院门,恰好遇到石来福过来了,老远就开口问:“一凡,还真是按时回来了?”石来福有三十多岁了,是石来寿的哥哥,现在是麒麟药行的大掌柜,在石浩和石春保等人去了林州之后,好石村里的事都交给他来负责。

    “来福大哥,快进来。我是按时回来的。”将石来福让进了院子,几个人又坐在院子里,石一凡要去烧水,被石来福给拦住了。

    “别忙乎了,我坐一会就走,我是来问问你在家里待几天,我好安排去林州带的东西。”石来福解释了一下,又说道:“这次贡品的事还没有完,县里下文说是要按照去年的量翻一翻,被大家联合起来给抵制了,这没有成例,都不接受。后来县令孟庆然孟大人亲自召集,把各乡各村的士绅们都请到县衙,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不是县衙的决定,是林州府衙的行文,他为了此事跑了三趟林州,后来知府大人都不见他了。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了,就请各位士绅们自己说怎么办。”

    “这个办法好,这个孟知县够聪明的,凭着他在神林的官声,还是能够取得大家的谅解的。”石一凡分析了一下,孟知县能够为了神林的事低声下气的上下联络,说明还是一个不错的官。

    “可不是嘛,大家听了他的叙说,都没脾气了,还真不怪人家孟大人,做到这份上,这个县令也是让大家都满意了。”石来福感慨地说道。

    石二彪在旁边插言道:“不管怎样,我们好石村都作了准备。来福大哥,那今年的贡品定下来了吗?”

    石来福道:“经过各乡各村的共同协商,初步定下来了,就是不按府衙的定额来,翻一番可实在接受不了,如果府衙坚决的按照这个来,那么就是一拍两散,我们神林坚决抵制。但是,如果府衙同意协商,神林就会给知府章大人一个面子,今年贡品最高可以增加五成的量,但是只限于今年这一次。”

    石一凡关心地问道“章友焕同意了?”

    “他不同意也得同意,这是神林一县的士绅们联名写了申诉状,如果章大人不同意,就向朝廷进行申诉,这才让章大人退了步,同意了五成的量。”石来福气愤地说道。

    这事到这里算是一个了结,双方都退了一步,不过这个章大人在林州就没有落下什么好名声了。

    石一凡不准备在家里多呆,明天一早就要走,他把这个意思给石来福说了一下,石来福就马上去安排了。

    明天石勇和石一凡一起走,他可是特意在家里等着的。石来福准备的东西是好几大筐腌制好的动物肉类,是这次的收获,还有药材。一辆大车,一匹马,车上放着草料,这些都放在了石勇家里。

    石一凡将家里边再次的收拾一下,锁上门,把钥匙交给了李寂大叔,石勇就把石一凡拉到了自己家里去吃晚饭,也歇在了石勇家里,石一凡家里边可没有铺盖行李。

    第二天一大早,石一凡辞别了石勇的父母,和石勇一起,带着猎犬飞剑,驾着大车启程了。车上装着的是四大筐的腌制肉类,还有三大筐的药材。

    秋天的早晨空气清新,不象白天一样闷热,拉车的马儿精神抖擞,不时打着响鼻,粗壮的马蹄踢踏着地面,发出有节奏的嘚嘚声,马铃儿随着马头的摇晃发出悦耳的音乐。石一凡有些惬意地靠坐在车辕上,与另一边的石勇有一搭没一搭的扯闲篇,空中的鸟儿不时的从马车前头吱吱喳喳叫着飞过。

    石一凡触景生情,想起一首歌来,眼珠一转,将歌词一改,于是开口哼唱起来:

    马铃儿响来哟玉鸟唱

    我从富阳回家乡

    参加了狩猎去往远方

    功成以后把家还啦

    把家还

    哎喽哎喽把家还

    这首欢快的歌曲让石勇倍感新鲜,直起身子央求石一凡:“一凡,这是什么调?太好听了,你再唱一遍好不好?”

    应好兄弟的请求,石一凡痛快地答应,不是一遍,而是好几遍,最后石勇也学会了,两个人就在车上大声的吼叫,惹得路上的行人看稀奇一般地看着他们。

    马车到了麒麟镇,石一凡下车去了王老夫子家里,老师去了私塾不在家,师母一个人在家里,石一凡与师母说了一会话,给师母讲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事,然后告辞离去。

    经过神林的时候,马车没有进城,而是从城外绕了过去。石一凡还得抓紧时间赶路,要不是石勇在一起怕惊着他,石一凡早就开跑了。

    就是这样,石一凡还是经常下车,手拉着车辕赶着马车跑。飞奔的速度让车上的石勇大呼小叫的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