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字体: 16 + -

第二章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外部环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外部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创立有着独特的时代条件,同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才在特定历史时期得以发展。时代条件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努力方面的,共同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时代背景。同时,国际上外部大环境也影响和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诞生。总之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时代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时代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等方面,认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对于我们更好地历史性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客观条件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开始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在对社会主义进行长期建设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但是,这些正确的理论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而是在实践中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偏离。致使社会主义建设在初始阶段遭到了很大挫折。反右扩大化,大跃进,**等重大的历史性偏离社会主义建设,促使社会主义在最初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这些历史教训包括经济上不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不能只强调计划经济而否定和忽视市场对经济建设的作用;不能靠变革生产关系来促进经济发展,而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政治上不能靠政治运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要靠法制和民主,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形成党领导下的政治合作体制;思想文化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积极贯彻和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形成团结奋进的生动局面。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后来邓小平同志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提纲了新的思路。

**结束后,我国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物资产品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低,文化生活单调,基本的生活用品得不到满足。这种局面促使人们开始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因此,一阵思想解放思潮喷薄而出,这就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条思想路线,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扫清了思想障碍,从而促使人们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第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一旦扭转,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改革开放便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的启动是从“包产到户”开始的。“包产到户”是农村打破大锅饭、改变平均主义的自发行动。当时这一好的生产模式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和肯定,从而得以在全国推广,最后以党和国家基本制度的形式稳定下来。这一重要举措成了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先声。

改革在农村奠定基础后,接着在城市也逐步展开。城市改革是伴随着对计划经济的调整而逐步展开的。理论上我们走过了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到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实践的改革从东部向中部,从中部向西部也逐渐展开。城市的改革在企业上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不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党政关系,推动改革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改革同时伴随着开放进行。开放也经历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过程。先是搞经济特区,继而开放沿海城市,接着搞经济开发区,最后由沿海沿江向内地全面铺开。改革与开放是相伴而行的。改革为开放提供了动力,开放为改革创造了环境。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经验。

第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伴随科技革命的不断进行,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当我们打开国门,看到外面世界巨大变化的时候,我国与国外许多国家的差距已经十

分巨大。时代变化很快。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门一打开,日本电器迅速登陆中国市场,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也发展迅速,形成明显差别的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如果我们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别能够找到原因和理由的话,那么与我们情形类似的四小龙的发展和崛起,便不好提出有说服力的理由。“落后就不能生存。”这逐渐形成了共识。改变落后面貌的办法,就是改革开放。不断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生产力,才是中国的出路。

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经济的日新月异,时代的主题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逐步意识到,战争是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威胁,就逐渐改变战争思维和冷战思维,开始向和平的道路转向。同时,社会主义阵营也由于长期的体制僵化,经济发展缓慢,各种压力大而不断调整思路。逐渐走向改革的同时也在调整对外政策,也逐渐向和平的思路转变。和平与发展代替了战争与革命的思维,成为了时代主题。时代主题的变化促进了国家政策的转变,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主观条件

首先,邓小平的个人品质。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曲折而丰富的革命经历,身经百战的战争历程,使其形成了鲜明的革命风格和卓越的个人品质。邓小平同志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思想敏锐,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长期的革命和斗争考验,锻造了邓小平同志坚强的品格。这种品格里面,包含着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那就是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工作。“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饱含深情的告白蕴含着邓小平同志一心为国为民的真情。“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为人民而工作是邓小平一切行动的最高目的和方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准则。正是邓小平同志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种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其次,邓小平的远见卓识。邓小平同志完全具有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在艰苦环境中度过了许多岁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曾经“三落三起”,百折不挠。他以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善于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他倡导要借鉴别国经验,但是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进行创造性开拓性的改革。他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当代世界的实际出发,总结新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创造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超人的远见卓识,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小康的道路。邓小平同志还善于以全局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以超前的思维特点来观察和处理国际国内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同志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以非凡的胆识和超常的勇气,对具体问题作出果断而正确的决策,在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凭着这种远见卓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为中国的未来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二)开启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形势。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从70年代开始,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由于第三次科技浪潮的兴起,带动了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等形势的新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间的交流日趋加强。各国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明显加强,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体化、全球化的明显趋势。政治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由于长期争霸世界,进行

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导致他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者竞争的结果,是谁也消灭不了谁,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两国都不敢轻易在世界范围内挑起战争,都力争避免争端,使世界向着和平的局势发展。到70年代末,美苏争霸趋缓,各国都忙于发展本国生产力和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此时,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矛盾趋缓,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相反,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体制僵化,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上出现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新变化以及美苏争霸格局的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局部暂时困难,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与美国、苏联的关系变化。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上对中国影响重大的国家就是美国和苏联。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国际上的对外交往。中美关系直接影响中国的国内事务。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出现缓和与改善。这是这一时期令全世界瞩目的重大变化和历史事件。中美两国领导人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不断改变两国相互敌视的态度,改变互不接触的政策,开始了两国关系的实质性变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领导人经过直接会谈,于1972年2月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两国关系新变化的显著标志。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建立了直接联系的渠道,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这直接推动和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改善。1979年中美两国发表上海建交联合公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建立了外交关系。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美,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从此,中美两国由对抗走向全方位接触和多方面合作的历史进程。中美建立和实现良好的外交关系,为中国的国内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上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变得紧张。这种紧张,既促进了中美发展外交关系,也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便利条件。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在加紧同美国全球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事部署。70年代,苏联从北、西、南三个方面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中苏举行了边界谈判,但毫无进展,中苏两国同盟关系破裂。整个70年代,中苏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中苏关系恶化,促使中国思考改变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同时,减弱和消解了苏联对中国的各种影响,中国开始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思考自己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这无疑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顺利提出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改革浪潮。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困难重重,为了摆脱困境,各国逐渐走上改革道路,苏东改革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思路,提供了借鉴。7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近乎停滞,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这表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的发展,推动苏联东欧国家提出改革传统体制的问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对苏联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浪潮。匈牙利是这次改革浪潮的主力。早在1956年匈牙利就进行了改革现有社会主义体制的探索,可惜遭到了苏联的激烈反对而不能顺利进行。1956年波匈事件后,匈牙利继续谨慎地探索改革,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管理体制,这种新体制,既不同于苏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南斯拉夫分权的市场经济,而是把计划指导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既保持国家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又发挥微观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一时期,捷克斯洛伐克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了改革探索。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都程度不同的遭到了苏联的反对。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所形成的浪潮,也给探索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种改革浪潮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探索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