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蒲松龄
字体: 16 + -

第63章 不寒而栗(三)

    张笃庆笑起来:“玄素法师可谓是活佛在世,落在淄川祈福于民,否则如今哪里会有香火旺盛的青云寺,更没有咱们兄弟几人寄情山水的好去处。”

    李尧臣伸出大拇指道:“说得好!”

    蒲松龄开怀一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切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青云寺’果然是个好名字。”

    说着,我们便来到大殿之上,玄素正站在巨大的佛像脚下,闭目敲着木鱼,每逢有人来拜,便说辞一番。看到我们进来,他走上前悄声道:“现在进庙烧香的人很多,这边暂时比较忙,离不开人手,需要有人值守。你们先到后院房间歇着吧,待我稍后安排妥当后就过来。”

    我们便径直朝后院走去。若兰嫂正站在房门外,看着来往上香的人,瞧见我们回来,现出一脸的欢喜。

    后院位于大殿的正后方,依着山势建了不少客房,因有许多善男信女远道而来上香还愿,有时天色晚些便乘机在此歇上一宿,这些客房的作用就在此。今天恰逢一年一度的庙会,故而后院有不少人进出,相较于平日要热闹不少。

    我们把东西放下,在屋里没待多久,身披袈裟的玄素便走进来。寒暄过后,蒲松龄道:“有劳大师给安排两个房间,这两位女士都是我的好友,此次前来可能要住上几日,不便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玄素双手合十,微微颔首道:“哪里的话,老夫巴不得广结善缘,能有更多的人来供上一份香火。只是小庙住房条件比较简陋,可能要委屈二位姑娘。”

    何所忆拍拍行囊,咧开嘴笑道:“我们能有一个临时歇脚的地方就已相当满足,感激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挑剔,若有打搅的地方还请见谅。”

    “既是如此,那我这就去立刻安排一下。”玄素转身离去。

    张笃庆伸手叫住他:“请留步!大家现在都还未吃午饭,你看着张罗些吃的东西吧。”

    玄素止住脚步:“好的,一会儿我让人把饭送过来。”

    少顷,两名小沙弥拎着两只竹篮走进来,篮子上面盖着一块白布。打开时,里面放着小炒青菜、大碗炖豆腐、油爆花生米、韭菜炒豆芽等几盘家常菜,另一个篮里放着几碗米饭,依次摆放在桌上。

    何所忆围着桌子转了两圈,瞧着桌上的菜,笑道:“不错嘛,青云寺的伙食倒还不错,就是有些偏素。都说和尚不吃荤,看来你们也要跟随着清心寡欲,这伙食莫不要把你们给馋坏喽?”

    我们开心一笑,她哪里知道玄素并非一般空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人家在吃方面可从不亏待自己,私下里吃起酒肉欢得很。所谓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只要心中向善,那些有违人性的各种戒律弃之又有无妨。不过,这也是佛教与道教相异之处。道教讲究先度己后度人,自然不会有佛教这般戒律,估计何所忆正在心里讥笑寺庙里和尚的饭菜。

    蒲松龄搂过大嫂,神秘道:“若兰,你可知这位姑娘是谁?”

    诺凤莹睁大眼睛上下打量着刘若兰,刘若兰同样也打量她,看了一会儿便摇了摇头,表示并没有认出眼前人与自己到底有何关系。

    “怎么,不认识么?她可是与你同住道口村,自幼与你一起长大,关系情同姐妹的谌凤莹姑娘。”蒲松龄开心道。

    “啊——”若兰嫂脸上呈现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整个人竟一时无语凝噎,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人看个不停,半晌,嗓眼里冒出一句话:“你真的是凤莹?”

    谌凤莹早已是一个泪人儿,握着大嫂的手道:“没错,姐姐——是我,我是凤莹。”

    言罢,两人不禁抱在一起痛哭,那眼泪仿佛溃堤的河水,泛滥般地流淌开来,打湿了对方的肩头。众人看着也深深为之动容,变得眼角湿润起来。两人相互抚慰一阵子,话匣子便逐渐越打越开,谌凤莹便把早些年家里的变故,还有这些年历经的人事沧桑等等往事,一股脑全部说了一遍。听完,若兰嫂开始感慨人事间的变幻无常,又落下许多泪来。待两姐妹诉完衷肠,时间已过晌午,蒲松龄便招道大家乘热把饭吃了,有话留着以后慢慢再说。

    玄素一直在前殿忙碌,直到午饭将毕,才见他徐徐从门口进来,边走边道:“今天实在忙得很,没来得及陪着大家,真的非常抱歉,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多多理解。”

    蒲松龄笑道:“大师见外了,今天这么多人进庙上香,你们有很多事要做,我们当然可以理解,这里有吃有喝,你无须惦念。”

    玄素坐下来,微笑道:“客房已经收拾出来,你们随时可以过去休息。”

    蒲松龄道:“有劳大师,这几日我没在,若兰待在这里多有叨扰,在此先谢过。”

    “哥哥千万不要再这么客气,本寺历来就为世人开放,更何况是大嫂,喜欢的话住多久都没问题,何来叨扰之说。”

    蒲松龄指着何所忆和谌凤莹,道:“何姑娘你已经见过,这里就不用再介绍了。这位是谌姑娘,与若兰是同乡好友,姐妹俩长时间未见,分外相念彼此,正好她这几日家中无事,就顺便赶过来一起聚一聚。”

    我听着心理有些狐疑,不知龄哥为何单提谌凤莹与大嫂的关系,而没有明说她与死者和万洪山的关系。

    “幸会!”玄素回礼道。

    张笃庆倚在椅背上,晃着手中纸扇道:“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在这里并非无所事事,而是打算将万启远的事再认真捋一捋。现在死因扑朔迷离,不仅淄川知县段清明要彻查此事,万洪山更是不肯轻易放弃。我们已经许下承诺,将尽全力协助查办此案,所以现在已经无法再置身事外。玄素,如果方便的话,就把万启远住的那间房钥匙交过来,我们还是想着再看看现场。”

    玄素脸上变得有些乌云密布,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左手的那串菩提佛珠盘得哗哗作响。稍顷,睁开眼睛道:“万启远的死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佛门净地发生命案一旦传扬出去,势必将对青云寺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所以,那间不干净的房子留着也无用,近日正准备拆掉,重建一座净室。那间小屋已被府衙的官兵翻了个底朝天,你们也仔细查看不下两遍,确定还有查看的必要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