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岛记
字体: 16 + -

第31章 夺宝凶心起

    fri jul 31 01:41:02 cst 2015

    武仙见屋内有灯光散出,便走上前去,试着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仔细地盯着武仙端瞧了半天,看得武仙浑身不自在起来,忽然大叫道:“是武……”显是觉得直接叫起名讳来有失尊敬,所以叫了半句,便改口道:“是女婿吧?”也不管武仙的反应,回头就喊:“老婆子,女婿上门了,快出来迎接啊!”

    当时武仙因为名声显赫,其画像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那老汉竟一眼便认出。接着出来一个老婆子,满脸堆着笑,把武仙迎进屋里。武仙一心只惦记着那本《神大离法》,直接问道:“老人家,那本《神大离法》可否借我一观?”

    老汉向里屋叫道:“女儿快出来,你夫婿要看《神大离法》呢!”

    自屋里出来一个年轻女子,一手拿着一本厚书,一手遮着半边脸,一副娇羞的样子。她走到跟前,偷眼看了一眼武仙,心里十分欢喜,仍然掩着面,把书递了过来。武仙根本连看她的长相也没看清楚,接过书便看,果然见封皮上写着“神大离法”四字。再翻到里面,单凭纸张上可以断定,此书至少已历百年以上,定不会是伪作。当下喜不自胜,向老汉拱手谢道:“小生谢过老人家了,只是今夜还有事,小生这便告辞了,改日再日叨扰!”说着便要离开。

    老汉一把扯住武仙,道:“你说话可得算话啊!”

    武仙一怔,问道:“算什么话?”

    老汉见武仙言语闪烁,知他无心娶他女儿,道:“你曾在一年前的英雄会上扬言,谁给你取得《神大离法》,你便娶谁为妻,我女儿为此可是费尽了辛苦啊!”

    武仙想了想,自怀中摸出一锭大银,放在炕边,道:“这是一百两银子,略表小生感谢之意!”

    老汉急了,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女儿得到《神大离法》之事,全村的人都知道了,你就这么拿走,教我女儿以后如何做人啊?”

    武仙有点不耐烦了,道:“那你说要多少银子?我改日再送来。”

    老汉一听气急败坏,道:“我又不是卖女儿呢,说什么银子!这书我不给你了!”说着就要来抢武仙手中的书。武仙梦寐以求已久的《神大离法》,今日终于到手,岂能让他轻易抢走?只是那老汉抓住那书使劲往回扯,武仙大怒,喝道:“滚开吧你!”另一只手随手一甩,打在老汉肩头。武仙性急,发得力大,那老汉不过一个山野村夫,如何能禁受得住?就见他的身体倒飞出去,一头撞在墙上,哼也没哼就气绝身亡。

    老婆子一见,吓得浑身发抖,忽地大叫一声,跑出屋子,在院子里大声嚷道:“乡亲们快来看哪,武仙杀人了!我们的女婿杀了他的老丈人啊……”

    武仙也是慌了,不知所措,就见那女子顺手抄起一把剪刀,叫道:“我和拼了!还我爹爹命来!”说着便刺了过来。武仙平时只与会武之人打交道,出手没个轻重,见那女子发了疯似的举着剪刀刺来,本能地飞起一脚,便把那女子踢得撞开窗户,跌倒院子里,必然已无生还之望。

    武仙急奔了出来,见院子里已来了不少村民,尽皆抄着锄头铁锹耙子等农具,一齐向他扑来。武仙一时怒起,心想今日之事,很快便会传遍天下,教他以后如何做人?瞬间生了恶毒之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使开本事,转眼便将全村百姓,不分老弱,杀了个精光。仍怕有漏网之鱼出去乱说,又挨家挨户寻了个遍。有胆小的早躲了起来,却最终未能幸免于难。

    武仙只为了一本《神大离法》,便做出此等惨绝人寰之事,可谓心肠歹毒的程度,也必能排个第一。但是不久,民间还是流出了传言,说武仙背信弃义,为了抛弃妻子,将全村五十多号村民尽数灭口。不过,谁也没有亲见,未知真实,所以只在背地里议论,没人敢出面指责。

    武仙杀了一村百姓之后,虽没留下活口,却也不由心虚。从此便少与世人往来,选定半月崖,造了飘仙观,自此深居浅出,潜心钻研武学。及至多年以后,人们对那桩血案慢慢遗忘了,他才偶尔在江湖上走动,会朋访友,好教人们得知,天下仍有他武仙的一席之地。

    而痴情的黎竹从此居住在贞操楼上,日日夜夜盼着武仙前来迎娶,直到青丝成雪,芳华不再,终未能等到那一天。苦苦熬了六十年,誓言之期完结,这才下得楼来。此时,旧时相识,十去**,余者或云游四海,或隐姓埋名,放眼天下,已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黎竹不觉落寞,回想起一世清苦,全因武仙而起,故此上飘仙观讨个说法,却不想反成了阶下之囚。

    黎竹说完,神情颓废,疲惫已极,仿佛经过一场长途跋涉,浅浅饮了一口茶水,双目微闭,似还在缅怀那段伤心的往事。十九和银月半晌无言,久久不能释怀,仿佛他们也曾是当年的局中之人,转眼间物是人非,他们也已是心如止水的垂暮老人。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银月幽幽地道:“前辈痴情如斯,实令世人动容,然而却选错了人。本可以成就一段佳话,却最终只是半世沧桑。唉,往事不堪回首,怨也好,悔也罢,毕竟已无挽回,还望前辈莫要伤怀了。”

    黎竹也叹了口气,道:“是啊,怨也好,悔也罢,事至今日,都是自作自受,又能如何呢?”

