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正传
字体: 16 + -

第七章 骑着九铃马的人

    fri aug 12 21:22:05 cst 2016

    我和田采青本来是想找个小镇,住客栈的。但是青海湖周围,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一个小镇。

    饥渴难奈,我们看到了一个小村子,我们朝村口亮着灯的一家人走去。

    村子很小,大约有五六户人家。

    我们跟女主妇说明来意,女主人能大概听懂汉语,说起汉语却只能说几个词,支支吾吾。

    我说:“我们在这住一晚,睡地上就可以,你看要给你多少银子 ?”

    女主妇大概五十几岁,脸上皮肤粗糙,带着特有的高原红。她连连摆手,意思大概是不要钱。

    我们坐下,一边闲聊一边看女主妇用很大的铁炉子烧水,水烧开就做成酥油茶。

    村子距镇上远,附近也没有树木,用的是牛粪便晒干烧火。 牛只吃青草,喝青海湖里的水,拉出的牛粪也丝豪没有味道 。

    水烧开,女主妇给我们一人一杯酥油茶。我和田采青都是第一次喝,觉得很新鲜。酥油茶土黄色,很浓,有一股膻气味。入口倒是很滑,微微带点咸味。

    我跟田采青讲在布达拉派学艺,烩面大师利用我们练功的树赚钱,小红被烩面欺负,讲夏语冰的抠门。田采青被逗得哈哈大笑。

    田采青给我讲江南的风土人情,一连数月的雨季,采茶的女子,采莲的乌篷船,让我很向往,因为我生在北方,少年就来到了布达拉派,看到的又是西北的风景。所以觉得田采青所讲的非常特别。一边听,一边不知不觉又喝了几杯酥油茶。

    这时,“吱”的一声,门推开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露出头来。

    少年跟主妇说了一句话,是藏语,我们听不懂。看上去他是主妇的儿子。

    少年跟我们打招呼 ,说:“原来已经有客人在了。”

    他的汉语还不错。

    门外响起清脆的叮叮当当的声音,随风飘了很远。

    少年说:“两位坐着,我先去接贵客。” 说完他朝门外走去。

    我们向门外看去,远远的一匹枣红马,高大威武,比一般的马要大出半个。它身上没有一点杂色和杂毛,鬃毛像梳过一样油亮。

    马上坐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剑眉星目,蓄了络腮的胡子,显得很威武。他穿一件黄色袍子,手里提了一柄长刀。刀比江湖上常见的刀长了两倍多,看上去也很重。

    马的脖子上,系了九个金铃!

    我以前听沈小超说过,一般有六颗金铃的人,已经是当世高手。世上能有九颗金铃的人,很少。我问他有多少,他说全天下不会超过六个。

    六个!他才十八九岁。

    整个布达拉派,没有一个。

    藏族少年殷勤地去给黄衣少年牵马。

    黄衣少年见了我们,浅浅一笑,算是打了招呼,随后又是一脸严肃。

    我微微一笑,说:“我叫朱初一,布达拉派的。”

    我介绍自己,按道理他也应该介绍一下自己。但少年面无表情,一句话没说。我皱了一下眉头,心想这个少年真是没有礼貌。

    黄衣少年看了一眼田采青。

    田采青轻轻点头致意,说:“在下田采青,姑苏人。”

    黄衣少年本来面无表情,突然眼睛睁大了一点,随即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一时大家都没有话说,场面有些尴尬。

    这时藏族少年过来,问:“三位客官,要点什么酒菜吗?”

    我注意到他用了“点”这个字,就是要收银子了。

    女主妇是土生土长的藏民。少年嘴里说着汉语,身上也是汉族衣服。可能在城里镇上待的久了,就知道了赚钱的重要性。

    黄衣少年不说话 。

    我也不知道点什么。

    这时田采青说:“来点手抓羊肉吧。有鳇鱼就来两条。”

    少年满脸堆笑,说:“客人高明,我们这就这两件最好。”

    我们三人一边闲聊,一边等酒菜。

    黄衣少年话很少。我很怀疑他的身份。但是田采青倒是像知道了什么一样,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

    村里与世隔绝,几乎看不到外人。村里其他人听说,都来看我们。

    几个汉子手里拎着酒,倒满杯子就敬我们。

    藏民的酒很烈,酒量又大,又特别热情 。我们平时都是边吃菜边喝酒,像这样直接干喝的还没遇到过。

    黄衣少年开始不愿喝,后来经不住藏民的热情和我们的劝说,也喝了起来。

    黄衣少年酒量很大,毕竟酒烈,几杯下肚,话才多了起来。

    我几次想问他的身份,思来想去还是没有问。

    说话间,菜上来了。

    羊肉在清水煮过,没有放任何佐料。但是羊只吃野生的青草,喝雨水湖水,羊肉居然一点膻味没有,和中原的羊肉有很大的不同,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鳇鱼个头不大,肉很粘稠,和中原的鲤鱼倒是没有太大差别。

