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政治参与
字体: 16 + -

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政治参与途径_一、公民论坛政治参与

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政治参与途径

社会化媒体作为网络媒体发展的新形式,以“社会化”为特点的新媒体更体现了社交性;带入政治参与中,就是互动性的增强,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反作用于其他参与环节。网络政治参与虽然包括社会化媒体的政治参与,但是社会化媒体的政治参与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平台参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政治参与更强调参与主体数量的增大,但是互动性比较低;而社会化媒体下的政治参与则实现了质的飞跃,其互动性增强,而这一互动性也会作用于其他参与环节,从整体上提升参与效果和感受。社会化媒体的相关要素非常复杂,所以本书试图从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形式来进行分析。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形式包括:博客、维基、播客、bbs、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和微博等

,本章将对论坛、微博和社交网络的公民政治参与分别进行说明。

一、公民论坛政治参与

哈贝马斯认为,在国家和私人领域之间存在着公共领域,它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向所有公民开放,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可以在其中形成。并认为真正履行类似公共领域功能、促进人们公共参与的,是兼具大中型和个性化特征的网络。在网络时政论坛上,大量关心政治的人们就国家重大问题,能够自由地实现一对多的即时对话,在意见、观点和信息交流中形成公众舆论,充分体现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一般认为,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开通是中国网络时政论坛诞生和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而网络跟帖和网络留言板则是我国公民通过网络时政论坛进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一)论坛发展现状及传播特点

网络论坛,最主要的是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即电子公告板系统。目前,学界对“网络论坛”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研究认为:网络论坛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和运行平台,网络用户可以自由地参与其中,围绕某类或某个特定的问题,自主地面向公众发布信息、发表讨论、交流观点和意见的具有虚拟特征的空间。

也有研究从“论坛”(forum)出发,认为网络论坛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的讨论平台。在该平台中公众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其中,并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1)论坛的本土化及发展现状

bbs起源于1978年美国芝加哥开发的一套基于8080芯片的cbbs/chicago(computerized bulletin system/chicago)。bbs最早是公布信息的公告栏,形式类似于现实中的通知栏,没有文件传输功能。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出现,bbs系统也随之发展,经过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不断努力,1983年,出现了适用于个人计算机的bbs系统即rbbs-pc,此后出现的bbs系统都是在rbbs-pc的基础上开发的。1984年,bbs实现了在预定时间内站际间彼此传送电子邮件。

相对于国外论坛而言,我国网络论坛起步晚,发展快。1983年,中国台湾地区开始出现bbs。1991年,“长城站”在北京诞生,标志着bbs开始在我国内地出现。1994年5月,国家职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建立“曙光bbs站”,标志着国内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bbs正式成立。1998年大型个人论坛“西祠胡同”和1999年全球华人虚拟社区“china ren”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网络论坛发展步入新阶段。2004年,千橡集团并购“猫扑大杂烩”以及“猫扑贴贴”论坛上线,成为网络论坛发展的里程碑事件。2004年8月,“天涯论坛”开通97个城市文化版,开始借助本身影响力来经营地方站。这可以看做“天涯论坛”开始本地化的尝试。2005年,“西祠胡同”提出“地理属群社区”的概念,2006年,常州“化龙巷”论坛成立和“杭州19楼”网站的运营,成为国内地方网络论坛的典范。

而我国网络论坛本地化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大型门户网站的本地频道,如腾讯网下设的地方频道,“腾讯·大渝网”、“腾讯·大成网”、“腾讯·大秦网”以及“腾讯·大粤网”等等;二是大型综合性网络论坛的本地版块,如“天涯论坛”的“城市广场”和“百度贴吧”的地方版块;三是本地论坛, 2011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二十大地方互动网站评选结果揭晓,杭州19楼、暨阳社区、常州化龙巷、厦门小鱼网、合肥论坛、烟台论坛、常熟零距离、泰无聊、太湖明珠网、八通网、广州番禺社区、阿拉宁波网、西子论坛、天津百丽吧、成都第四城、丹阳翼网、广州论坛、镇江网友之家、泉州论坛、温州论坛等二十家本地社区获此殊荣。

据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已有约 130万个网络论坛,位居全球第一,它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生成的最为重要的平台。

