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制度文明:从主体性到公共性
字体: 16 + -

第四编 情深与恩重_我的导师

我的导师

黄星天

我刚从边远的广西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访问学习,郭湛教授是我的指导老师。初来乍到,与导师仅仅有几次接触,但已被导师所深深感动,禁不住要写一写我的导师。

教师节那天上午,我打电话向导师表示祝贺,导师说下午要请学生吃饭,叫我也过去,还仔细地告诉我怎么去他家。我颇感意外,因为我还没见过导师,导师竟然就请我去吃饭!中午时分,导师的一位博士生打来电话,说导师担心我一个人难找到他家,特地嘱咐他的学生带着我一起去。我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热浪。在导师家,他不仅拿香茶、花生和水果招待我们,还引我们去参观他屋里的每一个房间。我们一行八九个人,有的光脚,有的穿鞋,在他家里随意四处走动,导师毫不介意,把我们当作了他的家人。吃饭的时候,导师叫我坐在他旁边,不时给我夹菜。这就是我的导师,一位名教授,待人如此亲切、真诚!

师母和我们拉家常,提起导师的一些往事,说到导师在学校里工作上做了不少事,往往不愿张扬;与别人合作著书,报科研成果时自己却不列上。导师听了微微一笑:整那些材料太麻烦。知识分子发表了论文,他的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就行了,不一定要争那个经济利益。这就是我的导师,淡泊名利,谦逊礼让!

导师对人说话轻声细语,在课堂上也是如此。我听过他两次课,课堂上,他始终站着讲,温文儒雅,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然而,他的轻声细语中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魅力。他讲“文化的本质和现象”,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视野开阔,材料详实,说理透彻,讲解细腻,逻辑性强,环环相扣,纵横有度,收放自如,而且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冗言。导师赠给我两本他的专著,我只是读了其中一本《哲学与社会》前面的章节,发现他写的书和他讲的课一样吸引人。这就是我的导师,功底深厚,别有风格!

导师教的是哲学,哲学是富于人文精神的一门学问,正如他的《哲学与社会》所说:“哲学的理性是科学的理性,同时又是人道的理性。理性越是科学的,就越应当是人道的。”在人们企盼社会和谐的今天,人文精神的价值自不待言。我觉得,不仅能够从导师讲课的内容中看到人文精神,同时也可以从导师身上感受到更为鲜活的人文精神。

我庆幸自己遇到了郭湛教授这样一位导师,我期待着从他身上能学到很多很多。

(作者系郭湛教授2006级访问学者,广西财经大学教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