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字体: 16 + -

第二章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过程中逐步提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继往开来,就是在全面总结毛泽东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开拓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也是新时期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中逐步完成的。这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最初的提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来我们党把它归结为邓小平理论。正是邓小平通过邓小平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

无论就优点、成绩和经验上讲,还是就缺点、失误与教训方面来说,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1956年到1976年,毛泽东一直致力于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邓小平针对评价历史人物时曾经指出:“在分析他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地、科学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因此,恰当地分析和总结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客观地评价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及其经验教训,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必要。正是在对毛泽东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949年以后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开始启动。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最初的探索既有好的经验和成绩,也有失误与教训。就成绩和经验上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还是有很多值得总结的。

首先,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建国前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民主党派共同参与下起草并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用普选的方法产生的、真正民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了这个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顺利建立,有力地保证了建国初期的战争顺利进行,经济形势迅速转变,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社会稳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逐步得以解决。新中国最终建立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政权既能保障对人民的民主,又能保证对敌人的有效专政,还能团结社会各党派、各阶层的人民广泛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共同搞好国家建设。

其次,在经济上,基本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体系。建国初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建立了我国的工业体系。新中国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破烂摊子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恢复和建设的。1953年毛泽东同志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了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总路线是照耀一切工作的灯塔。”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仅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到1956年就胜利地完成了对所有制的改造任务,基本上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苏联的帮助下,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社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幅度增加。另外工业生产也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农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比以前有了较大改善。

再次,在科技文教方面,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浪潮,新中国的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此为指导,新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迅速发展,科技教育从建国时的几乎空白,全国大多数人都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迅速发展成为具有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并掌握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定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实施的“两弹一星”工程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两弹一星”研制、发射的成功实践表明新中国科技取得了重大发展,科技走到了世界前列。

最后,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毛泽东带来党和人民坚持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由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由于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威望和权威,由于世界上只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中国也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总体上照搬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开始明显感到斯大林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于是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以苏联和别国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符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抄、照搬苏联的那一套,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走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是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明确中国的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发展生产力,中国的建设才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才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失误及教训。恩格斯曾经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的快。”毛泽东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我们在看到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点和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这段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失误及教训。由于种种原因,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和教训也不少,值得我们好好总结。正是在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才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概括起来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的失误表现在:

首先,在政治上,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严重影响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发挥。建国后,从“三反五反”到反右斗争扩大化、再到**,国内政治斗争形势日渐变得激烈,最后发展到整个国家政治秩序的混乱、经济建设的崩溃以及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无序,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其次,在经济上,良好的“一化三改”没有得到很

好的坚持,一大二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超越阶段、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改变生产关系来推进发展,不但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适得其反,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经济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这种靠变革生产关系来促进发展的办法,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此,要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强经济建设。

再次,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发动和领导“**”上。“**”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实践证明,“**”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历史已经判明,“**”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最后,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对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没有准确把握。建国后,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基本问题。不但如此,我们对整个国家及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也没有完全搞清楚。这样的认识水平,表现在经济上就是超越阶段,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表现在政治就是不断变革生产关系,试图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带来的是“**”的全面混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

为此,邓小平同志在思考和探索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首先把握的是思想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上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同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经济上在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不断开拓前进。首先确立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本经济制度也从单纯的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转变。这样,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1、经济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文化落后,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这就决定了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起点低,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较长。因而这就注定中国的改革道路是一条渐进式的道路。中国经济改革是从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逐步确定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一条渐进式的改革开放道路。具体做法是由点到面、由下而上、由外促内、由双轨到并轨,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稳步推进的改革方式。

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是从每一个农户开始的。农村改革先从安徽、四川两省拉开序幕。以安徽省凤阳县19户农民“包产到户”为发端,逐步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凤阳县19户农民包产到户一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3万多斤猛增到12万多斤,不但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而且还归还了以往欠下的贷款。在当时激烈斗争的复杂局面下,邓小平同志认为可以试。邓小平指出:“‘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意见,在总结安徽、四川两省经验的基础上,1980年9月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这样,“包产到户”就正式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形式在全国推广开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地解放了长期被压抑的农村生产力,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关节点和突破口。

城市改革也是从一个个企业、一个个城市开始的,逐步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1978年10月,四川省对宁江机床厂等6个企业进行扩权试点,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四川把试点单位扩大到100家。1979年5月,国家经委、财政部等6个部门在京、津、沪选择首钢等8个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同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各省也自定了试点单位。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扩大试验的范围。1984年5月,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逐步向国营工业企业放权。在对企业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又在湖北沙市和江苏常州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在重庆进行大城市改革的试验。这些局部的、探索性的改革,为从1984年起的全面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对外开放是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逐渐走向全方位开放的。1979年初,习仲勋同志提出广东应拿出一个地方来率先对外开放。广东省委研究后提出,先在深圳、珠海试办特区,希望中央放权。邓小平首先表示赞成,建议中央批准广东的要求。1979年2月,中央批转了广东、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经济特区,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建立后,取得了高速发展,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邓小平同志1984年初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特区后高兴地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此后,我国又开放了沿海14个城市,又相继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漳厦泉三角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兴办海南大特区,开放浦东,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正是由于中央采取了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方式,增强了改革过程的可逆性和可调性。试验成功了就推广,不成功就调整,局部的损失不会影响大局的稳定,不会造成大的震荡。正如小平同志所说: “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我们把这个经验运用到各行各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些差错。但这影响不了大局,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从1978年吹响改革的第一声号角到1992年以后改革的整体配套、全面推进,中央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改革中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政治建设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综合体系。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就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等改革一起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循序渐进式的,从开始的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到加强法制建设、提倡依法治国,再到强调强调民主化、法制化,倡导民主法制和民主政治,最后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最终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政治文明。

改革开放初期,政治建设面临艰巨到任务。如何通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在稳定和发展中加强民主政治

建设,这是摆在当时党和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同样,没有民主,就不是社会主义。为此,在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在过去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要逐步实现国家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进而实现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保障和实现对于广大人民的民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对于民主,古今中外的理解和认识差别巨大。民主在本意上是指“多数人的统治”,但是在阶级社会里,所谓民主,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按照相对多数人的意志处理政务和管理国家和社会。就全社会来讲,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实行全民直接选举,但是这其中真正起作用的却是金钱和资本,所以这种民主在本质上仍然是少数人的民主。与此恰恰相反,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全社会来说则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在我国,“人民群众”是指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人民民主专政的爱国公民。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因此,我国民主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民主。在人民群众内部,我们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从而按照相应制度对全社会进行民主管理。这种民主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的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的具体体现,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积极成果。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各种具体文明形式。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改造社会和人的精神层面的积极成果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政治文明则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元,内容错综复杂的结构体系。政治文明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水平,是人类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社会历史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面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构成人类文明的基础内容,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政怡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可靠的制度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内容,并且共同物质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总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没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血与火的考验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开党的领导这个政治核心,不但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民主无法得到实现,而且依法治国和法制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也不会得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和体现。推进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的重要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有利于保证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全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政治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者的有机统一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

3、文化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方针和政策,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建设,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这是新时期对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新总结、新概括,是指导我们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那么,什么是精神文明呢?“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者是形成人类社会的四个基本因素,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者当中,文化是灵魂,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而精神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精神文明建设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会促使社会主义社会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82年7月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讲话时就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他还指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在这“四有”要求当中,邓小平尤其强调“有理想”和“有纪律”。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以正确的奥论引导他们,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他们,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他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