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字体: 16 + -

第二章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路及基本架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路及基本架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路

1、在国内,积极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世纪末叶达到人均800美元,实现小康,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统一起来,制定了 “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绘制了宏伟蓝图。邓小平根据中国具体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最初来源于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所谓两步走是指从1981年算起,到20世纪末,“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要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稳步进行,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开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跨世纪的思考,制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战略,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发展战略。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在肯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第三步战略目标又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部署:即在21世纪的头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中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人民将达到现代化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必将推动中国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将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国际上,贯彻和平发展思想,不称霸,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这个国家对所处国际环境的判断。邓小平和平发展的思想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之上的。对于中国的国情,邓小平指出:“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所谓大国就是人多,土地面积大。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不过三百美元。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小国,但是又可以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事易时移,尽管今天的国际政治和中国的外交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当前中国仍然需要采取不称霸,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新世纪新阶段,虽然国际形势发生着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复杂、最深刻的变化,但是“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当今国际大势,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因此,中国有条件韬光养晦、埋头苦干、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发展自己。如何更好地把握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规律,如何做到“韬光养晦、决不当头”,同时又“有所作为”,使中国在国际政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的实际问题。制定对外战略所依据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利益。邓小平同志说:“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在很长时期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应当自觉遵循“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坚持韬光养晦,不当头、不称霸、少树敌,是邓小平在国际风云剧变、形势严峻的20 世纪90年代前后提出的对外战略方针,这一方针创造了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的外交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架构

1、思想路线上,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作为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邓小平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的完整而有序的系统,同时还深刻提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实事求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突出了这条思想路线的价值观的内容,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进一步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一概括第一次把实事求是作为由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来把握,把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到一个系统化和整体化的阶段。实事求是是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根本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条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这条思想路线的根本内容和根本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这条思想路线的实际运动发展过程。这条思想路线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探索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能明确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正确道路,更谈不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始阶段,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这是总结历史和思考现实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我们坚持了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种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必须坚持,不能动摇。问题是我们在历史上常常脱离生产力来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违背社会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无视我国既落后又极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片面地追求公有制的纯洁性,把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当作资本主义加以排斥,“一大二公三纯”成为我们生产关系的形式;二是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阶级斗争、群众运动、“高指标、高速度”、“抓革命、促生产”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模式和主要手段;三是在分配领域搞平均主义,“一平二调三共产”的分配方式一度盛行。这些错误的做法严重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发生了扭曲和变形,也使我国历史上处于20年的停滞和徘徊之中。至于那种“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绝伦的说法,更是丑化了社会主义。当我们结束了几十年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和十年“**”以后,睁开眼睛看世界,却发现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济的长足发展,而中国仍然滞留在贫穷国家行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反思历史、正视现实后发出的呐喊。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再思考、再认识。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经过不懈的探索和深邃的思考,科学地、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理论新概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指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发展阶段上,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都发生了以“左”为特征的错误,其基本的经验教训是:对本国的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急于求成,盲目求纯,实行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路线和政策,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确立和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逐渐清醒地认识到了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正如邓小平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所提出的,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国家底子很薄,且80%是农民,人均受教育程度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都处于不发达的阶段。整个国家尚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尚需要不断搞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我们党全面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成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来,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上,党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新的总结和论述,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

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一层含义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层含义则明确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尚处于不发达的阶段。这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科学的论断。作为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是一个上百年的较长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下个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我国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其自身特有的特征,在这个阶段,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我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这些一般特征包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等等。其次,还说明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特征。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有相当的比重,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发达等。再次,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健全,健全民主法制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大量文盲半文盲存在,严重影响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搞好改革开放,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经济建设上,强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形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客观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治国方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的政治路线实现的一次重大转折。实践证明,这次转折是一次正确的、伟大的转折。它不仅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从而赢得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而且以此为基础,我国还探索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主义最注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资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原动力,资本主义灭亡是社会化大生产日益扩大的必然结果。正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他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不断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而市场则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及交换关系的总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经济便由此产生。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从理论上突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观念,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从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中分离出来,提出了都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新观念。邓小平的讲话使中国开始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开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纪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极为重要的创新意义。这一理论的确立,是对传统观念和多年社会主义模式的重大突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在这一正确理论指导下,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以市场化取向为目标的改革开放方针,并且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解决了一个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性问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有了科学依据,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5、政治建设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民主法制建设创造条件,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民主”的基本含义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民”的组成成分有特定的阶级内容,由哪个阶级来执掌国家政权,对谁实行民主,对谁实行专政,这决定了国体的性质。民主作为一种政体形式,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指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其核心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自已的特征,其政治特征就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制的推动和保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拥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而民主政治的运行必须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证,一个国家的法制越健全,制度化水平越高,该国的民主政治也就越发达;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制不健全,制度化水平低,则该国的民主政治运行就会受阻,其政治民主化程度就较低。一个国家的法制化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制约着该国政治民主的发展程度。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在改革开放和杜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6、科技进步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科学技术。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强调了科研工作要与经济工作协调发展,他说:“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要好好议一下。”在1978年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阐释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第一位的作用,是最主要的驱动力;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要完整、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包括以下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表明了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在劳动资料中的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还是劳动对象的重要内容,它对社会变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军队建设上,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军队,筑起共和国新的伟大长城。