截至2012年底,网络论坛用户规模为14925万,网民使用率为26.5%,年增长率为3.2%。

(2)网络论坛传播特

网络论坛是网络和论坛集合,使网络论坛化,论坛虚拟化。网络论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传播主体的匿名性,网络论坛中现实人对应的是每一个id,而id的“潜伏性”使得其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人格特性,有时甚至可以被当作“马甲”,用作一个虚拟的身份来掩饰另一个被人封杀或已被熟知的虚拟身份。互联网的这种特性,一定程度上去除了现实存在的社会等级和权利关系的束缚,这为参与者的意见表达提供了便利。

第二,传播议题的公益性。网络论坛中网民往往会针对国家、社会和民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当众多网民同时探讨时,必然会出现交锋和讨论,从而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从中提取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能够从各个利益角度出发,均衡利益得失,顾全大局,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第三,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网络论坛作为信息和意见的交汇地,参与者既可以通过发贴的方式进行自由设置议题,也可以通过回帖的方式围绕中心议题发表看法,形成以原议题为中心的话题互动活动。这种互动性,可以拓展论坛参与的生存空间,深化议题讨论。

第四,传播情景的虚拟性,网络论坛所建立的虚拟社区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不可触摸却可以被感知,是现实社会的虚拟化场所。这种虚拟化可以降低参与者的内心警惕,从而大胆地表达意见,有利于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二)网络论坛对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

网络论坛,关键在“论”和“坛”, “坛”是一种场域,这种场域可以提供一种开放的表达氛围。“论”是内容,开放的场域作用于内容,可以拓展议题空间。

(1)营造开放氛围

网络论坛延伸了现实世界的公共论坛,具有政治参与主体的匿名性和广泛性、参与群体形成和参与手段的技术化、参与行为的主动性等特点。网络论坛的这些特性赋予网络论坛参与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从政治参与的角度讲,就是言论自由。这种论坛形式从根本上会塑造公共精神,造就一种协商式的民主。公共精神是基于公共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公共理性,是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负责等基本价值观念。公共精神表达的是一种以主动姿态追求利他的价值体现,“是公民内心最深刻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取向”。

言论自由自古以来就被学者提及,虽然言论自由现在多被窄化为新闻自由来理解,但是早期的言论自由确实不仅仅局限于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兰代斯(louis brandeis)认为国家的最终目的乃是协助个人自由地发挥其天赋才能,并且国家在治理国事时必须深思熟虑,有了言论自由及集会自由,公众讨论即能发挥其平常之功能,给大众提供一个适当的保护以对抗邪说的散布。美国的立国先贤也认为,参与公众讨论乃是人民之政治义务,这也是美国政府运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而论坛的这种自由开放的言论氛围,可以更好的汇集网络民意,影响政府议程。

第一,论坛的开放氛围有利于寻找真相、获取真理。表现为观点的自由市场及自我修正机制。自由地发挥我们对于一切事物的认知,真理将在与谬误的斗争中自动显现;在倾听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意见,特别是对立方的意见之时,自己的判断在公众的质疑与挑战之下,能够不断的锤炼和修正。

第二,论坛的开放氛围有利于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效能感即公民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论坛的自由氛围能够提供充分的资讯,使参与者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做出选择,这样才有进一步对话的资本,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政治上的相互信任关系,从而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

第三,论坛的开放氛围有利于意见领袖的涌现。人生来就是追寻自由的,若一个人不能表达他的意见或不得不放弃他所坚持的信念,他的内心必定是痛苦的。如果压制了人的自我表达,必定压制他的潜能和愿望,压制他自我实现的程度。论坛中的呼喊都是利他主义的,至少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参与者的讨论在一定意义上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这种参与更能体现出参与者的个人价值,也能促使更多的意见领袖来发表见解、表达自由。

(2)拓展公共话语空间

公共话语空间指通过“言语行为”、对话式的交往为人们提供的一个有助于公共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它具有四个特征:“由众多独立的主体的同时‘在场’,彼此言说与对话,所构成的一个由各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织就的意义空间;其二,它所面对并加以关照的,乃是基于公民个体的具有普遍性的公共利益;其三,它是开放的,公开、公平以及自由的讨论与对话,是其常规表现形式;其四,它具有一定的传播或表达公众的公共意见的媒介。”

网络论坛的开放氛围,使得公民参与有了一种磁场效应,而这种磁场

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场上内容的作用方式。论坛上,公民通过发帖、跟帖、讨论等网络参与行为进行意见表达,从而拓展了议题发挥作用的空间。