    于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可以旁敲侧击问一下黄衣少年的身份。

    我说:“今天遇到那两个强盗,要不是我的饼硬,还有从老叫花那里听来的奇怪手势,我现在已经在湖里被鱼吃,不是我吃鱼了。可惜我练了几年的武功,连两个普通强盗都打不过”

    田采青说:“武功还是其次,初一你的侠义心肠倒是少见。现在你这样的少年越来越少了。年青人稍有点本事,就要开宗立派了。”

    我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黄衣少年顿了顿,说:“在门派里,原本就学不到什么武功。真正的武功,在江湖上。路上遇到的敌人多了,打的次数多了,挨打的多了,武功自然高了。不然学会七十二绝技也是挨打。”

    我突然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是啊,我虽然在布达拉派学了很多年,却只动过两次手。一次在青楼,被一下打晕,一次在湖边,全靠了几张饼救命。”

    田采青一边摆手一边苦笑:“你们慢慢聊,我这一点武功不会的,就不参与了。”

    我想恭维他一下,就说:“可田哥你文采好啊。将来考个状元,不比打打杀杀风光的多”

    田采青哈哈一笑:“其实我不识字。”

    我愣了一下。我本来想他秀才打扮,又不会武功,应该是个读书人。

    田采青说:“我小时候,家里穷。家里九个孩子 ,我是老大,八岁就出来讨生活。没有钱读书识字。现在年纪大了,学也学不会了”

    我说:“那你胆子可够大的,武功不会武功,字也不识字,一个人跑到这看不见人的西北来了。”

    我说完突然有些好奇,他不识字,不会武功,八岁出来混,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突然觉得眼前这两个人很特别,和我遇到过的人都不一样。

    田采青风趣幽默,不像个五十多岁的人。少年一脸严肃,也不像个十八九岁的人。但是他们的特殊,不是在这里,在哪里,我也说不清楚。少年骑了九个铃的马,一定是一个绝顶高手,眼前的田采青,也让人觉得有些不平常。

    田采青笑笑:“谁想到他们会抢我一个穷光蛋啊。我以为没有钱上路就安全了呢。”

    我也一笑:“这个我倒头一次听说。万一他们把你抢了,灭了口,才发现你没钱,你不是白死了吗?”

    田采青说:“哈哈,这个我倒是没想到。老年人不服老不行啊。未来的江湖还是你们这些年青人的。” 说完他看了一眼黄衣少年。

    黄衣少年一脸冷漠,不说话 。

    我们三个人沉默了一会儿。

    这时田采青突然捂着肚子,大叫一声:“不好!”

    我紧张地看向田采青,黄衣少年握紧了身边的佩刀。

    田采青说:“不好,闹肚子了。”

    他这么一说,我肚子也有些疼起来。

    我们两人问主妇,哪里有茅厕。

    主妇回答没有茅厕,出去到草原上随便找个地方就好了,最近的茅厕在几里地外。

    我们两人赶快往外跑。却发现黄衣少年也在后面。

    我看他的表情,知道他也闹肚子了。我说:“一起去找吧。”

    黄衣少年脸色很难看,说:“没有茅厕,露天上厕所,像什么样子。”

    我说:“那你别来好了,去几里地外那个。” 说完和田采青跑得更快了。

    青海的天空清纯,月亮显得格外的亮。我们找了一个暗一点的地方 。

    我和田采青都快憋不住了,一边往地上蹲一边解裤子。

    释放的那一瞬间,我有一种得到了全世界的感觉。

    忽然发现 ,黄衣少年也旁边蹲下了。他不像我和田采青蹲的那么快,但也是很急的样子。我知道他的感觉和我们是一样的。

    只是他骑着九铃的马,可能平时也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所以蹲下的时候,也尽了全力慢了一些。

    但是毕竟急,没慢太多。

    想想可能是我们吃多了羊肉。羊肉味道不错,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吃,不知不觉吃了很多,加上这一天又是酥油茶又是烈酒,肚子里一下填了太多东西。

    天空蓝得像湖水一样,无数颗星星撒在上面,星星特别亮,轻轻地一明一暗,像小红的眼睛一样明光。

    我们三人,一边蹲着,一边抬头看着星空。

    夜晚的风有些凉,吹着我的屁股,很清爽,像一股清泉一样。

    我们三个人陶醉了,半天没说话 。

    田采青说:“我已经很久没看到过这么漂亮的星空了。”

    九铃少年在我心里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

    实际有两颗金铃的沈小超,已经是我努力的目标了。

    我来青海是为了寻找绝世神兵,找到它是为了打败烩面。烩面只有六颗铃。

    我们三个人,陆续都释放完了。但是我们都蹲着不想走。

    草原,星空,湖水,清风,释放之后的快感 ,让人恋恋不舍。

    我们三人聊着。空旷的原野,没有人,大喊大叫都没有人会理你。

    我们聊得哈哈,像孩子一样,当然,其实除了田采青,我和黄衣少年本来也没有多大。

    黄衣少年也不矜持了,脸上笑得都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