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成果,是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强调要把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军队的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邓小平指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认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统一整体。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是以革命化为前提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体现了我军现代化的性质,是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根本标志。越是现代化,越是要加强政治工作,保证全军坚决听从党中央的调动和指挥,使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现代化是现代战争对人民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军队全部工作的中心。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包括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适应现代化战争的编制体制,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先进的军事思想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热练地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的人。加强军队建设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军队一旦脱离了党的领导,就会迷失方向,改变性质。无论军队如何改革,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不能变,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不能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军队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军队,筑起共和国新的伟大长城,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一个开放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我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8、外交战略上,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不断促进世界发展。

对于时代性质和时代主题的判断,对于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是一国制定外交战略和具体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正确估量和把握时代主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设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蓝图时,密切关注和研究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改变了“战争与革命”的传统时代观,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新论断。邓小平关于“和

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揭示了当今世界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为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邓小平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外交战略的目标就是反对霸权、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早日形成。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外交战略目标,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根本原则和基本准则的外交政策,其目的是要维护中国真正独立、平等、自主的国际地位,保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许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独立自主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维护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权,这是中国的根本利益和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任务。

9、精神文明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固定的内涵和基本内容。邓小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科学地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概括揭示了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育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精神文明的内涵为正确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教育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作为精神文明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有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它一方面必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物质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成员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思想道德则是精神文明的灵魂和核心。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个人和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以及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从而决定着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它对精神文明建设、以至豫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起导引、推动和保证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是提高个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特别是要教育好青少年,教育好后代。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努力做到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加强以为人民服务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点,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0、政治保证上,强调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政治上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党、立国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邓小平概括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邓小平全面系统地阐述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这次讲话的题目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且对四项基本原则一项一项地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关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强调:“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关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邓小平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决不是可以不要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关于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说:“自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就证明了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关于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着重指出:“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在分别阐述过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后,邓小平概括起来说:“总之,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央认为,今天必须反复强调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因为某些人(哪怕只是极少数人)企图动摇这些基本原则。这是决不许可的。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在政治保证方面,必须始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政治上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1、依靠力量上,我们的事业要依靠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来完成,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事业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中,深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和途径。第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工人阶级是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提高工人阶级队伍的素质,加强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盟军和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要充分认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大的历史责任,他们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邓小平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他在改革开放初期进行的拨乱反正就是首先从知识分子入手的。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他提出,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邓小平强调指出:“这样的革命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一支依靠的力量。”邓小平还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理论对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12、领导力量上,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邓小平同志是党建理论的开拓者和创新者,也是党建工作孜孜不倦的耕耘者。邓小平对于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完整的党建理论,即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顿导。要改善党的领导,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继续倡导和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改善党的领导关键是抓好党的建设,也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思想建设方面,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端正了全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态度,使全党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建设实践的关系。组织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建设,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选择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坚持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切实代表人民利益。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助于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公仆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时刻不忘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忘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要不断从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

13、祖国统一上,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平统一祖国。

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进而在具体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一一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的前提首先是“一国”,就是实现中国的统一、富强与民主,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与主权的不可分割,“一个中国”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一国两制” 内容丰富,它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宗旨是和平统一,基础是保持现有的制度不变,原则是和平共处,依据是实事求是。“一国两制”这个伟大构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佳方案。因为正如邓小平所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所以,就“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来说,对于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坚持分裂国土的台独势力,对于干涉中国内政、顽固阻挠中国实现统一的外国势力,我们不承诺不使用武力。“一国两制”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战略性的指导思想,为祖国统一指明了正确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章完)