    十九只是恨那武仙心肠毒辣,由此联想到大王和月帮弟兄们惨死时的情景,胸中一股怨气陡然升起,怒道:“原来这个武仙竟是如此不仁之人,世间若有公道,早该将他碎尸万断!”

    银月不安地看了他一眼,道:“你怎么了?平时不是这样的性格。”

    十九怕银月起疑,道:“没什么,只是为那无辜惨死的几十个百姓不平。”

    银月又问黎竹道:“那么,关于流浪岛的传言,自六十年前便已有了吗?”

    黎竹道:“是的,流浪岛的传言,几百年来从未中断过。”

    银月站起来,边踱步边缓缓地道:“适才听前辈所言,那本《神离大法》是从流浪岛流出,世人皆欲得之,却如何能落到一个普通民女手中呢?”

    黎竹道:“此一节,我也想不通。”

    银月接道:“而那民女得到《神离大法》后,也不掩饰,反而她的父母还请了全村百姓庆祝了一番,如此张扬,却怎么能瞒得了世人?却如何没人前去抢夺呢?”

    黎竹也似有所悟,道:“你的意思是说,是有人先得到了《神离大法》,又故意将之交到那个民女手中,其后又在暗中保护是吗?”

    银月点了点头,道:“这样推理,方觉合理些。而天下人才济济,《神离大法》却最终安然无事,这说明了什么?”

    黎竹道:“说明先得到《神离大法》的那人,武功修为绝非等闲之辈。”

    银月道:“那么除了武仙之外,谁又能将天下英雄拒之门外呢?”

    黎竹一惊,脱口道:“是莫桑之!当年他的武功排名仅在武仙之下,而且那民女居住僻野乡村,莫桑之却第一个知道她得到了《神离大法》,其中确实可疑。”

    银月点点头,道:“是的,正因为是僻野乡村,虽然张扬庆贺了一番,却也只能小范围内知道,故此前来抢夺的人并不多,以莫桑之的实力,自然能轻松应付。再说,如果莫桑之将《神离大法》送给那户人家,立刻就去告诉武仙,别人根本无从知晓。”

    黎竹道:“可是,既然莫桑之得到了《神离大法》,自已不去修习,反而拱手送给别人,又是何种原因呢?”

    银月问道:“前辈以为,莫桑之与你的智力相比如何呢?”

    黎竹道:“不是我自负,单比智力,他还逊我一筹。”

    银月又问道:“那么,与武仙相比,他又如何呢?”

    黎竹道:“差得更远了。”

    银月道:“前辈想想,以你和武仙的智力,看到《神离大法》后,也几乎当成一纸空文,何况是智力不如你俩的莫桑之呢?”

    黎竹顿时大悟,道:“你是说,莫桑之得到《神离大法》后,本也想自己修习,却始终不能参透其中奥妙,最后认定是一本无用之书,故而将其送给了那个民女,而后又去告知武仙知道?”

    银月道:“我猜测,应是如此。”

    黎竹又不解了,道:“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银月道:“他这样做的原因很多。他曾经忌妒武仙武功天下第一,又垂涎你的美色,当时天下人都以为,你和武仙是绝配,他虽不甘心,却也无能为力。”

    黎竹点点头道:“这是自然的。”

    银月接着道:“后来,莫桑之得到了《神离大法》,本来想籍此超过武仙,却始终参悟不透其中的玄机,故设计了如此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黎竹仿佛一凛,道:“怎么个一石二鸟之计?”

    银月道:“第一,他将《神离大法》的藏身之处告诉了武仙,以武仙对武学的痴迷程度,因先前的誓言,所以必不会娶你,他或许有机可乘;第二,他确认那本《神离大法》是无聊小儿的一个把戏而已,所以故意让武仙取得。武仙必然只顾潜心钻研,反而荒废了正事。天长日久,他反而取代了武仙,成了天下第一;第三,即使他因此得不到你,也不让天下人得不到。这是普遍男人的忌妒心理;第四,若武仙娶了那民女为妻,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必不会长久,武仙自会得个始乱终弃之名,在天下英雄面前,威望定然大减;第五,若武仙不肯娶那民女为妻,那民女一家,定然不会轻易将书给他,这关乎自家女儿的声名。武仙也必不会罢休,如此一来,定会闹点麻烦出来。没想到武仙竟然将全村百姓杀得一个不剩,这倒是莫桑之所不能预料的了。如此一举多得,可谓机关算尽!”

    黎竹和十九听得如梦方醒,尤其是黎竹,她一直以来想不通的问题,转瞬得到了解答,心里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信。她凝神思索了一会儿,道:“是啊,莫桑之此招真是阴损之极!”

    银月叹道:“就是因为你和武仙所求太过心切,让一个傻瓜,耍了两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