第一,降低了议程设置成本。传统意义上的论坛即实体论坛,论坛的开设、议题的设置等都是费时费力的事,这同时也会降低论坛举行的效率。而网络论坛既省时、无地域时间限制,又可以在匿名和虚拟的状态下自由表达意见,这种无代价的参与一旦引发讨论,并引起舆论关注,其扩散程度非常高,从而提高议题讨论效率。

第二,强化了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的作用。议程可以分为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和个人议程。在传统社会,个人议题的表达和汇聚,通过媒介把关进而形成媒介议程,以此来影响政府议程。而在媒介社会,特别是网络论坛中,个人议程可以绕过媒介议程,直接成为政府议程。网络论坛也日益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中央网络媒体也纷纷开设论坛,如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人民网的强国论坛等。

第三,平衡公共意见的表达。论坛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参与可以激发更多的参与行为,呈现多样化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在这些意见的碰撞和交锋过程中,取得意见的“最大公约数”,使得参与者不断从中调整并获取新的信息。这样政府议程不仅可以吸取多样化的意见,同时也可以权衡各方意见,达成共识,这才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网络论坛的各种特性,为公民的政治参与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寻找真相、获取真理,有利于增强参与者的参与效能感,有利于意见领袖的涌现。同时,网络论坛的磁场效应拓展了议题发挥作用的空间,降低了议程设置成本,强化了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的作用, 平衡公共意见表达。

(三)周克华“生死真相”的纷争:舆论场的双重博弈

2012 年 8 月 10 日发生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一场持枪抢劫杀人案,使潜伏 8 年、在重庆、长沙、南京等地屡次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周克华身份曝光。随着公安部 a级通缉令的发布,周克华被击毙之后又在网络“起死回生”,体现了舆论场的双重博弈。

2012年8月14日凌晨6时50分,周克华在重庆被警方击毙。当日下午16时,公安部和重庆市政府联合召开了周克华案件侦破情况新闻通报会。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黄伟通报案件的攻破情况。

8月14日12点,网友“哥的名字叫马甲”在天涯论坛发帖《警方发表的被击毙的“周克华”真的是周克华吗?》,点击量为274584,回复量为2155。

对警方的公布情况产生了质疑。8月15日,id为“哥的名字叫马甲”的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让我来尝试还原当时周克华击毙的现场情况》,

图文并茂,通过资料链接和案件重演、回访的方式尝试还原当时情况。网友也在追问各种细节,楼主不断回复,点击量为6062。8月16日,网友“陈子河”发了标题为《死去的“周克华”其实是便衣警察》的帖子汇总转载了一些质疑,认为周克华没有死,死去的“周克华”其实是便衣警察。

8月17日15时43分,科学网站果壳网法医秦明授权发表了《我认为击毙现场的死者就是周克华》

。8月19日,网友将法医的回应转帖于天涯社区,才平息了网民对周克华身份的质疑。8月19日,重庆警方称“对于网上质疑周克华未被击毙的信息纯属误解与造谣,悍匪周克华已经被击毙毫无疑问”。

在周克华生死真相的纷争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论坛中参与者的博弈。周克华案因其对社会所造成影响的恶劣性,而引起网民的围观和质疑,特别是网友的质疑,不断将事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论坛的开放性使得参与者甚至不顾调查和取证,急于发言,散布谣言,造成了论坛上信息混乱状况。但是论坛舆论场的自净功能

,使得辟谣机制相当敏捷。在观点的碰撞过程中,真相得以还原。正如密尔所认为的:“即便接受的意见都是真理,也应该是在理性基础上接受,而不是先入为主,没有争论。”网络论坛在议程设置、舆论引导上给网民一个讨论的信息框架,其中网民在整个场域中不断发挥自己的能量,积极贡献意见,点燃话题,进而促进信息的透明,促成事件向积极方向发展。

周克华犯罪过程被多家媒体以《重庆抢劫案目击者称嫌犯作案过程“不紧不慢”》所转载。

据统计,腾讯论坛的该主题帖参与者共 8491 人,参与该主题的大部分网民批评警方无能。网友的质疑应该得到肯定,但是这背后蕴藏着更为复杂的利益博弈,即政府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博弈。很多时候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充分、不完整导致信息不对称。有关被击毙者并非周克华的谣言早在8月14日就出现了,但是侦查机关直到8月19日才公开回应,这之间的回应滞后导致了谣言的蔓延。而此次论坛中网友的质疑,正是民间舆论场对政府言论的直接挑战,这种倒逼机制在鳄鱼法则

的作用下,政府的回避掩饰极易引发群体攻击,而论坛的开放为这一质疑提供了场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